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

現在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缺的並不是錢,他們通過定居在世界各國的猶太人可以募集到海量的資金,他們現在缺的是大國的支持,通俗點說就是缺關係,現在有了一個比較可靠的關係送上門來,傻子纔不去利用一下,儘管猶太人對於南海聯邦這個國家並不是非常瞭解,但是他們對南海聯邦在世界上的實力還是很認可的,先進的世界上,除了英美兩國之外,就是南海聯邦這個新崛起的國家實力最爲強大了,強大到了可以和英美平起平坐。

對於一個在黑夜中摸索的人來說,有一絲絲光亮都值得去探究一番,現在這個南海聯邦的關係對於處在困境中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來說,就好比是黑夜中突然出現的一團火,讓他們不得不過去看個究竟。但是怎麼過去看看那團火也是個技術活,去的急了有可能被火燒倒,去的慢了火沒準就滅了,不過對於天生就是商人的猶太人來說,掌握這個火候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

通過海倫娜的舅舅,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很快就與海倫娜取得了接觸,但是雙方並沒有進行實質上的會談,只是進行着初步的接觸。猶太人還不能確定海倫娜是否也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有好感或者持支持態度,所以不敢過於明確的提出什麼要求。而海倫娜作爲南海聯邦的政府要員,也不能過於急切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因爲她代表的不是自己或者自己的母親家族。而是一個國家。

於是,雙方就在各種宴會、舞會、晚宴等場合展開了一場比耐心的較量,經過了幾個回合的相互試探之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先出招了,他們的代表人直接向海倫娜提出了一個請求,請求海倫娜利用她在南海聯邦的身份,來影響聯邦政府答應出售一批武器給他們在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以便加強哪裡的猶太定居者的防禦能力,而這批武器中不僅包括了普通的步兵槍械和彈藥,居然還有迫擊炮和地雷等武器。

這個請求其實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對海倫娜的一個測試。通過這個請求。他們可以進一步確定海倫娜對於猶太復國主義的態度,如果海倫娜同情猶太復國主義,就會利用她在聯邦的地位去影響聯邦政府同意這筆交易,如果她不同情或者反對猶太復國主義。那麼就不會去促成這筆交易。而這筆軍火交易的數量也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精心設計的。它的數量既不是太小,也不是太大,正好剛剛超出了一般的軍火走私販子所能承受的數量。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個交易數量又顯得非常小,根本不值一提。

這樣一來,海倫娜就無法通過軍火走私來爲猶太人獲取這些武器,而南海聯邦政府也不會因爲這點數量的武器交易爲難,就算這個交易被其他國家知道,也不會拿這個事情做什麼文章,因爲數量實在太小。

海倫娜痛快的答應了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要求,還介紹了一名海倫娜航運公司的高級官員給大家認識,並且言明以後有類似的需求可以直接找這名常駐歐洲的公司僱員,他專門負責這方面的生意運作。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對於海倫娜的態度非常滿意,對於海倫娜的能力更是吃驚,雖然這批軍火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算不上是軍火交易,但是對普通的軍火販子來說,難度還是不小的,尤其是在採購南海聯邦的軍火方面,國際上還沒有能夠獲得這種渠道的掮客,因爲南海聯邦政府對於自己的軍火控制的比較嚴格,再加上聯邦生產的軍火數量並不多,又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爭,所以流入黑市的聯邦軍火可以說基本沒有。

既然黑市上沒有,那這些軍火的出處就是聯邦軍方了,而一個小小的海倫娜航運公司的高級僱員就可以操作這個事情,由此可見海倫娜在聯邦的地位和能力。深諳與各國政府打交道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長期以來都在物色各種各樣的可能成爲自己盟友的各國政府要員,而在這些人中間,海倫娜的地位和能力無疑是很引人注目的,而且她的身上還流淌着猶太人的血統,不管是四分之一也好,八分之一也好,有血緣關係的人總比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要讓人放心。

試探出了海倫娜的態度和能力,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就不再關心那筆軍火生意了,那點小錢對於富裕的猶太人來說,連個見面禮都算不上,通過這次軍火生意,把雙方的關係拉近纔是重點。繼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代表又提出了第二個請求,他們詢問南海聯邦政府是否允許猶太人去聯邦國內開辦銀行。

