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官事

國公爺離宮之時,姚敦臻等人進了澹寧居,韓氏坐在位置,眼睛卻是盯着門口的,看着長子一家進來,一層霧水就矇住了視線。

“母親,不孝子敦臻回來了。”姚敦臻跪下給韓氏磕頭。

方氏跪在他身旁,“母親,兒媳回來了,兒媳不孝,沒有在母親身旁伺候。”

奶孃也摟着姚倫哲跪在後面。

“快起來快起來。”韓氏上前親自將夫妻倆扶起來,看着姚敦臻,“瘦了也黑了,顰兒也是,這下巴瘦得快成錐子了。”

“兒媳是想娘,想瘦的。”方氏挽着韓氏的手臂,嬌聲道。

“你喲,就這嘴會哄人。”韓氏滿臉笑容,捏了一下方氏的臉頰。

方氏笑了笑,把姚倫哲抱了過來,“娘,這是小鵬兒。”

“祖母。”姚倫哲不用人問,就喊了出來。

“哎喲,我的乖孫。”韓氏大喜,將姚倫哲抱了回去,淘兒雖然可愛,但還不會說話。

方氏的目光飛快的掃過候立一旁的衆人,姚家五姐妹來了四個,沒看到姚心蘿,有兩個姑娘不認識,不過猜也能猜得出是那兩個表妹。她們一個穿着桃紅出風毛對襟褙子,一個是豆綠色鑲白絨毛圓領袍,觀兩人的穿着打扮,就也分辨出兩人誰是誰。

柳氏領着各位姑娘與姚敦臻和方氏見禮、寒暄。柳氏笑道:“大嫂,這是恬妹妹,二姑太太的女兒。這個是祝表妹,三姑太太的長女。”

這番親疏分明的介紹,方氏立時明白,這兩位表姑娘誰更會做人了,笑着讓婢女把準備好的見面禮,送給幾位姑娘。

“臻兒,顰兒,一會你們見過老太太后,就去看看你們妹妹。”韓氏注意到方氏的目光,姚心蘿做妹妹的,不來迎接長兄長嫂,是有些失禮。姚敦臻是親哥哥,她親生的兒子,她知道他不會在意,但方氏是嫂子,雖然方氏行事一向端正大方,可萬一心裡有了疙瘩,枕邊風吹着,日久天長,多少會影響兄妹感情的。韓氏不願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纔會將話挑明。

姚敦臻沒看着妹妹,原本就有些奇怪,在這些禮數問題上,母親一向很注重,妹妹年紀雖小,卻也是乖巧懂事的,絕不會如此忽視長兄長嫂的,她沒過來,必然是出什麼事?

姚敦臻急聲問道:“母親,妹妹怎麼了?”

韓氏抽了抽鼻子,道:“你妹妹這次可遭了大罪了。”

“母親,出了什麼事?”姚敦臻皺眉問道。

“萬壽節那天,你妹妹獻禮給聖上,說那幅畫是你畫的。聖上一高興,就說要你留在京都做京都府丞。下午,你妹妹就出事了,冰無緣無故的裂開了,你妹妹差一點就掉進冰窟裡。還好你妹妹機敏,用鞭子纏住了旁邊的柱子,逃過了一劫,可雙手被鞭子勒傷了,腳也被冰凍傷了。養了這麼些時日,還臥牀不起。”韓氏不管這姚敦臻升官和姚心蘿出事,有沒有關聯,她就是要把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她要長子承女兒這份情。再說,姚敦臻留京升官,的確有姚心蘿原因在裡面,她也不算說謊。

姚敦臻和方氏坐不住了,萬壽節離今日已有十來天了,姚心蘿還不能下牀走動,可見當時傷得十分嚴重。兩人起身去了丹霞院,見過祝氏後,趕忙去明珠院看望姚心蘿。

“姑娘,大少爺、大少奶奶來了。”婢女向內稟報道。

“大哥哥,大嫂嫂,我沒辦法出去迎你們,你們請進來。”姚心蘿在裡面道。

方氏搶在姚敦臻前面,大步走了進去。姚心蘿坐在暖榻上,身上蓋着大紅錦緞繡富貴耄耄圖案的薄被,包着白色的紗布的雙手放在上面,看得人心驚肉跳。

“妹妹。”方氏跑了過去,小心翼翼地托起她的手,“妹妹,很痛吧?是不是流了很多血?”

