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珈縣,衛府。
“九娘,爹孃來信說,他們和孩子們已經到玉京了。多謝岳父大人一路上的關照。爹孃聽說鳳陽的軍隊在附近的鑼縣駐紮,很擔心咱們的安全,催促咱們也早日啓程到玉京跟他們匯合。我這一兩天在把咱們家那幾間鋪子和採鹽的商隊安排下,你也把家裡要發賣的人清點下,咱們不日也上京。”衛三拿着書信興沖沖的挑簾子進來,走到九娘面前,鄭重的對着九娘作揖,“多謝夫人了!”
“相公,你起來。九娘不過是做了應該做的。”九娘放下手裡捏着的團扇,伸手拉起她相公衛家現任當家衛三爺。
說起來二人自熙嘉十一成親到現在,已經相伴了十四年。這十四年裡,衛家三爺對她不可謂不好。當初南鑼鹽改的時候,她夾在夫家和孃家左右爲難的時候,他一絲一毫都不曾苛責過她,還在公婆刁難她的時候處處維護相幫。後來更是揹着公爹交出衛家在內海的商隊和勉強開拓出的新航線。也正是因爲這一投誠的舉動,衛家反而在南鑼鹽改中保全了下來。後來慢慢的靠着經營,生意越做越大。
生意在其他領域上做大了,鹽這塊上反而淡了下來。再外界看來,確實不如柳家、陸家等分號賺錢。可看在當年南鑼鹽運史的面子上,衛家的鹽皇家也會暗中徵收。
也因爲當年的鹽改中,爹爹對婆家的多番照顧,公婆也開始真心對她,後來她也生養了自己的孩子,日子過得很平淡幸福。這輩子,她原本以爲她就這麼過了。直到南鑼烽煙迭起。
她不是不想跟着相公孩子離開南鑼,到玉京去投奔孃家。可當年,她爹離開南鑼回京的時候,南鑼的沿線勢力就都交到了她手裡。平日裡,傳遞消息自然不用她親自動手,但底下人的管控和消息的篩選都是她親力親爲。
只因爲他爹當年說,南鑼勢力是杜家的一道保命符,不能丟不能斷不能輕易示人。所以爲着杜家,爲着他爹的託付,她一直是瞞着他的。
九弟到了鳳陽後,曾派人跟她聯絡過,家族希望她現在南鑼穩着,待九弟那邊尋着機會,自會來南鑼接手。
之後朝廷圍困鳳陽半年之久,兵困馬乏之時,被鳳陽王率部從密道中逃脫。在鑼縣攻下三城,南鑼十三郡有三郡失守。她九弟率部追擊,眼下人雖到了南鑼,可着實騰不出手來接掌杜家在南鑼的勢力。是以,這燙手山芋還是在她杜九娘手上。
“夫人,你今日是怎麼了?心事重重的。”衛三看九娘臉色憂慮,忙扶着她靠在窗邊的軟榻上,
“這秋老虎倒是毒辣,夫人是不是中暑了?要不要找個大夫來看看?”
撿起九娘拋下的團扇,邊爲九娘扇風,邊伸手撫上她的額頭,“難受就吭聲,別總是怕藥哭就忍着。”
“相公,你能陪我說說話麼?”九娘看着枕邊人關切的眼神,小聲問道,“就一會兒。”
這些日子,衛三爲了安撫家中下人,安排逃難的下人,着實很忙碌。
衛三聞言一愣,很久沒看見自家夫人這麼爲難的樣子了。難道淘氣的捏了自家夫人的臉一把,
“行,爲夫就在家陪着九娘,哪兒也不去。”
“你們都下去吧。”九娘揮手讓貼身丫頭都下去守門。
待屋內只剩下夫妻倆的時候,九娘從軟榻上撐起身,認真的看着衛三,“爺,九娘沒法子跟着您去玉京。但爺放心,九娘已經修書一封了,您帶着去玉京,杜家會照顧咱們家的。”
“我原還想夫人準備什麼時候告訴我呢?倒是比我預期的快。”衛三接過九娘手裡遞過來的書信放在了一邊,“岳父大人那邊,是個什麼打算?這麼多年,杜家在南鑼培植的勢力,卻不派人來接手,他對你倒是放心。”
“你?”九娘摁下衛三搖扇子的手,“你都知道了?”
“你我夫妻十四載,我還不瞭解你麼?你那麼疼孩子的人,捨得離開才四歲的姐兒?我就想啊,到底是什麼能讓一個愛子如命的母親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帶着逃難?”
