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詭異的戰局

漢中和武陵相繼告急,荊州將士頻頻出動,連襄陽百姓都已有所耳聞,只是無人有擔憂之色,坊間談論,無不認爲將軍府必然能擊敗敵寇,平定叛亂,甚至還有人說這是在爲將軍府送戰功。

可惜他們不知道,此刻的王旭已是焦頭爛額!

趙雲馳援漢中,形勢並不樂觀!

本來吳蘭、雷銅等益州將軍也不足爲懼。趙雲率領青龍騎士,匯合留守漢中郡府的一萬精悍步卒後,出兵定軍山一帶相拒,連戰兩陣皆勝,益州軍士又害怕趙雲,那吳蘭、雷銅更是極爲忌憚他,所以局面很快被控制住。

可不過幾天時間,形勢卻陡然逆轉,益州軍士行動變得神出鬼沒,不再正面交鋒,迫使兵力不佔優勢的趙雲不得不謹慎以對。

隨後更巧施誘敵之計,於定軍山一險要隘口伏擊,還好趙雲當時有所警惕,只帶了少數精銳前部追擊,待發現不對,果斷恃勇突圍。

後邊的周智反應也快,隨之率部接應,這才免去一場大禍。

敵軍前後行動判若兩支軍隊,趙雲等將驚異,不敢再妄動,小心應對。

隨後,經過多方打探,加上諜影這邊配合幫助,費了好大力氣,犧牲不少細作暗探,才僥倖得知,那並非出自吳蘭、雷銅二將之策,乃是出自其隨行的一個小小後勤掾吏。

早前,此人便多次主動諫言,但雷銅、吳蘭二人並未採納。結果連敗兩陣。

隨後兩人猛然驚覺,戰事結果竟全被那小吏料中。這才虛心請教,從而使得戰局逆轉。其神奇的名聲也很快在兵士間傳開,讓荊州這邊探知。

此人的名字報到襄陽的時候,王旭當場滿臉苦色,好半天都沒有言語。

密報上工工整整寫着那人的簡單資料:“法正,自孝直,據傳本乃司隸扶風郡人,因避司隸亂禍。南奔益州,效力益州刺史府兵曹,爲一小吏,此次碰巧作爲後勤人員隨軍出征,其餘信息暫未探知!”

這法正可不是一般人,才能卓著,歷史上是蜀漢的股肱之臣。善奇謀、能治政,行軍打仗、出謀劃策一樣都不含糊,被劉備視爲左膀右臂,諸葛亮也對其非常欣賞和敬重,每逢遇到難事,常諮詢其意見。史載號稱劉備的謀主。

可惜此人早死,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第二年,病逝!

死後,劉備痛哭數日,雖然劉備本身就挺愛哭。但接連幾天都流淚,可見還是真的很傷心。隨後追諡爲翼侯,同時也是劉備在位時期,蜀漢唯一一位有諡號的臣屬,《三國志》上與龐統並列立傳。

後來關羽死,劉備爲雪恨起兵伐吳,連諸葛亮勸誡都不聽,導致陸遜火燒連營,蜀漢主力滅之大半。那時諸葛亮曾慨然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止主上不東征;就算東行,有孝直在側,也必不會傾危矣。

若說法正唯一的缺點,那就是有仇必報,公報私仇也不在話下。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倒是個性情中人,有仇報仇,有恩報恩!至少他能顧全大局,把握時事,與羣臣關係都不錯,也能與不同意見的人和睦相處,溝通協調,總的來說,是良臣。

此等人物,王旭自然記憶深刻,得知漢中戰局始末,已是手拿密報,苦笑着喋喋自語:“碰巧,碰巧,爲什麼要碰巧隨軍出征?”

隨行的沮授、徐庶、陳登不明所以,頓時面面相覷。

“哎!這天下俊傑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只是一個小吏,卻也壞我大局!”王旭嘆息一聲,隨之將密報遞給了沮授等人查看。

三人看過,同樣非常驚訝,沮授憂慮道:“主公,看來這法正非同尋常,當有經天緯地之才,漢中戰局絕不容樂觀,趙、週二位將軍雖是良將,但以目前來看,未必能勝之!”

王旭眉頭都皺到了一起,說道:“我也如此認爲,還望諸公想個對策,爲我分憂!”

就在兩人說話這會兒,徐庶卻依舊拿着密報仔細端詳,甚至突然自言自語:“不對、不對!有問題,一定有問題,這不太合理!”

“嗯?”王旭、沮授和陳登同時疑惑望去。

王旭問道:“元直,有何不對?你懷疑戰報有假?”