其實這個不能算是請求,因爲去聯邦國內投資對於聯邦政府來說是個好事,作爲一個天生就具備了商業天賦的民族,猶太人深知做生意的精髓,那就是無利不早起!他們不相信任何不付出的獲取,而在與海倫娜的交往之中,光想着利用她在南海聯邦政府中的地位爲猶太人獲得好處而不想着付出,肯定是不符合復國主義組織的目的的,所以,他們想先扔出一個銀行來試試路,這樣既給了海倫娜和聯邦政府好處,又可以更方便的接觸到聯邦政府的高官,是個一舉兩得的保險方法,至於這個銀行會不會虧本,那根本就不會予以考慮,復國主義組織考慮的是復國,如果能用錢爲復國鋪平道路,那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海倫娜對於他們提出的這個請求更是舉雙手歡迎,而且在這個問題上都不用請示國內了,她本人就可以做主,因爲她是南海聯邦的財政部長,批准一個私人銀行對於她來說也算是份內的工作。不過海倫娜還是按照聯邦政府的法律提出了要求,那就是這個銀行的股東一半以上要是南海聯邦的國籍,而且在銀行的業務上,也要遵守聯邦的金融法。

這些條件復國主義組織都一一接受了,他們表示會盡快派人去南海聯邦申請入籍並開展銀行的籌備工作,還邀請海倫娜作爲聯邦的財政部長,一定要參加銀行的開業典禮云云,而海倫娜也算是完成了這次德國之行的任務,成功的聯繫到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剩下的就需要耐心等待了,對於這樣一個身負着幾百上千萬猶太人期望的組織,他們的每一步都走的非常小心,畢竟已經飄泊了幾千年了,在多飄泊幾年他們也不在乎。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復國主義組織的動作非常快,就在海倫娜返回南海聯邦之後的第二個星期,一紙邀請信就由一位名叫“奧古斯塔斯.布朗尼爾”的人送到了海倫娜的辦公室,該人拿出了海倫娜舅舅的親筆信以證明自己的身份,並且以“布朗尼爾銀行”總裁的身份,邀請海倫娜去出席該銀行的開業典禮。

看着這位個子矮矮還有些謝頂的中年人,海倫娜不禁從心裡感嘆道:自己那位總統的眼光真是準啊,拋出去的餌這麼快就被人咬了,而且咬的又急又狠,同時也爲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感到一絲的擔憂,因爲自從認識了這位劉總統之後,不管是大衛還是其他人或者其他國家,凡是被他盯上的就沒有不吃虧的,雖然自己並不是純粹的猶太人,也並不參與那些復國主義組織,但是自己的身上畢竟也流淌着猶太人的血液,而自己的母親和舅舅們更是熱衷於此。(未完待續……)

第50章 聖迭戈第4章 德奧統一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73章 誘餌(二)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3章 投降第64章 收網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47章 民國(三)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0章 甩賣潛艇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章 得寸進尺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51章 戰備(一)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35章 大訂單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68章 制度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7章 故人來訪第39章 珍珠港(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0章 問題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75章 三赴德國第65章 深挖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81章 深入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養寇自重第95章 猶太人第118章 電視臺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72章 誘餌(一)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2章 問題(三)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章 闖關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43章 革命(一)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4章 裝病第61章 佈網(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62章 佈網(三)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11章 裁決第22章 進攻澳洲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7章 爪哇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7章 北歐亂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7章 爪哇第30章 Z字旗第50章 聖迭戈第23章 歐洲
第50章 聖迭戈第4章 德奧統一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73章 誘餌(二)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3章 投降第64章 收網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47章 民國(三)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0章 甩賣潛艇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章 得寸進尺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51章 戰備(一)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35章 大訂單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68章 制度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7章 故人來訪第39章 珍珠港(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0章 問題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75章 三赴德國第65章 深挖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81章 深入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養寇自重第95章 猶太人第118章 電視臺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72章 誘餌(一)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2章 問題(三)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4章 闖關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43章 革命(一)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4章 裝病第61章 佈網(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62章 佈網(三)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11章 裁決第22章 進攻澳洲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7章 爪哇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7章 北歐亂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7章 爪哇第30章 Z字旗第50章 聖迭戈第23章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