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同知鎮守請番子

李秘與宋知微聯合諸多船工,正在搜索那份海圖之時,範榮寬與黃仕淵等人,卻在婆龍砦的臨時駐地之中,暗暗商議起來。

範榮寬乃是浙江省方面的人,又是布政使,算是封疆大吏,便是在朝廷上,也能夠挺直腰桿說話了。

而黃仕淵不過是蘇州府同知,與範榮寬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官員,當然了,這也是單純從官職而言,只是此時,他們卻同桌而食,一邊吃着早飯,一邊商議着對策。

是的,他們必須要尋找對策,否則周瑜只能落在李秘的手中,讓吳惟忠這個莽夫,撿了頭功,他們這一趟也就白來了。

範榮寬今次之所以過來,本只是想爲兒子出氣,整治李秘一番,讓他保守秘密,不把範重賢與吳白芷的事情說出去。

按說李秘已經成了吳惟忠的徒兒,爲了顧及吳惟忠的顏面,李秘應該是不會把這個醜事宣揚出去的。

可範重賢心胸狹隘,睚眥必報,而範榮寬又是愛子心切,凡事都由着這個兒子,李秘又在嘉興府得罪過範家父子,諸多糾結,仇怨也就有些化解不開了。

其實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便在於二者之間的身份太過懸殊,李秘只不過是個捕快,卻因緣際會,與吳惟忠成了師徒,小小捕快卻將範榮寬這樣的封疆大吏都給徹底得罪了,偏生範榮寬還拿他沒辦法,自然是把這位布政使大人氣得夠嗆,激起了範家父子的報復鬥志。

不過想要報復李秘,可不只是下黑手這麼簡單,更不是找人拿麻袋套住他的頭,暴打一頓就完事了。

他們必須師出有名,而且還要名正言順,更要堂堂正正地抽李秘的臉,這樣才報復得爽快且有面子。

只是他們畢竟是浙江省嘉興府這邊的人,而李秘卻歸南京蘇州府管轄,這也是爲何蘇州府同知黃仕淵會成爲座上賓的原因之一。

黃仕淵是個極其懂得鑽營的官場老油子,雖然官居同知,卻將知府陳和光壓得手腳受縛,更是將蘇州府配備的其他同知名額,全部都排擠掉,通判等人在他面前根本擡不起頭,宋知微這樣的推官,都只能攖其鋒芒。

然而自打李秘進入蘇州府衆人的視野之後,李秘屢屢爲陳和光與宋知微帶來機遇,倭寇一案也就不必說了,若非李秘堅持,吳縣刑房司吏吳庸便會將秀才呂崇寧妻子的死,判定爲意外落水溺斃,也就不會有往後這麼多事,更不會牽扯出一系列與倭寇有關的案子了。

正是李秘的堅持,讓簡定雍風光了一把,甚至將倭寇方面的重要人物,神鹿宮玄女淺草薰,都給丟進了吳縣的縣獄,就等着押解到應天府去措置。

而陳和光與宋知微,也因爲李秘的橫空出世,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清洗了蘇州城內的倭寇細作,更是順藤摸瓜,展開了剿滅倭寇,阻撓倭寇入侵的大事。

這事若是辦成了,陳和光和宋知微必定平步青雲,回頭清算的話,他黃仕淵又如何還能穩坐釣魚臺?

再來的便是眼前這起倭寇先鋒軍的大血案,又是李秘撬開了唯一倖存者的嘴,給他們帶來了驚世駭俗的周瑜大都督!

