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號 生而爲人

三候,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親愛的玉樹女士:

在這個技術支撐之下無論做什麼都越來越便捷的年月,思念曾經作爲人類普遍的情感正在消失。過去,當你想起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你曾經與他保持相對親密的關係,你能聯繫到她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打電話在過去來說是相對奢侈的,拍電報價格也非常的昂貴,如果選擇寫信的話,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對方纔能收得到。一來一回兩個月的時間就出去了,正因爲這樣的不便利,才創造了彼此思念的條件。在如今這樣的技術條件之下,這世間沒有相思之苦。每個人都能夠從自己的朋友圈拉出一份長長的名單,但名單上的人未見得願意搭理你。你要做的是剋制自己想要打擾別人的衝動,可以這麼說,在越來越便利的生活條件之下,人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本性。我們都曾經經歷過中學時代,也一樣接觸過一點哲學常識。

在中學教科書當中,曾經花費較大的篇幅論述一個問題,自私是人的本性嗎?其中有一個關鍵的名詞解釋就是什麼叫自私?比方說當我餓肚子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填飽自己的肚子,不是先想着填飽別人的肚子。當我缺錢花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賺錢給自己花,而不是賺錢給別人,這到底算不算是自私呢?面對利益,我產生了與別人競爭的行爲,這到底是不是自私?我記得教科書是這樣定義自私的,如果你的需求是合理的,追逐利益的手段也合乎情理,這就不是自私。這兩大條件其中一條不具備,就算是自私。爲了論證人不是生而自私,他們舉了一個例子,我國有一個鄂倫春族,世代以漁獵爲生。打到獵物之後,一定會予以均分。那個時候沒有人想多吃多佔,這就說明人不是生而自私。教材指出自私是伴隨着私有制的產生而產生的,我後來有這樣一種觀點,如果人不是生而自私,爲什麼會出現私有制呢?在我看來人性自私是私有制出現的重要基礎。

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人必須依靠與別人的合作才能活下去,這就意味着沒有人敢破壞這種合作。所以這個時候人表現出來的那種高度自覺,不是因爲人生而無私,而是迫於現實,不得不如此。我甚至可以這樣說,自私,其實不應該把它解釋成是一種人性。而應該把它只做是一種物性,因爲自私就是一種動物的本能。我們看到在動物界,很多動物圍繞着領地、配偶、食物等其他資源展開激烈的爭鬥,而且這些動物也不是隻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拉倒了,只要條件允許,無不想多吃多佔。當然這種說法也可能是誅心之論,因爲動物對世界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而自私是建立在一定的智力水平之上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相信還會持續下去,而我也會繼續捍衛自己的說法。人的身上有兩種屬性,一種叫生物屬性,一種叫社會屬性。自私這種心理狀態來自於他的生物屬性,而道德是來自於他的社會屬性。

我一般習慣於把生物屬性稱作物性,把社會屬性稱作人性。在我收到你回信的這一段時間,有兩部電影非常的受人關注,一部是賈玲女士導演的《你好,李煥英》,一部是陳思成先生導演的《唐人街探案三》。這兩部電影剛開始上映的時候,《唐人街探案三》處於絕對的優勢,這個時候圍繞着這部電影的爭議也就相繼出現了,第一個問題是它的評分非常的低,第二個問題是角色的人物設定也引起了爭議,第三個問題是過去圍繞導演本人的一些爭議性事件又被舊事重提,第四個問題是裡邊有太多的廣告植入,第五個問題是裡邊一些情節的設定不夠自然,這五大問題最終拖垮了這部電影的行情。

相比之下賈玲女士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表現一直非常的穩定,逐漸出現了後來居上的態勢。有人估計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會突破五十億,賈玲女士導演生涯第一部作品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也要指出這樣的成績不是她事先能預料到的。你也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幕後故事,在這部電影出現之前,已經有了小品和話劇的版本。至少在有限的範圍內反響很不錯,在搬上大熒幕之初,電影情節以及背後的故事並沒有引起大家過多的關注,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相關的話題漸漸有了熱度,在片中擔任主角的張小斐女士憑藉這一角色積攢了良好的口碑。在片中擔任男主角的沈騰先生,也憑藉着這部片子成爲全國票房最高的男演員。有關這部電影被討論最多的自然是賈玲,女士的母親也就是片中的主角李煥英,每個人關於母親的記憶會不一樣,但也沒有那麼不一樣。

