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

在闖軍和官軍的拉鋸戰之中,闖軍向來都是對地主士紳一棍子全部敲死,但凡是地主豪紳之家,落到闖軍手中,向來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除此之外,闖營還有從已致仕官員的宅邸中搜索金銀存糧作爲軍資,強行裹挾鄉野之間的青壯從軍的習慣。

這些青壯往往只有最基本的軍械和衣甲,也並非每日都能吃飽,在作戰時只是起到炮灰的效果,爲闖軍自己的百戰老營減少傷亡而已。

官軍也常有兵亂,但畢竟是披着朝廷的皮,偶也會有強力上官約束,做事好歹還有幾分節制。

但如今的官軍已然是悄然改變,皇帝下發罪己詔,親自增添了新的軍律,裁撤了諸多無用的地方總督將帥。

加上連續兩任五省總督,陳奇瑜和堵胤錫,也都是有作爲的實幹家,起碼崇禎的嫡系兵馬,已經全部完成了蛻變。

在百姓看來,實際上已經無所謂誰是官,而誰是匪了,督師和皇帝手下的主力官軍,已經成了約束力極強的軍隊。

在多方面的制約下,各地還沒來得及裁撤的爛底子衛所軍,也都是有了些許改變,最起碼赤貧之民在過苦日子時,他們不會讓這日子變得更差了。

這中原之地,經過多年戰火,餘下的大都是赤貧之民,少有殷實之家,連年的大災,朝廷的混亂,再加上闖營對富戶們的趕盡殺絕,已經傷到了地方上的元氣。

可這麼多年下來,闖軍依舊毫無節制,他們對所有的官紳地主甚至是富商,還是見一個打一個,絲毫不知拉攏的意義所在。

大順的軍隊,依舊沒有什麼本鄉本土和國家的觀念。

李自成在一六四四年以後,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一個自給自足的餉銀和軍械繫統,所以流賊們的軍餉、補給還是要靠自己去搶奪。

這麼多年下來,流賊們每時每刻都是在行軍,都是在和來自各地的官軍作戰,就如歷史上剛入京不缺軍餉、物資時,軍紀尚還可以。

但一旦物資陷入匱乏階段,他們的軍紀不可避免的就要開始敗壞,闖營的兵士們心理狀態普遍變的有些畸形變態。

他們對待平民的手段也是越來越殘暴,從前對付富戶時纔會用的手法,現屢屢也會被使用在百姓頭上。

另一方面來說,李自成對待鄉紳地主階級如此不知變通的強硬做法,也就使得全國上下的地主階級都被推向朝廷這邊。

對此,崇禎只需稍加運作,地方上的參與豪紳們爲自身安危,便會一致向自己這邊涌來,自然樂得李自成繼續自取滅亡。

天下亂局,稍有家資的人都是把金銀財寶埋藏起來。

歷史上闖營的人在京師發明了“拷餉”,現如今在朝廷打擊下陷入困頓的他們,將同樣的手法用在了富戶和百姓,甚至是所有人的頭上。

李自成的手下各都打着大順旗號,拷問這些人家資下落的時候,慣用手法都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說起來,這本是左良玉在軍中拷問豪紳時發明的手法,如今被闖軍套用,但他們使用的頻率和程度卻更甚於左營。

當然,現如今的左營已經被徹底擊散,不復存在了。

曾經左良玉在拷問的時候,這些人把家資藏匿地點交代出來之後,他就會放人離開,這也是做人留得一線。

起碼在這一方面,左良玉要勝過李自成。

闖營則不然,就算是這些人把藏家資的地點交待出來,他們也不會放人下來,就那麼將其活活烤死,有些肥胖的人,往往死後一地都滿是油脂,極其噁心慘烈。

自甲申年以來,崇禎和李自成之間的鏖戰,總歸是後者先玩不下去,如歷史上一樣,鼎鼎大名的李闖王,親自定下了各種自取滅亡的蠢材舉措。

因軍隊缺餉,各種斂財手段都開始在闖營中顯現,對這些不正之風,李自成選擇默許,卻並非一開始就強力鎮壓。

除‘燒烤活人’以外,如今李自成的兵馬不管在何處都有擄掠婦女的行徑,甚至有因爲縱兵在村鎮擄掠婦人,耽誤拷餉資軍的事情發生。

起初兩年,闖營在做完以後,往往又要堂而皇之的道歉,上官象徵性的批評兩句,算是還在意‘大順朝’的所謂國體。

但是現在,他們全然不剩下任何物資儲備,不去搶奪,自己就要被餓死,所以闖營的兵士們已經徹底放開,裂變成了真正意義上十惡不赦的流賊。

擄掠完婦人,往往就要當街淫辱,有時候沿河行軍的時候,他們又要把女人搶到船上,因爲在船上胡搞更加刺激。

更有甚者,若是這些婦女看着岸上的丈夫父兄哭泣,立刻就要將她們砍下腦袋,拎着這些腦袋向她們的丈夫父兄炫耀。

這種種行徑,都是如今李自成已經不再得人心,大順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先兆。

甘肅總兵王世忠的部隊在商洛山外紮營,除了每隔幾日就要按‘步軍操典’進行的拉練以外,從不會出營一步。

就算有與地方經過行腳商進行採買物資等活動,也都是照常付價,買多少給多少的錢,不會再出現強買強賣。

幾天下來,本聽說官軍殘暴的山中居民都有些驚訝,逐漸的放鬆警惕,就如今看來,這些官軍甚至比流賊還要更好些。

這些事情說起來有些無奈,本來提起官軍,百姓們的第一反應都該是放鬆和感到安全,如今卻都是遲疑不定,這自然是多年來各地將帥們縱兵行亂的結果。

即便到了現在,雖然每日報社和廠衛都在宣揚,但百姓見到官軍時,往往也還是要下意識的一縮。

崇禎也不着急,畢竟印象是需要天長日久來加深的,只有百姓們真正見到了改革後的官軍,才能對朝廷重新生出希望。

看着冒風險來到營中,提醒自己流賊即將來襲消息的當地山民,王世寵有些驚訝,給予銀兩後,這才安排兵士將他帶了下去。

實際上,明知王世寵擋不住李自成出山的堵胤錫,仍舊將他安排在這裡,就是要讓他被流寇‘突然襲擊’,然後大敗一場,狼狽撤退的。

山民不知真相,但卻冒着被流寇抓到的風險來提醒,王世寵第一次感受到軍民之間的魚水情,忽然有些不甘心就這麼打敗仗退回去。

百姓對自己如此深切希望,但自己等會就要被打成‘屁滾尿流’,此時再一想想,這也太對不住他們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
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