此人的重要性堪比剿滅倭寇的大計劃,因爲他牽涉到千年不死,萬曆皇帝已經當政二十多年,可也怠政了十幾年,如今年紀漸漸大了,子嗣也成了問題,他也慢慢開始像前輩嘉靖皇帝一樣,開始尋醫問藥了。

周瑜展現出來的才華,滿足了幾乎所有人對這位孫吳大都督的想象,無論他是真是假,都足以引起皇帝的注意,此人的腦子就是一座寶山,將他拉攏過來,便成了範榮寬和黃仕淵等人的當務之急。

尤其在李秘已經得到了周瑜信任,將周瑜往吳惟忠這邊拉攏的時刻,範榮寬和黃仕淵已經感到事態刻不容緩了。

“黃同知,對於此事,你有何良策?”範榮寬也沒有太多遮掩,開門見山地問了起來,畢竟黃仕淵是蘇州府的人,由他來整治李秘,最是合適不過。

黃仕淵呵呵一笑,朝範榮寬道:“藩臺大人且安心,下官又豈是坐以待斃之人,早在昨日,下官就做了後手準備,今日便該有好戲可看了...”

範榮寬是個極其高傲之人,再加上已經是封疆大吏,黃仕淵不過是個同知,若非利益相同,目標一致,也不可能與他坐到一處。

可見得他如此志得意滿,範榮寬到底還是有些不悅,朝黃仕淵道。

“黃同知,有甚麼話還是明說的好,本官可不喜歡雲裡霧裡,更不喜歡甚麼驚喜,就怕驚喜變成驚嚇,那可就不好了...”

黃仕淵是個精明奸猾之人,早已看出了範榮寬的脾性,他不是個刻意阿諛奉承之人,因爲他知道,對於真正的權威,拍馬屁只是下下之策罷了。

所以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故意拿捏一下,這樣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有主見,如此才能得到信任與重用。

範榮寬如此一說,黃仕淵也就不賣關子,因爲他知道凡事都有個底限,若做得太過了,反而弄巧成拙。

黃仕淵正待開口解釋,外頭卻想起尖細的咯咯笑聲,但見得鎮守太監王沐德大搖大擺走了進來。

雖然王沐德是蘇州府這邊的鎮守太監,但範榮寬還是站起來給他打了個招呼。

說得難聽一些,在大明朝的政治背景下,可以說是天下太監是一家,人都說官官相護,但太監比官員更加抱團,因爲他們骨子裡存在着自卑,是身體上的缺陷導致心理上的自卑。

所以他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賤人,生怕別人欺負自己,便越是抱團。

當然了,太監集團內部也是明爭暗鬥血雨腥風,但他們卻懂得一致對外,這也是大明朝宦官們能夠長久活躍於政壇的原因之一。

也正因此,即便範榮寬是封疆大吏,在官職上比王沐德要高很多,但仍舊對王沐德展現出自己的友好來。

畢竟鎮守太監們都有着直稟天聽的職權,大小事務都可上報,乃是天子在民間的耳目。

王沐德走進來之後,也恭敬地給範榮寬回禮,而後朝範榮寬道。

“黃同知說的後手準備,實則着落在了爺兒們的手裡,藩臺大人不必心焦,今日估計就來了。”

這大明的太監們喜歡自稱爺兒們,範榮寬卻覺得心裡發毛,不過表面上還是保持微笑道。

“既然王公公都這般說了,本官自是放心的了,不知這好戲甚麼時候能上臺?”

範榮寬故作安穩,擡起手來剛想喝杯茶,此時卻聽得外頭稟報道:“藩臺大人,外頭來了一大隊錦衣衛的緹騎!”

王沐德與黃仕淵相視一眼,而後朝範榮寬問道:“藩臺大人,我等這般的後手,可製得了李秘與陳和光吳惟忠之流?”

範榮寬不由臉皮一抽,心頭有些惹火燒身的懊惱了。

到了萬曆年間,其實錦衣衛已經風光不再,眼下攪得朝堂不得安寧的,已經變成了東西兩廠,東廠和西廠明爭暗鬥,朝野上下雞飛狗跳,錦衣衛被壓得擡不起頭,基本上已經成了兩廠的鷹犬。

雖說如此,但範榮寬還是心生畏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錦衣衛雖然老實了一些,但也只是在兩廠面前老實罷了,在官員和百姓面前,錦衣衛仍舊能夠張牙舞爪,仍舊能夠爲非作歹!

