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候,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親愛的玉樹女士:
在這個技術支撐之下無論做什麼都越來越便捷的年月,思念曾經作爲人類普遍的情感正在消失。過去,當你想起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你曾經與他保持相對親密的關係,你能聯繫到她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打電話在過去來說是相對奢侈的,拍電報價格也非常的昂貴,如果選擇寫信的話,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對方纔能收得到。一來一回兩個月的時間就出去了,正因爲這樣的不便利,才創造了彼此思念的條件。在如今這樣的技術條件之下,這世間沒有相思之苦。每個人都能夠從自己的朋友圈拉出一份長長的名單,但名單上的人未見得願意搭理你。你要做的是剋制自己想要打擾別人的衝動,可以這麼說,在越來越便利的生活條件之下,人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本性。我們都曾經經歷過中學時代,也一樣接觸過一點哲學常識。
在中學教科書當中,曾經花費較大的篇幅論述一個問題,自私是人的本性嗎?其中有一個關鍵的名詞解釋就是什麼叫自私?比方說當我餓肚子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填飽自己的肚子,不是先想着填飽別人的肚子。當我缺錢花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賺錢給自己花,而不是賺錢給別人,這到底算不算是自私呢?面對利益,我產生了與別人競爭的行爲,這到底是不是自私?我記得教科書是這樣定義自私的,如果你的需求是合理的,追逐利益的手段也合乎情理,這就不是自私。這兩大條件其中一條不具備,就算是自私。爲了論證人不是生而自私,他們舉了一個例子,我國有一個鄂倫春族,世代以漁獵爲生。打到獵物之後,一定會予以均分。那個時候沒有人想多吃多佔,這就說明人不是生而自私。教材指出自私是伴隨着私有制的產生而產生的,我後來有這樣一種觀點,如果人不是生而自私,爲什麼會出現私有制呢?在我看來人性自私是私有制出現的重要基礎。
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人必須依靠與別人的合作才能活下去,這就意味着沒有人敢破壞這種合作。所以這個時候人表現出來的那種高度自覺,不是因爲人生而無私,而是迫於現實,不得不如此。我甚至可以這樣說,自私,其實不應該把它解釋成是一種人性。而應該把它只做是一種物性,因爲自私就是一種動物的本能。我們看到在動物界,很多動物圍繞着領地、配偶、食物等其他資源展開激烈的爭鬥,而且這些動物也不是隻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拉倒了,只要條件允許,無不想多吃多佔。當然這種說法也可能是誅心之論,因爲動物對世界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而自私是建立在一定的智力水平之上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相信還會持續下去,而我也會繼續捍衛自己的說法。人的身上有兩種屬性,一種叫生物屬性,一種叫社會屬性。自私這種心理狀態來自於他的生物屬性,而道德是來自於他的社會屬性。
我一般習慣於把生物屬性稱作物性,把社會屬性稱作人性。在我收到你回信的這一段時間,有兩部電影非常的受人關注,一部是賈玲女士導演的《你好,李煥英》,一部是陳思成先生導演的《唐人街探案三》。這兩部電影剛開始上映的時候,《唐人街探案三》處於絕對的優勢,這個時候圍繞着這部電影的爭議也就相繼出現了,第一個問題是它的評分非常的低,第二個問題是角色的人物設定也引起了爭議,第三個問題是過去圍繞導演本人的一些爭議性事件又被舊事重提,第四個問題是裡邊有太多的廣告植入,第五個問題是裡邊一些情節的設定不夠自然,這五大問題最終拖垮了這部電影的行情。
相比之下賈玲女士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表現一直非常的穩定,逐漸出現了後來居上的態勢。有人估計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會突破五十億,賈玲女士導演生涯第一部作品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也要指出這樣的成績不是她事先能預料到的。你也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幕後故事,在這部電影出現之前,已經有了小品和話劇的版本。至少在有限的範圍內反響很不錯,在搬上大熒幕之初,電影情節以及背後的故事並沒有引起大家過多的關注,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相關的話題漸漸有了熱度,在片中擔任主角的張小斐女士憑藉這一角色積攢了良好的口碑。在片中擔任男主角的沈騰先生,也憑藉着這部片子成爲全國票房最高的男演員。有關這部電影被討論最多的自然是賈玲,女士的母親也就是片中的主角李煥英,每個人關於母親的記憶會不一樣,但也沒有那麼不一樣。
在這裡我要指出一個問題,現實生活當中不孝的行爲大多數會發生在家境貧寒的人身上。因爲盡孝對於他而言就意味着不可承受之重,相比之下一個家境殷實的人,想要盡孝心也有物質條件給予支持。參加工作之後,我越來越有這樣一種感悟,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必須有能力幫助別人,如果你想別人成全你,你也得有成全別人的本事。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交易,你沒有交易的本錢,拿什麼獲利呢?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做大規模的交易,你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交易。只要能保證在交易過程當中不斷獲利即可,不要覺得付出就是壞事,只要付出能夠與收穫相當,你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友情、愛情、親情,三者的關係是這樣的,愛情大於友情,親情大於愛情。因爲你愛一個人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不愛了。但親情不同,打斷骨頭連着筋。
