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

李秘本以爲今次功勞不小,升官不在話下,可沒想到只是從九品轉到正九品,到底是有些失望。

陳和光見得李秘這憊懶姿態,也是哭笑不得,簡定雍卻雙眸發亮,這正九品官職也就罷了,從七品敦武校尉雖然沒有實際掌權,但卻是榮譽官職,也就是說,朝廷承認了李秘的功勞!

這敦武校尉之下還有正八品從八品正九品和從九品,也就是說李秘直接跳了四級啊!

當然了,文官的因功得賞會由從九品的將仕佐郎開始,而後升授登仕佐郎,再到正九品的將仕郎,升登仕郎,到正八品迪功郎,升修職佐郎,再到從七品的從仕郎,升徵仕郎。

如此一看,可就不僅僅只是四級了!

木蘭詩裡頭有說,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轉勳制度自古有之,是對有功之臣的賞賜,李秘這賞賜雖然看似低微,可他最初不過是個捕快,這纔剛剛脫了賤籍,當了巡檢,能夠得到這樣的賞賜,已經是非常少見的了!

雖然陳和光和簡定雍都在替李秘高興,可李秘對此並沒有太過看重,反倒是問陳和光道。

“這宣慰安撫知事有查案之權嗎?”

陳和光聽得李秘如此發問,也是搖頭苦笑,點了點李秘道:“就知道你會這麼問,放心好了,不過是個正九品的佐官,具體勾當由蘇州府衙來派發,你想查案你查案便是,這又有何難。”

李秘聞言,也終於放心下來,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朝堂上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陳和光聽得此言,神色卻有些耐人尋味了。

吳惟忠等入京也有一段時間了,卻遲遲沒有消息傳來,李秘到底也是非常感興趣,如今終於有了消息來源,他又豈能放過。

陳和光也沒有太多隱瞞,畢竟這些都是邸報上傳下來的,不算機密,便是機密,也會與李秘說道,又何必隱瞞。

李秘一邊聽着,眉頭也皺了起來,因爲事情果真如他所料一般,漸漸展露出該有的姿態來了!

先說李秘最關心的戚楚,他的身份終於證實,朝廷授予他從五品武毅將軍,讓他擔任衛所鎮撫。

不過這裡頭也是頗多曲折,範榮寬等人到了京城,聯絡浙黨文官,裡頭不乏方從哲這樣的浙黨精英,想要阻擋戚楚的腳步。

好在戚楚將小笠原之丞等倭寇俘虜獻上,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情報!

照着小笠原之丞的情報,日本國這樣的彈丸之地,竟然舉國軍備,要借道朝鮮,攻伐我大明中原!

這就是李秘早先就預料到的援朝抗倭戰爭的前兆,李秘雖然驚愕,但早早做了心理準備,既然戚楚被嘉獎授官,也就算是有驚無險了。

至於這場戰爭,也就是萬曆朝鮮戰爭,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大部之後,爲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怨氣以及削弱諸侯藩鎮的勢力,便對外發兵,想要獲取更多的土地。

他先去跟朝鮮說,要借道朝鮮攻伐大明,而後又以朝鮮拒絕攻打明朝爲藉口,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

日本國雖是彈丸之地,但剛剛經歷了戰國時期,實現大一統的局面,兵力非常強盛,戰鬥力也到達了巔峰,糾集了二十餘萬兵力,不過最終還是讓大明和朝鮮給擊敗,豐臣秀吉也死在了這場戰爭之中。

這是大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是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場戰爭,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照着陳和光的透露,朝廷已經開始備戰,而備倭總經略是宋應昌和邢階,總兵官也就是主帥是名將李如鬆,吳惟忠也成了副總兵。

這些倒也沒甚麼,畢竟李秘對打仗並不感興趣,因爲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他也並非並非不願賣命打仗,而是物盡其用而人盡其才,自己對打仗除了當炮灰也沒甚麼用,不如留下來查案子,武舉人也不過是爲了鍍金罷了。

不過陳和光也說了,朝廷今番是下定了決心,爲了積極備戰,明年春天的武舉考試會加大力度,適當放寬考試標準,但卻有相應地提升了考試難度,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武舉,爲國家選拔更多更精的軍事人才!

