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

“對了,”袁可立停住腳步,冷笑道:“近日見着杜禮,李甲,胡三省等人,模樣都甚是驕狂,看到了我,都是一副冷然傲然的模樣,因爲遼陽大捷之事,他們這些依附於武夫的官員卻是雞犬升天,朝中大佬,轉變了態度,聽說李甲要轉工科給事中,杜禮升員外,胡三省要放到某省做知府,雖說是下府,也是一下子成爲親民官的最高,他們這些張黨的人,一個比一個得意,我們卻是灰頭土臉,想起來真是心有不甘。”

如果是別人說這樣的話,顧憲成不免要懷疑是成心給自己添堵,叫自己難堪,但眼前說話的是鐵桿心腹的小兄弟,而且一腔義憤,當然不是作僞,他想了想,冷笑道:“遼陽這樣驕狂,地方上一手遮天,轄制文武官員,鯨吞其它將領的部曲,經濟上隨意煮鹽發賣,熔爐鍊鐵,大興軍屯,名曰朝廷軍鎮,實則已經自成一藩,朝廷之上,已經有不少大佬發覺利害,只是大勝之餘,爲了怕人說朝廷迫害功臣,只能暫且隱忍,待時間一過,自然會找由頭來對付他,今日且看他驕狂,我們再看來日,到時候,只要有人出手,我們自然也是相隨而上,絕不能叫張惟功那樣的驕狂兇殘的武夫真的得了勢!”

顧憲成的消息,遠比袁可立等新科進士要靈通的多。

朝廷已經定下扶植李家對抗張惟功的決定,在他看來,李如鬆將門虎子,膽氣過人,從宣府諸事上來看,也是一個對文官不大尊敬的驕狂紈絝,但兩害相權,自然是取其輕,李如鬆雖狂,但一切行事其實都在體制允許的範圍之內,而惟功的一切行事,看似是溫良恭儉,其實是在挖朝廷和文官集團的根,挖的是宗族和士紳的根,這些年,雖然顧憲成沒有親自到遼陽去看過,但遼陽的報紙他是常看,也是經常和去過遼陽的人閒談,看似無心之下,也是把遼陽的軍政工商屯堡體系打聽的清清楚楚……包括遼陽的各分司部門的職掌,各營的營制,深層次的東西肯定是瞭解不到的,錦衣衛都沒有辦法,更不必提顧憲成這樣的普通文官,但僅從表面來看,顧憲成已經知道,張惟功在遼陽所做的一切都並不是那麼簡單,而是一場掘根的生死之戰!

遼陽模式推向全國,則必定是舊有的傳統如遼陽鎮境內的所有地方一樣,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正因這種認識,哪怕是江南一帶已經與遼陽和順字行合作很深,顧家本身也在遼陽的合作貿易中大賺利潤,顧憲成還是毅然走上了“遼陽黑”這樣的道路,不論如何都決定一條道走到底,雖九死而不悔。

在遼陽大捷之前,他就已經以反張惟功聞名,而遼陽大捷之後,舉國歡騰之時,顧憲成還是上了一道陰陽怪氣的奏摺,指責遼陽越境出擊,先斬後奏,如果邊將都這樣行事,九邊各鎮都是這般胡來,朝廷體制何在?各地的督、撫,威嚴何在?朝廷中樞調度的權威又何在?

他當然沒有提到皇帝的威權上去,一則過於犯忌,誅心之論太過嚴重,二來以他文官清流中的面目和名望,如果扯到皇權上去,對自己的形象也是嚴重的傷

害,將來如果和皇帝頂牛時,一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便是不好再說出口來了。

就算如此,顧憲成的奏疏上了之後也算是小小的出了一把風頭,畢竟在太廟祝捷獻俘之後不久的氣氛之下,能這般說話的還真是不多,當然,他招致了很多反感的聲音,文官之中,對他不以爲然的也是很多,甚至包括與遼陽不和的兩湖官員,贊同他的也是不多。

但很多人都以爲顧憲成必受嚴譴的時候,萬曆卻是將他的奏疏留中不發!

這一下,朝堂上下的有心人還是隱隱猜測到了萬曆的心思,當然,能有這麼機敏心思的人並不算多,以袁可立來說,就並沒有怎麼明白皇帝的用意,在他看來,顧大哥搏擊的十分精采,而皇帝迴護立功的武夫,竟然毫不迴應,這實在是很挫傷士氣的一件事。

對這個小兄弟在政治上的不大敏感,顧憲成也並沒有辦法,有一些事,做得說不得,他亦不想破壞自己的形象,給這些剛入團體不久的小兄弟詳細解釋自己怎麼揣測皇帝心思的……自己的形象要緊,還是等這小兄弟自己慢慢領悟吧。

“多行不義必自斃。”到最後,他只是冷冷而語,並不願多說了。

“叔時兄說的是,小弟有點患得患失了,我輩君子,但憑直道而行,何必計較太多!”

