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交易

印度半島。柯枝國。

自永樂五年,鄭和奉命在柯枝興建大明別宮,這座宮殿在永樂十三年耗費十萬民壯建成,永樂十五年,朱瞻基也曾下榻此地。

但是直到今日,這裡才迎來了它真正的主人。

朱棣的到來比朱瞻基當初要轟動的多,在他抵達之前,就派人通告了整個印度半島區域所有的國家,要他們前往柯枝見駕。

包括德里蘇丹國在內,他們都接到了大明使者的通知。

德里蘇丹國知道朱棣來此,帖木兒國當然也就知道了。而實際上,大明西征的消息,從幾年前就已經傳了過來。

當初朱瞻基在忽魯謨斯,直接將當地的帖木兒國部落驅逐出了幾百裡。

帖木兒國就派出了使者前往大明,想要興師問罪。但是當他們到了大明,才發現,原來大明早就將他們當做了徵略的目標。

隨後,大明開始在西北集結糧草,西北各部也都知道了大明將要對帖木兒國動武。

在帖木兒國與大明之間,還有東察哈臺汗國分裂出來的奕力把裡等國作爲緩衝。

忽魯謨斯戰役,讓帖木兒國知道了大明的火力威猛,不能力敵。

原本從西北進攻帖木兒國山高路遠,中間還有大片的荒漠無人區,帖木兒國不認爲大明有能力進攻他們。

但是朱瞻基在忽魯謨斯的開戰,讓他們知道了大明有能力從海上過來,發動一場大型戰役。

帖木兒國的繼承者沙哈魯知道事態嚴重,一邊向大明派出新的使者,並且帶來了大批的禮物,另一邊,又忙着緊急遷移首都。

帖木兒在世的時候,他作爲四子,封地在赫拉特。他跟朱棣一樣,搶奪了侄兒哈里的王位。隨後他將自己的兒子兀魯伯封到了帖木兒國的原本首都撒馬爾罕,自己將赫拉特作爲新的首都。

赫拉特位於後世的阿富汗境內與伊朗交界處,這裡相比撒馬爾罕當然遠遠不如,但是撒馬爾罕那裡民族混雜,韃靼人,哈薩克人,突厥人,白帳人龍蛇混雜。

而赫拉特這裡的人口民族都相對單純的多,幾乎全部都是突厥人。

從這一方面來說,沙哈魯與朱棣兩個人在原本的歷史中,做的事情幾乎一模一樣。

他們都是第四個兒子,都是搶奪了侄兒的王位,也都因爲統治問題進行遷都。

但是這一世,朱棣比沙哈魯幸運。因爲他的孫子朱瞻基能幹,如今大明的國力,比遊牧民族的鬆散帖木兒國要強大的多。

大明如果從海上過來,距離海岸線不到兩千裡的赫拉特就會成爲主要目標。

所以,沙哈魯被逼無奈,準備將首都再遷回撒馬爾罕。

朱棣抵達印度半島,帖木兒國就得到了消息,他們將南部的大部分部落全部北遷,不想給大明留下任何一點補給,拉長大明的補給線。

伊朗高原山高路長,只要大明不能從當地獲得補給,就很難穿過整個高原,進攻到撒馬爾罕去。

但是帖木兒國不是大明,他們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政權,而是一個個鬆散的部落組成的聯盟。

並不是所有的部落都恐懼大明,願意背井離鄉,離開自己部落的據點,進行遷徙。

如果沒有穩定的糧食和水源,再強大的部落都會在這種遷徙中衰落下去。

所以當朱棣抵達印度的時候,這裡已經內戰了起來。

沙哈魯是絕對不肯留下一個個部落,然後變成大明的補給點。對不願意遷徙的部落,施行了高壓政策,一時之間,整個伊朗高原戰火四起。

抵達柯枝的朱棣住進了豪華的別宮,得到這個消息更是開心無比。

他在別宮會見各國君主和王子,並且進行了大肆封賞,活像一個敗家子。

跟他相比,黃淵就要苦逼的多了。大軍抵達了柯枝,也就意味着他的悠閒日子到頭了,爲了出兵,他這個後勤總管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了。

“福安子,火油的來歷已經找到了,在波斯灣的沿海地帶,在黑羊王朝,包括波斯各地,都有大量的火油。現在的問題是,火油的運輸是個難題。”