而這次的考官,除了兵部和禮部等有司之外,吳惟忠也成了監考官之一!

李秘知道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以大明取得大捷收場,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倒是不知周瑜入京之後又如何了。

當李秘問起之時,陳和光卻搖了搖頭:“說來也奇怪,邸報上並沒有記錄此事,只是本官聽得小道消息說,周瑜已經入主朝天宮,而原來的教首陳善道真人,被遷到靈濟宮去了……”

李秘聞言,也不由鬆了口氣,若皇帝陛下讓周瑜執掌軍事,那才讓人不安,只是讓他閒居宮觀,倒也可以接受。

機會難得,李秘也向陳和光打聽了不少消息,據說連範重賢都撈了不少好處,如今已經升了官,不久就要赴任,至於是何官職,陳和光也不太清楚。

兩人又聊了一陣,陳和光才叮囑李秘,儘快收拾東西,到蘇州府衙去赴任,雖說是宣慰安撫知事,但李秘有心要往刑偵方面發展,便將李秘安排到了理刑館,倒也是熟門熟路,免得李秘不適應。

送走了陳和光之後,李秘又與簡定雍交割了工作,畢竟與陸青雲相處了兩個月,雖然中途外出了一趟,但讀書之時受到他不少指點,幾個人也坐下來吃了頓踐行酒。

到了第二日,李秘便帶着張黃庭等人,來到理刑館報到,宋知微早就得了消息,對李秘自是歡迎之極的,理刑館的人對李秘也熟悉,雖然也有人眼紅,但卻沒人敢找李秘麻煩。

李秘還是捕快之時,就已經能夠讓知府大人屈尊紆貴去請,更何況如今已是堂堂正正的正九品,便更是無人敢尋釁滋事了。

宋知微對李秘那是沒話說的,給他安排了個獨門獨院,裡頭三間廂房,還配備了廚娘等一干奴婢,凡事不需李秘操心。

因爲知道李秘要備考,他也沒讓李秘染指案子,宋知微擔任推官的時間很長了,尋常案子他也是手到擒來,根本就用不上李秘。

朝廷上對宣慰安撫知事這樣的官職,連個正經解釋也沒有,閒散得緊,李秘也就安心備考了。

不過這才過了六七天的模樣,事情還是找上門來了!

李秘與張黃庭正在練習射箭,外頭卻吵鬧起來,大批緹騎竟然涌入理刑館來,將所有人都支開了!

錦衣衛雖然不比當年,但餘威尚存,衆人見得緹騎是奔着李秘院子來的,也趕忙去通報宋知微以及陳和光。

李秘正要出去看個究竟,大批錦衣衛已經撞入院子當中,這些人簇擁着一名紅線黑袍的年輕人。

此人也就二十五六,細皮嫩肉的,面相清瘦,也不蓄鬚,看着倒也俊俏,只是眸光精細,眉角一道淡淡疤痕,滿是狡黠陰冷。

他戴着兜帽以避風塵,此時扯下兜帽來,李秘纔看清楚他的容顏來。

“哪個是李秘,站出來說話。”

李秘見得此狀,便走到前頭來,朝那人道:“鄙人便是李秘,不知是宮裡那位老公駕到,有何事吩咐?”

旁邊的錦衣衛也是個曉事的,朝李秘喝道:“大膽,你小小一個知事,也該問貂寺名諱,這位是宮裡甲字庫的李盡忠李公公,還不趕快行禮!”

“李進忠!”李秘聽得這名字,不由心頭一震,早在見識鎮守太監王沐德之時,他就尋思過,這李進忠眼下做到了甚麼位置,如今竟然真的得見了!

李進忠便是魏忠賢,入宮之後才改名爲李進忠,得了寵之後才改回魏忠賢的姓名,如今他還叫李進忠,想來應該還沒有得寵。

不過在李秘的印象之中,李進忠是得了大太監王安的賞識,當上了皇長孫的母親王才人的典膳,與皇長孫乳母客氏勾搭上,這纔開始飛黃騰達的,眼下他還在甲字庫,說明還沒有發跡。

錦衣衛出動這麼大陣仗,護着李進忠來找李秘,李秘也將他此行的目的猜了個七八分,更何況此人往後還是個禍害,李秘又豈能點頭哈腰!