“大哥哥,你別皺着眉,像個老頭子似的,我的手已經不太痛了,沒有流多少血。”姚心蘿笑道。

“妹妹,以後切不可再這樣不顧自己的安危。”姚敦臻在一旁坐下,關心地叮囑道。

“我有防備的,可是防不勝防,我以後會注意的。”姚心蘿道。

“腳上的傷呢?讓大嫂看看。”方氏將被子掀開些許,姚心蘿沒有穿襪子,她左右腿上的膚色,很明顯的不同,左腳上還有水皰殘留的痕跡,心疼不已,“殺千刀的東西,太狠毒了。”

姚敦臻神情冷了下去,這些人居然敢對他妹妹動手,那就準備接受他的雷霆手段,他絕不會放過他們的。

“大嫂嫂,我已經沒事了,再養上些時日就能下牀了,哲兒呢?”姚心蘿笑問道。

“在娘那兒,下午我抱他過來,給你看。”方氏笑道。

“好。”姚心蘿嬌聲應了。

姚敦臻是男子,話語不多,方氏嫁到姚家有五六年了,那時候姚心蘿還小,可以說是看着姚心蘿長大的,與小姑子的關係良好,絮絮叨叨的再三叮囑,直到下人稟報國公府和世子爺回府了,才離開去了前面的禧榮堂。

國公爺等長孫和長孫媳向他行禮後,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下他致仕和傳爵的事,也不等衆人反應過來,就問起長孫的政績,知他做得很好,笑道:“爲官者,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你做得不錯,回到京都,做府丞,更要做得更好,牢記敬謹廉儉這四個字。”

“祖父教誨,孫兒銘記於心。”姚敦臻沉聲道。

洗塵宴過後,方氏回潄石院安頓,姚敦臻和姚敦臸則隨祖父、父親去了小書房,姚敦臹跟着韓氏去了澹寧居。

姚敦臻開口就問道:“祖父、父親,害妹妹的人可查到是誰了?”

國公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你可知府丞一職,何人要謀求?”

“孫兒不知。”姚敦臻躬身道。

“是李計實。”國公爺道。

姚敦臻沉吟片刻,道:“淑妃娘娘的庶弟,李貴嬪的親哥哥。”

“動手的人是寶屏公主和李計實的長子,寶屏公主是帝女,聖上要保她,她的生母李貴嬪已被貶爲庶人,李計實的長子摘掉了秀才身份,五年內不得參加科舉。”國公爺道。

“這樣的懲罰,未免也太輕了些。”姚敦臻不滿地道。

“聖上此舉,人之常情,做父親是不忍心責罰親生女兒的。”國公爺捋着鬍子,冷笑道。

“寶屏公主是帝女,聖上要保,我們可以暫時不動她,但是李家的人,不能就這樣輕易放過。”姚敦臻一想到妹妹傷痕累累地躺在榻上,就心疼不已。

“李計實謀官在前,囡囡被害在後,看起來兩者似乎沒有多大的關聯,但萬壽節上聖上的態度,怕是早就流露出讓你回京做府丞的意思,李庶人看破了,覺得你攔了李計實的路,纔會發生謀害囡囡的事。若囡囡不幸離世,祖父年紀大,經受不住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要是撒手而去,你父和你們就要守孝,朝中形勢,瞬息萬變,等你們再回去,說不定就沒有你們的位置了。這事你可不能等閒視之,要知這次是囡囡,下次說不定就是臸兒、臹兒,臻兒你是長兄,弟妹是要你護着的。”國公爺語重心長地道。

“孫兒明白,孫兒絕不會讓這種事再發生。”姚敦臻鄭重地道。

“好。”國公爺滿意地笑了笑,兒孫都爭氣,家族才能不泯滅於世。

小書房裡的談話行進的很順利,但澹寧居里,母子間的談話有些不愉快。

韓氏聽姚敦臹要成親,她是高興的,笑呵呵地問道:“是哪家的姑娘啊?娘可認識?”

姚訓錚當年去書院讀書,書讀出來了,媳婦也娶上了,夫妻倆這麼多年,相親相愛的,連臉都不曾紅過。韓氏希望兒女嫁娶之人是自己中意的,方氏和柳氏都是兩個兒子自己看上的,她去打聽了,是好姑娘,就把人給娶進來,現在看看,兩對夫妻都過得好,她看着也歡喜,也願意讓小兒子娶自己心愛的人兒進門。

姚敦臹笑道:“娘見過她的,就是,就是平良郡主。”

韓氏臉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臹兒,你怎麼會看上平良郡主的?”

