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湘水劃界

孫權要向劉備討要南郡,張召便說只須派一人去便可馬到成功,孫權欣喜,忙問張召,張召道,“現諸葛亮在劉備處任軍師中郎將,劉備對他是言聽計從,主公可派諸葛謹前去討要,諸葛亮與諸葛謹是親兄弟,我想諸葛亮定會幫助諸葛謹,所以諸葛謹去定能成功。”

孫權喜道,“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好,就讓諸葛謹去。”於是孫權便命諸葛謹前去成都討要南郡。

諸葛謹到了成都先面見劉備,呈上孫權的書信說明來意,劉備看罷信便讓諸葛謹去驛館歇息,隨後將諸葛亮找來,對諸葛亮道,“你兄弟諸葛謹從江東來了。”諸葛亮道,“莫非是討要南郡之事。”

“正是,”劉備道,“你說我該如何作答?”諸葛亮道,“主道,“明日主公可如此如此這般說便是。”劉備大喜。

諸葛亮剛回到家中,諸葛謹便來找他,說明來意,忽然哭泣起來,“大哥,此次若討不到南郡,孫權便要將我斬首,還望哥哥在劉備面前說合,將南郡還與東吳。”

諸葛亮道,“兄弟放心,我這就去見主公,勸主公歸還南郡。”

次日,諸葛亮與諸葛謹去見劉備,問歸還南郡之事,劉備怒道,“你家主公孫權私自將我夫人接走我還沒向他興師問罪,他倒要起南郡來了,不給!”

諸葛亮跪地哭拜道,“主公就還東吳南郡吧,否則我兄弟將被孫權殺害,我兄弟若死,我亦不獨活矣!”

劉備思量片刻,忙將孔明扶起,道,“看在軍師的面上,我就把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交於東吳,諸葛謹,你就回去覆命吧。”

諸葛謹喜道,“請劉皇叔寫一封書信讓我交於關羽,讓關羽交割三郡。”

劉備應允,於是便寫了一封信讓諸葛謹帶上,諸葛謹唯恐劉備反悔,立即趕回荊州,不日便到達南郡的江陵城,入城見過關羽,對關羽說明來意,將劉備的書信呈上,關羽看罷將書信撕毀,道,“有道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大哥讓我割讓三郡,我偏不給,諸葛謹,你回東吳吧。”

諸葛謹大驚,想奪回信箋,可已經晚了,諸葛謹怒道,“關羽,你連家主公的話都不聽了嗎?你家主公讓你交割三郡,你交還是不交?”

關羽也怒道,“諸葛謹,若不是念在你哥諸葛亮的面上,我早把你砍了,來人,給我轟了出去!”

幾個兵士過來就把諸葛謹轟了出去,諸葛謹忿忿地回頭看了看關羽的衙門,只得返回建業,垂頭喪氣地向孫權訴說一切,哭道,“關羽欺人太甚!”孫權咬牙切齒,“並非關羽之意,實則劉備之謀,劉備並無歸還荊州之意,子明,你看我們該如何處之?”

呂蒙道,“劉備不是許諾交割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嗎?關羽不給,那我們就強攻,奪取三郡。”

“好!”孫權道,“呂蒙,孤就命你率韓當、周泰、丁奉、徐盛引兩萬人馬去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即日起程。”

呂蒙領令走後,孫權親自前往陸口,讓魯肅引兩萬人馬南下益陽以擋關羽救援三郡。

消息傳到荊州,關羽大驚,急忙派人星夜趕程到成都去稟報劉備,劉看聽後也吃驚不小,此次孫權派人來討要南郡劉備沒有給他,本以爲孫權再會派人來索要,卻不想孫權來硬的了,荊州是劉備的大本營啊,是諸葛亮“隆中對”中所設想攻取中原的一個戰略要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闡明,待時局有變,劉備可令一大將出荊州北攻襄樊與洛陽,同時劉備則出益州北取長安,兩下夾擊以定中原,因此,荊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劉備親率趙雲引五萬軍馬晝夜趕程前去荊州增援關羽。

再說呂蒙,率大軍南下去攻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傳檄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降,呂蒙乘勢揮軍過湘水,兵圍零陵。零陵太守郝普登城拒敵。

