第73章 誘餌(二)

對,就是和談,其實日本政府早就想與當時的臺灣和談了,不過作爲一個曾經崛起過的大日本帝國,不管是從首相還是各個大臣們,都沒有臉面和勇氣提出這個建議。

由於日本和臺灣長久處於戰爭狀態,所以兩國沒有交往,再加上美國和英法等國先後拋棄了這個他們在遠東的棋子,所以日本一直找不到機會能聯絡上臺灣政府,但是這幾年,臺灣發展的太快了,已經快得讓列強們心驚肉跳了,他們不再把臺灣看做是一個地區性的平衡棋子,而是逐漸發現臺灣有破壞他們佈局的趨勢,於是,這些列強們不約而同的開始疏遠臺灣並採用各種隱性的方法遏制臺灣的發展。

這次臺灣從法國人手中,生生把偌大的一個印度支那搶走,又租借了棉蘭老島,地盤一下子擴大了好多倍,人口也十分的充足,再加上南海聯邦的武裝力量基礎,如果不是因爲德國人挑起了這場戰爭,恐怕直接列強會聯合起來,討伐一次南海聯邦了。

藉着這次南海聯邦建國的機會,列強都不先開口承認這個新國家,一方面是照顧老朋友法國人的面子,另一方面,是打算借這個機會,敲打敲打這個南海聯邦,看看能不能減緩一下它的發展速度。

這次美國領事帶着日本人出現在外交部,就顯出了美國人的態度,他竟然帶着一個交戰國的官員進入了另一方的領土,而且還未提前通知對方。

按照國際禮節上來講,這也算是打臉了,不過劉芾捱了這一下之後,咬了咬牙,裝沒感覺,絲毫沒提日本人的事情,只是指示外交部的官員,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步驟,分別會見了各國的代表,聽取了他們對潛艇的報價和交換條件,然後再一一彙報給自己。

經過外交部的幾天工作,一份各國的報價單呈現在了劉芾桌上,在這次參與的6個國家中,只有4個國家報了價,日本人開出的單價最高,單價達到了50萬英鎊,摺合成鷗元有150多萬,差不多頂的上半艘戰列艦的價格了,不過他們購買的數量最少,只要求購買2艘;

報價適中的是德國人,他們報價60萬馬克,差不多等於35萬英鎊,而且購買數量最多,50艘全要;

英國人報價最低,只有15萬英鎊,且只要一艘,從報價中就不難看出,英國人充分相信自己的造船能力,而且非常的驕傲;

最後一個報價的是美國人,他們不虧是商人國家,在這點上充分反映了出來,美國人沒有打算買潛艇,而是打算一次性支付1200萬美元,購買南海聯邦的潛艇技術,或者與南海聯邦共同出資,成立一個潛艇研究所,專門研究潛艇技術;

看完這些報價,就可以看出來,德國人最急迫得到這些潛艇,因爲他們在海上被英國人封鎖的死死的;而日本人也很急迫,但是他們和英國人打的一樣的主意,就是打算把潛艇買回去仿造;而美國人最狡詐,他們不要潛艇,而是要技術,而且還想要最新的技術。

其實劉芾並不打算賣潛艇,不過事到臨頭,也只能用賣潛艇當幌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隔了兩天,外交部的官員在和德國領事交談中,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德國人的報價雖然有些低,但是如果德國可以率先承認南海聯邦的話,那麼在以後的合作中,南海聯邦是不會忘記德國朋友的友誼的。

德國領事聽完這段話,立刻給國內發了電報,而不久後,他也得到了國內的答覆:只要南海聯邦能夠出售給德國足夠數量的潛艇,並答應幫助德國海軍培訓足夠的潛艇海員,那麼德國政府就會馬上承認南海聯邦,而正是的國書將在交易完成後送到南海聯邦駐德國領事的手中。

不過,這個秘密很快就被其他國家的領事們得知了,於是,各國領事,尤其是協約國一方,紛紛提出抗議,並且威脅如果南海聯邦賣給德國人潛艇,那麼就是破壞中立條約。

而南海聯邦的外交人員則指出,鑑於德國做出的友好姿態,作爲第一個承認南海聯邦國際地位的國家,南海聯邦必將做出友好的迴應。

最後,由英國人和美國人出面,定下了最後的基調,那就是潛艇作爲一種進攻型武器,而南海聯邦作爲一箇中立國,不能把這種進攻型武器出售給協約或者同盟的任何一個國家,不過作爲嚴格遵守中立國條約的補償,那麼協約國和美國,願意承認南海聯邦政府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

德國人忙了半天,結果最後又讓英國人和美國人給攪了局,非常氣憤,但是爲了不讓南海聯邦被協約國拉攏,也只能代表同盟國一方,同意承認南海聯邦政府的國際合法地位。

最後,折騰了半天,潛艇一艘都不能賣,但是南海聯邦政府的國際地位問題卻解決了,雖然各國都已經反應過來南海聯邦這是在玩手段,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涮了也得忍着,畢竟不能爲敵人增加一份力量。

處理完南海聯邦的國際地位問題,美國人又找到南海聯邦的外交部,提出由美國人出面,美、日、南三國坐下來,一起聊聊南海聯邦和日本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問題。

這次劉芾沒有再給美國人面子,而是讓外交部直接回復說,除非日本人撤出中國遼東和琉球羣島,否則這個戰爭將永遠打下去。

美國人一看,得,這是民族仇恨,咱犯不着進去跟着摻合,雖然有點沒面子,但是也將就着不再提這個茬了。

對於日本問題,劉芾想的非常清楚,這個國家有着非常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又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所以一旦被它翻過身來,那麼南海聯邦就將在東邊增加一個強大的敵人,在沒有完全把握控制住它的時候,劉芾是不打算放鬆對它的警惕的,雖然封鎖敵人要耗費寶貴的油料和潛艇壽命,但是隻要南海聯邦還出得起這份軍費,就要保證繼續封鎖這個島國,直到劉芾騰出手來,再回過頭來,收拾這個身邊的定時炸彈。

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3章 行蹤泄露第149章 大搜捕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4章 德奧統一第86章 險勝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19章 裝甲集羣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2章 移民潮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28章 以日製日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23章 歐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章 三路並進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80章 攻心戰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51章 戰備(一)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45章 33號舞伴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71章 安南第84章 得手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46章 騷擾第75章 國防(三)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5章 機羣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9章 金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42章 車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30章 日本沉沒第62章 巴頓第75章 國防(三)第37章 有點緊張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05章 博弈(二)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48章 雙管齊下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18章 西線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38章 珍珠港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84章 得手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8章 以日製日第51章 戰備(一)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0章 權力真空第43章 革命(一)第26章 衝鋒隊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5章 國防(三)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71章 安南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64章 計劃破產
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3章 行蹤泄露第149章 大搜捕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4章 德奧統一第86章 險勝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19章 裝甲集羣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2章 移民潮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28章 以日製日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23章 歐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章 三路並進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80章 攻心戰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51章 戰備(一)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45章 33號舞伴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71章 安南第84章 得手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46章 騷擾第75章 國防(三)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5章 機羣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9章 金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42章 車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30章 日本沉沒第62章 巴頓第75章 國防(三)第37章 有點緊張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05章 博弈(二)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48章 雙管齊下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18章 西線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38章 珍珠港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84章 得手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8章 以日製日第51章 戰備(一)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0章 權力真空第43章 革命(一)第26章 衝鋒隊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5章 國防(三)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71章 安南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64章 計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