“平良郡主性子好,行事也大方得體,文靜賢淑,兒子喜歡她,兒子想娶她爲妻。”姚敦臹認真地道。

韓氏皺皺眉道:“娘知道平良郡主是個好姑娘,可是……”

“娘,我知道您在擔心什麼。可平良郡主的年紀也不大,娘手上的養身方子極好,我相信在孃的調養下,她的身子會越來越好,一定可以給娘生孫子的。”姚敦臹又恭維又是許諾。

“那要是養不好,生不出孩子來?你要怎麼辦?納妾生庶出的,往她胸口裡捅刀子?那你還是別娶她爲好。”韓氏將心比心,她容不得妾室通房來跟她分丈夫,所以也不給兒媳們添堵。方氏和柳氏懷孕時,她敲打兒子,勸解兒媳,才造成姚家長房父子三人無妾室無通房的現狀。姚敦臹現在心心念念要把人娶進來,可日後納妾傷人心,造成一對怨偶,那又何必呢。

“兒子不會這麼做的,沒孩子就沒孩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姚敦臹心大,話脫口而出。

韓氏臉色難看起來,厲聲道:“你說得這是什麼胡話?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沒有孩子,誰替你養老送終?誰來繼承你香火?誰來爲你捧靈摔靈?百年之後,誰來爲你祭祀?你這是要氣死我是不是?”

“娘,您先別發火,我不是那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是平良郡主實在生不出,可以過繼一個。一定非要她生,是不是?”姚敦臹趕緊道。

“你這是非她不可?”韓氏見姚敦臹連過繼的話都說了,知他心裡是想明白了,決心也很大。

“是的娘,兒子除了她,誰都不要。”姚敦臹肯定地道。

韓氏見他一副情根深種的樣子,輕嘆了口氣,道:“臹兒,你方纔說的話,我希望你能言出必行,若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娘勸你還是不誤人誤己。”

Wωω★ тт kan★ C〇

“娘,兒子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兒子絕不會辜負平良郡主的,會好好待她。”姚敦臹保證道。

韓氏笑了,道:“好吧,你既然非平良郡主不娶,那我就同你爹爹商量商量。你爹爹那裡,倒是不成問題,可若是你祖父反對……”

“兒子會親自去求祖父的。”姚敦臹接話道。

韓氏想了下,道:“臹兒,若是你祖父不同意,你也不要怨恨做長輩的。兩家結親,要考慮的地方是很多的。再說了,就算你祖父同意了,我們上吳王府提親,吳王府也未必就會答應的。”

姚敦臹抿緊了脣,低頭沉吟片刻,道:“娘,兒子明白的,若這事不成,兒子絕不會怨恨長輩的。”

“現在快過年了,這事也不要急這幾日,過年再說,可好?”韓氏詢問道。

姚敦臹知母親說話算數的人,不擔心她會反悔,笑着點頭道:“好。”

第二天,聖旨抵達樑國公府,國公爺榮耀致仕,聖上賞賜下了良田千畝、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萬兩。國公爺成了老國公,姚訓錚承爵爲國公爺,姚敦臻被立爲了世子。

國公府內的稱呼也隨之改了,姚敦臻是世子爺,方氏是世子夫人,姚敦臸是二爺,柳氏是二奶奶。

領了旨,謝了恩,各房的人回了各自的院子,長房的人是一片喜樂,三房的姚訓鏜志不在官場,他又是庶子,是父親當國公爺也好,是長兄當國公爺也罷,與他都沒多大的關係。王氏自知身份,從來不與長房和二房攀比,安分守己,沒有什麼話可說。

姜氏卻有些不滿,回到房裡,就忍不住唸叨起來,“父親未免也太偏心了,大哥做了國公,還是戶部尚書,如今連敦臻那毛頭小兒,都做了正四品的府丞。可你還是正五品官,侄兒到壓了叔叔一頭。”

姚訓鍶神色平靜地喝着茶,並不接話。

“要升官,也該升你啊,怎麼能升敦臻?哪有什麼好處都給長房佔的道理?他們吃肉,好歹也該給口湯給我們喝吧。這樣算什麼,他們升官發財,享富貴,我們就在清水衙門裡苦熬,窮哈哈的啊?”姜氏氣呼呼地在姚訓鍶對面坐下,“老爺,您到是說句話呀?”