“這就奇怪了,公公不好好待在西什庫看家,跑出來找我這麼個從九品知事作甚。”

這西什庫是明朝皇室的倉庫,位於皇城和紫禁城之間,分爲甲乙丙丁以及承運廣盈等,甲字庫主要是存放藥材的地方,在個個庫房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這些人本以爲李秘就是個土老帽,誰知道他竟然知道西什庫,而且被錦衣衛呵斥,竟面不改色,還反問起來,這就讓人惱火了!

“好大膽子,公公的事情,也是你能隨便問的麼!”

李進忠也是臉色難看,此時朝那些個錦衣衛道:“此人胡亂頂撞,貿問宮闈之事,給我抓起來,爺兒們要親自審問!”

“是!”

錦衣衛們得令,便要過來拘拿李秘,張黃庭和李秘正在練箭,張黃庭當即將弓箭舉起來,大喝一聲道:“你們敢!”

那李進忠也沒想到張黃庭竟如此好膽,那些個錦衣衛雖然帶着兵刃,可讓弓箭瞄準當前,這些人也都是識貨的,張黃庭手裡頭是一張楊木硬弓,少說也有一石之力!

古時測量一把弓的弓力,通常做法是將弓固定在牆上,而後往弓弦上懸掛重物,待得弓開滿,所懸之重,便是弓力了。

一石弓已經是強弓,唐時武舉射長垛所用便是一石弓,而從宋朝開始,一石弓便已經是弓箭手的標配。

李秘對此不清楚,但張黃庭卻是瞭解,所以平素裡都用一石弓來與李秘練習。

李進忠見得張黃庭如此英武,臉色也有些難看,此時竟然朝李秘隱秘地眨了眨眼睛!

李秘其實早就猜到李進忠此行的目的,此時也朝張黃庭搖了搖頭,示意了一番,張黃庭這才放下了弓箭。

李進忠也鬆了一口氣,朝錦衣衛道:“抓回房裡!”

這些個錦衣衛們便一擁而上,將李秘扭了起來,丟到了房間裡頭,李進忠緊接着也走了進來。

這纔剛剛關上門,李進忠便似換了個人一般,卑躬屈膝地朝李秘抱歉道:“適才情非得已,李大人可莫要見怪……”

若換做他人,只怕要驚愕萬分,可李秘卻早就心中有數,否則也不會配合李進忠演這麼一出。

李秘泰然自若的表現,也讓李進忠驚詫不已,難怪宮裡要他親自來傳令了!

“李老公不必多禮,有甚麼事現下可以說了。”李秘直視着李進忠,淡淡笑着,如是說道。

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來牽制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二十章 紅錦匣中黃金絲第四十九章 鎮守太監來鬥氣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析大局得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縣都督敘舊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三百五十八章 翹首以待放榜時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往日袍澤重來此第六百一十五章 神仙打架小螞蟻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觀裡找探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難以接受的妾室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三百一十七章 製造意外之暴斃第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入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平邪道再降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人之前找道士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虜震來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訪黑漆漆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七十八章 巖洞庫藏有珍稀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戶生血氣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驅邪之辯議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協調辦典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二十二章 再臨縣衙扯虎皮
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五百四十三章 通政太常來牽制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二十章 紅錦匣中黃金絲第四十九章 鎮守太監來鬥氣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析大局得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縣都督敘舊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舉人慶功節外枝第三百五十八章 翹首以待放榜時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往日袍澤重來此第六百一十五章 神仙打架小螞蟻第七十章 老兒小輩共爭執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觀裡找探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六十四章 黑臉六九收徒弟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難以接受的妾室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三百一十七章 製造意外之暴斃第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入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鬥命如絲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平邪道再降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人之前找道士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虜震來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是得見老死士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訪黑漆漆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言聳聽爭鋒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五百一十四章 營中相見謀密計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七十八章 巖洞庫藏有珍稀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餅方遂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戶生血氣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驅邪之辯議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協調辦典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草鬼婆子出人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丘劍池真狂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千里尋夫感天地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二十二章 再臨縣衙扯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