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寧死不從

任瑤光自從向太后毛遂自薦,轉眼過了年餘,除被封了個華陽夫人的頭銜外,竟然一無所獲,她的焦急與浮躁可想而知,更兼屢屢被皇后“羞辱”,越發激起她早日揚眉吐氣的**,好不容易瞅着因爲勳國公被捕入獄,太后終於不再隱忍,就要有所動作,結果呢?什麼叫作“身邊之人唯有南喬最最合適、最有勝算”?這蕭南喬,還是個黃毛丫頭,論才貌風情,莫說與自己相去甚遠,簡直還不如陸嘉程,爲什麼是她,憑什麼是她?!

所以韋太后正滿懷熱切地盯着南喬,冷不丁卻聽任氏大喊一句:“太后還請三思!”

韋太后險些沒有勃然大怒,大是懊悔離座之時,沒有順手抄出一根玉如意,這時可以直接砸向任氏的花崗石腦袋。

又突然看見南喬竟然“怦”地一聲膝跪在地,竟也是滿面蒼白,彷彿她剛纔聽到的話,不是將獲契機侍御,而是就要被押上刑場,被鍘刀切斷脖頸。

“太后開恩,寬恕妾身違令……望太后收回成命,妾身並無野心,亦從不望爭獲聖寵,妾身只願侍奉太后頤養天年。”

任瑤光怔住,疑惑南喬是被她剛纔那話嚇破了膽,可自己真有這麼猙獰?

韋太后更是將南喬的話嗤之以鼻,但她既要利用南喬,也只能繼續佯作慈祥:“快別說這些傻話,我知道你這孩子孝順,我命中無女,確也巴不得有你這麼一個乖巧孩子侍奉膝下,可你畢竟是後宮嬪妃,職責在於爲皇家開枝散葉,再說你若能得聖寵,將來亦能開解聖上心中誤解,不再聽信皇后離間我與他母子之情,這纔是大孝,更對社稷君國有利。”

說着又要扶南喬起身,但這回卻沒能將南喬扶起來。

“妾身辜負太后信任,犯不孝之罪,但太后……”南喬竟然淚落如雨:“妾身寧死,也不能聽從太后此一囑令,甘受太后懲處!”

韋太后原本以爲南喬只是惺惺作態,萬萬不料竟說出寧死不從這等狠決的話,一時之間也是滿腹狐疑,她也不再堅持扶南喬起來,只強忍着不滿的口吻:“有話緩緩說,尋死覓活,這可觸犯宮中大忌!好孩子,你可是受了誰人威脅,才至於如此膽怯?”

說話間,已經極其不善地掃了任瑤光一眼,大有懷疑之色。

任瑤光有苦說不出,只好上前攙扶南喬:“阿蕭可別誤會,我請求太后三思,只是因爲擔心太后中皇后激將之法,急於求成更引聖上不滿,對你可沒有惡意。”

卻也沒將南喬扶起,反而惹得南喬匍匐大拜,倒像是被她摁下頭去,任氏驚得連連後退,幾疑南喬就是聽從皇后指使,意圖陷害她。

這當然是任氏多想了,皇后壓根沒把她放在眼裡,需得着這般大廢周章。

南喬像是被逼無奈,只好向太后坦誠:“妾身入宮之前,族公連連叮囑,並非華陽夫人以爲,讓妾身與皇后爲敵,反而告誡妾身,萬萬不能違逆皇后……妾身之所以疏遠皇后,是因心懷怨懟,因妾身入宮,是被逼無奈身不由己,妾身早已心有所屬,若非輔助皇后之令,尚有可能與傾慕之人成全姻好,可因父母之命,不得不斬斷前緣,但妾身入宮之前,已經下定決心,就算不能與意中人雙宿雙棲,亦要留得清白身,就當自己乃終生未嫁,或許能夠感動神佛,保佑來世,能夠如願得以幸運。”