“你想怎樣?”姚訓鍶無奈,只得看着她問道。

“外放。”姜氏笑,“老爺也出去歷練一番,俗話說,遠香近臭。老太爺想老爺了,自然就會幫老爺謀官,到時候老爺就是二品大員了。”

姚訓鍶笑着搖頭,“娘子,事情不是你想得這麼簡單的。而且姝兒已十四歲,眼看就要許人家,這個時候我外放,她的親事要怎麼辦?”

“交給大嫂就是了,大嫂認識的人,可比我多。”姜氏把事推給韓氏。

姚訓鍶微皺了下眉,道:“這件事等過年後再議吧。”

姜氏沒聽出他的推脫之意,心裡盤算着,該去找誰想法子幫他謀求外放一事。

和姜氏有差不多心態的人是剛從外地,隨夫攜子女回京述職的姚家大姑太太姚麗貞,“真是背靠大樹好納涼,年紀輕輕的就做了正四品京官,這要不了幾年,他就得封侯拜相了。”

高自谷斜了她一眼,道:“不會說話,就閉嘴。”

“我哪說……”姚麗貞猛然回過神來了,姚敦臻是文官,還是國公府世子,封哪門的侯啊。有些文官是不太瞧得上武將的,認爲他們粗魯不堪。放着文官不做,去做武將,那是罵人的話。

姚麗貞低頭喝了口茶,看看他,道:“老爺,你已外放六年了,這次還是想辦法留在京裡吧。”

“我心裡有數,你不必多言。”高自谷沉聲道。

姚麗貞咬了下脣角,問道:“老爺,琴文她已經滿了十四歲,明年就要及笄了,這親事是託你大堂嫂相看好,還是託我大嫂相看好?”

“都可以,你自己看着辦。”高自谷起身往外走,“我與人約好,有事要說,夕食就不回來吃了。”

姚麗貞看着他出門而去,深深地嘆了口氣。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六,聖上封筆放年假。各個衙門裡除了當值的,其餘人都已經回家準備過年。當然這些官員也不是真的就清閒下來,還豎着耳朵,睜着眼睛看宮裡賞賜會賞給誰?年宴是二品官以上,還是三品官以上,又或者只讓勳貴和外戚去參加。

姚家沒空關心這些事,收拾好行裝,回安吉縣祭祖。四大公府、六大侯府和三個伯府的宗祠,只有樑國公和懷恩伯府還在老家,其他都已遷至京都近郊。

姚心蘿身上有傷,韓氏捨不得她奔波,留她在家中。祝氏又一次藉口身體不舒服不願回去,老國公清楚的知道她是不願在祠堂裡,對着孔氏行妾禮。其實老國公也不怎麼願意讓祝氏回去,如是順水推舟的同意了,各自滿意。

老國公等人離京去安吉縣,家中的主子就剩下祝氏,帶着邱恬予、姚心蘿和祝愛蓮。

快過年了,蕭詠絮她們也不好天天過來了,於是這幾日,陪伴姚心蘿就只剩下邱恬予,祝愛蓮是不願來的,她和姚心蘿雖沒到相看生厭,但彼此無好感,能不見面就不見面。

邱恬予不擅言辭,與姚心蘿說一會子話就冷場了,相對無言,有些尷尬。

姚心蘿看她絞着帕子的手,笑問道:“恬姐姐可會下棋?”

“會一點,不精通。”邱恬予謙虛地道。

“我也初初涉獵,我們手談幾局可好?”姚心蘿的手指養了這十來天,已好多了,能捏棋子下棋了,兩人對弈,時間也好打發些。

“愚姐願意奉陪。”邱恬予客氣地笑道。

婢女們擺好棋盤,兩人猜枚,邱恬予勝,但她沒選黑子,要的是白子。姚心蘿只當她要後發制人,沒多想,就捏了枚棋子下在棋盤上。邱恬予跟着下了子,很快棋盤上的棋子越來越多。思考的時間延長,落子的速度變慢。

姚心蘿一不小心,就下了枚錯子。邱恬予看了出來,擡眼瞥了眼她,遲疑片刻,沒有添子去吃她的子。姚心蘿見她把子下別處,也擡眸看了她一眼,以爲她沒看出來,暗叫僥倖,下子彌補剛纔的錯。

