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旅番號

沒過多久,中央軍番號的消息便傳遍開去。北洋上上下下有點遠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信號,不過所有人並沒有關注袁肅手裡握着的三個中央陸軍旅的番號。早在這項命令傳到到淮安之前,北京已經開始了中央軍的整編,南苑、北院兩個警備師首先被改編爲中央第一師、第二師。駐紮在山西、熱河一帶的第四鎮,則被更改爲中央第三師和第四師。四師師長依次分別爲田文烈、雷震春、唐天喜、何宗蓮。

不僅如此,總統府也公佈了直隸都督最新委任,暫由國務總理趙秉鈞代理。

趙秉鈞並不前往保定上任,而還是在北京直接遙領。同時在保定設置中央軍第五師籌備處,由朱泮藻爲籌備總長,負責整頓直隸省零散軍務,並以直隸陳光遠部、天津蔡成勳部爲基礎編練中央陸軍第五師。

同時指派蔡成勳前往山東,與王懷慶部就地擴招爲中央陸軍第六師,駐防濟南。第六師師長爲蔡成勳,副師長爲王懷慶。

在察哈爾、熱河分別又以地方部隊爲基礎,進行整頓和擴編,分別設置中央陸軍第七師和中央陸軍第八師。第七師師長爲張永成,第八師師長爲李長泰。

又調遣嫡系心腹陳宦統率本部人馬南下四川,再以陳宦本部陸軍第十一旅、伍祥禎陸軍第二十四旅爲基礎,擴編爲中央陸軍第九師,駐防重慶、瀘州和岳陽三地。

中央陸軍前九個師都是有根基的部隊,而且縱觀九個師的整編,大部分都是袁世凱執掌多年的嫡系部隊,又或者是刻意的兼併段祺瑞、馮國璋麾下的部隊。而九個師師長的任命更是昭然若揭,其中五個師長是當年在朝鮮追隨過袁世凱的老部下,另外四個也都是小站練兵時便嶄露頭角的人物

預計九個師的整編用不了兩個月的時間。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總統府在發出九個中央陸軍師的消息之後,緊接着又做出公示,將會在兩年之內餘全國各省都建立一支中央師,共計要到達三十個師的編制。

而立刻開始籌備的,便是河南中央陸軍第十師、第十一師,籌備總長分別爲張錫元、何豐林;陝西第十二師,第十三師,籌備總長爲陳樹藩和閻相文。第十到第十三四個師預計在明年開春之際便能完成建制,至於剩下十六個師則得視情況而決定。

面對此次中央政府大刀闊斧的整改,外界認爲這是袁世凱再重新打造全新的“北洋新軍”。當初清政府時期所預計的全國新式陸軍番號是三十六個,而如今雖然減少了六個,可在編制上去大大超過了之前的“鎮”。

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袁世凱此次籌備中央軍系故意撇開了許多昔日的得力干將,其中的深意實在是不言而喻。

北洋內部對於此次整改一直是默然不語,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袁世凱的用意,只是知道歸知道,萬萬是不能說出來。如今的北洋完全就倚靠着這層窗戶紙連接在一起,一旦有誰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整個北洋集團必然會四分五裂。

民國纔剛剛建立,北洋各路人馬也纔剛剛站穩腳跟,甚至不少人還沒有站穩腳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豈能引發內亂髮生?

許多擁護袁世凱的北洋中央系政客們倒是對此十分支持,他們都能感覺到北洋從始至終的鬆散,所以期盼能夠通過這次建立中央軍來強化團結。當然,往個人利益上來說,他們這些沒有兵權的政客最怕的就是受軍閥威脅,像段祺瑞、馮國璋這樣大權在握的人面前,顯然要捉襟見肘。簡單的來說,也是因爲個人政治利益所在。

在“三十個中央陸軍師”的氣勢之下,袁肅手裡掌握的三個中央旅番號顯然沒有可以炫耀的光澤。當然這對袁肅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省的成爲槍打出頭鳥的目標。

過完七月上旬,淮安和淮北的情況已然穩定下來。

正當袁肅開始安排啓程返回灤州的行程計劃時,北京再次發來電文。此次電文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中央軍的詳細建制,包括各級部隊的規範,軍紀軍規,軍餉和糧草的開支方案,軍服和武器裝備的制式化等等;另外一部分則是中央政府特別批下三十萬軍事經費,用作三個中央旅的建設工作。

