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

回到軍營之後,周晉材和自己的一羣助手記錄着今天的夜不收局的訓練結果,同時在本子上將表現優異的人員名單記錄下來。

軍訓官的記錄和各局主官自己的記錄,呈送到通事官和經歷層面上,可以轉換成真正的勳勞記錄,不論是提升職務還是賞賜銀兩,都是從這些原始記錄裡而來,所以在他記錄的時候,巴沙兒等人都是神情緊張的在一邊觀看着,就算是趙雷這樣一身殺氣的夜不收教官,在此時也是投以關注的目光。

“趙雷和巴沙兒等人訓導有功,趙雷等一局訓導官記小功三次,巴沙兒等記小功兩次,記錄入檔,郭增耀與趙青等參訓人員表現優異的,也記小功一次,訓練中受傷人員,由後勤部門負責安排治傷和提供撫卹,完畢!”

舍人營現在的運轉流程已經十分規範化了,各種輔助軍官和相應部門的出現,還有職業軍士的設置,都是使得軍營內部運轉的更加流暢迅捷,整個軍營如同高速奔馳的馬車行駛在直道上,惟功這個馭手只需要掌握大局就可以了。

“小功三次,加上之前的兩次,賞賜翻倍給,趙雷幾個能得二百銀子的賞賜!”

衆人聽到這樣的賞賜額度,都是大大吃了一驚。

舍人營的賞賜制度和順字行是一樣的,小功一次賞二十,半次不賞,用來積累,五次小功轉一大功,賞賜翻倍,結合記過系統,是保障軍營運作良好的極佳的機制。

信賞信罰,這是惟功的理念,也是戚繼光的理念,以忠義大道教化,輔以嚴明的刑罰,雖然戚繼光的練兵理念和俞大猷有本質的分歧,惟功也不贊同戚帥的練兵計劃,而是傾向於俞大猷,但在一些宗旨和理念上,他也同時贊同戚帥。

記錄完畢之後,周晉材將一個包裹丟到趙雷腳下,大聲道:“老趙,你的銀子,點點數吧。”

趙雷從加入舍人營後,月銀並不算多,這陣子張惟功這個主官事多,舍人營中一切運轉良好,惟功過來的也不多,趙雷連主官的面也不曾見過多少次。

但在營中,熱火朝天的訓練在過年前後都不怎麼停止過,趙雷等邊軍將士也是迅速融入其中,到此時,不知不覺間居然已經立了不少的功勞了。

二百兩銀子是順字行自己熔鑄的,都是五兩的小錠,爐房其實是官府監管,不是誰都有熔鑄的資格,不過規矩在權勢面前只是具文,山西人都能換錢換銀,惟功這種正牌的勳貴反不能了?順字行的銀號和錢莊都是開辦的十分順利,憑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薄利多銷的宗旨,迅速在京城四周站穩了腳根,並且往各處蔓延開去。

趙雷等人的賞銀,每錠上都有小小的“順”字,這是商行的標誌,也是一種質量保證,不管是一兩的,二兩,五兩,十兩,只要成錠了,都有這

小小的標識,爲了加上標識,惟功也沒少下功夫,大內的銀作局裡有不少好手工匠,太監和官員們不當回事,順字行花高薪挖出來,這使得順字行的爐房作工已經不在大內之下,當然,大內那種不計工本,只要好看的熔鑄法,外頭還是怎麼也沒辦法比的。

四十錠五兩重的銀錠閃爍着銀光,趙雷等人都是默默的看着,眼中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神采。

一進營時,就給他們這些人說明過營中的獎賞標準,趙雷等人並沒有太當真。

在邊軍,說一套做一套的事情太多了,將領們說話不算話的事情跟吃飯放屁一樣常見,他們這些夜不收都是邊軍中的精銳,但在邊軍中待遇並不算高,也就是比普通的營兵強那麼一點,他們想要過好的生活,就得改姓!

也就是說,改姓,成爲家丁。

將領的家丁是私人的武裝力量,平時待遇最佳,鎮將會把最好的地給自己的家丁,然後家丁轉佃給普通的軍戶,從中獲得糧食養活自己的妻兒家小,遼鎮和薊鎮的家丁,都有自己的土地,甚至還有自己的家丁和廣大的佃戶,他們生活優厚,平時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只是訓練技擊的技巧,一旦出征,就護衛在將領左右,爲其出生入死。

營兵可以逃,家丁絕不能逃,一旦被家主開革出去,就是萬劫不復,從中產之家,成爲赤貧都不如的乞丐般的家族,所以家丁的忠誠度是毫無疑問的,哪怕是必死的戰局,家丁也不會拋棄將領先逃。