可是俗話說,一步錯,步步錯。姚心蘿又下錯一子,這時邱恬予再次放過,另外落子。姚心蘿不知道邱恬予的棋藝如何,只當她還是沒有看出來。

這盤棋,姚心蘿勝,邱恬予一目告負。兩人接着下第二局,姚心蘿用足精神,沒有下錯子,邱恬予仍然以一目告負。兩局輸成一樣,這就有點意思了。

姚心蘿看邱恬予的目光中帶着一絲沉凝,用過晝食,姚心蘿留下邱恬予下第三局。

邱恬予原本就是個心細的人,寄人籬下,心思就又重幾分,凡事不爭先,處處讓着姚家姐妹。

第三局,邱恬予再次以一目告負。

姚心蘿這下確定了,邱恬予的棋藝要遠高於她,才能掌控棋局。姚心蘿對邱恬予這樣的作法,倍感無奈,她真得不需要被人這樣哄着,讓着啊。

“恬姐姐,我有些累了,還是別下了吧。”姚心蘿意興闌珊地道。

“是我疏忽了,你傷勢未愈,可不能這勞神費力,你歇着吧,我先走了,明天再來看你。”邱恬予起身道。

“冬林,替我送表姑娘出去。”姚心蘿向後靠在錦墊上。

冬林去送邱恬予,姚心蘿神色淡淡地吩咐道:“冬樹,把棋盤和棋子收起來。”

次日,邱恬予過來時,姚心蘿就沒再和她下棋,想起她喜歡旃檀香,每日必薰香,笑問道:“恬姐姐喜香、識香,可會制香?”

“會制梅香和蘭香,其他的尚未嘗試。”邱恬予面帶羞愧之色,梅蘭和蘭香都是簡單的香,貴女們十之八九都會制。

姚心蘿佯裝沒看到她臉上神色,笑道:“梅香和蘭香亦是清雅的香,不過不及旃檀香那麼好聞,若是自己能製出旃檀香就好。”

“旃檀香是香坊的獨門香,必是有秘方,才能製出,我們要隨意自配,怕費了東西,還得不到香。”邱恬予笑道。

“有方子這香就能製出了。”姚心蘿眸光一轉,“我手上到是有幾張香方子,只是我不好此道,白擱在那兒沒用過,若是恬姐姐有興趣,我將方子送給恬姐姐。”

“是哪幾種香的方子?”邱恬予眼中發亮地問道。

“冬樹,去把那幾張制香方子找出來。”姚心蘿道。

冬樹領命而去,一會就拿進來五六張方子,在姚心蘿的示意下,直接奉給了邱恬予。

“青木香。”邱恬予看到第一張方子,就已然喜形於色了,看罷另外幾張方子,擡頭看着姚心蘿,“心妹妹,真要把這幾張方子送給我?”

“自然是真的。”姚心蘿笑道。

“謝謝心妹妹,謝謝心妹妹。”邱恬予將方子抱在胸口,開心地道。

“恬姐姐製出了香,可得送我些。”姚心蘿知道韓氏有發月錢給邱恬予,並不擔心她沒銀子買那香料。

“等我制好了香,一定送給心妹妹。”邱恬予欣然笑道。

兩人就着制香的事,又閒聊了幾句,邱恬予陪着姚心蘿用過晝食,就拿着方子回了綴錦居。

姚心蘿讓冬林送她出門,長舒了口氣。

冬柳道:“還是蕭大姑娘和高六姑娘過來好,不用姑娘勞神。”

“她們倆太鬧騰了些。”姚心蘿笑道。

臘月二十八日傍晚,姚家人從安吉縣回來了。

臘月二十九到三十日這兩天,不時有賞賜從宮裡出來,簡王、肅王、吳王、顯慎郡王、顯恪郡王和顯懷郡王,不但有聖上御筆寫的春字或福字,羅太后和章皇后也有賞賜。

四大國公府以樑國公府的賞賜最重,姚心蘿亦有單獨的賞賜。六大侯府中,以打了勝戰的武安侯賞賜最重,忠勇侯次之。三個伯府以及太師、六部尚書等人,也得了賞賜。

大年三十的午宴上,除開皇室和宗室,國公府、侯府、伯府以及一品官員纔有幸入宮。姚心蘿傷還沒完全好,但不影響走動,可是她不想進宮,於是告假留在家中。

羅素約隨母進宮,與樑國公的人遇到,得知姚心蘿沒有進宮,眼中一亮。

進了福壽宮,羅素約給羅太后請了安,笑道:“前幾日,我去看昭和縣主,腳上的傷已大好,能下地走動了,原以爲今天在宮宴上能遇到她呢。”

昭仁大公主輕哼一聲道:“我就知道小丫頭會偷懶,她呀,是能少走一步,她就會少走一步。”

崔悅菱看了眼羅素約,道:“她的腳是凍傷,就算好了,這大冷的天,進進出出,萬一再受寒,凍着怎麼辦?你忍心讓囡囡妹妹再傷一次嗎?”