呂蒙傳檄郝普,讓他投降,可郝普拒不投降,呂蒙便後撤十里地下寨,另想他策。此時劉備已經率軍抵達荊州,劉備便令關羽引三萬軍馬去收復長沙與桂陽,孫權得知,一方面讓魯肅引甘寧等將在益陽以擋關羽,一方面傳令呂蒙撤軍去增援魯肅。

呂蒙收到孫權的命令後並沒有馬上撤兵,而是派人尋找到郝普的好友鄧玄之,欺騙鄧玄之說曹操已派兵攻打荊州,關羽此時正在南郡與曹操決戰,不會抽調兵力來救零陵,讓鄧玄之進零陵城去勸降郝普。

鄧玄之信以爲真,匹馬進零陵城去見郝普,盡言呂蒙之語,郝普驚懼,於是開城投降。郝普出了城後,呂蒙即刻派兵進佔了零陵,呂蒙拉着郝普的手大笑,把孫權令他撤兵的信給郝普看,郝普才知上當,後悔晚矣。

此時關羽已兵至益陽,因益陽在湘水東側,關羽便把大軍駐紮在益陽對岸,自親率五千精兵北上十里地,想在上游淺灘處過湘水去攻打益陽,魯肅探馬得到消息,與衆將商議對策。

部將甘寧道,“請將軍給我一千人馬北上隔岸去阻擋關羽,關羽只要聽到我的咳嗽聲,定不敢徒步過河。”魯肅大喜,遂撥一千精兵與甘寧,於是甘寧率軍北上,在上游淺灘處紮營,以待關羽。

待關羽引軍到達上游淺灘時發現對岸吳兵已紮營駐防,營門口的帺幟上書寫一個斗大的“甘”字,關羽明白,領軍大將定是甘寧。此刻,關羽猶豫了,如果強行涉淺灘渡河,勢必遭到甘寧軍的打擊,自己兵馬雖多,但對岸若甘寧軍以弓箭射擊,士兵步涉水中定有很大的傷亡,且甘寧乃是江東一員虎將,其武力也不在關羽之下,因此,關羽見對岸甘寧設防便沒敢步涉過河。

關羽夜裡在河邊巡查,聽聞對岸有一宏亮的咳嗽聲,關羽對部下道,“此必是甘興霸也”,次日,關羽便令兵士去荒野砍柴以築營柵,以防甘寧過河,後此地被人們叫爲“關羽瀨”。

孫權令呂蒙攻取了長沙、桂陽及零陵三郡,劉備才從成都率大軍趕到荊州,劉備令關羽去奪回三郡,卻不料孫權早有預防,不易攻取,劉備只得與孫權各領兵在湘水兩岸對峙,而此時曹操已兵出鄴城直奔漢中,劉備得知消息後不免心情緊張起來。

而孫權取得了三郡後也不想再擴大戰爭,想盡快地與劉備結束這對峙的局面,於是他便派魯肅爲使去和關羽協商退兵之事。

魯肅便寫了封信給關羽,約請關羽在零陵城以北某地相見,協商退兵之事。關羽通報劉備後應允了魯肅,魯肅又建議將各自兵馬退後一百步之外,只允許將軍們帶着單刀到約會地點相見。

到了約定之日,兩軍都在百步之外列隊,各自都衣甲鮮明、旗幟招展、槍戟林立,殺氣騰騰。

魯肅帶着甘寧、韓當、周泰、徐盛、丁奉來到關羽的對面,關羽的身後則站着關平、周倉、廖化、糜芳及傅士仁,關羽請魯肅對面而坐,各自部將都按劍站立後方。

魯肅道,“你我軍隊本是同盟,在赤壁一戰大敗曹操,我們纔有了這穩定的局面,我們不應該相互攻伐,破壞了我們聯盟的局面而讓曹操漁翁得利。”

關羽道,“公既然說我們應該穩定結盟的關係,因何首先出兵攻取我長沙、桂陽及零陵三郡?”

魯肅道,“事出有因。想當初你家主公劉皇叔借我南郡,言道待取了益州相還,可你們已經取了益州而不歸還我南郡,我家主公派諸葛謹前去成都討要南郡,劉皇叔不給南郡,說要割讓江夏、長沙、桂陽三郡給我們,而到了關將軍這裡卻又不給,我們萬般無奈才走此下策,望關將軍見諒。”

聽魯肅這麼一說,關羽身後的周倉沉不住氣了,厲色說道,“天下土地,唯有有德之人才能擁有,你們東吳憑什麼想獨佔!”