在這裡我要指出一個問題,現實生活當中不孝的行爲大多數會發生在家境貧寒的人身上。因爲盡孝對於他而言就意味着不可承受之重,相比之下一個家境殷實的人,想要盡孝心也有物質條件給予支持。參加工作之後,我越來越有這樣一種感悟,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必須有能力幫助別人,如果你想別人成全你,你也得有成全別人的本事。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交易,你沒有交易的本錢,拿什麼獲利呢?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做大規模的交易,你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交易。只要能保證在交易過程當中不斷獲利即可,不要覺得付出就是壞事,只要付出能夠與收穫相當,你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友情、愛情、親情,三者的關係是這樣的,愛情大於友情,親情大於愛情。因爲你愛一個人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不愛了。但親情不同,打斷骨頭連着筋。

隨着年紀的增長,我也把越來越多的時間用於反思自己。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我的解釋是如果你沒有辦法處理好對上的關係,對下的關係往往也好不到哪裡去。比方說你與父母長官的關係非常糟糕,這就意味着你與子女下屬之間的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當你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時,應該首先找到自己的側重點,三綱是傳統倫理體系當中一個重要的名詞,意思是一切人際關係都以君臣、父子、夫婦爲綱,正所謂綱舉而目張,只要能把這三種關係處理的非常妥當,你在整個人際關係當中就會表現的遊刃有餘、從容不迫。處理上下關係時,側重點應該放在上面,在你之下的人會學習你的方式與你相處,反過來在你之下的人不會學習你的方式與你相處。

人際往來的本質就是交易,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一件事至關重要,就是你必須學會積攢交易的籌碼。你手裡的籌碼越多,大家就越願意跟你來往。如果你手裡的籌碼寥寥無幾,你對於別人而言就不具有交往的價值。如果你的手裡什麼都沒有,別人對你就會唯恐避之不及。手裡沒有什麼可供交易的籌碼,兩隻眼睛卻總是盯着別人的東西,在交際場上這樣的人如同瘟疫。那麼交易的籌碼究竟應該怎麼積攢起來呢?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跟別人不斷的交易,然後不斷的盈利。還有一點非常關鍵,你能夠拿得出的籌碼必須夠硬、夠吸引人。這就意味着你在創造這些籌碼的時候,必須具備一種工匠精神。我不知道我說的這些話,在你看來會不會有一種非常勢利的感覺。某主持人在不斷晉級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每上升一個咖位,過去與他咖位相等的朋友就會被他踢出圈。因爲那些人已經不配與他坐在一起了,他的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但必須說這就是真實的人性,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做法,只是那位先生做的太過明顯罷了。

前幾天在與某人交談的過程當中,我沒有很好的剋制自己,竟然當着她的面發起了牢騷。結果引起了對方的警覺,立刻告訴我,她幫不了我什麼忙。我也立刻告訴她,我不會求她幫忙。今天不會,以後不會,永遠不會。其實我很不願意很多人關心我,這種想法可能不是大多數人都有的,他們很願意被別人關心。貢獻這種關心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東西,他們只需要動一動嘴皮子,寥寥數語就可以讓自己具備一種優越感,就可以讓對方擡不起頭來。這就好比有個人臉上長着斑,另外一個人就會不停關心你臉上的斑,你會因此而感激他嗎?你永遠不要指望他能夠幫助你去掉臉上的斑,因爲留着這些斑,他會更加的開心。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真的在乎你的哀樂,那個人一定是你自己。

到目前爲止,我的人際關係始終處於一種塌方的狀態,歸根到底是我沒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起的體面。我也在很多場合提到過自己的這一感受,我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已經爛尾的小說,篇幅冗長,可大家早早就看到了它的結局。這樣的小說實在沒辦法,讓大家看下去,可作爲劇中的主人公,我不得不繼續往前走。如果有一天,造物主忽然決定停,更我的人生戛然而止。凡是被這部戲牽連到的人都會感到慶幸,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我必須告訴你,對你我非常的感激。像我這樣的人理應是沒有朋友的,可你願意跟我來往。但仔細一想,我能給你的東西真是少的可憐,在我活着的時候,我一定記得爲你祈禱。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一顆星星懸在天上,我所有的光一定是爲你點亮。