“不是!”徐庶擡起了頭來。

“那是哪裡不對?”王旭更加迷惑了。

“是益州軍的動向!”徐庶肯定地道,隨即將密報在衆人面前攤開,說:“主公且再斟酌一番益州的整個部署,煩請沮治中和元龍也看看!”

三人狐疑,再度聚攏端詳。

片刻之後,王旭、沮授、陳登皆是齊齊大訝,面面相覷,有些茫然。

陳登更是率先出口:“主公,這是因爲益州軍發生變故?還是那法正一時迷糊?怎麼好好一個連環計,硬是放棄了最重要的一環,生生錯失徹底擊敗我軍的良機?”

“是啊!”沮授也隨之接口。“此計着實奇妙而詭異。”

“這法正先虛張聲勢,讓少數人頻繁出動,佯裝成大隊人馬,做出意欲攀山路,奇襲我軍糧草所在的樣子。然後卻每每讓我方察覺,等趙將軍出兵攔截,才發現對方並沒幾個人,還遠遠看到我軍便逃。”

“趙、週二位將軍隨之判斷乃是疲兵之計,或者妄圖無中生有,暗中派遣數十兵士僞裝成山民,監視各處山嶺小道,大軍則裝作無動於衷的樣子,這一段,雙方佈局倒是沒什麼問題!”

“嗯!不錯。”衆人隨之點頭附和。

沮授繼續說道:“隨後,法正果真使出無中生有一計。出動三千精悍步卒抄山路襲擊,被探子發現。趙將軍果斷率兵截擊,敵軍敗退。”

“關鍵就在這後面部分,從此後的戰報來看,法正顯然早就料定,趙雲能夠識破這無中生有之計,所有此計乃是他詐敗的前奏。”

“當趙將軍誤以爲已經識破敵軍計謀,率軍追殺時,法正派遣五千兵士來救。隨後又被趙將軍擊敗,一路追擊。這時趙將軍認爲決戰時機已到,派人通知留守大營的周智將軍正面出兵,先行攻打敵營,他則繼續趁勝追擊敗兵,準備尾隨敗軍衝亂敵營。”

“兩人分頭行動,確實成功。周智將軍攻打敵營,發現敵營兵士只有三千餘人,發力猛擊。隨後,趙雲追擊益州敗軍從另一路趕至,瞬間引起大營敗退,兩人合兵一處。繼續追擊。”

“等即將追至被伏的隘口時,趙、週二位將軍發現敵軍數量差太多,足足少了近乎一半人不知去向,從而爲謹慎起見,由趙雲將軍率精銳在前猛追。周智率大部在後壓陣,最終趙將軍前部在隘口被伏。”

“此後。益州敗退的兵士隨之反撲,意味着法正圖謀奏效。好在周智將軍率領後部進擊,救出了趙將軍的前部,兩軍跟着敗退回營,這一切佈局雖然精妙,但也沒有詭異之處。”

一口氣說到這裡,沮授終於停頓下來,目光中全是難以置信。“可爲什麼,我軍敗退回營的路上,會遇到足足萬人狙擊?一萬人怎麼可能出現在那兒?這是絕對難以置信的?”

“是啊!”徐庶感嘆。“縱觀這法正佈局,一環扣一環,狠辣無情,怎會犯這麼淺顯的錯誤?這一萬軍士既然能在我大軍敗退回營的歸路上出現,顯然是早就隱藏好的,在我大軍追到隘口,並且被伏擊的這麼長一段時間,爲何不直接襲擊我軍後方大營?”

陳登也跟着接口:“是啊!戰報上說,當時大營只有霍篤率領三千弓弩手留守,益州這支詭異的馬步兵足足一萬,若是那時出其不意襲擊大營,哪裡會給我軍絲毫機會?必然全線敗退,後果難料,何必等着阻擊我們敗退的大軍?這豈非捨去熊掌而得白米乎?”

聞言,沮授也總結似的說道:“元龍所言甚是,若是吳蘭、雷銅等輩,恐怕有可能在勝利中忘卻,可一個布出那等精妙計劃的人,沒注意自己計劃中可以致命的點,那是難以想象的。無論怎麼看,我都感覺,這是法正在放我軍一條生路!可爲何如此?他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衆人沉默,都不知如何回答,片刻之後,徐庶眼睛一亮,突然接口道:“莫非這法正雖才華卓著,但貪戀權勢,不欲戰爭迅速結束,而是打算在此多立戰功,以得高官厚祿?”