從大明中期之後,因爲衛所制度的崩壞,募兵取代衛所兵,將領私兵和家丁化也就無可遏止了,朝廷也默認現實,到了萬曆年間,家丁也成爲朝廷承認的武裝力量,甚至有一些家丁,因爲立功不少被授給正式的官職,同時朝廷也發給俸祿,當然,這一類的家丁十分稀少,並不常見。

更多的家丁平時是分散的,只有在朝廷有戰事時,曉諭將領集結部下,在集結日起,家丁的供給,從糧食到鹽菜銀子,再到月俸,就是都由朝廷包下來了,在平時,朝廷是不負擔家丁的費用的。

在薊鎮,一個有馬家丁,一個月俸祿是一兩五錢左右,還會有自己的土地和佃戶,在家丁和普通人衝突的時候,將領肯定會支持自己的家丁,有很多明面和隱形的好處。

不過趙雷等人不願爲家丁,最關鍵之處就在於爲家丁得改姓,跟着哪個將領就得改某將領的姓氏,從此成爲別人家族的附庸,世世代代等於都賣斷了契約,爲着不多的好處,將自己和子孫都賣了,趙雷覺着不值。

但看着眼前的這些銀子,趙雷等人只有默然,二百兩,對他們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鉅款。

“雷哥,俺們能將家人接到京城來了。”

“就算全族遷出邊牆不大可能,最少咱們自己的小家能遷來了。”

“銀子,俺活了小三十年了,還真沒見過這麼多的銀子。”

每個夜不收眼裡都是露

出狂熱之色,他們月俸一兩,最多是一兩五,而且最多實發七成,經常還被拖欠兩三個月,他們來自宣府和大同,還有山西幾個鎮,哪怕是薊鎮的夜不收,在當地都是很危險的職業,夜不收的家人多半也是居住在邊牆附近,隨時都有被異族侵犯的危險。

落到北虜手中,成年男子必死,女人爲奴,孩童也得學習放羊,大明這二百多年下來,就算現在有相對的和平,邊境上卻隨時隨地會有小規模的衝突,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也都有隨時被殺死的覺悟了。

“你們隨我來。”

短短時間內,趙雷便有決斷。

到得惟功的簽押房外,趙雷帶頭,其餘的夜不收們緊隨其後,衆人一起跪下。

“這是在做什麼?”

張用誠帶着人正在外間忙碌着,一見這樣的情形,呀然一聲,便是與惟功一起出來了。

此時巴沙兒幾個也過來了,與趙雷等人一起跪下。

“大人,您的賞賜太厚了,有這些賞銀,小人的家族都能過上好日子,能內遷到好地方,不愁溫飽。”

趙雷的家族緊鄰邊牆,隨時有敵情不說,還缺水,是很差勁的地界,他一直想遷到東路的保安州,那裡墩堡很多,可以保衛家小安全,而且有小白河等河流,不缺水,因爲是軍事要地,軍戶多,也不缺土地。

他們這樣的人家,是民戶不是軍戶,遷到這樣的地方,就等着過好日子了。

但遷戶費用太高,憑藉一年幾兩銀子的收入,養家餬口尚且勉強,想遷地爲良,只能是做夢。現在有營中賜下的這二百兩銀子,足可遷走十戶以上的人家了。

趙雷心中夙願就是如此,否則也不會遠離宣府到京城來了,此時銀子到手,反有幻夢之感,當然,他對惟功的感激也是到骨子裡了。

當下衆人只見這個強悍的廝殺漢子畢恭畢敬的趴在地上叩頭,口中也是十分恭謹的道:“大人不計較小人粗鄙曾經頂撞,還賜下這麼多銀兩,小人願爲大人的家丁。”

趙雷一說,巴沙兒等人也是跟上,都道:“小人願爲家丁。”

馬宏駿等人趕了來,見此情形,都是笑道:“大人收這十來個家丁,抵得上普通家丁過百人,這買賣划算。”

惟功此時也明白過來,笑呵呵步下石階,將趙雷扶了起來。

趙雷想掙扎,但惟功兩臂如鐵,他根本無可抵禦,這個邊軍的精銳夜不收心中吃驚,只能順勢站起身來。

“諸位的心意,本官十分心感。”惟功看向諸人,環視一圈之後,又看着趙雷,神色嚴肅的道:“但連趙雷在內,你們全部是弓馬精強的好漢,既然是好漢,就不要給別人當奴才,稱人爲家主,本官不歡喜。本官要你們做的是挾弓帶箭,策馬邊牆,替我大明抵禦蠻夷韃虜,自己也博一個封妻廕子!家丁之事,不須再提,該領的賞賜,仍然照發……就是這樣,大家散開吧。”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七百章 福星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
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七百章 福星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