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

“至元二年,埃米爾帖木兒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他的母親是布哈拉人,他的父親埃米爾塔拉蓋是突厥化蒙古貴族,其祖先做過察合臺的大臣。父親死後繼爲碣石的封建城主。帖木爾是突厥化蒙古人,信仰綠綠,接受了波斯的影響,所以在思想上傾向波斯文化。”

“帖木爾26歲那年在故鄉附近地區反察合臺蒙古人貴族的統治。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爲跛子帖木爾。爲了鞏固政權,採取婚姻關係,因爲他將西察合臺汗國可汗的公主納爲妻妾,成了察合臺汗國的駙馬,所以又稱爲駙馬帖木爾。”

“洪武二年,他殺死具備兄弟情誼的西察合臺汗侯賽因,建立了帖木爾國。但是,當地如同我華夏春秋時期一樣,我們尊周王朝爲主,他們必須尊蒙古爲主。不管是帖木爾還是侯賽因,以及河中的任何一個地區突厥貴族,離開了察合臺系的君主,都不能夠統治河中。成吉思汗的合法性無疑要保留,至少在形式上要保留。”

“在找了一個傀儡當國王之後,帖木兒隨後征服波斯、花拉子模。洪武26年征服伊爾汗國和阿富汗國,而後北上進攻金帳汗國。隨後波斯薩拉伯卡發生外族叛亂,使其一改恢復突厥帝國光榮之進軍方向,將征服目標由蒙古各汗國轉向周圍各國。”

“從此以後,他師法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將叛亂之薩拉伯卡屠城,他隨後遠征藏南時,也維持同樣的策略。最著名一戰是與白帳汗國的脫脫迷失汗於昆都爾察河谷大戰,徹底擊敗金帳汗國。”

“在立國之初,帖木兒對大明畏之如虎,從洪武二十年起,帖木爾曾多次遣使進貢,是西域各國第一個向大明臣服的外藩。但是隨着他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對我大明的態度也開始改變。”

“洪武28年,帖木爾扣押各國使節,包括我大明與奧斯曼帝國使節,開始第二階段的擴張,隨後佔據藏南(印度北部)又於次年西征小亞細亞(土耳其)。”

“在小亞細亞,帖木兒大敗奧斯曼帝國,俘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國成爲了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的大帝國。”

這一點朱瞻基倒是很清楚,因爲前世歐洲人除了俄羅斯都對帖木兒很崇拜。他擊敗當時如日中天、擴張中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相當於是間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與整個歐洲。因爲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只差要滅了馬其頓了。

而後來雖然奧斯曼帝國滅了馬其頓,但是當時的歐洲已經發展起來了,有了火槍火炮,奧斯曼帝國也就無力西進了。

至於俄羅斯人,那是因爲被帖木兒殺的太狠了,一直到後世,俄羅斯人還很帖木兒不已。

而帖木兒從小亞細亞帶回的藝術家、工匠與學者,留給撒馬爾罕無數無價的傳世建築,成爲了中亞綠教文化的重心。

也就是說,是帖木兒的搶劫,才讓綠教發展到了中亞來。

“永樂二年,帖木兒妄圖來攻我大明,並且聚攏了二十萬大軍。但是出了撒馬爾罕不到千里,就一命嗚呼。帖木爾一生征戰四十餘年從無敗績,堪稱是一代梟雄。”

“帖木爾死時,他的國家危機四伏。四個兒子,長子、次子早逝,並且帖木爾沒有正式選定繼承人。三子在帖木爾逝世後不久也相繼去世;帖木爾兩侄子爲爭奪王位互相廝殺。此時勇武有爲的四子沙哈魯平定內訌,繼位爲王。沙哈魯也一反帖木爾對明朝的敵視政策轉變爲與明朝友好,在永樂十一年又向我大明進貢。”

陳誠的確有才,短短一番話就把中亞的局勢介紹的一清二楚。

朱瞻基問道:“那如今的帖木兒國與亦力把裡等國,相互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我看了你寫的《西域番國志》,裡面雖然寫的比較詳細了,但是仍然讓人看的一頭霧水。”

陳誠搖頭嘆道:“西域各國的複雜性,遠不是臣能分清楚的。他們相互之間不是一個民族,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同民族之間有各自征戰。而且,今天和好,明日就又戰,打完之後又和好,並且如今的各國之間都還有些親戚關係,但是信仰有不同,文化有不同,實在不能以國家來論,更多的地像一個個部落。”

“那如今的帖木兒可汗沙哈魯其人如何,如今的帖木兒國對我大明還有無威脅?那個奧斯曼帝國如今又是什麼情況?”