隨着年紀的增長,我也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於反思自己。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我的解釋是如果你沒有辦法處理好對上的關係,對下的關係往往也好不到哪裡去。比方說你與父母長官的關係非常糟糕,這就意味着你與子女下屬之間的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當你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時,應該首先找到自己的側重點,三綱是傳統倫理體系當中一個重要的名詞,意思是一切人際關係都以君臣、父子、夫婦爲綱,正所謂綱舉而目張,只要能把這三種關係處理的非常妥當,你在整個人際關係當中就會表現的遊刃有餘、從容不迫。處理上下關係時,側重點應該放在上面,在你之下的人會學習你的方式與你相處,反過來在你之下的人不會學習你的方式與你相處。
人際往來的本質就是交易,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一件事至關重要,就是你必須學會積攢交易的籌碼。你手裡的籌碼越多,大家就越願意跟你來往。如果你手裡的籌碼寥寥無幾,你對於別人而言就不具有交往的價值。如果你的手裡什麼都沒有,別人對你就會唯恐避之不及。手裡沒有什麼可供交易的籌碼,兩隻眼睛卻總是盯着別人的東西,在交際場上這樣的人如同瘟疫。那麼交易的籌碼究竟應該怎麼積攢起來呢?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跟別人不斷的交易,然後不斷的盈利。還有一點非常關鍵,你能夠拿得出的籌碼必須夠硬、夠吸引人。這就意味着你在創造這些籌碼的時候,必須具備一種工匠精神。我不知道我說的這些話,在你看來會不會有一種非常勢利的感覺。某主持人在不斷晉級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每上升一個咖位,過去與他咖位相等的朋友就會被他踢出圈。因爲那些人已經不配與他坐在一起了,他的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但必須說這就是真實的人性,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做法,只是那位先生做的太過明顯罷了。
前幾天在與某人交談的過程當中,我沒有很好的剋制自己,竟然當着她的面發起了牢騷。結果引起了對方的警覺,立刻告訴我,她幫不了我什麼忙。我也立刻告訴她,我不會求她幫忙。今天不會,以後不會,永遠不會。其實我很不願意很多人關心我,這種想法可能不是大多數人都有的,他們很願意被別人關心。貢獻這種關心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東西,他們只需要動一動嘴皮子,寥寥數語就可以讓自己具備一種優越感,就可以讓對方擡不起頭來。這就好比有個人臉上長着斑,另外一個人就會不停關心你臉上的斑,你會因此而感激他嗎?你永遠不要指望他能夠幫助你去掉臉上的斑,因爲留着這些斑,他會更加的開心。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真的在乎你的哀樂,那個人一定是你自己。
到目前爲止,我的人際關係始終處於一種塌方的狀態,歸根到底是我沒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起的體面。我也在很多場合提到過自己的這一感受,我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已經爛尾的小說,篇幅冗長,可大家早早就看到了它的結局。這樣的小說實在沒辦法,讓大家看下去,可作爲劇中的主人公,我不得不繼續往前走。如果有一天,造物主忽然決定停,更我的人生戛然而止。凡是被這部戲牽連到的人都會感到慶幸,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我必須告訴你,對你我非常的感激。像我這樣的人理應是沒有朋友的,可你願意跟我來往。但仔細一想,我能給你的東西真是少的可憐,在我活着的時候,我一定記得爲你祈禱。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一顆星星懸在天上,我所有的光一定是爲你點亮。
在虛歲十四歲之前,我已經有過一些不愉快的回憶。在這之前我不敢想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但它卻發生了。那個時候我雖然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卻沒有保護自己的足夠力量。在那期間我也有過一些非常猥瑣的舉動,說出來一定會讓你感到噁心。到鎮上讀初中之後,我的生理特徵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也就是在那一段時間,我迎來了人生當中非常艱難和痛苦的日子。上高中之後,我找回了部分自信,我對世界的認知也一點點脫離過去那些人對我的影響。我不再把追星當成是一件不好的事,對待社會上的各種人,各種現象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再後來就到了省城,頭一個半年雖然讓我感到有些失落,卻也始終沉浸在對事物的美好幻想當中。在那個秋天,一位長得非常體面的姑娘出現在我的世界裡。這很像是夢境,但卻如此的真實。
必須指出,一個人良好的自我感覺,往往與現實相去甚遠。如果當時我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很多事情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關鍵是我的幻覺竟然無形中給別人造成了壓力,在這期間我真正見識了什麼叫做人性可惡。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我終於有這樣的感悟,一個人好發表議論絕不是什麼好事,對於一切人和事,你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但可以不把它說給別人聽。對待自己的份內職責要非常的勤勉和認真,在跟別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人心險惡,不是說說而已。真的非常感謝你不止一次說過肯定我的話,在你的面前,我必須坦率的承認自己是存在很多不足的人。不過過去的已經過去,最重要的是把手頭的事情處置妥當,對於我而言。你彷彿是春天裡的一縷清風,冬日裡的一縷暖陽。非常期待與你下一次通信,更期待與你再次重逢,願友誼之樹長青,我對你說的每個字都發自內心。