“爺看到我九弟後就確認了吧。”
“原是有個模糊的念頭,後來見到你九弟後,想起了一個人。倒是讓我明白了過來。”
“那您不生氣?”九娘小心翼翼的問道。
“最初是很生氣,可後來我想,如果我是你,大概也會做一樣的選擇吧。畢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杜家的女人,我衛三佩服。”衛三摸摸九娘睜大的眼睛,憐惜道,“你們家的事,我不插手,你自己處理就好;但做爲你的丈夫,你得答應我,萬一遇到了危險,必須保全你自己安全撤出珈縣。”
“九娘謝爺的體諒。你放心,此間事了,我會立刻上玉京去找您和孩子們。”
“誰告訴夫人,我會離開珈縣的?”衛三笑笑,“納蘭家、柳家、陳家分號的掌櫃的找上我,讓我隨着他們走一趟鳳陽。幾家自動募捐了一些糧食衣服,準備繞路走內海,跟着商隊出海把物資給那邊的戰士送去。”
“爺知道三家掌櫃的身份麼?”九娘試探道,“你此處並不太平,可有多做準備。”
“夫人放心,跟着皇帝陛下的商隊走,雖然兇險在所難免,但能爲大梁的百姓盡一份力,爲夫心甘情願。”
“相公,既然你心如明鏡。九娘就祝你此去一路順風。”九娘注視着自己的男人,果然這人也有許多事瞞着自己。不過只要他心裡有她和孩子們,其他的無需在意。
“夫人可把此消息設法傳給宮裡那位,相比她知道,爲夫會更安全些,你們家也會更進一步。”
“多謝夫君。”九娘轉瞬明白了自家夫君的打算,鬼狐狸。
“彼此彼此。你把家裡下人遣散了,對外宣稱回玉京去。之後就撤到你家勢力中去吧,出門在外,一切小心。”
“你也是,我等着你回來,咱們一家團聚。”九娘緊緊的抱住衛三,眼淚終於忍不住的流了下來。
當日,衛府遣散了下人,夫人帶着貼身丫鬟乘坐馬車出城去玉京投奔親戚去了。
南鑼珈縣的消息傳入帝、妃二人耳中,又是一番博弈。
鳳陽城外駐地,皇帝大帳。
“丁葵那邊傳來消息,在他跟丁未、丁巳的逼迫下,衛三答應拿出衛家大半資產買賣物資,並且帶着他們走內海航線押運物資親自來鳳陽支援。”辛寅接到消息後,快速回稟皇帝,“只是臣不明白,咱們的人自己也可以從南鑼調糧草過來支援鳳陽,圍困鳳陽。爲何還非要搭上衛家多事?”
皇帝放下手中的佈防圖,拿起筆邊畫地形邊答道,“南鑼的勢力,朕只收回了大半,沿線的消息網並未健全。杜卿在南鑼近十年,南鑼受他恩惠的不知凡幾。他幫着杜家在南鑼建立的人脈和關係網,朕一直想尋機會收回。南鑼的鹽,是帝國經濟的命脈,不完全握在自己手裡,朕睡覺都不踏實。”
“所以表叔是想借着衛家逼杜家吐出南鑼的勢力,或者說讓杜家在南鑼的勢力爲您所用?”辛寅對着皇帝拜倒,“叔,您還真是深謀遠慮啊!”
對着辛寅略帶諷刺的恭維,皇帝難得的放下筆,伸出兩根手指,“南鑼的勢力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朕時日無多或者出了意外,那麼這南鑼就是他們娘幾個的護命符。到時候少不得是她們的助力,你在關鍵時刻多幫着你佳主子。二來,是朕還健在,那這南鑼的勢力就必須得收回,養大了心,到時候成爲國之蛀蟲,就得不償失了。畢竟南鑼沿線都是富庶之鄉,江南結黨營私中飽私囊,苦的就是朕的百姓了。一切在還未萌芽的時候掐滅,不是就安全了?”