“沙哈魯此人雖然文武雙全,但是卻不足爲慮。如今的帖木兒國一分爲四,已經遠不是十幾年前的帖木兒國了。”

從他的書上了解了大部分情況,現在又聽陳誠詳細將一些難以著述和難以確定的定論用語言解釋一遍,朱瞻基也是收穫衆多。

不過今日使團人數來的不少,並不是提出添加私貨的好時機,所以朱瞻基又跟陳誠說道:“明日午後我會讓人去接你,給你看一樣東西,屆時我還有話與你說。今日爲爾等接風,自當把酒言歡。”

衆人紛紛豔羨不已,能夠被太孫私下邀約,那就等於是入了太孫的眼。眼見陳誠都五十歲了,這一次,終於算是熬出頭了。

陳誠卻煞風景地說道:“殿下有命,臣自當遵從。只是今日恕臣不能與衆共飲,金師仙逝,屍骨未寒……”

朱瞻基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明白,不以爲怪。諸卿,共飲……”

雖然陳誠這樣說,朱瞻基卻更欣賞他了,這樣一個有情有義的能臣,不可多得啊!

他也查閱了一些陳誠的資料。他乃江西人,洪武二十六年中舉人,二十七年貢士,得殿試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洪武二十九年出使西域撤裡畏兀兒(後世柴達木盆地西北地區),在那裡修建安定衛、曲先衛、阿端衛,保衛邊疆。

洪武三十年奉詔出使安南,升翰林院檢討,從七品。建文三年升廣東布政司左參議。

永樂四年到永樂九年入文淵閣修《永樂大典》。永樂十年升吏部驗封司員外郎。

從資歷上看,他這個人似乎並無多大才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從來沒有過擢升幾級的經歷。

但是這次出使西域,卻讓朱瞻基看到了此人的才華。他寫的兩本書,可以說是目前大明對西域最通透的介紹,光憑這個能力,就能將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朱瞻基不知道的是,陳誠此人在歷史上五次出使西域帖木兒帝國、韃靼,所做的貢獻與航海家鄭和齊名。

而他還有一個長處就是活的夠長。他今年雖然已經五十歲了,但是在歷史上,他活了九十三歲,等於他還有四十三年好活。

一個人再有才華,活不長也不行。只有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做出更多的貢獻。

第二日午後,陳誠應邀來到了興慶宮,旋即被朱瞻基帶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前面。

他比鄭和還有不如,看到那副巨大的地圖,再對比了一下大明的疆域,又對比了那個巨大的地球儀,雖然沒有崩潰,但是足足楞了一刻鐘。

朱瞻基一直等他回神才笑問:“員外郎看了此圖,有何感慨?”

聽到朱瞻基的聲音,陳誠纔回神說道:“請恕臣失禮。”

“不必多禮,孤不是重禮之人。”朱瞻基有些暗歎,現在這個時代,等級觀念深入人心,真是難以糾正。不過他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所以雖然腹誹,卻也不想改變。

“看了此地圖,員外郎有何想法?”

“天下之大,非無窮大,然亦非大明之天下。”

朱瞻基笑道:“大明亦無霸佔天下之雄心,不過,華夏之文化,必須要霸佔天下。孤觀爾著《西域番國志》,《西域行程記》,就覺得我華夏之文化,在西域不得人心,此乃大憾。”

陳誠猶豫了一下,長揖說道:“臣願爲大明文化使者,赴西域傳播我大明文化。”

朱瞻基知道他誤會了自己的意思,笑了笑說道:“你誤會了我的意思,你的才華也不僅僅於此。傳播華夏文化,隨意一個儒生就能做到,而你應該有更大的作用。”

陳誠原本還以爲自己要被髮配西域了,但是沒有想到竟然誤會了太孫的意思。這一刻,他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卻不敢再隨意猜測了。

朱瞻基拿出了自己撰寫的一篇棉花生長條件的述文,遞給了陳誠。

這述文是他從農書上抄載,然後又加上了後世的育苗一個步驟。同時,他在裡面加上了太陽的照射對棉花生長的影響。

陳誠看到這篇述文,更猜不透朱瞻基的想法了,他跟農業可以點邊也不搭啊!

朱瞻基這個時候才笑道:“孤觀你記載西域的土質與氣候,發現那裡適合棉花的栽種。所以想要借你的筆,將這一段加進你的《西域行程記》,並且將由我印製兩萬冊,一萬冊發給各級官衙,另一萬冊於書市出售。孤不僅有潤筆費給你,還要讓你的大名天下皆知。”

陳誠瞪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基,嘴脣顫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身爲一個文人,立言可謂是所有讀書人的終極夢想。雖然他的這兩本書都只是雜書,但是這兩本書若能得朝廷賞識,刊行天下,他陳誠也是雖死無憾了!

感謝小瘋子,燈火見人家,A663487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九十九章 構架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五章 斬殺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五章 隔閡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八十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六十章 佈局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五章 碰撞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八章 鄭家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六章 分道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新生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九十五章 八股
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五十章 老人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九十九章 構架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五章 斬殺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五章 隔閡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八十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六十章 佈局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五章 碰撞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八章 鄭家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六章 分道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新生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九十五章 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