這當真又喜從天降,雖說現在已經過了用錢的階段,但有錢肯定不是壞事。

有了這筆三十萬的經費,不僅可以更快速的幫助淮北、淮安兩地警備司令部建設,更能加快中央第二旅和第三旅的擴編工作。

袁肅在領到款項之後,立刻把錢派發下去,催促郭文遠、趙山河抓緊編制。

在關於中央軍詳細建制的裡面,還提到中央軍的服色,將統一規劃爲土黃色的軍服。以區別於各地方零零散散其他顏色的軍服。

袁肅慶幸沒有立刻開始訂製淮北、淮安兩地部隊的軍服,否則又要重新更改顏色。隨即他與淮安、淮北以及灤州的紡織廠做了交代,訂製一批全新的夏季軍服,要求在九月之前全數交付到各路部隊。

到了七月十一日,袁肅在淮安召開了一次政府工作會議,不僅要求淮安本地官員全部到場參加,還要求淮北的官員也趕來與會。藉着這次工作會議,他向淮北、淮安制訂了一系列政府工作任務,其一是大力推動教育建設,兩地在今年年底之前各自興建兩所公立小學和一所公立中學,並儘快試推行義務啓蒙教育。

其二是規範政府各項法規,取消不合法、不合規、重複的各項條例規定。所有法規逐步向大都督府靠齊,落實法規統一化。

其三是對工商農的分層次扶持,減免大部分工業行業的稅率,減免部分商業的稅率,以及嚴格控制農業稅的徵收,以實際收成爲基礎來制訂每一期農稅徵收辦法,最高不能超過八分之一的比例。尤其是最後一項,要堅決杜絕欺壓農民,剝削農民,利用各種藉口強徵苛捐雜稅。

袁肅甚至當場直接說道:“既有言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敞開的這把火放在這裡,誰敢碰,我就要誰的命!”

其四是增設社會福利制度,引進灤州的公民保障局方案,開設社會保險來保障本地百姓的養老和教育事業。屆時將會在淮安、淮北分別開設“肅業保險公司”,代替公民保障局來x經營社會福利的各項項目。

其五是開辦官方銀行,由本地政府、民間商人以及灤州肅業公司共同出資。官辦銀行同樣是延續“北方銀行”的名稱,在淮安和淮北設立分行。所經營的項目同樣與北方銀行一樣,協助政府、保險公司來完成資金週轉和運作。

此次會議結束之後,淮北、淮安兩地的官僚從某種程度上對袁肅又有了全新的意識。

就袁肅命令要求推進的發展事業,以及對本地工商農多政策的扶持來看,這位年輕的將軍的的確確是想有一份作爲。很少會有人對教育事業和農民問題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尤其在農民問題上還要牽扯到許多大地主的利益,着實是舉步維艱。

然而袁肅確實用最簡單的辦法來緩解這些問題,那就是減少政府的財務積累,把政府稅收用在實際的地方。儘管如此一來,讓官員們的利益有所損害,但就長遠來看,也絕非是一棒子打死的地步。正所謂細水長流,多少還是能有一些甜頭。

衆官員也不敢有太多怨言,相反在表面上還有說出一通讚美恭維的話。

政府工作會議的消息陸續見報,袁肅下達的政務任務和制訂全新的條規,很大程度上附和了各階層人民的利益。商人、工人、農民都能感到鬆了一口氣,也都能感到今後會有更好的景況,不得不承認袁肅是一位考慮周全、切實爲民的好官。

正因爲這些消息鋪墊了袁肅在民間的名聲,關於成立官方銀行的籌資上也得到了積極的擁護,本地許多商人紛紛願意出資入股。粗略的估計,北方銀行淮安、淮北分行融資甚至可以有可能超過總行。

淮安、淮北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南北戰爭的陰影在這兩地已然消失的乾乾淨淨。

【閻相文(?~1921)字煥章。山東濟寧(今山東濟寧市任城區)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曾反對辛亥革命。1917年任直隸第二混成旅旅長。次年入湘鎮壓護法軍。1920年秋升任陸軍第二十師師長,1921年5月又被任命爲陝西督軍。因原陝督陳樹藩抗不交權,6月,閻奉命以駐河南南陽的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旋改爲陸軍第十一師)爲主力進攻潼關直趨西安,以駐湖北的吳新田的第七師從武關、紫荊關入陝,側擊西安;親率第二十師隨馮玉祥的先遣部隊西進,準備武力接收。】