袁可立倒是慷慨激昂的很,聽到他的話,顧憲成也是有哭笑不得的感覺了。

當下拱手而別,袁可立做的一頂二人擡的小轎,他已經是觀政進士,雖未正式授官亦是官身,按體制出行需有一定之規,今日雖然是便服前來訪友,卻仍然坐了轎子前來,這會子上了轎,兩個轎伕擡動轎身,卻是往南城去了。

袁家雖是世家,急切之時也沒有可能捧出大捧的銀子替袁可立買大宅子,只能在南城租房居住,比起顧憲成來就差的太遠了。

“存之,你等一下!”

看到高攀龍要走,顧憲成叫住了他。

“呃,叔時兄……”

“你莫解釋,聽我說。”顧憲成已經沒有剛剛的疾顏厲色的模樣,看着高攀龍,溫言道:“你一心向學,打磨學問,這我都是知道的。我輩不僅要看正學,也要看看雜書,這樣才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聞,所以你看遼陽書局的書,我向來不說什麼……”

“嗯,兄知弟素來嗜書如命……”

“聽我說完……”顧憲成神色平靜,語氣卻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我說遼陽離經叛道,並不是信口而言,張惟功在遼陽所行的一切,多半都是自立創新之舉,他的舉措之下,維持大明的一切支柱都不復存在,所有的機構,個人,都得圍繞他一個人轉,他若賢,地方受益,然而,他這一套若是換了不賢之人,或是心懷不軌的人呢?”

這些話,顧憲成以前倒是沒有和高攀龍說過,乍聽之下,儘管是年底的時候,寒風凜洌之時,高攀龍還是出了一腦門子的汗。

確實,遼陽的體制看似分權分散,但其實最終還是集中在惟功一人手中,如果惟功真

的有什麼異志,倒是真的無人可制了。

相形之下,家丁制,封建制,衛所都司和鎮兵夾雜,文官總制的制度,再加上大小相制的心傳秘法,這樣的制度下,總兵就算是想造反也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而遼陽現任的制度,架空文官,地方屯堡直屬總兵,文官對地方政務的干涉調節能力被徹底剝奪,都司原本就是閒衙門,現在根本就成了總兵的下屬部門,一切都只能聽令行事而已。

惟功又手握重兵,遼陽還沒有監軍太監……在遼陽現在的格局下,就算有太監肯定也是沒用,完全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這樣的形勢下,如果惟功真的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想到這兒,高攀龍真的是一陣陣的驚悸膽寒!

“當然,張惟功功臣之後,目前來說,對朝廷和皇上還算忠誠,但他毫無約束,實力越來越強,則個人再忠又有何用?宋太祖黃袍披身的時候,難道真的一點不記得當年柴榮對他的恩典?安祿山被明皇那般信重,難道也是一開始就想造反?他節制四鎮,麾下有大唐一半以上的精兵強將,實力遠遠超過了朝廷,這纔是他造反的原因所在啊。”

“叔時兄不用多說,我已經明白了。”高攀龍臉色蒼白,不過還是忍不住問道:“只是我有些不大明白,剛剛那本書,到底和這事有什麼關係?”

“唉!”顧憲成一副恨鐵不成剛的模樣,他向着高攀龍輕聲道:“如果真有這日心一說,我們腳下這地不是天廣地方,那麼就沒有什麼天人感應,皇上的龍位也不是感應上天,順天應人而得,而是力大者得,那麼我們不就是唐末那樣天子有力者可爲之?那麼,從兩面來說,沒有天人感應,約束不了皇帝,什麼天災地震都是自然現象,我輩還有什麼可說話的餘地,而另外一面來說就是天子有力者可得之,並沒有什麼天命氣運,只要安心發展力量,力量夠了就當天子,我問你,這天下,還是我大明天下嗎?”

這一下,高攀龍不僅僅是額角見汗,臉色難看,而是直接面若死灰,汗透重衣!

確實,這本書如果真的風行天下,人人得見,而稍有智識的動一下腦子,想到這天文學說如果是確實爲真,那麼以往過去由董仲舒弄出來的天人感應這一套,氣運天命等各種支撐王朝存在的天理人倫,都將不復存在。

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因爲這一本書而徹底毀滅!

這不僅僅是王朝更迭,而是徹底的法統的滅絕!

“可惡,可惡!”

高攀龍楞徵了一會兒之後,終於拿起書來,想要用力的撕毀掉,這本書在他心裡已經與一種有趣的學說無關,而是徹底的妖書,是邪魔,是天下最邪惡的東西。

如果遠在羅馬的教皇真的神靈有知,恐怕要將顧憲成和高攀龍引爲知已了。

在相隔不久的時代,東方的統治階層和知識份子居然和的羅馬教皇遇到了相同的難題,並且做出了同一的反應,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滑稽但不可笑的事情了。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十一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
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十一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十三章 苦練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