“有可能!”沮授和陳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如此猜測。

但王旭沉默不語,暗暗搖頭:不會啊!法正此人雖然記仇,但歷史記載其一生的舉動,從未有任何一點,體現過這種因貪戀權勢而耽誤大局的舉動,連諸葛亮也敬佩其顧全大局,若是貪戀權勢之人,那麼多年,早被諸葛亮給整下去了。

不過這也說不準,誰知道歷史記載是否完全正確,也不一定能反應出私下的鬥爭,說不定他病亡就是諸葛亮弄死的呢,儘管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王旭是真的迷惑了,良久才悠然嘆道:“也不一定,如果他是自信十足,意欲放長線釣大魚呢?諸公且看,若是漢中無力抵抗,處於搖搖欲墜,那麼我等必然增援,最有可能的是……”

“主公親征!”徐庶瞬間接過了話。

“嗯!有可能。”陳登點頭,隨之又諫道:“既然如此,主公就更不能親征,不管其意圖如何,此次太過玄妙莫測,其若真有這種打算,那肯定有非常周密的圖謀,不可中計。”

王旭正欲說話,徐庶卻是搶先出聲:“元龍說得不錯,主公若是信得過屬下,不如讓屬下前去!必協助趙雲與周智兩位將軍破敵。兩位將軍雖然文武雙全,但終究需要一個助其分析形勢的謀士,將軍與謀士間的思考方式略有不同,可互相補全。”

“元直善謀,我看可行!”沮授立刻出言,這些時日他與徐庶相交,深知其才。

陳登也隨之點頭表示贊同。

王旭有些猶豫,遲疑良久,才首肯道:“也好,如今南邊蠻族也在叛亂,我需坐鎮荊州穩定各方,那就由元直率領五千兵士火速前往。”

“主公,兵就不用了!”徐庶微笑着擺擺手,自信笑道:“趙將軍雖大敗一陣,但因法正留的那線生機,趙、周兩位將軍又應對得體,戰場上統兵有方,順利撤退回營,幾戰傷亡加起來也不算太大,還有一萬多兵士,夠了!”

“況且,益州軍士初期兩戰連敗,後來法正之計雖好,但也同樣是自身死傷很大的計謀,又放過了勝利的機會,總的來說,比我荊州損失大得多,同樣實力大減。再加上我荊州軍精銳,又有趙雲、周智等世間良將,還佔據地利,已是足矣!”

說到最後,徐庶灑脫笑道:“主公寬心,屬下只需兩匹好馬,二十名隨從護衛便可!”(未完待續。。。)

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551章 劍指成都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39章 舉薦信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346章 神秘的提親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263章 大婚之日(上)第644章 但求一敗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576章 三杯酒第862章 稱帝(下)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47章 勇烈孫堅第356章 妙計劫營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672章 強勢打擊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228章 大都督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17章 飄然而去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651章 好毒的賈詡第435章 曹操,你夠狠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563章 貴人相助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581章 毒士賈詡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290章 定計討董第47章 勇烈孫堅第752章 迴歸的人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841章 隴西大捷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79章 袁紹之威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47章 勇烈孫堅第31章 單挑王飛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50章 夜襲之計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152章 兄弟情深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852章 他是個天才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32章 攻心爲上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82章 長蛇之陣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804章 夢與現實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709章 風雲變換第683章 火燒阿林第499章 各有打算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45章 郭嘉的算計第165章 天下英傑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640章 天降鴻福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24章 臨行準備(上)第88章 袖珍美人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847章 大功告成
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551章 劍指成都第374章 偷情之事第39章 舉薦信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346章 神秘的提親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263章 大婚之日(上)第644章 但求一敗第849章 我盡力了第545章 兩軍鏖戰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271章 郭嘉出手第576章 三杯酒第862章 稱帝(下)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775章 洛陽屠戮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47章 勇烈孫堅第356章 妙計劫營第383章 挾天子令諸侯第672章 強勢打擊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228章 大都督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17章 飄然而去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651章 好毒的賈詡第435章 曹操,你夠狠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563章 貴人相助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581章 毒士賈詡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290章 定計討董第47章 勇烈孫堅第752章 迴歸的人第599章 自己做主第841章 隴西大捷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713章 臨危受命第10章 命運的重逢(中)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224章 美人情意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79章 袁紹之威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47章 勇烈孫堅第31章 單挑王飛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50章 夜襲之計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268章 各有算計第152章 兄弟情深第317章 趙雨的自卑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188章 舉薦賢才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852章 他是個天才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32章 攻心爲上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82章 長蛇之陣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804章 夢與現實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709章 風雲變換第683章 火燒阿林第499章 各有打算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45章 郭嘉的算計第165章 天下英傑第727章 突然的變數第640章 天降鴻福第207章 定蠻族,謀桂陽第140章 王旭之志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24章 臨行準備(上)第88章 袖珍美人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847章 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