“可沒見過您自個兒詛咒自個兒的。”辛寅撇撇嘴,“有我親自跟着您,給您當暗衛,那些人能輕易進了您的身?再說了,我可是善毒會醫,誰能從我手裡討了好不成?您啊只要不一開戰盡往前衝,讓咱們跟着提心吊膽的保護您就成。”
“這是變着法誇你自己,還是在埋汰我這做皇帝的無能啊?”皇帝擡起筆敲了辛寅一下,“沒大沒小。”
慕辛胤打小入宮,後來被訓練成暗衛,在宮裡的時候一直跟着淑佳夫人。後來脫離暗衛回京,以皇族子弟的身份參戰了西北之戰。皇帝的重用和信任,讓他漸漸的會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偶爾跟皇帝唱個反調。
“表叔,是不是您的身子?”辛寅欲言又止,“我給您把個脈?”
“朕的身體如何,太醫院的脈案你又不是沒翻過,多事。打仗,哪有絕對的安全的,多跟你說幾句,不過是怕真出來事,這邊先慌亂起來。南鑼那事,事出突然,後來走漏了風聲,毀了小三。這次跟在朕身邊的小二,你給我看好了。這事將來留給他馴服的。不說這些了,北疆那邊怎麼樣了?”
“北疆那邊,對外放出了風聲是我去收服後,拿起子人就龜縮不出了。昆桑那邊,你安排的暗棋協助着七公主已經取得了赫都的寵愛。有杜三和赫都在,那些人在西北討不了好。”
“要不是要消耗杜三的勢力,顧及着小七的安生日子。北疆那些人,真當這麼些年朕是死的不成。”
“您運籌帷幄,一切都在您的算計之中,何必動怒?”
“不過討厭那些帝國的蛀蟲罷了。”
“現在麻煩的不是北疆,而是鳳陽眼下的局勢。對了,下面人回報,說皇后那有件怪事,請您示下。感業寺那,有第三方勢力介入,目前看來,對皇后一行人沒有惡意。咱們的人觀察那些人身手像是暗衛,但他們跟咱們的人交手毫不留情的”
“好小子,倒是手腳不慢。既如此,就撤回讓咱們的人,派去繼續監視北疆和西北那邊,必要的時候,可以推赫都那邊一把,統一昆桑和那達草原,讓他沒功夫來騷擾我大梁。小七那邊,給她傳信,寵愛都是虛的,只有子嗣、權勢纔是真實的。”
“知道,這就安排人給那邊遞信。七公主伶俐,聽說是把身邊的嬤嬤的嫁給了當日來大梁迎親的莫庫。莫庫這人是赫都救回的,此人很得赫都信任。想必七公主得到赫都信任的日子不遠了。”
“莫庫麼?小七的好日子還得磨。赫都那男人有意思。”皇帝讚道,“但願小七能早日破局。”
“那邊倒不急一時,可南鑼那,您還是打算按兵不動?”
“鳳陽王想造成圍魏救趙,裡應外合的局面,也得看朕答應不答應。”皇帝嗤笑,“從密道跟着他出逃的人,不過一萬,這一萬人馬倒都是精銳之師。南鑼十郡百姓的性命不可馬虎,不然圍困鳳陽城一座空城有何意義。不過是爲了迷惑落荒而逃的鳳陽王,不想刺激之下令他瘋狂反擊罷了。”
“所以你才密令南鑼十郡郡守,對於出逃的百姓睜一隻眼比?還派杜九沿途收容逃難的百姓,徵兵入伍?”辛寅回過神來,“陛下仁慈。實乃百姓之福,大梁之福。”
“得了,你小子不用給朕灌迷魂湯。”皇帝打斷辛寅討好的舉動,“倒是杜九還真雖了他姐姐,分得清輕重。但太區分的清楚了,反而未入朕佈下的局。原本想着杜家接下這棘手的活計,在收容安排那些百姓的時候,會動用道杜家在南鑼的勢力,倒是沒想到這小子腦子活,竟整出來戰時徵兵入伍的一套來。入伍士兵的家眷派人送往遠離戰爭的山裡,鼓勵百姓開荒種田。倒真有這小子的。”
“杜九生母出自陳家分支,是她那一輩兒裡最拔尖的姑娘。杜九從小就被他娘逼着學會了騎射功夫。至於杜九的詩書,是杜大人親自教導的。杜家嫡子的讀書他都會從中指導,給予最合適他們的路子。”
“謀略打仗還成,爲人有些過於正直了。去,把衛家走商鑼海的消息放出去。再把衛三夫人失去蹤跡的消息遞給杜九。水,亂了纔好趁亂動手。至於玉京那邊,務必下命給朕死死封鎖住消息,杜老狐狸和宮裡那丫頭精明的很,莫讓他們壞了朕的大事!”
“是,微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