再者,錦衣衛分撥地方的百戶也就六品官,而範榮寬作爲浙江承宣左布政使卻是從三品的大員,沒道理會怕他。

可範榮寬知道,在官場上,尤其面對這些不算男人的男人,千萬不能用官銜或者品秩來說話!

王沐德作爲鎮守太監,與錦衣衛百戶所有所牽連,倒也說得過去,但他能隨意調動錦衣衛百戶所的緹騎過來幫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個王沐德,極有可能與東西兩廠有不可告人的關係!

再簡單的事情,廠衛想要辦你,也能變得複雜起來,而再複雜的事情,廠衛想辦你,都會變得極其簡單,只有官場中的老人,才能體會兩句話到底有多麼讓人忌憚!

黃仕淵與王沐德將廠衛牽扯進來,固然可以將李秘陳和光與吳惟忠等人制得服服帖帖,但這周瑜只怕連他範榮寬也沒份了!

範榮寬心頭是又懊惱又擔憂,此時也只能朝王沐德道:“王公公果然好手段...”

王沐德呵呵一笑道:“俺家與藩臺大人一見如故,又豈能忍心看着藩臺大人爲難,大人且放寬心,俺家可不是獨食之人,有兄弟一口飯,自然也會給別個一口湯的。”

王沐德如此一說,也算是在表態,周瑜乃是神人一般的存在,遲早是要呈送到天子面前的,廠衛也不可能不插手,更不可能讓李秘吳惟忠或者他範榮寬之流來主理此事。

既然遲早要交出去,遲交不如早交,說不定還能分些功勞,範榮寬此時也是深刻體會到了。

王沐德等人出去迎接錦衣衛百戶的緹騎之時,李秘和宋知微等人,也收到了稟報!

“推官大人,蘇州府錦衣衛百戶所的緹騎,來...來了!”

宋知微一聽,頓時臉色大變,當場罵道:“渾賬!是誰走漏的風聲!”

那公差唯唯道:“是...是同知大人與...與王公公請來的...”

李秘聞言,沒有太多驚慌,反而笑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拜見老帥無多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瀕死逼出大潛質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決鬥共戮力第七十七章 另闢蹊徑查船隻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誤吉時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宮中詛咒亂牽扯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參領不識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終究需驗屍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五百二十一章 銀白修羅戰到底第二十八章 留宿別院遇詭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恭妃偷見密商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顧慮盡去待府試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工頭道出真演繹第一百零六章 女俠救命也及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樓坍塌魂飛兮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歡喜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一章 莊周曉夢迷蝶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成長之痛苦意義第四百四十二章 冤家攜手齊解謎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發且救急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五百零零六章 質疑鬼怪查隱秘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戶生血氣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五百四十二章 後宮召見舉能吏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二百九十四章 啓程前夜盜書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靜修山中無月日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魚龍蔓延幻術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見出宮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馬由繮也無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營往事與身世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
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拜見老帥無多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瀕死逼出大潛質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生死決鬥共戮力第七十七章 另闢蹊徑查船隻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臺英雄復仇記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誤吉時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見新太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宮中詛咒亂牽扯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參領不識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終究需驗屍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五百二十一章 銀白修羅戰到底第二十八章 留宿別院遇詭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恭妃偷見密商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顧慮盡去待府試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工頭道出真演繹第一百零六章 女俠救命也及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樓坍塌魂飛兮第四百零零五章 母子平安大歡喜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第六百二十一章 遼東總兵驕縱氣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一章 莊周曉夢迷蝶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成長之痛苦意義第四百四十二章 冤家攜手齊解謎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發且救急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五百零零六章 質疑鬼怪查隱秘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京城百戶生血氣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五十三章 奔走小廟稍整飭第五百四十二章 後宮召見舉能吏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鷙兄長贈謝禮第二百九十四章 啓程前夜盜書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突發詭案訪工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靜修山中無月日第一百三十四章 宴會散去且暫避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得刀奪島掀圖紙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魚龍蔓延幻術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見出宮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 見得司馬說秘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見遲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二百七十六章 少年劍師無奈去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信馬由繮也無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營往事與身世第四百四十八章 皇子之間的拼比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雨綢繆好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