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

送走了安市城的運糧隊之後,徐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李勣是支持徐真計策的,此時也紛紛調動兵馬,嚴陣以待,這批口糧運回之後,安市城必定會陷入混亂之中,只等時機成熟,即可出兵攻打!

李勣熟讀兵書,深知上將伐謀,而謀者莫過於攻心,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多算勝而少算不勝,又說形名、奇正、誘之以利、爭地、以詐立、以利動、恩威並施,不可取於鬼神,不可相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也正因此,李勣覺着徐真此策正是算準了敵人目前的窘迫處境,從戰略意義上而言,這批口糧的作用,堪比數次強攻土山陣地。

僵持至今,安市城那邊幾乎什麼都打光了,就剩下一顆不屈之心,如今徐真送糧,正是爲了動搖敵人的心志,難怪聖上私下裡說,這長孫無忌畢竟不是打仗的料子,若李靖在此,必定第一時間就同意給徐真放糧了。

左黯和寶珠得以迴歸,諸人歡喜不已,人心振奮,唐軍聽了徐真等人送回的情報,又得了左黯和寶珠的驗證,一個個皆以爲安市城的人堅持不了多久,恨不得馬上就展開進攻,將積攢了兩個月的怨氣全都發泄出來。

然而徐真心裡很清楚,就算動搖了安市城民衆的心理,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唐軍也一樣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早在楊萬春夜襲唐營的那一夜開始,徐真手下就沒了嫡系本部人馬,胤宗和高賀術手下的薩勒和柔然勇士也是傷亡慘重,所剩者如今都因功得升,成爲了軍中的骨幹。

他很清楚,這最後一戰,必定慘烈至極,所以他必須要做好善後的工作,他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凱薩,不過凱薩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追隨徐真,而張素靈已經被徐真安排到了李勣的身邊,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從左黯和寶珠的營帳出來之後,徐真找到了高惠甄,因爲金姝是爲了救自己而死的,所以高惠甄除了繼承神女的稱號之外,還照顧着金姝的兒子李承俊。

徐真殺死了乙支納威之後,李承俊也大仇得報,整個人都開朗了許多,高惠甄傾囊相授,對這小傢伙關懷無微不至,甚至還賜李承俊姓高,改名爲高舍雞!

起初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徐真就覺得有些耳熟,但因爲有正事要跟高惠甄商量,也就沒有多想。

經歷如此多事,李承俊也變得越發成熟,識趣地將營帳留給了徐真和高惠甄。

二人四目相對,久久不能言,高惠甄知道,無論此戰勝負,徐真遲早要離開高句麗,而她乃敏恩郡主,不可能跟着徐真離開高句麗,如此一來,除了遙遙相守,還能做些什麼?

外面風雪飄搖,帳篷內,兩個人影慢慢融合在了一起,或許這該是他們最後一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訴說內心的無奈和愛慕了吧。

別了高惠甄和李承俊之後,徐真鬱郁回到了營帳之中,安靜下來之後,突然纔想起高舍雞是何許人也。

這高舍雞,可不就是唐朝名將高仙芝(注)的父親麼!

回憶着腦海中關於高仙芝的記載,徐真迷迷糊糊睡了過去,而此時的安市城之中,因爲運回來的口糧,民衆和軍士們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

他們忍受飢餓太久太久,城中能吃的東西幾乎都吃光了,天寒地凍,連樹葉都沒有,竹子早就被砍光,竹節用來制箭桿,竹根則被饑民拿去熬水了。

唐軍接濟的口糧雖然粗糙不堪,都是些餵馬的豆餅之類,但對於饑民而言,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果腹之物,楊萬春見到饑民搶糧,連忙醒悟過來,拍着額頭大叫一聲:“徐真小兒誤我也!”

既已察覺,楊萬春斷然不會看着軍民之心被一堆粗糧給打散,一聲令下,諸多軍士涌入城中,將口糧全部投入了熊熊火堆之中!

軍中長史又四處宣揚,聲稱此乃唐軍欲擾亂城中民心軍氣,城主燒糧,乃破釜沉舟是也,既無退路,何不拼死一戰!

