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

????其實劉芾所看到的還僅僅是德國的一個片面,如果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從二戰後再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德國,你就會發現,小鬍子同學在其執政的頭4年裡,是如何展現了他的才能的,如果他只執政一屆也就是4年的話,他很可能會成爲德國曆史上媲美俾斯麥的英雄人物,可惜的是,他在內政上的成功只是他理想中的第一步。

在後世中,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斯曾經這樣評價希特勒的執政初期,他說:

“他認識到,只有同時控制工資和價格,纔有可能迅速的實現充分就業,一個受經濟恐懼壓制的國家,會響應希特勒的號召,一如美國人民支持羅斯福,這不足爲奇。或許,他並不懂得多少經濟學,不知自己之所爲,但是在經濟學方面,如果你走上了正道,卻不知其所以然,這纔是最了不起的。”

除了在經濟方面的出色天賦,希特勒還一力主張建設了德國的高速公路網,就像劉芾從漢堡到柏林所走的那種4車道的寬闊公路一樣,德國的全國都在建設這樣的道路,而且是全部免費的。但是光有了公路還不是最終結果,希特勒爲了讓德國人民都能用輪子走路,他還專門找到費爾迪南特.波爾舍,讓他專門設計一種堅固耐用、價格便宜的經濟型轎車,並把這種車命名爲“國民轎車”。

說道費爾迪南特.波爾舍這個人,可能很多不是汽車迷的人都不清楚他是誰。但是要說道保時捷這個汽車品牌和公司,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而這位波爾舍先生,正是保時捷的創始人和總工程師,保時捷這個詞的發音在德語中,就叫波爾舍。在創建保時捷汽車公司之前,波爾舍先生還是德國奔馳-戴姆勒汽車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和公司董事,就是因爲在開發經濟型轎車的問題上,波爾舍和奔馳公司鬧翻了,才自己獨立開創了保時捷汽車。

在接到希特勒的指令之後。波爾舍重新撿起了他的經濟型轎車項目。並在短時間內就設計出來一種小型轎車。這種轎車採用了聯邦的氣冷汽油發動機技術,發動機後置,由於散熱口的面積無法縮小,所以這款汽車取消了後窗。在經過5萬公里的嚴酷測試和200萬公里的實用性測試之後。德國汽車協會非常肯定的向全體德國民衆做出了推薦。他們推薦這款汽車作爲德國的第一款“國民轎車”。

但是這款轎車也遭到了不少非議。最主要的問題是它的外形按照當時德國人的審美標準來說,是非常醜陋的。因爲它採用了整體流線型的設計,這種流線型在當時的歐洲乃至全世界。也是不合時宜的。因此,德國人把一個非常惡毒的稱號放在了這款經濟型汽車上,這個惡毒的稱號就是“甲殼蟲”。

說起“甲殼蟲”汽車,作者就順便提一下後世的大衆汽車公司吧,大衆汽車公司和其他汽車公司不一樣,它是先有了汽車而後有的汽車公司。在1938年,波爾舍在氣冷汽油發動機上安裝了一個高效的散熱風扇,於是發動機散熱窗口的面積就可以縮小,於是這款汽車的後窗也就被搶救了回來,這個新款的甲殼蟲汽車被命名爲“vw38型”,而vw就是“大衆汽車”的縮寫。而生產這種新汽車的工廠是一座新建的汽車製造廠,它的地址在沃爾夫斯堡的郊外,這座工廠也就隨之被命名爲“大衆汽車製造廠”,這就是大衆汽車公司的前身。

說完了波爾舍先生和他的甲殼蟲汽車,我們繼續說希特勒爲德國做出的貢獻。有了高速公路,又有了便宜堅固耐用的經濟型轎車,但是希特勒認爲這還不夠,在城市中還要修建地下停車場,加油站和汽車服務項目,所有這些統統配套纔是他的目標。

而且希特勒不光在經濟方面有着超越時代的眼光,他同樣在環保方面走在了當時所有國家的前面,從某些方面講,劉芾懷疑小鬍子應該也是一個穿越人士或者他們的後代,要不他怎麼會想到那麼長遠的事情呢?

