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驚動中央

“失控?才區區十萬人受災,前後已經過去快三個月的時間,賑濟工作非但沒能安撫難民,竟然又鬧出了失控,這算是什麼道理!”袁世凱板起臉色,聲色俱厲的說道。

“凌晨收到的電文上說,臨榆縣官庫告罄,賑災款幾將用盡,因此各地賑濟所縮減了賑災開支,從而引起難民怨聲四起。”張一鏖說道。

“這些難民還真是養出刁性了,白吃白喝的養着,居然還嫌這嫌那,豈有此理。”袁世凱憤怒不減的說道。

“此事另有隱情,還得追究到前陣子,因爲山海關鎮守使吳承祿爲了遵循總統特令,而擅自拘禁賑災總司令袁肅進行調查,不料此舉導致山海關地區的老百姓與難民們對官府大失所望。後來吳承祿爲穩定民心,故而宣佈加大賑濟力度。哪裡知道官庫儲備原本不多,根本無力加大賑濟力度,最終不僅沒有兌現承諾,反而還削減賑濟開支,故而引起難民的不滿。”張一鏖語氣沉重的說道。

當然,在這番話當中他故意避開了一些敏感的地方,比如吳承祿逮捕袁肅這一節,畢竟之前這件事沒有專門上報到袁世凱這裡,所以沒必要說的太仔細。

“之前不是說情況已經得到控制了嗎?”袁世凱慍怒的說道。

“這……實不相瞞,之前袁梓鏡主持賑災,情況確實大有好轉。而且據袁梓鏡呈報上來的賑災計劃來看,他是打算採取實業賑災的辦法,一旦落實下來,不僅可以很快解決災情,同是更能帶來長治久安。”張一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把這件事說了出來。

對於他來說,但凡提及袁肅那解釋起來就會很麻煩,可不管怎麼說,袁肅主持賑災工作確實很有成效,自己還沒有泯滅良心到只考慮爲那些貪贓枉法之徒辯解的地步。比起掩飾貪贓枉法的過錯,他更願意彰顯一些好的一面。

“既如此,爲何又突然更換賑災主事官?”袁世凱氣惱的問道。

“大總統,之前是您下令要調查袁梓鏡,雖然調查的過程不詳不盡,但爲了避嫌所以還是讓袁梓鏡卸任返回灤州去了。”張一鏖連忙提示的說道。

“你們到底有沒有耳朵?啊?就算沒耳朵,那也應該有點腦子!我當初是怎麼說的,若調查切實則依法懲處,若調查不實則不予追究。我且問你,派去的人可曾調查出一個結果嗎?袁梓鏡私底下與洋人到底是什麼關係?”袁世凱聲色俱厲的說道,因爲情緒激動在說話時甚至還做出許多情緒化的肢體動作。

張一鏖頓時啞口無言,他知道如果繼續再解釋下去,最終只會讓事情變的更加複雜。更何況他也很清楚袁世凱的性格,正所謂事前是一個面,事後又是另外一個面。不難想象,假如調查證實了袁肅確實與洋人暗中互通,那此時此刻必然會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袁世凱來回踱了一圈步,漸漸緩和了個人的情緒,最後他站定腳步又說道:“這樣一件小事,前前後後拖延了三個月,事到如今不僅沒能徹底解決問題,反而還越鬧越離譜。你們一個個究竟是怎麼辦事的!”

張一鏖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大總統,天災人禍實在不能一言定論。”

袁世凱現在也沒心思發脾氣教訓,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用一種嚴肅的口吻聞到:“山海關那邊現在到底鬧成什麼樣子?”

張一鏖只好說道:“難民圍城,吳承祿下令開槍鎮壓,據說在一天之內已經槍殺了大約三百人。然而開槍鎮壓非但沒有起到威嚇作用,反而更加極其了難民和老百姓們的不滿,甚至還有洋人在報紙上揭露這是一次殘酷的屠殺……”

袁世凱額頭青筋凸起,雙手緊緊捏成拳頭,近乎咬牙切齒一般的說道:“誰讓他下令開槍的,他腦袋讓驢給踢了嗎?在山海關向難民開槍,他不知道山海關是什麼地方嗎?派過去的賑災會辦人呢,讓他去會辦,他辦的什麼事。”

中華民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內局勢縱然不明朗,但表面上依然是和平時期,在這個時候發生這樣的流血事件,實在是有極其嚴重的影響。這一點袁世凱心裡很清楚,張一鏖心中突然很清楚。吳承祿悍然下令開槍,而且還是近畿重地,就算南方不抓住這件事發動輿論抨擊,其他各方各派的勢力肯定也會糾纏不止。

更何況,根據彙報是打死了三百人,可是誰有能保證這個數字當中沒有水分?將近十萬的難民圍攻縣城,吳承祿必然是在慌亂中才下令開槍,慌亂中怎麼可能纔打死三百人?