楊萬春這一手果斷決絕,果然鎮住了混亂的局面,更讓民衆和軍士將怨恨都轉移到了狡詐的唐軍身上,一時間人人憤慨,紛紛拿起武器走上了城頭!

楊萬春也是個善戰有謀之人,既是如此,何不將計就計?

沉吟了片刻,楊萬春當即吩咐下去,讓軍民鼓譟起來,四處放火,僞作混亂暴動,很快就引起了唐軍的注意!

果不其然,李勣和徐真見了安市城騷亂,連忙點將出兵,也不等風雪停歇,大軍再次衝擊土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唐軍雖然也是物資匱乏,但軍士的身體素質遠勝那些饑民,徐真又帶領薛仁貴等虎將不要命的衝鋒,終於是將土山給拿了下來!

楊萬春收縮兵線,退回安市城內,死守城牆缺口,依仗着缺口險要,負隅頑抗,雙方死傷慘重,城下堆滿了屍體!

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等一干重臣親臨戰場,於後方擂鼓助陣,唐軍士氣大振,終於殺入了城中!

“誓死不退!”

楊萬春暴喝一聲,身邊親兵齊聲大呼,城中民衆熱血被點燃,紛紛舉起粗陋不堪的武器,涌向了缺口,意圖用自己的性命和屍體,堵住唐軍的道路!

大唐軍律軍紀嚴明,又自詡仁義王師,沿途都未曾騷擾過平民,如今卻殺紅了眼,見得一羣羣饑民如潮水一般涌來,根本就無暇考慮,舉起手中兵刃就展開了大屠殺!

這些饑民早已是強弩之末,瀕臨彌留,有氣無力,拼着最後一口氣衝上來,卻被唐軍如砍瓜切菜一般殺出一條血路來。

眼看着就要擴大缺口,將攻打了兩個多月的安市城拿下之時,城北突然一聲炮響,一股鐵流轟隆隆撼動大地,將唐軍的尾巴給截斷!

“是泉蓋蘇文的親軍!”

李勣雙眸怒睜,這一支乃甲騎具裝,雖然裝備的是前隋的舊鎧甲,可都是貨真價實的重騎兵,人馬盡皆披甲,長槍如雲,如鋼鐵洪流一般衝散了唐軍後方的陣型,完全呈現碾壓之勢!

若不及時撤退,前軍可就要全部死在城中了!

然而僵持攻打的兩個多月,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蕩平安市城,徐真又如何肯退,麾下諸多虎將一個個殺得刀刃滾燙,唐軍氣勢如虹,根本就沒有察覺到後方的危機!

李世民於後方高地擂鼓助陣,見得泉蓋蘇文的甲騎具裝猝然殺來,心頭也是緊張起來。

重甲騎雖然霸道蠻橫,然速度受到極大的牽制,而且需要消耗極大的財力,並不如輕騎那般靈動和低廉,是故大唐重騎並不多,也不會帶上戰場,眼看着就要拿下安市城,突然殺出一隊甲騎具裝來,也是讓唐軍措手不及。

好在李世民也是見慣了沙場之人,連忙命牛進達和長孫無忌領兵衝鋒,阻擋對方的衝勢,聖上這段時間鬱鬱寡歡,正沒處發泄,抽出雙刀來,座下神駒嘶吼踏蹄,如風一般領兵衝殺而出!

他心裡已然憤怒到了極點,不是因爲泉蓋蘇文的親軍重騎突然殺出,而是因爲平壤道行軍總管張亮毫無作爲,兵臨建安城下,卻無法牽制敵人的兵力!

此時也來不及思量這許多,李世民親自領兵,諸將士又豈敢不赴死,唐軍大營可謂傾巢而出,甲騎具裝吃不住唐軍的衝擊,只能趁勢退入安市城,一路踐踏,更是將徐真和李勣的前軍給驅逐出了安市城!