這話是半真半假,真的是南喬入宮之前,確然有了暗中傾慕之人,可是她從來明白,今生今世不可能與意中人雙宿雙棲,她是心甘情願入宮,因爲就算無望與愛慕之人成全姻緣,她也願意不求回報的犧牲,她修的不是來世,仍是今生。

她所堅持的執迷的,是哪怕能爲那人略盡心力,只要那人能因爲她的付出得到幸福,縱使捨棄性命,亦無怨無悔。

總好過,今生一直無干,在他的心裡,了無痕跡,他甚至不知道世上有她這麼個人存在。

所以南喬這時的感情,這時的哭泣,一切牴觸與懇求,都是真摯的。

她決不可能侍御,因爲一旦侍御,那人也許對她心生鄙惡,因爲皇后,纔是那人此生摯愛,她不能有損皇后,寧願死,也不能。

就連韋太后也不由動容,長嘆道:“越是年輕,感情便越是熾烈,罷了,我也不逼你。”

這回,韋太后終於順利把南喬扶了起來。

悻悻然的仍是任氏,南喬告辭後,她仍存質疑:“妾身真不敢相信,宮中女子,竟有如此癡心不智之人,既與意中人此生無緣,爲何不求榮華富貴?還請太后三思,妾身當真以爲,蕭氏南喬,不足以取信。”

這也是委婉解釋,早前她那句阻止,既不是憤憤不平,更不是擔憂太后急於求成,僅僅是認爲南喬藏奸,不值得信任而已。

對於任瑤光的伎倆,韋太后更加嗤之以鼻:“我還沒瞎,看得出來蕭氏確然不存奪寵之志,但我信不信她又如何?她那出身,註定只能當作刀匕之用罷了,這回暢遊苑爭端,她表現尚可,至少說明還有利用之處,這枚棋子暫時留下來,也未嘗不可。”

“太后當真已有部署,決意動搖皇后獨寵之位?”任氏更關心的,仍是這一樁與她息息相關的事。

“否則,你以爲我爲何挑生今日這場爭端?”

不是爲了打擊張靈藥這叛徒,以及試探蕭氏麼?任氏心裡這樣想,嘴上卻還聰明:“恕妾身愚鈍。”

“我知道連你也會認爲,我是衝着張氏,想利用南喬,逼迫皇后處治張氏。”

“太后此計原本高明,可恨是那陸氏不知好歹,她舅父馮繼崢,早便與太后私下結盟,她本應心領神會,卻哪裡想到陸才人空有才貌俱佳之美名,卻是名不符實。”

太后險些沒被這話嗆得翻白眼,忍了幾十忍到底沒忍住:“我看你纔是名不符實!賀燁對待陸氏,僅封才人一視同仁,這便證明賀燁對馮繼崢已經心懷不滿,若陸氏再與我親近,不用皇后離間,賀燁必定洞悉陸氏居心叵測,越發會厭鄙牴觸。陸氏正因智計不凡,自入宮以來,纔會疏遠長安殿,就算我囑令耳目,告誡她用錯方法,以雅會詩文博取名聲,不足以引起帝王注目,她卻無動於衷,看似無爲,實爲表明立場,也只有這樣,至少還有希望贏獲聖寵。”

任瑤光這纔有如醍醐灌頂:“太后料到陸氏不會偏幫沈氏,仍這樣安排,便是想予陸氏機會,博取皇后信任,導致皇后養虎爲患?”

太后長長吸一口氣,卻並沒有糾正任氏的謬錯,又忽然心中一動:“我原本想利用蕭氏作爲後着,但她既不情願,勉強大有可能適得其反,我也知道你,一直等待契機,並非我信蕭氏而不信你,只因你乃我親信爲有目共睹衆所周知,皇后對你,也必定更存戒備,論親近聖躬,蕭氏比你更爲有利。”

見任氏又想爭辯,太后一揚手臂:“如今蕭氏暫不能用,我也只能重新考慮,或許你與陸氏,會一同贏得契機。”

跟着便將一番計劃細細道來,聽得任瑤光眉飛色舞鬥志昂揚,絲毫沒有留意見太后眼底深處,隱隱譏鄙不屑的神色。

但太后不忘叮囑任氏:“齊端一案,務必叮囑謝、韋二相督促執行,儘快逼得賀燁決斷,開釋兇犯,這可是重之中重,不容有失!”