魯肅瞪着周倉也厲聲道,“當初劉備在長阪坡時,計窮力竭,來投我們東吳,是我主孫權同情劉備沒有棲身之地才割愛荊州以濟其患,使有所庇廕,但劉備矯飾私情,已取得益州還想兼併荊州,這種事情連凡夫俗子都不忍心去做,何況還是有頭面的領袖人物!我知道有這樣的話,貪而棄義,必有禍。將軍你我都是有重任在身的人,如果連這一道理都不明白,反而一味袒護其短,這能算是爲主盡忠嗎?”

關羽聽罷無言以對,轉而怒斥周倉道,“此國家大事,豈是爾等亂論爾,還不快快退下!”

周倉退下後關羽道,“將軍所言也是,爲了我們不傷和氣,穩固同盟,我家主公給我的建議是:以湘水爲界,湘水以東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東吳,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歸我家主公,子敬將軍你看如何?”

魯肅想了想,回道,“待我稟明我家主公裁定後給你答覆。”

於是兩軍各自撤兵。魯肅回陸口去見孫權,告訴孫權劉備想以湘水劃界的打算,張召道,“我看此事也行。零陵雖然我們已經取得,可零陵在湘水以西,直面南郡的威脅,不易防守。現我們的敵人是曹操,聽聞曹操已去取漢中,我們不如趁機去取合肥,然後徐圖中原,這比我們在這與劉備相耗好的多。”

魯肅也道,“子布所言甚是,望主公三思。”

孫權想想也是,於是令魯肅趕回零陵,與關羽鑑定協議,劉備與孫權兩下平分荊州,以湘水爲界,湘水以東江夏、桂陽、長沙三郡歸東吳,湘水以西南郡、武陵、零陵三郡歸劉備,孫權將取得的零陵郡歸還劉備,將零陵太守郝普等不願爲東吳效力的三郡官員一律歸還給劉備,兩家就此罷兵言和。

此次湘水劃界,孫權雖得了長沙與桂陽兩郡,但孫權還是覺得吃了虧,這是因爲原先借給劉備的南郡徹底歸了劉備,而南郡無論是戰略位置還是物產資源都要比長沙、桂陽強的多,所以,孫權對此還是耿耿於懷。

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39章,銅雀臺(1)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5章,收許褚(1)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03章,白門樓(1)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23章,十常侍第121章,破劉勳(1)第28章,西涼兵變(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09章,收張繡第7章,漢靈帝第52章,長安事變(1)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143章,銅雀臺(5)第99章,公孫瓚之死(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35章,董卓入京(3)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141章,銅雀臺(3)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35章,董卓入京(3)第170章,馬超避難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23章,十常侍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30章,公孫瓚稱霸第32章,國舅之難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3章,白門樓(1)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44章,銅雀臺(6)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33章,董卓進京(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55章,長安事變(4)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8章,張飛賣肉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139章,銅雀臺(1)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118章,官渡之戰(3)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47章,長阪坡(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7章,漢靈帝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18章,張飛賣肉第109章,收張繡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
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39章,銅雀臺(1)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5章,收許褚(1)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03章,白門樓(1)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23章,十常侍第121章,破劉勳(1)第28章,西涼兵變(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09章,收張繡第7章,漢靈帝第52章,長安事變(1)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143章,銅雀臺(5)第99章,公孫瓚之死(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35章,董卓入京(3)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160章,冀城文戰(1)第141章,銅雀臺(3)第94章,劉備計斬楊奉(2)第35章,董卓入京(3)第170章,馬超避難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23章,十常侍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30章,公孫瓚稱霸第32章,國舅之難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3章,白門樓(1)第126章,決戰官渡(3)第144章,銅雀臺(6)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127章,劉備投荊州(1)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38章,舉義兵曹操招兵買馬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第33章,董卓進京(1)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55章,長安事變(4)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8章,張飛賣肉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139章,銅雀臺(1)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118章,官渡之戰(3)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147章,長阪坡(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7章,漢靈帝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18章,張飛賣肉第109章,收張繡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