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

“什麼?敗了?”

突襲板升失敗的消息,在激戰過後不到兩天,戰報的消息就傳到了李成樑的耳中。

來報信的是李寧的一個家丁,全身被創十餘處,到處都是鮮血淋漓。

身上的鐵甲亦是破損的厲害,胸前胸後都有傷口,整個人搖搖欲墜,臉白如紙。

“搗巢失敗,未曾遇敵,上下心就懈了,回程時遇到敵人甲騎強敵,兩邊對衝,我們第一陣沒衝過去,後來又衝了三次,勉強打開一個口子,大家拼命突圍,馬匹都丟的差不多了,後來破了甲騎防線,但又有不少牧民等着撿便宜,我們一路衝出來,到鎮夷堡時,人已經不滿千了。”

李成樑很沉穩的聽着,而無論如何強做鎮定,顫抖的兩手還是叛賣了他。

自嘉靖年間他爲都督僉事的身份接掌總兵到現在,遼鎮從來未有這樣的大敗和慘敗!

哪怕是最吃緊的嘉靖年間,一陣折上幾百人是常有的事,一年損失幾千兵馬也很正常,但一陣折損兵馬四五千人,這樣的慘敗,自開國到現在,還真沒有過!

最要緊的,是折損的人馬最少有六七成是各將領的家丁和李成樑直屬的家丁,這一下,遼鎮等於被砍下一條胳膊還饒上一條腿,從此以後,就算是半個正常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殘疾了。

這個結局,無論如何叫他接受不了。

李成樑咬牙道:“李寧人呢?”

“將爺受了重傷,現在義州衛治傷。”

“叫他……算了,算了!”

現在將怒火發在李寧一人身上也毫無意義,李成樑心中隱隱也覺得奇怪,北虜所爲,不象是一場突發戰役的緊急調度……緊急調兵沒有那麼周全,不可能把遼鎮精銳騎兵包了餃子,打出這麼好看的戰果來。

這件事,反而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遼鎮之中,定然是有人將戰事情報賣給了北虜,這才招致如此慘敗。

他的神思這會子清明起來,知道不能怪李寧,而當務之急是要做什麼,李成樑一時是想不明白了。

“大帥,現在當務之急,”一個幕僚提醒他,“當務之急,是要和蹇總督商議。”

“對……”李成樑頹然倒在椅中,一時間老態盡顯,他頹然道:“如柏,你叫人把我去年買的泰西大座鐘裝好,立刻送到總督府上,請他務必將此事遮一下,容我後報。”

李如柏吃了一驚,這座鐘底座和鍾舌鐘罩全部是赤金製成,鑲嵌各色珠寶,名貴非常,是特別派人從蘇州買回來的,李成樑視若珍寶,不料爲了此事,居然要送人了。

“還得再帶幾千兩銀子去,總督府的幕客,佐吏,書辦,上上下下都要打點到。”

“是,兒子立刻就去。”

李如柏生時李家已經發達,貴介公子脾氣,倒不是太把錢財器物看在眼裡,只是心中略有些難過,當下答應一聲,趕緊離開。

李成樑以手加額,長嘆道:“但願我李家,

能平安過得這一關吧。”

……

……

李家的急報和李如柏一起在三天後抵達了密雲。

饒是李如柏急如星火,趕到密雲也費了不短的時間,打點禮物,車馬又不象驛馬塘馬那樣可以放開速度急行,一路急趕慢趕,終於在第三天的傍晚趕到密雲。

當晚便是遞帖子請見,蹇達倒也不怠慢,他這個薊遼總督是嘉靖年間因爲俺答屢次入侵後設立的,下管順天、保定、遼東三大巡撫,還有昌平、保定、薊鎮、遼東四鎮,地域廣大,可稱當時的天下總督第一,一直到崇禎朝出現什麼五省總理,七省總理一類的更重要的剿賊總督之後,才把薊遼總督壓下去,不過那時候因爲東虜勢力,薊遼總督仍然是抗敵第一線,只是經常被破口而入,要麼當場死節,要麼事後砍頭,算是天下第一倒黴差事。

現在的薊遼總督還沒有後來的倒黴光景,算是疆臣第一,蹇達的資歷也夠高,李如柏求見之後,自是畢恭畢敬,蹇達收了厚禮,當場便答應下來。

李如柏還不敢回去,他動身時李成樑往朝廷的急報也送上去了,當然不能說慘敗,死傷衆多也不能提,只是上奏搗巢失敗,互有殺傷,遼鎮亦小有折損……這樣的諱過飾功的奏摺,李府養的幕僚寫的很多,很輕鬆就能寫好。

這邊奏摺應是與李如柏前後到,只不過一個到密雲,一個到京師。

呆了三天之後,蹇達的奏摺也寫好了,直送入京。

遼鎮吃了小敗仗的消息,漸漸在京師流傳開來。

……

……

“克生,機會來了。”