“我可不是那種沒良心的人,我才捨不得小丫頭再受傷呢。”昭仁大公主撇嘴道。

羅素約垂首,抿緊了脣角,沒想昭仁大公主和崔悅菱會對姚心蘿這樣的維護。

羅太后笑道:“好了,時辰差不多了,我們也該過去了。”

羅素約伸手扶住了羅太后的手臂。

羅太后沒有甩開她,只是目光沉凝地看了看她,若是無心之失,到還罷了;若是有意爲之,她就辜負了兩人之間的情意。

第一百一十九章 找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死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漆毒第九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爵位第七十八章 乞巧第一百二十二章 食盒第八十八章 生辰第二十四章 之心第十章 寺廟第三百零六章 遲暮第二十一章 送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失蹤第三百零七章 女將第二百章 風範第一百三十五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換嬰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動第三十八章 小懲第三十七章 掌摑第六十二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二章 餛飩第七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六章 刺殺第十九章 慘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管家第九十九章上巳第二百二十章 臉皮第二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七十四章 受教第六十一章 琴曲第一百一十四章 騎射第一百七十三章 賭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父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香第一百八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豔計第十一章 遇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零四章 路上第六十四章 拜壽第二百四十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二章 流放第七十三章 酬唱第二百零五章 出嫁第六十章 解釋第九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零八章 認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冤孽第二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六章 挑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一百八十一章 狀元第一百九十七章 掛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死嬰第一百八十四章 翻臉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香第一百三十六章 陰招第二百零九章 中饋第二章 在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離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區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嫁妝第二百二十章 臉皮第六十五章 鬥嘴第八十五章 親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見面第六十八章 指責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願第一百八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零七章 新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庚帖第十三章 失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山第三十七章 掌摑第五十六章 羅漢第二百二十八章 受傷第三十一章 宣召第一百八十三章 消息第八章 算計後宮品級和所出子女第八十六章 投壺第八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回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年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捨棄第一百一十五章 後悔第一百一十二章 使團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才女第九十五章 元宵第一百六十七章 疹子第六章 巧言第四十三章 感嘆第一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五十六章 羅漢第三十二章 覲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找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死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漆毒第九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爵位第七十八章 乞巧第一百二十二章 食盒第八十八章 生辰第二十四章 之心第十章 寺廟第三百零六章 遲暮第二十一章 送符第一百三十五章 失蹤第三百零七章 女將第二百章 風範第一百三十五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第二百三十六章 換嬰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業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動第三十八章 小懲第三十七章 掌摑第六十二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二章 餛飩第七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六章 刺殺第十九章 慘事第二百一十二章 管家第九十九章上巳第二百二十章 臉皮第二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七十四章 受教第六十一章 琴曲第一百一十四章 騎射第一百七十三章 賭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父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香第一百八十三章 消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豔計第十一章 遇險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零四章 路上第六十四章 拜壽第二百四十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二章 流放第七十三章 酬唱第二百零五章 出嫁第六十章 解釋第九十八章 中計第二百零八章 認親第一百四十五章 冤孽第二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六章 挑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一百八十一章 狀元第一百九十七章 掛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死嬰第一百八十四章 翻臉第一百七十一章 上香第一百三十六章 陰招第二百零九章 中饋第二章 在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離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區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嫁妝第二百二十章 臉皮第六十五章 鬥嘴第八十五章 親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見面第六十八章 指責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願第一百八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零七章 新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庚帖第十三章 失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山第三十七章 掌摑第五十六章 羅漢第二百二十八章 受傷第三十一章 宣召第一百八十三章 消息第八章 算計後宮品級和所出子女第八十六章 投壺第八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回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年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捨棄第一百一十五章 後悔第一百一十二章 使團第二百一十章 意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才女第九十五章 元宵第一百六十七章 疹子第六章 巧言第四十三章 感嘆第一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五十六章 羅漢第三十二章 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