火油是帖木兒國最具威力的武器,他們的弓箭,他們的鐵器,在面對大明的火槍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但是火油點燃了之後水不能滅,特別是大規模使用的時候,能給大明士兵造成巨大的威脅。

想要對付帖木兒國的騎兵容易,但是想要佔領帖木兒國的城池,就不能不考慮火油的威力。

既然帖木兒國有火油進行陣地戰和大規模會戰,那麼大明就不能沒有。

他們能利用火油進行防禦,大明也能利用火油進行進攻。

“傅學士,安排一下時間,我想見見黑羊王朝的伊斯坎達爾國王。”

傅安點了點頭笑道:“這是小事一樁,只是不知道福安子想要跟他談些什麼,老朽也好做些準備。”

面對傅安這個老臣,黃淵一直表現的很爲敬重,他看了看地圖說道:“如今波斯能跟帖木兒國分庭抗拒的就只有黑羊王朝,只有通過他們,才能獲得穩定的火油來源。”

洪武二十八年傅安攜帶朱元璋的親筆信出使帖木兒國,但是當時野心勃勃的帖木兒已經準備出兵東征,就把傅安扣押了起來。

這一扣押,就是十三年,一直到永樂五年,帖木兒死後,他的孫子哈里才釋放了傅安一行。

在西域十三年,傅安能說一口流利的波斯話,並且對中亞地區的各國情況都非常瞭解。

這一次,朱棣西征,他作爲隨軍參謀一直侍奉朱棣左右,並且對大明的行軍作戰,給出了許多有用的意見。

比如說,就是他提議大明南路軍隊應該兵分兩路,一路從印度出兵,在印度沿途可以獲得大量的補給,然後通過印度次大陸唯一的通道開伯爾山口,進入中亞。

這一路雖然道路漫長,光是在印度境內就要行軍兩千裡,但是從這裡出兵,對大明卻有着積極的好處。

從印度各國出兵,能夠將沿途的部落全部拉進大明的陣營。同時,能夠幫助那些小國將德里蘇丹國的勢力打壓下去。

如今的印度除了德里蘇丹國,就沒有一個大型勢力,以後便於大明管理。

而且從印度出兵,道路平整,哪怕路途遠一點,也要比從伊朗高原的山地行軍要快的多。

當然,伊朗高原也不能放棄,因爲那裡纔是帖木兒國的根據地,不進入伊朗高原,如何能打擊帖木兒國的勢力?

時間進入五月,南亞大陸進入了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這個時候行軍打仗,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季節。

如今的大明士兵大部分在柯枝休整,而另一部分,已經抵達了忽魯謨斯,準備在那裡修建一座城堡,作爲大明大軍的大本營。

不過這些由前軍總兵官隆平侯張信負責,不用黃淵來操心。

伊斯坎達爾在四月底就乘坐大明艦隊派來的艦船,帶着禮物從巴格達來到了柯枝。

三年前的一場海上大戰,大明艦隊全滅了帖木兒國的海上勢力,並且將南部的軍隊驅逐到幾百裡之外。

這直接讓帖木兒國在南部沿海的勢力大損,忽魯謨斯國也在這種局勢下,徹底地投靠了大明,從帖木兒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

黑羊王朝也爲之恐懼不已,他們在跟帖木兒國的對立中,就一直處於下風。連帖木兒國都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們又怎麼敢跟大明作對。

特別是今年年初,黑羊王朝的創立者優素福去世,伊斯坎達爾繼位。他可沒有其父親的英明偉略,更沒有繼續跟帖木兒國作對的勇氣,但是,他更不敢跟大明作對。

跟在內侍的身後,他又一次走進了這座巍峨的皇宮,這個皇宮比他的皇宮還要恢弘,但是僅僅只是大明皇帝的暫時落腳地。

據說大明皇帝的皇宮,那纔是真正的宏大,一個人住了一座城市。

他也很想有機會能跟大明的艦隊一起前往東方,去見識一下那座皇宮。

作爲行軍總管,黃淵在皇宮的前院東側擁有一座小院,在這裡辦公,發號施令。

伊斯坎達爾身爲一個國王,哪怕是一個小國的國王,黃淵也不能在禮節上失禮,親自在小院門口迎接了伊斯坎達爾一行。

通過傅安這個精通波斯話的翻譯,他們一番寒暄,進入了黃淵的會客廳。

伊斯坎達爾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張大型的地形圖,這是一張南亞的大型地圖,遠比伊斯坎達爾見過任何地圖都要精準。