“是啊,”梅應楨向呂紳點點頭,笑道:“這一次真是良機呢。”

呂紳已經就任戶部右侍郎,一兩年內要麼轉到吏部,要麼轉到禮部爲左侍郎,數年之內,尚書可期。

他的能力很強,又素有正人君子的名聲,形象好,能力佳,加上背後有惟功的財力和人脈支持,上去並不難,上不去纔是奇怪的事。

梅應楨萬曆九年到遼東任巡按御史,然後轉一任山東按察副使,幾年之後,轉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從七品山東道監察御史到巡按,再到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用時八年,升官算是不快不慢,十分穩妥。

其實梅應楨能升更快些,最少能到右副都御史,可惜在遼東與李家拼的太兇,得罪太深,調離之後,李成樑動用在朝中的力量,拼命壓制。

自張居正離職之後,李成樑在朝中最大的恩主就是申時行,對許國和王錫爵也十分應酬,許國和王錫爵儘管對張惟功十分欣賞,許國甚至算是惟功的“內主”,但朝中大佬,絕不會嫌邊將援手太多,只會嫌太少,李成樑肯靠過來,當然要收,所以梅應楨還是被壓了一下了。

不過,好在也是將藍袍換了緋袍,而且,柏臺森森,御史的身份在大明屬於清流,流品份外高貴一些,比起呂紳的戶部右侍郎來,絲毫不差。

兩人是張黨核心人員,又是三品四品的大員了,所以在京的張黨成員,無不以兩人爲依靠,最爲倚重。

沈榜吃虧在科名不順,雖然幹才之名人盡皆知,不過在地方這麼多年,好歹已經也換了緋袍,爲右僉都御史,山東巡撫。

張夢鯉還是保定巡撫,已經幹了六年,算是老資格了。

近期,張夢鯉很想換一換位子,但張黨之中位子最高的石星偏又於功名之道最淡漠,實權有限,呂紳和梅應楨暫時還沒有這個能量,張夢鯉只能忍。

劉士忠,調任分守遼海東寧道,也就是此前王政和的位子,這幾年遼陽發展十分順暢,當然是和地方官員已經換了自己人息息相關。

張維新,苑馬寺卿,兼金復海蓋兵備道。

分守遼海東寧道是帶管遼陽瀋陽撫順寬甸兵備,兼管屯田,馬政。金復海蓋兵備,則是照舊管理馬政之餘,夏秋駐蓋州,冬春駐海州,整飭四衛,並東昌,東勝等諸堡守備。

有這兩個分守和兵備道完全是自己人,比當年梅應楨當巡按還要舒服的多。

只是遼東巡撫尚且沒有換上自己人,這和李成樑是遼鎮總兵有關。

李甲與胡省三,杜禮等人,爲官六年,李甲考選了御史,杜禮等人,分在各部爲主事,或是通政司行人,也在慢慢成長之中。

“折損兵馬四五千人,戰馬損失近萬匹,以前,損失的都是邊境的軍戶,地方的衛所官代爲遮掩,就算明知道遼東戶口一直在減少,卻沒有什麼明證,李成樑所謂國朝二百來年武功斬首第一人,是拿無數遼民的血淚換的,這人,我煩透了!”

梅應楨緩緩說來,語氣中有不勝沉痛之感。

呂紳知道他在遼陽的幾年,雖然和惟功過從甚密,得到了很多幫助,仕途上也沒有太大的遺憾,但對李家廣蓄私兵,陰結諸將,將遼鎮搞成獨立王國不說,戰績之上,頗多諱敗爲勝的記錄,而邊境軍民的累累血淚,朝中根本沒有人在意,大家就知道李成樑有一萬五千多首級的斬首,拿他當神人一般看待,就連萬曆皇帝也是,似乎離開李家遼鎮就會天崩地坼,事實證明,遼鎮早就是紙老虎,李成樑也早就是庸將一個了。

“這一次,我們拿他們好好攻一攻纔是。”

“我會知會郭、李諸人,先後上彈章,先風聞,然後聲勢吵起來,我再出頭上奏。”

梅應偵在御史這個行當十來年了,經驗十分豐富,此番有真憑實據,攻擊李成樑和蹇達,一定能夠成功。

李成樑去,遼陽可以順勢而起,整個遼東的局面,就會大有不同。

想到這裡,兩人都面露興奮之色。

“朝廷如果有良心,授大人國公之位,予以遼鎮總兵之職,總理遼東全局,這樣,遼東安,大明亦安。”

“但願吧。”

呂紳沒有梅應偵這麼樂觀,淡淡答了一聲,只道:“蹇某人倒臺之後,倒是真能替張夢鯉想想辦法了。”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三章 殺良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
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三章 殺良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