至於北京派過去負責賑災會辦的趙方毓,之前在京城籌備賑災糧食時,很多人都知道此人底子不乾淨。此次難民局勢失控,直接原因就是賑災物資匱乏,而之所以匱乏正是因爲有人從中貪污。趙方毓負責押送中央下撥的賑災物資,他從中毛手毛腳自然是脫不了嫌疑。

“目前……中央派去的特派員還未有任何彙報……”

“別以爲我不知道,趙秉鈞派他的一個什麼侄子去負責押送賑災物資,其心可誅!鬧到家門口的事情你們一個個還不盡心盡力,當真是以爲自己位高權重可以目無法紀了嗎?”袁世凱冷森森的呵斥道。

張一鏖一臉鬱悶,這件事與他無關,現在反倒要成爲大總統發脾氣的對象。不得不說,他在心裡也十分埋怨趙秉鈞,辦起事來破綻百出,總是要人操心不已。

“你說,現在還能怎麼辦?”袁世凱厲聲問道,即便是在發脾氣時,他依然保持着理性。當務之急最重要的是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最怕的莫過於南方會有借題發揮的餘地。

“爲今之計,不如復請袁梓鏡主持賑災。”張一鏖試探的說道。

“既然這小子辦事有模有樣,當初就不應該撤換。”袁世凱語氣果決的說道。早先他聽說袁肅以私人名義從灤州募集了十一萬賑災款時,就知道這小子確實是幹實事的人,而且爲人處事的做派與那些舊官僚截然不同。

只不過他心裡有數,雖然自己從來沒見過這個族侄,但單從其這一年來的作爲就能看出,此子是一個權欲心極重的人。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如果衝勁過頭成了一種肆無忌憚的野心,那就不得不加以提防。

但不管怎麼說,他現在身爲中華民國至高無上的人物,面對一個才初出茅廬的後生小輩,也毋須有那麼多的擔憂。他能讓袁肅成爲堂堂鎮守一方的護軍使,也能讓其一文不名。

“若是這樣,那麼我即刻去擬這道命令下去?”張一鏖確認的問道。

“不止如此,山海關那邊事情已經鬧將出去,好事者必然不會輕易放過。這件事必須有一個交代,吳承祿、趙方毓二人立刻革職查辦,從嚴論處,以儆效尤。”袁世凱聲音充滿威嚴的說道。他終歸併不清楚山海關整件事的內幕,但不管內幕是什麼,在自家門口出了這麼大的狀況,不拿幾個酋首來以正視聽,今後近畿重地更不會得以安寧。

“那,再派人去徹查此二人嗎?”通常的時候,這樣的小問題張一鏖是不會多問,一切按照程序來辦就是,不過因爲之前有了先例,自己不得不多小心一些。

“一律交由東直隸護軍使代辦,一應查辦必須如實上報國府,關於二人罪處之事也需由國府覈實之後再赴執行。”袁世凱鄭重其事的說道。他心裡倒是很想弄清楚袁肅會怎麼處理此次事件,要知道趙方毓和吳承祿都不是普通人,即便犯下彌天大罪也需慎重小心的處置,一着不慎只怕就會種下禍根。

這樣棘手的事,正好可以考驗一番爲人處事的細節事項。

“明白了。”張一鏖點了點頭,隨即告退離去。

強烈推薦:

第55章第54章 ,購置軍火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4章 ,綁架之案第20章 ,越鬧越大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85章 ,雙重密謀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26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章 ,進諫工業第52章 ,各有意外第116章 ,軍醫學院第39章 ,過河拆橋第25章 ,作戰計劃第88章 ,控制戰爭第13章 ,以寡敵衆第95章 ,預備巷戰第81章 ,行營佈置第10章 ,轉危爲安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1章 ,遼東反攻第20章 ,總鎮問話第68章 ,着手鋪墊第12章 ,故設伏擊第61章 ,審餘小魚第45章 ,蕭牆之內第55章 ,前往保定第97章 ,正月過後第86章 ,中間收購第64章 ,烏雲密佈第19章 ,見宋教仁第76章 ,各有活動第46章 ,榮升護軍第75章 ,北洋態勢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4章 ,見宋教仁第39章 ,結交豪紳第97章 ,另有剖析第88章 ,聲名漸顯第65章 ,聯誼會上第23章 ,臨行安排第90章 ,擬兩部分第7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灤州馳援第66章 ,突來冷言第76章 ,試重機槍第24章 ,另有一手第88章 ,另有算盤第87章 ,旅順日軍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28章 ,兩頭態度第18章 ,大學拜訪第95章 ,宴會酒色第95章 ,學堂籌備第30章 ,唐氏雲南第90章 ,改制共和第66章 ,所謂顧慮第26章 ,聲東擊西第46章 ,北洋暗流第3章 ,保境軍資第25章 ,後來居上第30章 ,慘案發生第64章 ,兒女情長第28章 ,安山急事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76章 ,宮中對談第50章 ,開誠招降第15章 ,順利突圍第6章 ,不留俘虜第40章 ,新的編制第12章 ,籌碼在手第52章 ,單見高順第35章 ,合擊圍堵第71章 ,英式裝備第52章 ,西南事變第76章 ,慈善宴會第3章 ,保境軍資第93章 ,大膽之舉第10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請纓出戰第19章 ,趁勢而起第24章 ,人滿爲患第10章 ,談判決心第81章 ,行營佈置第70章 ,南下籌備第7章 ,收受利益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4章 ,背後陰謀第59章 ,安山喪禮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9章 ,南北劇勢第48章 ,南北駁火第41章 ,稅收分配第76章 ,淮安打探第81章 ,行營佈置第46章 ,灤州諮議第68章 ,着手鋪墊第95章 ,宴會酒色第80章 ,三方保舉
第55章第54章 ,購置軍火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4章 ,綁架之案第20章 ,越鬧越大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85章 ,雙重密謀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26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章 ,進諫工業第52章 ,各有意外第116章 ,軍醫學院第39章 ,過河拆橋第25章 ,作戰計劃第88章 ,控制戰爭第13章 ,以寡敵衆第95章 ,預備巷戰第81章 ,行營佈置第10章 ,轉危爲安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1章 ,遼東反攻第20章 ,總鎮問話第68章 ,着手鋪墊第12章 ,故設伏擊第61章 ,審餘小魚第45章 ,蕭牆之內第55章 ,前往保定第97章 ,正月過後第86章 ,中間收購第64章 ,烏雲密佈第19章 ,見宋教仁第76章 ,各有活動第46章 ,榮升護軍第75章 ,北洋態勢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4章 ,見宋教仁第39章 ,結交豪紳第97章 ,另有剖析第88章 ,聲名漸顯第65章 ,聯誼會上第23章 ,臨行安排第90章 ,擬兩部分第7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灤州馳援第66章 ,突來冷言第76章 ,試重機槍第24章 ,另有一手第88章 ,另有算盤第87章 ,旅順日軍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28章 ,兩頭態度第18章 ,大學拜訪第95章 ,宴會酒色第95章 ,學堂籌備第30章 ,唐氏雲南第90章 ,改制共和第66章 ,所謂顧慮第26章 ,聲東擊西第46章 ,北洋暗流第3章 ,保境軍資第25章 ,後來居上第30章 ,慘案發生第64章 ,兒女情長第28章 ,安山急事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76章 ,宮中對談第50章 ,開誠招降第15章 ,順利突圍第6章 ,不留俘虜第40章 ,新的編制第12章 ,籌碼在手第52章 ,單見高順第35章 ,合擊圍堵第71章 ,英式裝備第52章 ,西南事變第76章 ,慈善宴會第3章 ,保境軍資第93章 ,大膽之舉第10章 ,各懷鬼胎第11章 ,請纓出戰第19章 ,趁勢而起第24章 ,人滿爲患第10章 ,談判決心第81章 ,行營佈置第70章 ,南下籌備第7章 ,收受利益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4章 ,背後陰謀第59章 ,安山喪禮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9章 ,南北劇勢第48章 ,南北駁火第41章 ,稅收分配第76章 ,淮安打探第81章 ,行營佈置第46章 ,灤州諮議第68章 ,着手鋪墊第95章 ,宴會酒色第80章 ,三方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