在我週歲二十五歲之前,一直是通過虛擬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其實那根本無所謂滿足,只會讓需求變得越來越大。洋歷十月初,我來到南稍門附近。有一間會所看上去並不是很引人注目,在小紙片的指引之下,我來到了這個地方。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這種東西,店家贈予我一張會員卡,以後每次來都可以憑藉這個打折。這張會員卡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感,多年以前我曾經看到一位叔叔帶着相似的卡片,他大概也來過類似的地方,做過相似的事情。我至今記得。那是一位頂着黃頭髮的女子,年紀應該不是很大,長得也非常的普通,她的樣子完美的體現了他的職業特徵。對她的表現我是肯定的,問題是我自己很不爭氣。總而言之,那是一次遺憾之旅之後,很多次我都是爲了彌補這種遺憾。
這就好比你曾經開啓過一扇門,當你看到下一扇門等待你開啓的時候,你很難忍住不去動它。每一次試圖彌補遺憾,每一次都以遺憾告終。後來我用一個比喻形容當時遇到的這種情形,想讓方便麪吃出牛肉麪的感覺是不可能的。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因爲不熟悉規則吃過虧,也曾經上當受騙。從那個時候我悟到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之所以被騙。往往不是因爲騙子把騙局設計的多麼完美,因爲他只要準確的知道你的需求,就算是騙局,設計的多麼離譜你都會相信。人是非常卑微的,在你看來許許多多衣冠楚楚活得十分體面的人,在另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它表現的如同牲畜一樣。那個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人的第一屬性是什麼呢?是它的生物屬性還是社會屬性?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物性而存在,但如果沒有社會屬性作爲基礎,單方面的想象無論多麼絢麗,到最後一定會留下遺憾,而這個遺憾很可能會讓你付出根本沒有辦法承受的代價。
人必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打算依靠什麼活下去呢?在現有的條件之下,人必須通過交易才能活下去。體面的生活需要有足夠多的籌碼用於交易,如果你有別人需要的才幹,如果你有滿足別人需要的產品,如果別人對你的需要大於你對別人的需要,你就可以過得相對從容。反之,你就不得不放棄部分尊嚴維持交易。我的一位同學曾經反覆給我說過這樣的話,在生存面前人什麼都不是。在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圈子裡,其實裡邊有很多見不得人的事。太多的算計,太多的交易,太多的人情世故。現在回想起來,我都感到有些難過。如果在省城期間我始終保持克制,不做不該做的事,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人必須保持冷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須反覆的問自己,這到底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還是情緒化的決定?
在上小學的時候,我有一大快樂。閒暇時間或者外出訪客,或者有客來訪,每與之對坐,必定會高談闊論,而且經常會發生激烈的辯論。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之後的日子裡,我仍舊熱衷表達喜好辯論,那個時候沒覺得說話會給自己惹上麻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發現,我原來是那麼一個自作多情的人,因爲經常失言,我開始嘗試剋制自己的這一特徵,卻始終沒有根治。再後來就參加了工作,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說上一嘴。說話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大小輕重,因爲這個緣故,我沒少與人發生衝突。如果說現在我告誡自己六個字的話,那就是慎言、慎言、慎言。有一次看《谷園講通鑑》,裡邊有一個人喜歡結交豪俠、議論時事、臧否人物,馬援就勸自己的兒子不要與這個人來往,果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每個人就引火燒身。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的切身利益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得爲自己爭取利益。這個人是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的,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也知道尊重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君子了。圍繞着利益與別人競爭是人生當中的常態,所以當你處於競爭狀態時,要始終保持理智。要努力瞭解對手,找到對付他的辦法。到目前爲止,如果有人問我自己的切身利益在什麼地方?自己需要什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這些利益?我沒有辦法,直接了當的告訴他,甚至也沒有辦法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知會他。對於我自己來說,如果單純強調沒有配偶,這件事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如果沒辦法建立自己的事業,婚姻也會難以維持。只有事業到了一定的規模,婚姻纔有了賴以維持的基礎。任何與這一認知相違背的觀點都是臭狗屎,當然很可能我有生之力都沒有辦法把自己的事業推進到那樣的規模,如果結局已經註定,英年早逝或許是最好的結局。純粹從文學的角度出發,這樣會讓主角帶有一絲神秘感,而且能夠藏拙。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愛情?對於一個沒有戀愛經歷的人來說,自然是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的。如果硬讓我給出一個答案,我想說愛情始於兩情相悅,終於永不變心。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種觀點,戀愛在最初的階段像酒一樣濃烈,之後濃度就會逐年遞減,到最後跟水一樣。水相比於酒,索然無味。但對於一個人而言,水的重要性遠勝過酒。像酒一樣的愛情只是短時間內出現的幻覺,如果你追逐這種幻覺,到最後一定會落得一場空。真正能夠長時間存在的是兩個人友善的度過漫長的時光,不隨意發脾氣,無論說話做事,永遠在意對方的感受。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正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