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

bookmark

黃福忍不住嘆道:“不曾想我遠離京城十年,當初那個‘好聖孫’,竟然真的成長起來了。”

黃淵點了點頭說道:“兒子如今已經算是太孫的人,讓父親也免了選擇之難。”

黃福呵呵笑道:“既然我父子有此機遇,又何必前瞻後囑,三心二意!那英國公,黔國公,哪個不是人中豪傑,他們能心悅誠服拜伏在太孫腳下,我父子還有何可猶豫的!”

論資格,在永樂當今一衆名臣中,黃福的資格即使不是前三,也超不過前五。

太祖時期,他就是工部侍郎,永樂元年,就成爲了工部尚書。那個時候,現在朝中一幫所謂名臣,不過是他的後輩。

論能力,他能獲前後三任皇帝的青睞,在工部期間大刀闊斧改革,被髮送充任軍需官,又爲幾十萬大軍糧草安排的井井有條。

在安南期間,他還對交趾地區進行戶籍編制、並定賦稅、設置學校並安排先生,數次與當地民衆宣諭德意,並嚴謹下屬不要擾民。於是,安南境內得以穩定。

只是時運不濟,先是得罪酷吏陳瑛,後又與內監關係惡劣,導致了他離開京城,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

要說怨恨,他的心裡也並非沒有。眼看着一個個後輩現在都跳到了自己的頭上,自己還是一個掛着尚書銜的布政使,心意怎能平?

黃淵看着頭髮鬍子已經花白的父親,心中也是一陣酸澀。

從小到大,他最敬佩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可是眼睜睜地看着父親被誣陷,被髮配,又一步步向上熬。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終於能夠幫得上自己的父親了。

他心中一動,低聲說道:“父親,如今朝中局勢變幻,太孫殿下執意開疆拓土,整個朝中都有一種躁動的氣息,人人想着建功立業。據兒子所見,英國公封交趾還只是第一步,後續的各大勳貴,朝廷恐怕也會一步步封出來,爲大明屏障。若是我們此時立意海外,未嘗不能獲得一塊封地,成就我黃家輝煌。”

黃福楞了一下,這十年來,他一心想要回歸中樞,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他沉吟了一會兒,還是嘆了口氣說道:“爲父今年已經五十有五,年近花甲,再也沒有如此雄心壯志。淵兒若是有此想法,爲父自會支持,但是爲父的心願還是回到那座已經離開十年的都城。”

想到英國公張輔如今因爲交趾焦頭爛額,他覺得將自己的父親拖入這趟渾水,是在有些難爲父親了。

“是孩兒考慮不周,父親的確應該頤養天年了。不過,振興黃家的重任,孩兒義不容辭,卻還要父親能在後面幫孩兒拾遺補缺。”

黃福呵呵笑道:“身爲黃家子,這本就是我們父子的責任,何來推卸之理。”

黃淵又說:“孩兒觀那太孫行事有理有據,重才能,輕人品,連紀綱,龐瑛,莊敬之輩,他都能用的得心應手,並且還給他們安排好後路,也非寡情之人。他跟孩兒也問過父親幾次,言辭之間對父親當初爲大軍籌集軍糧,在交趾安定民心都褒譽有加,若父親回京,想必能得到重用。”

黃福奇道:“太孫如今已掌武事,內政也能插手?連那太子如今都未親政,他能影響到爲父任職?他就不怕皇上忌諱?”

黃淵沉吟了一下,回憶着與太孫的接觸,以及少數幾次看見皇上與太孫在一起時候的姿態。他嘆了口氣說道:“皇上對太孫的寵信無以復加,太孫出入宮城不僅沒有限制,就連大部分內監也都視太孫爲新主人。相比之下,太子因爲身體欠佳,在宮中的勢力遠遠不如太孫。當初皇上身邊的七大內侍,除田嘉禾,孟驥,雲祥年歲已高,其餘四人都與太孫關係匪淺。特別是鄭和,如今更是被太孫之一要了出來,安排在了海軍擔任總監,與都督劉江並列。

“皇上對太子忌諱,更多是因爲太子受儒家影響太深,而太孫與皇上性情相近,皇上才一點也不在乎,將整個海軍交於他手,並且不在乎太孫發展自己的勢力。皇上年歲比父親還大兩歲,現在看來,這是在爲太孫接管大權布子了。”

黃福喜道:“若真是如此,投靠太孫卻是一步絕佳好棋,你說的爲父心癢難耐,真想現在就回到京城,見見這位好聖孫。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將太孫交給你的任務,圓滿完成。”

黃淵笑道:“太孫不是小氣之人,這次讓孩兒帶來了十萬銀幣,足夠糧資。孩兒只要兩月內完成這項任務,就是大功一件。”

見自己的兒子深受大權在握的太孫重視,黃福其實很爲自豪。“明日你隨爲父去交州府,見過英國公,然後與芸娘她們見上一面,就啓程去占城,暹羅,真臘,爲父前幾日已經派人前往這幾地打聽行情,想要湊夠糧食應該不難。”