在虛歲十四歲之前,我已經有過一些不愉快的回憶。在這之前我不敢想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但它卻發生了。那個時候我雖然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卻沒有保護自己的足夠力量。在那期間我也有過一些非常猥瑣的舉動,說出來一定會讓你感到噁心。到鎮上讀初中之後,我的生理特徵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也就是在那一段時間,我迎來了人生當中非常艱難和痛苦的日子。上高中之後,我找回了部分自信,我對世界的認知也一點點脫離過去那些人對我的影響。我不再把追星當成是一件不好的事,對待社會上的各種人,各種現象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再後來就到了省城,頭一個半年雖然讓我感到有些失落,卻也始終沉浸在對事物的美好幻想當中。在那個秋天,一位長得非常體面的姑娘出現在我的世界裡。這很像是夢境,但卻如此的真實。

必須指出,一個人良好的自我感覺,往往與現實相去甚遠。如果當時我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很多事情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關鍵是我的幻覺竟然無形中給別人造成了壓力,在這期間我真正見識了什麼叫做人性可惡。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我終於有這樣的感悟,一個人好發表議論絕不是什麼好事,對於一切人和事,你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但可以不把它說給別人聽。對待自己的份內職責要非常的勤勉和認真,在跟別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人心險惡,不是說說而已。真的非常感謝你不止一次說過肯定我的話,在你的面前,我必須坦率的承認自己是存在很多不足的人。不過過去的已經過去,最重要的是把手頭的事情處置妥當,對於我而言。你彷彿是春天裡的一縷清風,冬日裡的一縷暖陽。非常期待與你下一次通信,更期待與你再次重逢,願友誼之樹長青,我對你說的每個字都發自內心。

在我週歲二十五歲之前,一直是通過虛擬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其實那根本無所謂滿足,只會讓需求變得越來越大。洋歷十月初,我來到南稍門附近。有一間會所看上去並不是很引人注目,在小紙片的指引之下,我來到了這個地方。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這種東西,店家贈予我一張會員卡,以後每次來都可以憑藉這個打折。這張會員卡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感,多年以前我曾經看到一位叔叔帶着相似的卡片,他大概也來過類似的地方,做過相似的事情。我至今記得。那是一位頂着黃頭髮的女子,年紀應該不是很大,長得也非常的普通,她的樣子完美的體現了他的職業特徵。對她的表現我是肯定的,問題是我自己很不爭氣。總而言之,那是一次遺憾之旅之後,很多次我都是爲了彌補這種遺憾。

這就好比你曾經開啓過一扇門,當你看到下一扇門等待你開啓的時候,你很難忍住不去動它。每一次試圖彌補遺憾,每一次都以遺憾告終。後來我用一個比喻形容當時遇到的這種情形,想讓方便麪吃出牛肉麪的感覺是不可能的。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因爲不熟悉規則吃過虧,也曾經上當受騙。從那個時候我悟到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之所以被騙。往往不是因爲騙子把騙局設計的多麼完美,因爲他只要準確的知道你的需求,就算是騙局,設計的多麼離譜你都會相信。人是非常卑微的,在你看來許許多多衣冠楚楚活得十分體面的人,在另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它表現的如同牲畜一樣。那個時候我在想一個問題,人的第一屬性是什麼呢?是它的生物屬性還是社會屬性?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物性而存在,但如果沒有社會屬性作爲基礎,單方面的想象無論多麼絢麗,到最後一定會留下遺憾,而這個遺憾很可能會讓你付出根本沒有辦法承受的代價。

人必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打算依靠什麼活下去呢?在現有的條件之下,人必須通過交易才能活下去。體面的生活需要有足夠多的籌碼用於交易,如果你有別人需要的才幹,如果你有滿足別人需要的產品,如果別人對你的需要大於你對別人的需要,你就可以過得相對從容。反之,你就不得不放棄部分尊嚴維持交易。我的一位同學曾經反覆給我說過這樣的話,在生存面前人什麼都不是。在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圈子裡,其實裡邊有很多見不得人的事。太多的算計,太多的交易,太多的人情世故。現在回想起來,我都感到有些難過。如果在省城期間我始終保持克制,不做不該做的事,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人必須保持冷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須反覆的問自己,這到底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還是情緒化的決定?

