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

這些士兵最少有三四百人之多,全部是披着大紅披風,身上的甲胃也是精良無比,閃爍着鋼鐵的寒光,看到惟功等人前來時,這些兵士自發停止了交談,用眼神打量着奔馳過來的惟功一行。

很快,他們的眼中就有一些遮擋不住的蔑視之意。

和他們相比,惟功和他的部下平均年紀最多二十,基本上沒有經歷過戰場,只有少數人在平定南城大豪時殺過人,但根本達不到有殺氣的地步。

而這些騎兵,雖然站的很隨意,但身上的鎧甲是標準的邊軍負重,按照規定,是從鐵盔到鐵甲,到護脛,護腕,護臂,護心,鐵手套等一套俱全,唐順之在武編中就以“邊軍勞苦”爲題寫道:“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鐵盔腦蓋重七斤,頓項,護心鐵,護脅重五斤,弓撒,箭代重十斤,腰刀三斤,蒺藜,骨多重三斤,箭筒一斤,戰勾連綿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計八十八斤半!”

眼前這些壯碩騎兵,雖然弓箭撒袋等物放在戰馬身上,骨朵和蒺藜等物也在戰馬皮袋之內,但全身束甲,身背腰刀,順刀等兵器,負重肯定也在六十斤以上。

這等於是後世的人在身上扛着四五筒純淨水桶在行動,只是束甲在身上沒那麼不便利而已。

這樣的重甲,一般是做戰時才穿,可是這幾百騎兵,穿着隨意,似乎在身上就穿着棉甲或錦袍一樣,十分的輕鬆隨意,他們的身上,瀰漫着一股殺氣,整個人都十分精悍,不光是那種無用的虛壯和胖大,而是殺敵過百,自身武藝十分高明,勁力蓄積到骨,可以穿甲長時間做戰的高手。

這種水平的武士,在很多軍鎮都是將領級別,憑着家傳武學和家族扶持才能到這樣的水平,京師之中,二十萬營兵也挑不出幾個這樣水準的高手出來。

而在眼前,隨隨便便就是有數百人之多。

“大帥,這些人叫我想起了我們那次涮肉吃遇着李如鬆那夥人時的情形了。”

“嗯,這些正是李帥的家丁和親衛。”

上一次的衝突給羅二虎等惟功親衛很大的衝擊,更因如此,李青等人早就參加過嚴酷的夜不收訓練,然後又有相當多的親衛被早早派到遼東參加軍情局系統下的秘密任務,及早得到真正的鍛鍊。

惟功也早就認識到,強兵都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訓練只是一個基礎,想要提高,就得真刀實槍的去拼殺才可以。

眼前這些李府家丁,平均年紀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年富力強,經驗豐富,雖然只是家丁的身份,穿着的也是邊軍的鎧甲,但從種種細節上來看,這些親衛家丁都被保舉爲官了,最少也是總旗,百戶的署職在身。

李家有這樣的虎狼之師充爲家丁,忠心不二,怪不得能統治遼東數十年之久。

張簡修看了一會,也道:“惟功,你看這些傢伙,衣飾華美,刀鞘上還有鑲嵌寶石的,個

個顧盼自雄,臉上油光十足,這哪裡是普通的營兵能有的待遇。”

惟功點頭道:“李府家丁都是有賞賜的莊田,自己還有佃戶,甚至家丁還有自己的親兵,說是家丁,其實都是武官,算是李帥的班直。”

“哼,他也敢如皇帝一樣,養一羣御前使用的班直麼。”

“雖不敢名,但實質就是如此啊。”

惟功呵呵笑着,翻身下馬,在遼東這裡,在廣寧城中,他已經見識到了什麼是軍閥。李成樑的這個威風,連在京中的國公都遠遠不及。最少,國公最多是和閣老分庭抗禮,李成樑在這裡,卻是親衛們佔據着鎮東堂的外圍,將巡撫在內所有的文官轎子都趕的遠遠的,整個鎮東堂都在李家家丁的包圍之中,這種事就是明顯的地位和實力的體現。

在惟功下馬的同時,三百四十餘騎也一同下馬,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人。

所有騎兵都穿着鎖甲,頓項,護脛,俱全,重量也是不輕,但每個人都是輕輕鬆鬆,形若無事。

朱尚駿等調皮鬼還在原地彈跳了幾下,臉上露出十分輕鬆的色彩。

看到這一隊剛來的客兵有這樣的表現,李成樑的家丁們終於收去了蔑視的眼神,不過想要得到他們的敬意,似乎仍然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騎兵不比步卒,馬上廝殺,格鬥,投擲兵器,還有點火發射火器,射箭,每一樣技巧都要與馬術配合,沒有十幾年的戰場經驗根本談不上是一個優秀的騎兵,而且還需要有和同伴配合的技巧,那就更難了。

