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胡說八道,邪門歪理,一竅不通!”

聽到這兒,實際上根本沒細聽的甘肅總兵王世寵坐不住了,“都什麼屁話,哪裡來這麼多歪理邪說,費勁巴力的,最後還不是要繞回去?”

“將闖賊逼入湖廣,再圖後事,這便是最爲穩妥之舉,什麼請君入甕,我看你這小娃子是兵書看多了!”

“要知道,這可是商量戰策,不是在武學院過家家!”

王世寵雖然壓根沒聽戚元功方纔的計策,他就只是想找機會扳回一局,但方纔這一番話卻不無道理,得到了在場軍將的一直支持。

畢竟戚元功雖然在年輕一輩算是軍功卓著,但與這些老人在一起站着,那點東西也根本不夠看,更別提如今還只有五千的新戚家軍了。

部下人數太少,在許多大帥眼中,甚至不足以道之。

“王總兵,你也知道這是在商量戰策?當今聖上就在城內,督師仍在眼前,身爲領軍總兵,言談舉止怎能不顧禮節!”

戚元功冷笑一聲,未曾把這些倚老賣老的將帥們放在眼裡。

“嘿嘿,你這小娃子,倒還學會先打一手了?”王世寵怒極反笑,被氣的心中砰砰直跳,當着堵胤錫的面卻又不好發作,只能悶着。

“先都退下吧,讓我仔細想想,戚元功、戚元輔、戚元弼,你們三人留下,本督還有話要說。”

少時,衆將紛紛退出大帳之後,堵胤錫招手示意他們坐在一邊,先是重重嘆了口氣。

“你們三個,都是年輕一輩中軍功較多的,方纔大帳之中,見到你們的言行,於私於公,有些話都是本督要說的。”

戚元功有些不明白,與身後兩個弟弟對視一眼,紛紛抱拳說道:“請督師示下,我等無不遵從。”

“王世寵是榆林的將門世家,馬爌也是名將之後,方纔大帳之中的,要麼軍功赫赫,要麼威望不低。”

“你們都是戚家後人,戚家出了個戚少保,至今聖上都念念不忘,當初他也是你們這個脾氣,但他有胡宗憲保着、護着,很多話傳不出去,你們卻沒有。”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要懂得藏住鋒芒,若一味的拔尖出刺,想要出人頭地,到最後,受傷的總歸還會是你們。”

聞言,戚元功心中‘轟’地一下,轉瞬明白了什麼,趕緊站起來說道:“末將謝督師提點,稍後出了大帳,就去找王總兵...王大帥去道歉。”

“嗯,王世寵也並非是胡攪蠻纏之人,他這關好過,但若日後因此你們得罪了什麼小人,可就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了。”

堵胤錫說罷,擺擺手。

“我們明白了!”三人又敬又服,亦步亦趨退出了大帳。

......

下邊有堵胤錫、張世澤他們安排,基本沒什麼大事小情,崇禎皇帝做的,無非也就是壯了軍心,

這段時間可真是崇禎自穿越以來最悠閒的一段時光,戰局已定,萬事都有下人搞定,還不用在京師受那些大臣的氣。

作爲高高在上的皇帝,當然要給自己找點樂子。

首先崇禎是在李自成的‘皇宮’裡轉了轉,發現雖然也有假山池塘什麼的,但除此之外,實在沒什麼有意思的地方,很快就感覺沒勁。

西安城可以算得上如今陝西內百姓數量最多的地區,崇禎出來一看,發現還算得上熱鬧,其餘地方基本都是十室九空。

崇禎在西安城裡瞎轉悠的時候,大約幾十裡外的函谷關和武關城內,卻並不是很安穩,連續召開了多場的會議。

李友和吳汝義分別帶着幾萬闖軍來到兩處關隘駐守,他們起初並不知道李自成要將自己放棄,但也還是一臉懵逼的來了。

後來接到消息,說是他們的李闖王丟下西安直接跑路,到商洛山去了,官軍也是緊接着就圍山,大有將逼入湖廣的意思。

當然,他們如今依舊不知道李自成已經將這兩地的大順軍視作戰略棄子,還在想着萬一闖王被圍在山中如何去救的問題。

這就是古時候消息不發達的弊端了,官軍已收復地區,重新增設驛站就是崇禎在解決這個問題。

雖說消息傳遞的往往要慢上幾日,但最起碼流通還是挺順暢,被圍在兩處關口的闖軍可就完全不同了,消息閉塞,全靠流民之間的口口相傳和道聽途說。

最近他們就聽說了一個消息,有人自稱是從商洛山中逃出來的闖軍餘部,說是闖王被徹底圍在山中,官軍守住了進出通口。

一個叫王世寵的甘肅總兵自告奮勇守在那裡,大約有兩三萬的兵馬,而這個時候,其餘的官軍還都在各自的防區自顧不暇。

那個叫王世寵的,李友和吳汝義都沒聽說過,兩三萬人不多也不少,這就說明官軍還是挺重視這個關口。

但可能因爲各地鬧事的原因,負責堵住缺口的這支官軍並不是特別強的精銳,餘的官軍距離又遠,看起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去援救闖王的好機會。

當時在西安的時候,李自成是刻意只找了一部分心腹說要自商洛入湖廣的想法,李友和吳汝義都是棄子,自然都被矇在鼓裡。

加上兩關消息閉塞,一傳十,十傳百的,關內的闖軍幾乎全都相信了這個說法,開始風風火火的準備出關援救闖王。

李友對此深信不疑,但吳汝義覺得很蹊蹺。

原本圍堵函谷關和武關的官軍,都是山東軍、京軍這種精銳,但後來居然逐漸一點點的撤走,如今還剩下的,多隻是地方衛所團練兵馬。

這樣看來,就只有兩種情況。

其一,是真如流言傳聞的那樣,陝西、河南出了亂子,精銳被調去平叛了,朝廷又不願留下缺口,所以只能讓這些數量多的衛所兵前來圍堵。

其二,就是這是一個設計好的圈套,李自成被圍在商洛山的消息是假的,官軍主力也並沒有調走,而是在暗中埋伏。

若是第一種,那自己就要立刻毫不猶豫的出兵馳援商洛山。

時間不等人,先不說李自成能在山中撐住多久,官軍主力緩過神來,再想翻盤的機率就微乎其微了。

至於第二種,吳汝義覺得是自己多疑了,往常第一種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而且是常常發生。

官軍往往在形勢即將大定的時候就忽然自己出亂子,要麼是戰策出了問題,要麼就是建奴叩關,主力都被調到遼東。

事實上,就算是第二種,對於李自成被圍商洛山中,即將彈盡糧絕的消息,吳汝義也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畢竟,李闖王就是他們大順的魂,他們冒不起這個風險,李自成一旦死了,餘的大順軍就會立即土崩瓦解。

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
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