光是這一張地圖,都能讓伊斯坎達爾感受到大明的人才濟濟。

他只遇到自己的地盤被塗成了綠色,而帖木兒國的地盤被塗成了黃色。

他忍不住在地圖前面看了半晌,才說道:“鄙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精準的地圖,不僅每一條河流,就連那些山峰,都被標註了出來。不知能否送我一張這樣的地圖?”

黃淵笑着說道:“一張地圖看似簡單,卻需要無數人員進行測量,王上想要獲得這樣的地圖,也應該付出相應的代價。”

伊斯坎達爾本來沒有這樣的奢望,在任何時代,一張精準的地圖,完全可以算是國之重器。

黑羊王朝哪怕傾盡全國之力,也不可能繪製出這樣一副地圖。

聽到黃淵這樣說,他立即精神大振,問道:“什麼代價?”

黃淵在波斯灣北角那裡,用鉛筆畫了一個圓圈說道:“在底格里斯河出海口的南部,有一塊荒漠地帶,據聞那裡盛產火油。如今我大明即將於帖木兒國開戰,需要大量的火油,所以想問王上要了這塊土地,讓我大明也能有一處穩定的火油供應點。”

只是這個條件,伊斯坎達爾回頭看了看自己的丞相,對方輕輕點了點頭,但是用食指在中指上面扒拉了一下。

按照他們來的時候的約定,伊斯坎達爾明白,丞相這是同意了這個條件,但是需要加碼。

底格里斯河在出海口那裡形成了一處三角洲,在三角洲的南部荒漠裡,沙漠下面,到處都是火油的噴口。

火油除了燃燒,沒有任何作用,並且因爲有火油,那裡的土地根本不能種植,也沒有人居住。

但是那裡的面積可不小,如果就用一張地圖換給大明,似乎有些虧了。

伊斯坎達爾考慮了一下說道:“用一張地圖就換去大片的國土,這很難讓部落的長老們滿意。大明如果想要那裡的土地,應該拿出更多的籌碼。”

黃淵點了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我們一直對大明的火槍……”

這個時候,傅安還沒有翻譯,黃淵還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傅安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說道:“王上,我們大明的火槍是不會給任何人的。”

黃淵問了傅安,知道了對方的意思,笑着說道:“火槍是不能交易的,但是我大明這次攜帶的有五百把彎刀,可以作爲交換。”

彎刀是馬上民族的主要武器,黑羊王朝的騎兵,主要武器就是彎刀。

整個南亞地區,以大馬士革的彎刀最爲出名,但是大馬士革在馬穆魯克王朝的管轄範圍之內,在大馬士革的北方,還有跟黑羊王朝敵對的白羊王朝。

白羊王朝與馬穆魯克王朝一樣,都是遜尼派,而黑羊王朝卻是什葉派。他們兩派之間的矛盾,比那些異教徒還要大。

西部是異端,東部是敵人,所以黑羊王朝的武器,只能從印度購買。

五百把彎刀,對於黑羊王朝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些彎刀是東瀛是對大明出口物資中比較重要的一項收入,他們接到了大明的訂單,然後用造東瀛刀的技術,造出了數千把阿拉伯彎刀。

大明現在除了一些勳貴喜歡買了東瀛刀買了當裝飾品,這些武器基本上都已經被淘汰。

這些彎刀是大明委託東瀛生產的,他們的東瀛刀鋒利異常,但是不耐砍。用同樣技術造出來的彎刀並不比一般的大馬士革彎刀差,運到西洋來,就能賣一個好價錢。

五百把彎刀,對大明來說不算什麼,能夠換來後世的科威特,可以說是非常划算。

但是在石油還沒有被利用上的今天,這些石油跟廢物差不多。

所以在伊斯坎達爾看來,他們能用一塊不毛之地換取這麼多武器,心滿意足了。

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八章 驚喜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八章 習武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七十章 欽差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七十章 欽差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章 家天下
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八章 驚喜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八章 習武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七十章 欽差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七十章 欽差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章 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