第二日,黃淵獨自一人起身,前往升龍府。這裡原本是陳朝的國都,被大明佔領下來之後,這裡被改名叫交州府。

廖正職責在身,不能離開船隊。而陳宣則是不願意去見位高權重的英國公,被安排到了周邊遊玩。

交州府位於平原腹地,周邊數百里都是肥沃農田,這裡稻米一年三熟,乃是天下少有的大糧倉。

要不是去年的瘟疫和戰爭,一百萬石糧食,這一地就能籌集到。

傍晚時分,船還沒有進城,就已經看到碼頭上,在官兵的護衛下,一大幫女眷聚集在那裡。

黃福忍不住笑道:“胡鬧,一會兒就到家了,何至於來迎接。”

黃淵的眼睛卻已經忍不住在人羣裡尋找着那熟悉的身影,離家一年,不管是年邁的母親,溫柔的妻子,還是兩個可愛的孩子,時常都在他的夢中出現。

待河船靠岸,一個五歲大小的男孩就掙脫了丫鬟的懷抱,飛快地跑了過來,嘴裡喊着:“阿爺”眼睛卻盯在了黃淵的身上。

黃福笑着說道:“天天念着爹爹,爹爹回來了,還不趕快拜見?”

黃淵露了一絲溫柔笑容,笑道:“寶芽,不記得爹爹了?”

小傢伙搖了搖頭,雙膝一下子跪在地上,俯身磕了三下。“孩兒見過爹爹。”

黃淵上前抱起了他,用手在他頭上摸了幾下,笑道:“在家有沒有聽話?照顧好孃親和妹妹?”

寶芽小大人一般地說道:“孃親很好,就是春芽不懂事,是個好哭包。”

黃淵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用鬍子紮了一下他的小臉說:“肯定是你又欺負妹妹了。爹爹給你帶回來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一會兒讓人拿給你。”

把這孩子來到了人羣的前面,他在雙眼含淚的妻子臉上掃了一圈,輕輕點頭笑了笑,對方也還給了他一個舒心的笑容。

放下了孩子,他在一個已顯老態的婦人面前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說道:“不孝子見過孃親。”

老婦人也是滿眼含淚,上前摸着他的臉說道:“保國爲家是大孝,伺候父母是小孝。我兒別去經年,如今安然歸來,別無所求。”

等老婦人說完,旁邊的一堆年輕人就紛紛喊起了大哥,黃淵也一一跟這些弟弟妹妹們打着招呼,眼睛卻還忍不住往自己的妻子身上看。

這個家裡,威望最高的不是黃福,而是他的老妻韓氏。

當年黃福蒙冤入獄,是韓氏撐起了整個黃家的天,黃福從軍,後又直接在交趾任職,韓氏率領黃家二十六口,跋涉數千裡地,來到交趾相聚。

在她主持家規期間,不管是庶出,還是嫡出,她都一視同仁,黃福的幾個小妾她也都照顧的週週到到。任何人提起她,都不得不讚一句奇女子。

也是因爲有個韓氏這樣的主母,黃家家族和睦,兄友弟恭,兄弟姐妹上進好學。

包括黃福在內,每個人都對她敬重無比。

將母親親自扶上了車,韓氏對着車前的寶芽說道:“來跟祖母坐一輛車,讓你父親母親說說話。”

寶芽有些不願意,又看了看祖父,見祖父也不替他說話,就講條件說道:“那祖母要給我講故事。”

韓氏忍不住笑道:“寶芽可比你小時候滑頭的多,都會講條件了。來吧,祖母給你講故事……”

黃淵將寶芽抱上了車說道:“讓祖母歇歇,一會兒回家了,爲父就給你拿禮物。”

回到了自己的馬車前面,黃淵撩開了遮簾,看到抱着小女兒的芸娘擡頭迎向了他的目光,兩個人的眼睛就再也分不開了。

Wшw☢ TTkan☢ ¢Ο 當初離家之時,剛會喊爹爹的春芽顯然已經忘記了他,看見他就向母親的懷裡躲。

黃淵在妻子的對面坐下,忍不住伸手去攥住了她的手。“芸娘,一別經年,在家你要伺候父母,撫養孩子,還要替弟弟妹妹操心,辛苦你了。”

芸娘也使勁反抓着他的手,含淚笑道:“父母慈愛,弟妹謙恭,兩個孩子聰明懂事,妾身不苦。只是夫君不在身邊,妾身一直甚是掛念。”

黃淵慚愧地說道:“這次只是看你們一眼,最遲後天就會走。不過父親三月就會返回京城,那個時候,我們在京城就又能相見了。”

(汐牧羊人的掌門加更,稍晚會補上)

感謝山青盈,燈火見人家,的打賞,謝謝大家的訂閱

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十章 林家第十二章 藉機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00章 分功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二十章 曙光第七章 遷都第五十章 老人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十七章 備戰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十章 囚禁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七章 備戰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章 遷都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十章 學與道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
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十章 林家第十二章 藉機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00章 分功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二十章 曙光第七章 遷都第五十章 老人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十七章 備戰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十章 囚禁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七章 備戰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章 遷都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十章 學與道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