任瑤光大惑不解:“正值改制之初,暨陽令卻被豪強毆殺,往重裡論,兇犯甚至可處謀逆大罪,若聖上開釋兇犯,豈非不利新政推行?”這便是很不認可太后的計謀,認爲根本不可能達償所願。

而且任瑤光甚至認爲,太后根本不用幹預改制,因新政損毀的是絕大多數利益集團,必定會引起衆怒,只要底下官員陽奉陰違,遲早便會不了了之,又就算新政順利推行,黨徒利益受損也只是暫時而已,只要太后成功施行殺手鐗,重掌政權,新政便會成爲一紙空文,太后下令取消,便能大獲人心,何必多此一舉,折騰出暨陽令一案。

以任瑤光的智計,當然無法理解韋太后從不會將賭注壓在唯一計劃上的心態,就算她已經決定採用謝瑩的毒計謀刺賀燁,又就算得手,別忘了朝中已有太子,而後族的勢力也不容小覷,所以韋太后根本不可能只謀賀燁性命,在此之前,她必須着手離間帝后,剪除後族近臣,這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她反敗爲勝的計劃。

在此之前,她還必須保證姚潛不會背叛,但開釋姚潛已經不可能,滅口又是萬不得已之計,最好是收買大理寺卿,起碼先讓姚潛不至於久受酷刑折磨。又就算殺人滅口,沒有大理寺卿爲內應,也萬萬不可能成功。

大理寺卿嚴慎,乃馮繼崢黨徒!

馮系雖多詩書之族,具實職,可免賦稅,但就算詩書之族,難免也有親誼不曾入仕,據新政,皆爲納賦之戶,親誼利益受損,必會紛紛向家主抗議,這就是說新政也會傷及馮黨利益,但他們愛惜聲名,不肯爲浮利招惹罵名,大多不會公然抵制新政。

韋太后可以代行,不用馮繼崢等擔當風險,就能保證他們利益無損名利雙收。

再加上促成陸嘉程得寵,無疑又是給了正統系一大利益。

韋太后以爲諸多好處,已經足夠讓馮黨動心,使兩大派系之間的結盟更加牢固。

第449章 奸智第691章 露尾第86章 相斷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1338章 母子第631章 任媵人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990章 “秦八郎”殺到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1029章 不服輸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921章 發作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89章 鬧鬼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1184章 舊殿堂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856章 大醉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1265章 世事玄奇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946章 末路第967章 妒嫉極可怕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162章 禍從天降,存活艱難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1002章 王妃下山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20章 結盟叩音第55章 驚世駭俗的野心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131章 名門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118章 獻城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1212章 正着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19章 “結交”元三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526章 遠走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64章 應對含象殿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223章 驚變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757章 不該惹第86章 相斷第688章 一個“小賊”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376章 難捨第88章 離魂劍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477章 封口第1276章 大醉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24章 這回真要休妻了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15章 中秋近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453章 姻緣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
第449章 奸智第691章 露尾第86章 相斷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1338章 母子第631章 任媵人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990章 “秦八郎”殺到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1029章 不服輸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921章 發作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89章 鬧鬼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1184章 舊殿堂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856章 大醉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1265章 世事玄奇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946章 末路第967章 妒嫉極可怕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162章 禍從天降,存活艱難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1002章 王妃下山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20章 結盟叩音第55章 驚世駭俗的野心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131章 名門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118章 獻城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492章 錯綜複雜的兒女情事第1212章 正着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19章 “結交”元三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526章 遠走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64章 應對含象殿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223章 驚變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757章 不該惹第86章 相斷第688章 一個“小賊”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376章 難捨第88章 離魂劍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477章 封口第1276章 大醉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24章 這回真要休妻了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15章 中秋近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453章 姻緣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