有了泉蓋蘇文的支援,唐軍也無可奈何,只能飲恨撤回大營。

楊萬春不喜反怒,唐軍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攻克七八座城池,泉蓋蘇文卻無動於衷,明知安市城乃高句麗命門咽喉,卻不派兵來救,如今雙方僵持不下,兩敗俱傷,泉蓋蘇文的兵馬卻來了,而且還是精銳盡出!

在楊萬春的眼中,泉蓋蘇文此時發兵,不是爲了救難,而是爲了趁火打劫,順勢將安市城拿下來!

果不其然,重騎兵入了城之後,第一時間將楊萬春控制了起來,軍事但又不服者,一律格殺勿論,一時間人頭滾滾,唐軍沒能殺死的軍士,卻死在了同胞的刀劍之下!

楊萬春痛心疾首又怒不可遏,然而卻又無可奈何,安市城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其手下兵馬也被打得七零八落,與其被唐軍攻陷,還不如落入泉蓋蘇文之手,爲了軍民的生存,他只能出面維持,將軍士們的反抗都壓制了下來,安市城由是平定下來。

唐軍這邊損失不可謂不大,原本攻城就是破釜沉舟,又被甲騎具裝一番衝擊,損兵折將不說,對軍心士氣的打擊也是極爲沉重。

身爲此次行動的提議者,徐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長孫無忌趁機彈劾徐真,好在李勣出於愛護之心,替徐真分辨,據理力爭,纔將長孫無忌的氣焰給壓了下去。

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又豈會看不透其中關節,說來道去,錯並不在于徐真,而在於張亮無法牽制建安城的敵人!

聖上大發雷霆,當即罷免了張亮行軍大總管的職務,海路大軍放棄進攻建安城,原路返回,而陸路大軍在堅持了半個月之後,終於開始撤退。

(注:高仙芝是個男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一下。)