李家的騎兵最低也有五到十年的經驗,都是精中選精,在營兵中表現優秀的,賜給李家的家姓,收爲家丁,他們的傲氣十足,客兵想用一個下馬的動作折服他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末將是標下徵虜參將李寧,恭迎張帥。”

“末將是標下徵虜遊擊李定,恭迎張帥。”

“末將是備禦武舉指揮廣寧衛李餘昌,恭迎張帥。”

在鎮東堂前階下,一個參將爲首,一個遊擊和備禦指揮分列兩邊,再次代表李成樑迎客。

三位將軍都是儀表堂堂,身形高大,他們都是遼東衛世家出身,在這塊土地上最少生活了兩百年之久,在遼東生活久了,人的個頭變的高大,皮膚也較爲白皙,雖然這三人都留着大鬍子,卻叫人感覺相貌不俗。

惟功知道這三人全部都是李家的家丁出身,因功保舉到參將和遊擊的高位,特別是李寧,聽說有望得提升爲副將,同時此人也是左府的都督僉事,很多副總兵甚至總兵一級纔有進入五府的殊榮,一個家丁就隨隨便便得到了。

他暗自心驚,李家的底蘊確實太強了!

雖然李寧幾個是標下參將和標下游擊,和總鎮,駐紮,分守的總兵名稱一樣,參將和遊擊也是有不同,參將分別爲管理地方參將,比如管理海蓋地方參將某某,就是說,海州和蓋州

等地方歸其管理,或是分守鐵嶺開原地方參將,就是其負責駐防開原和鐵嶺,地方內一應軍務,聽其自便。標下副總兵或副將,參將,都是總兵官營伍之下任命出來的直屬軍官,他們的營伍也與各地的駐紮和分守副將參將不同,管理參將和分守參將有自己的營伍,在戰時聽命集結,平時只受監督,不受總兵的直接管理,有相當的自治權,標下參將則事事受總兵直管,是總兵官的直屬下屬。

這樣的分權辦法,也就是大明所謂的大小相制的祖制了。

這種辦法,對一般的武將有用,對李成樑這樣的強勢軍閥,幾乎毫無用處。

“有勞各位了。”

在惟功打量李家這幾個家將的時候,李寧等人,當然也在打量着他。

他們對惟功也是早就聞名了,先是李如鬆寫信回來,對惟功的個人武勇大爲讚賞,在李家的家丁圈裡,立刻就流傳開來。

大少爺武勇過人,馬上能左右開弓,李有升也是保到遊擊的家丁中有難得的好手,這兩人全部敗在張惟功手中,可想而知,這個勳貴少國公的武藝有多高強。

再下來便是京師風雲變幻,李家態度難測,最終還是選擇了中立,然後便是惟功主導廢立大局,幾乎以一已之身扭轉了局面,整個消息傳到遼東,李成樑爲之鬱郁不歡終日。

他當然不是潞王的鐵桿,也不是爲了馮保的失勢而感覺難過,李成樑後悔的是自己給長子的支持太少了,如果李如鬆不如帶百來人進京,而是帶千餘家丁到京城,可能結果就不同了。

最少,風光不會叫張惟功一個人奪去!

和一般人遇事避禍的心理不同,李成樑從來沒有這種想法。

一則是他是屍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生命對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家族的富貴和榮耀遠在生命之上,二來他已經幾乎掌握了遼東,最少他的八千鐵騎家丁無人敢惹,加上投效於他的軍事力量,在遼東來說,他無人可制。

就是朝廷,對他向來是以安撫爲主,他幾次謊報軍情,謊報戰果,朝廷連斥責都不敢,由此可知,朝廷外強中乾,根本沒有能力對他如何,認識到這一點後,李成樑爲沒有掌握京城的實權而感覺懊悔不已。

李寧等人都是李成樑心腹中的心腹,他們對惟功也是很好奇了。

“請,張帥請!”

在他們身後,還有幾個穿着青袍的文官,一羣穿着嫩草顏色的九品官員和吏員,不過李府家將神色傲然,根本沒有介紹這羣低層文官和吏員們的打算。

倒是惟功經過時,和顏悅色的向這羣倒黴蛋笑笑,這羣傢伙立刻顯露出感激的色彩。

想必他們是被自己各自的上司趕出來迎接新上任的遼陽鎮總兵,結果被蠻橫不講理的李家家將給擋在後頭,這對文官來說是種恥辱,如果惟功不理他們的話,等於間接和這些傢伙結了樑子,真是太冤枉了。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二十章 長兄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九百章 糧價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十六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
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二十章 長兄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三章 殺良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九百章 糧價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十六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