在上小學的時候,我有一大快樂。閒暇時間或者外出訪客,或者有客來訪,每與之對坐,必定會高談闊論,而且經常會發生激烈的辯論。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之後的日子裡,我仍舊熱衷表達喜好辯論,那個時候沒覺得說話會給自己惹上麻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發現,我原來是那麼一個自作多情的人,因爲經常失言,我開始嘗試剋制自己的這一特徵,卻始終沒有根治。再後來就參加了工作,無論什麼事情都喜歡說上一嘴。說話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大小輕重,因爲這個緣故,我沒少與人發生衝突。如果說現在我告誡自己六個字的話,那就是慎言、慎言、慎言。有一次看《谷園講通鑑》,裡邊有一個人喜歡結交豪俠、議論時事、臧否人物,馬援就勸自己的兒子不要與這個人來往,果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每個人就引火燒身。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的切身利益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得爲自己爭取利益。這個人是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的,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也知道尊重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君子了。圍繞着利益與別人競爭是人生當中的常態,所以當你處於競爭狀態時,要始終保持理智。要努力瞭解對手,找到對付他的辦法。到目前爲止,如果有人問我自己的切身利益在什麼地方?自己需要什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這些利益?我沒有辦法,直接了當的告訴他,甚至也沒有辦法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知會他。對於我自己來說,如果單純強調沒有配偶,這件事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如果沒辦法建立自己的事業,婚姻也會難以維持。只有事業到了一定的規模,婚姻纔有了賴以維持的基礎。任何與這一認知相違背的觀點都是臭狗屎,當然很可能我有生之力都沒有辦法把自己的事業推進到那樣的規模,如果結局已經註定,英年早逝或許是最好的結局。純粹從文學的角度出發,這樣會讓主角帶有一絲神秘感,而且能夠藏拙。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愛情?對於一個沒有戀愛經歷的人來說,自然是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的。如果硬讓我給出一個答案,我想說愛情始於兩情相悅,終於永不變心。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種觀點,戀愛在最初的階段像酒一樣濃烈,之後濃度就會逐年遞減,到最後跟水一樣。水相比於酒,索然無味。但對於一個人而言,水的重要性遠勝過酒。像酒一樣的愛情只是短時間內出現的幻覺,如果你追逐這種幻覺,到最後一定會落得一場空。真正能夠長時間存在的是兩個人友善的度過漫長的時光,不隨意發脾氣,無論說話做事,永遠在意對方的感受。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正月十二

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078號 可以清心也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233號 禪之味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275號 風化第211號 鬼屋第152號 籠中鳥第322號 倦第209號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第336號 殘月第263號 匠人和意外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114號 月宮折桂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296號 更始第352號 心之所至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032號 高挑女士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213號 大祭第252號 惡兆第268號 洞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252號 惡兆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334號 泄氣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104號 論學第288號 辰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28號 死局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013號 交易的藝術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098號 朗潤圓第232號 風之花第238號 溢陽第011號 煙火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219號 聚會第329號 劍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188號 安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165號 祈年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316號 月華第247號 橋第316號 月華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103號 短視頻裡的女人第316號 月華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329號 劍第257號 祈日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255號 理性幻想第272號 枯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1號 塑形師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116號 濫觴第325號 懷恨隱忍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114號 月宮折桂第063號 臣之代第191號 我的世界在坍塌第119號 博弈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060號 留給世界一個背影第061號 逃離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338號 鳳還巢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257號 祈日第146號 自下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86號 祈禱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192號 看見人心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258號 惆悵第153號 夢中婚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
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078號 可以清心也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233號 禪之味第172號 竹林光影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275號 風化第211號 鬼屋第152號 籠中鳥第322號 倦第209號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第336號 殘月第263號 匠人和意外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114號 月宮折桂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296號 更始第352號 心之所至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032號 高挑女士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213號 大祭第252號 惡兆第268號 洞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252號 惡兆第143號 成和歲月第334號 泄氣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104號 論學第288號 辰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28號 死局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013號 交易的藝術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098號 朗潤圓第232號 風之花第238號 溢陽第011號 煙火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219號 聚會第329號 劍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188號 安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165號 祈年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316號 月華第247號 橋第316號 月華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103號 短視頻裡的女人第316號 月華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329號 劍第257號 祈日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255號 理性幻想第272號 枯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1號 塑形師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116號 濫觴第325號 懷恨隱忍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114號 月宮折桂第063號 臣之代第191號 我的世界在坍塌第119號 博弈第207號 按照劇本演出第243號 漫畫世界第060號 留給世界一個背影第061號 逃離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338號 鳳還巢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257號 祈日第146號 自下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86號 祈禱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192號 看見人心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258號 惆悵第153號 夢中婚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