第235章 化身跟蹤無雙曝光第236章 無雙怒殺無良浪子第169章 海上震懾蓋牟佈防第111章 牛進達大戰莽周滄第256章 唐軍受挫徐真爲使第260章 聖上賜婚各方異動第61章 李靖送書寒竹收信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161章 浪子卑鄙徐真得福第156章 金姝謝恩徐真籌謀第183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第216章 衛國公府聖上探病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168章 寶珠被虜唐軍破城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30章 李治封賞徐真抵達第109章 唐朝遣使獨往鬆州第100章 羣獠密謀張亮受驚第242章 悲情神子押赴刑場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192章 泥婆羅國徐真借兵第195章 抵達吐蕃再遇舊人第27章 河邊設計火神降臨第134章 慕容毒計辯機身死第102章 塵埃落定君集授首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203章 聖人天罡慈恩偶遇第18章 侯破虜怒而立軍狀第222章 徐上柱國帶刀入殿第181章 左黯失蹤徐真爲使第261章 房公次子登門求救第247章 秋風瑟瑟徐真歸國第202章 元朗見駕天罡歸來第183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第16章 紅甲天策從天而降第57章 美人相慰謀臣奇策第143章 混世魔女降服左黯第131章 遺愛獻策高陽威逼第58章 半途相救太史局郎第73章 順利脫離偶識弄贊第225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第225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第161章 浪子卑鄙徐真得福第210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第10章 軍奴營中再見凱薩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236章 無雙怒殺無良浪子第164章 城下大戰弟兄迴歸第100章 羣獠密謀張亮受驚第64章 杜荷樹藝論謀中帳第185章 北荒平定再議徵遼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4章 老少合智妙計退敵第129章 閣老刁難禮炮解題第133章 無雙受封文成出嫁第114章 徐真用計韓威受辱第231章 吐蕃局勢暗流涌動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245章 叛亂平定受封國師第262章 太乙山中偶救道姑第180章 小人阻擋功敗垂成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243章 祆教神子浴火重生第86章 久年竊聽又得密信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68章 神火新營首當其衝第51章 勇武就位前往甘州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95章 漢王逆反徐真分身第176章 御駕親征攻城略地第197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107章 拜會諸友準備出征第259章 李治幡然再用徐真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61章 李靖送書寒竹收信第38章 軍師歸來部隊南下第1章 東市異人偷樑換柱第5章 小坡草甸唐兵出擊第189章 遠離朝堂出使天竺第6章 得勝歸營惡虎攔道第198章 溼婆神女後宮用藥第47章 可憐段瓚腹背受敵第196章 徐大將軍凱旋而歸第13章 張家舊臣密道逃生第20章 柔然不服石中拔刀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254章 徐大將軍怒罵刺史第15章 墓葬得刀齊呼主公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58章 徐真回朝李治歡慶第77章 夜訪國公張亮用計第270章 仙姑受挫武媚出招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40章 驚蟄一震全城轟動第169章 海上震懾蓋牟佈防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186章 李治出手徐真賀壽
第235章 化身跟蹤無雙曝光第236章 無雙怒殺無良浪子第169章 海上震懾蓋牟佈防第111章 牛進達大戰莽周滄第256章 唐軍受挫徐真爲使第260章 聖上賜婚各方異動第61章 李靖送書寒竹收信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161章 浪子卑鄙徐真得福第156章 金姝謝恩徐真籌謀第183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第216章 衛國公府聖上探病第22章 陳國公親臨涼州營第168章 寶珠被虜唐軍破城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230章 李治封賞徐真抵達第109章 唐朝遣使獨往鬆州第100章 羣獠密謀張亮受驚第242章 悲情神子押赴刑場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192章 泥婆羅國徐真借兵第195章 抵達吐蕃再遇舊人第27章 河邊設計火神降臨第134章 慕容毒計辯機身死第102章 塵埃落定君集授首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203章 聖人天罡慈恩偶遇第18章 侯破虜怒而立軍狀第222章 徐上柱國帶刀入殿第181章 左黯失蹤徐真爲使第261章 房公次子登門求救第247章 秋風瑟瑟徐真歸國第202章 元朗見駕天罡歸來第183章 泉蓋蘇文偷襲後軍第16章 紅甲天策從天而降第57章 美人相慰謀臣奇策第143章 混世魔女降服左黯第131章 遺愛獻策高陽威逼第58章 半途相救太史局郎第73章 順利脫離偶識弄贊第225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第225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第161章 浪子卑鄙徐真得福第210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第10章 軍奴營中再見凱薩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201章 密謀行事吐蕃來人第236章 無雙怒殺無良浪子第164章 城下大戰弟兄迴歸第100章 羣獠密謀張亮受驚第64章 杜荷樹藝論謀中帳第185章 北荒平定再議徵遼第215章 長安夜奔求醫被阻第4章 老少合智妙計退敵第129章 閣老刁難禮炮解題第133章 無雙受封文成出嫁第114章 徐真用計韓威受辱第231章 吐蕃局勢暗流涌動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245章 叛亂平定受封國師第262章 太乙山中偶救道姑第180章 小人阻擋功敗垂成第233章 無辜徐真躺着中槍第243章 祆教神子浴火重生第86章 久年竊聽又得密信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68章 神火新營首當其衝第51章 勇武就位前往甘州第7章 郡王身前處變不驚第95章 漢王逆反徐真分身第176章 御駕親征攻城略地第197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第170章 徐真封將暗流再起第107章 拜會諸友準備出征第259章 李治幡然再用徐真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61章 李靖送書寒竹收信第38章 軍師歸來部隊南下第1章 東市異人偷樑換柱第5章 小坡草甸唐兵出擊第189章 遠離朝堂出使天竺第6章 得勝歸營惡虎攔道第198章 溼婆神女後宮用藥第47章 可憐段瓚腹背受敵第196章 徐大將軍凱旋而歸第13章 張家舊臣密道逃生第20章 柔然不服石中拔刀第53章 人牆當道左右爲難第254章 徐大將軍怒罵刺史第15章 墓葬得刀齊呼主公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258章 徐真回朝李治歡慶第77章 夜訪國公張亮用計第270章 仙姑受挫武媚出招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140章 驚蟄一震全城轟動第169章 海上震懾蓋牟佈防第32章 李德騫深夜送連弩第186章 李治出手徐真賀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