第67章 ,撮合婚事第97章 ,正月過後第13章 ,重挫元氣第41章 ,瀛臺大會第49章 ,別開生面第26章 ,統制試探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4章 ,防線告急第65章 ,說趙山河第80章 ,灤州會議第72章 ,開營訓練第59章 ,意外事件第34章 ,民軍奇部第80章 ,三方保舉第36章 ,官辦銀行第55章 ,前往保定第66章 ,化工產業第4章 ,鬆坡百里第82章 ,雪中送炭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4章 ,對話叔父第32章 ,堅持進攻第56章 ,培植親信第2章 ,痛下狠手第35章 ,制訂政策第41章 ,稅收分配第73章 ,諮議之事第24章 ,無心無意第49章 ,別開生面第12章 ,初談青島第23章 ,暗中行動第1章 ,江湖義氣第46章 ,灤州諮議第11章 ,別有用心第44章 ,下有對策第18章 ,一時衝突第65章 ,局勢急轉第60章 ,北洋新星第28章 ,安山急事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0章 ,慘案發生第88章 ,軍政發展第85章 ,初露野心第79章 ,外內異乎第45章 ,蕭牆之內第15章 ,事發突然第63章 ,背道消息第2章 ,痛下狠手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79章 ,先禮後兵第6章 ,暗藏勢力第82章 ,營中出事第27章 ,逐步展開第82章 ,營中出事第72章 ,整軍欲動第87章 ,旅順日軍第94章 ,背後陰謀第57章 ,對簿一談第75章 ,各自爲政第79章 ,先禮後兵第34章 ,另有目的第68章 ,着手鋪墊第84章 ,實業賑災第4章 ,鬆坡百里第89章 ,壬子新年第36章 ,仁卿態度第61章 ,審餘小魚第87章 ,旅順日軍第84章 ,趁勢發展第84章 ,實業賑災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39章 ,袁氏家宴第39章 ,袁氏家宴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0章 ,叔父認侄第92章 ,灤州煤礦第33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初談青島第22章 ,魚龍混雜第93章 ,鄭州事變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章 ,討價還價第10章 ,談判決心第30章 ,隻身行賄第82章 ,少更於老第73章 ,南北交鋒第25章 ,幾番折騰第87章 ,隨營學堂第85章 ,中央命令第69章 ,實業之想第3章 ,輿論手段第17章 ,遇孫連仲第12章 ,籌碼在手第8章 ,會見蔡鍔第50章 ,約談合作第2章 ,似有察覺第90章 ,改制共和第56章 ,見林伯深第69章 ,一戰前夕
第67章 ,撮合婚事第97章 ,正月過後第13章 ,重挫元氣第41章 ,瀛臺大會第49章 ,別開生面第26章 ,統制試探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4章 ,防線告急第65章 ,說趙山河第80章 ,灤州會議第72章 ,開營訓練第59章 ,意外事件第34章 ,民軍奇部第80章 ,三方保舉第36章 ,官辦銀行第55章 ,前往保定第66章 ,化工產業第4章 ,鬆坡百里第82章 ,雪中送炭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4章 ,對話叔父第32章 ,堅持進攻第56章 ,培植親信第2章 ,痛下狠手第35章 ,制訂政策第41章 ,稅收分配第73章 ,諮議之事第24章 ,無心無意第49章 ,別開生面第12章 ,初談青島第23章 ,暗中行動第1章 ,江湖義氣第46章 ,灤州諮議第11章 ,別有用心第44章 ,下有對策第18章 ,一時衝突第65章 ,局勢急轉第60章 ,北洋新星第28章 ,安山急事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0章 ,慘案發生第88章 ,軍政發展第85章 ,初露野心第79章 ,外內異乎第45章 ,蕭牆之內第15章 ,事發突然第63章 ,背道消息第2章 ,痛下狠手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79章 ,先禮後兵第6章 ,暗藏勢力第82章 ,營中出事第27章 ,逐步展開第82章 ,營中出事第72章 ,整軍欲動第87章 ,旅順日軍第94章 ,背後陰謀第57章 ,對簿一談第75章 ,各自爲政第79章 ,先禮後兵第34章 ,另有目的第68章 ,着手鋪墊第84章 ,實業賑災第4章 ,鬆坡百里第89章 ,壬子新年第36章 ,仁卿態度第61章 ,審餘小魚第87章 ,旅順日軍第84章 ,趁勢發展第84章 ,實業賑災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39章 ,袁氏家宴第39章 ,袁氏家宴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0章 ,叔父認侄第92章 ,灤州煤礦第33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初談青島第22章 ,魚龍混雜第93章 ,鄭州事變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章 ,討價還價第10章 ,談判決心第30章 ,隻身行賄第82章 ,少更於老第73章 ,南北交鋒第25章 ,幾番折騰第87章 ,隨營學堂第85章 ,中央命令第69章 ,實業之想第3章 ,輿論手段第17章 ,遇孫連仲第12章 ,籌碼在手第8章 ,會見蔡鍔第50章 ,約談合作第2章 ,似有察覺第90章 ,改制共和第56章 ,見林伯深第69章 ,一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