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

崇禎皇帝剛來,什麼事都沒說,自己這邊官軍的將領倒是砍了好幾個。

不過倒是沒有總兵級別的高官,最大的不過是個參將,除了一個遊擊將軍以外,剩下那兩個都是千總級別的不入流小將。

崇禎皇帝親切慰問了順子、曾大牛和小三,算是給長期受孫虎欺壓的武清兵出了口惡氣,邊走邊道:

“吳又可治瘟也不用太醫院的人手,不能讓他們閒着。承恩,你速去太醫院宣旨,除了輪值內宮的太醫,剩下的全都叫到黃村來充當軍中的臨時醫師!”

“如今戰事緊急,告訴那些太醫不要再藏着掖着了,把各自的學徒也都叫上,要是在作戰時表現突出,朕另有獎賞!”

“若有稱病有事不能來的,把他兒子帶到國子監學習,實在沒兒子的就拉女兒,如果實在沒有子女,那就從外地找親朋故舊帶到京城!”

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親自帶着幾個東廠的百總離開去辦,留下掌刑千戶李有成和一隊番子護衛在這裡。

崇禎皇帝走上臨時搭建的‘演講臺’,清了清嗓子,對下面哄亂的各地官軍大聲喊道:

“大明的將士們,今日朕親臨此地,方纔知道你們這些年來過的有多苦!朕想說,大家辛苦了,是大明對不起你們!”

“朕御駕親征,是看不慣那些流賊的囂張態度。是,朕不會打仗,甚至可以說對兵事一竅不通...但正是因爲如此,朕才需要你們,這大明才需要你們!”

“可能有些人打着投降的主意,覺得跟着流賊或許也沒什麼不好,朕不是要算賬,而是要告訴這些人他們是大錯特錯!”

說着,崇禎皇帝臉上升起指憤憤之色,指着南邊說道:

“就在那邊兒,流賊前些日攻破了保定府城,傳來的都是開倉放糧、逼殺貪官的消息,可大家知道他們還做出了什麼見不得人的陰暗勾當嗎?”

看着兵士們竊竊私語起來,崇禎皇帝呵呵一笑,自顧自說道:

“此等十惡不赦的流賊所過之處有如飛蝗,他們拆毀房屋,隨意踐踏良田,甚至生拉硬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號,卻是強逼百姓跟着他們去送死!”

“你們想想,要是大明沒了,朕這個皇帝死了。你們的妻兒老小從此就要和你揹負千古罵名,世代被人戳脊梁骨,要跟着流賊過這種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被拉出去當炮灰的日子,你們甘心嗎?”

“朕今日親自下軍,對大家的處境和遭遇也算是有些瞭解。所以,朕今日在這裡給將士們一個承諾!”

說着,崇禎皇帝抽出腰間天子劍,咬着牙在手中劃出一道不算很深的血口,舉起來讓每個人都能看清楚,纔是繼續說道: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朕此前曾在京城給過一個口頭承諾,那朕今日就來點看得見的,實際的好處!”

說罷,崇禎皇帝對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德化說道:

“王德化,擬旨!”

“其一,戶部暫先撥銀五十萬兩,着工部配合各有司衙門,於鐘樓旁側擇址修建忠烈祠,有明一代,忠烈祠香火永不斷絕,後世皇帝務必遵循!”

“此事差東廠、錦衣衛聯合監督,若有不法之臣膽敢貪污官銀,侍郎以下,廠衛皆可先斬後奏!”

“其二,今後凡我大明百姓,戶有參軍爲國效力者,三年之內免除全部賦稅、徭役,退伍後每年都可憑軍籍與戰功到當地官府衙門領取相應的種籽、農具等獎勵。五年之內,徭役仍免!”

“其三,若爲國戰死者家爲世代軍戶、佃農,除供奉忠烈祠以外,可在子襲父職降三級與免家中其餘子女軍戶、佃戶身份之間二選其一,並且家中子女之中想要考取功名的,可直接移送當地村塾、裡塾唸書。”

“無論今後其子女是否考上州府社學與縣學,至十四歲之前,一概學務費用皆由官府出資。再加一條,每當逢年過節,當地官府必須要委派專人前去慰問,若有所需,官員不重視者,革職問罪!”

“其四,撤消洪武年以來的屯守之制,自此之後所有衛所軍戶,只備戰,不耕守,種地勞務由軍戶家中出一至三名男丁負責。若仍有驅使軍士耕種,或侵佔良田者,無論職務身份,立斬不赦!”

“其五,責戶部有司各部院以京畿爲中心,統計補發各地駐守官軍累年積欠之軍餉;責工部及兵仗司、軍器司各相關衙門,回收各地駐守軍隊老舊器械,補發累年積欠之衣甲、兵械。此事若有怠慢,斬首官!”

說完,崇禎皇帝舒展口氣,繼續道:

“着司禮監將此詔傳達天下,鹹使聞之。”

宋代開始,抑武重文開始流行,讓自家孩子考取個功名,將來好光宗耀祖的想法成了每個人心中的想法,至於參軍報效國家,爲了建功立業的那羣武夫,則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

甚至於參軍者要在臉上刺字這種和罪犯別無二致的情況也會出現,這就使得秦、漢、唐以來中原男兒的尚武精神越來越弱。

趙宋以來,士大夫和皇帝共坐天下的情況便是常態,除非遇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這樣文治武功樣樣都行的聖君,皇權纔會超越士大夫羣體。

這種道理就算沒讀過書的大頭兵都能懂得幾分,對於滿朝的士大夫來說,今日崇禎皇帝將要傳達天下的詔令,到處都透露着與宋代以來格格不入的氣息。

首先,軍戶的屯守制度被徹底廢除,軍隊終於只是爲了戰鬥而生;其次,朝廷對參軍者及其家屬的待遇政策有顯著提升,隨之而來的,則是武將和普通大頭兵在社會上地位的提升;其三,忠烈祠的興建,更是開了趙宋以來,武夫不入祠的先河。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文人靠筆桿子載入史冊,粗鄙武夫大字不識一個,自然要靠玩兒命來建功立業,這本就是對等的兩件事,抑武重文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國恆以弱喪,而漢獨以強亡!

倘若武將拼死拼活幾十年,好不容易混了個實鎮一方的大將,地位卻還不如一個讀了幾年書的文官,又有誰還會爲了朝廷死戰?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自崇禎十七年四月底的這一天起,在崇禎皇帝的遠見卓識之下,被壓制了幾百年的尚武精神終於是要在中華大地上重新崛起了。

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
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