就在希特勒的汽車工業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的時候,他就想到了如何消除汽車乃至所有工業所帶來的有毒氣體的問題。在他的堅持下,城市中必須建有足夠數量的公園和樹林,以便用來淨化空氣。在魯爾盆地中,他鼓勵工廠安裝空氣淨化裝置,而且他規定,凡是新建的工廠,必須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否則德國政府不予批准建設。

這個後世的大魔王小鬍子同學除了是位經濟實幹家、德國汽車工業的推動者、環境保護者,他還是個對藝術非常執着的城市設計師。他對德國城鎮設計的興趣不光是在大城市,連鄉村和小鎮也不放過。

他曾經對他的親信們說:我們的建築師們在制定規劃時,考慮到了空間問題,這讓我很高興。只有這樣,我們纔不需興建更多的、幾乎是房上建房的、擁擠不堪的市鎮,如同我們在茨維考和格爾申基爾申等地看到的那樣。如果我被髮配到這樣一座毫無美感的市鎮,我將大失所望,我將失去快樂,就如同我被我的祖國發配出來一樣。所以,我已下定決心,哪怕是最簡陋的市鎮都要多少有點文化和美感,然後一步一步的提高個市鎮的舒適水平。

爲了在思想和體格上讓德國人民爲未來做好準備,希特勒在執政的4年內把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到了歐洲之巔,就連外國人也對此留有深刻的印象。在希特勒執政後曾經7次出訪德國的英國國會議員阿諾爾德.威爾遜爵士在他的出訪記錄中寫道:德國出生嬰兒死亡率比大英帝國之嬰兒死亡率還要低,肺結核和其他疾病數量大大低於歐洲平均水平。審判犯罪的法庭從未如此清閒過,因爲沒有多少罪犯可以審,隨之而來的監獄也空了。看所看到的德國青年如此健壯,就連最窮苦的人們也衣着體面,他們的心情也愉快多了。

除了這些,希特勒還提倡“美化每個地方”和“喜歡出力量”運動。前者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美化周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讓勞動者們生活和工作在一個他們自己所喜歡的地方。而後者的意思劉芾就不太理解了,一直到他來到德國,詢問了聯邦駐德國大使之後,才明白這句“喜歡出力量”的最終含義。

這句話其實是希特勒的親信根據羅伯特.萊伊在授權建立“帝國勞工陣線”組織時提出的,它的大概意思就是鼓勵工人們去享受生活併爲此提供津貼。那麼如何纔算是享受生活呢?聽音樂會、上劇場看演出、參觀博物館和展覽、看電影或者參加成人培訓班,這些都在津貼範圍之內。而最具有革命性的創舉就是旅遊津貼,連以前最卑賤的勞工和他們的妻兒,都可以坐上豪華遊船,去德國的度假勝地去歡度他們的帶薪假期。

希特勒曾經對羅伯特.萊伊說:應該讓德國工人們看到,我們是真心誠意的要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派出去當德國代表的並不是所謂的“知識階層”,而應該是德國工人自己。我們向世界展示的是德國工人階級。

在1936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國會進行演講時也強調:德國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併產生了效果,這些效果是最高意義上的民主,如果民主有任何意義的話。(未完待續。。)

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7章 吃虧是福第55章 西殘東癱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74章 國防(二)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章 行蹤泄露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章 以戰代練第88章 增兵第3章 行蹤泄露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18章 電視臺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8章 備戰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6章 雷達第25章 夫人外交第80章 甩賣潛艇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86章 險勝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46章 民國(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66章 聯邦缺鐵第64章 收網第8章 三路並進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22章 問題(三)第17章 北歐亂第17章 北歐亂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22章 坦克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87章 調整第58章 “潑婦”第4章 闖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81章 深入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2章 登陸難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3章 國防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9章 藍飄帶獎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40章 海南島(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55章 反擊(二)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章 行蹤泄露第48章 崩盤第70章 建國(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38章 珍珠港
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7章 吃虧是福第55章 西殘東癱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74章 國防(二)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章 行蹤泄露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章 以戰代練第88章 增兵第3章 行蹤泄露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18章 電視臺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8章 備戰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6章 雷達第25章 夫人外交第80章 甩賣潛艇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86章 險勝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46章 民國(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66章 聯邦缺鐵第64章 收網第8章 三路並進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22章 問題(三)第17章 北歐亂第17章 北歐亂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22章 坦克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87章 調整第58章 “潑婦”第4章 闖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81章 深入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2章 登陸難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3章 國防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9章 藍飄帶獎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40章 海南島(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55章 反擊(二)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章 行蹤泄露第48章 崩盤第70章 建國(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38章 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