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攻丹陽

丹東東北方向呂嵩亭,第二十八旅前敵司令部設置於此。

董政國剛剛聽完前線發回來的彙報,此時臉色很不好看。不過他並沒有急着動怒,日軍早有準備那已經是佔盡先發的優勢,眼下麾下的部隊都是新兵出身,又缺乏許多可用的重武器,第一次作戰受挫顯然是情理之中。

他之所以臉色不好看,關鍵還是在作戰任務不能不按時完成。

沒過多久,一名侍從官將師部的電報送到了董政國跟前,說道:“大人,鳳縣來了電報,師部那邊讓我們沉着應戰,不必急於一時。”

董政國接過電文看了一邊,心中暗歎:陳副師長果然是明白人,這我就放心了。

隨即他又看到電文最後面的附言,陳文年要求這一仗一定要控制傷亡數量,並且大可爲達目的不擇手段而行事。這一點倒是讓人非想許多,也間接的爲目前的進攻困境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環境空間。

“二十九旅那邊在佔領北郊時,是不是接管了一個軍用燃油站?”沉思片刻之後,董政國立刻開口向一旁的副官和兩名參謀副官問道。

“是的,是日軍交通隊預留在丹東的燃油供應站,據說日本士兵是打算燒燬這座燃油站,但是聽附近的村民說,日本士兵撤退的時候讓附近的村民看好燃油站,說用不了多久他們還會取回來的。”副官回答的說道。

“哼,這些小鬼子還真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以爲這戰爭結束之後所有東西都會物歸原主。真正要物歸原主的話,整個遼東都是我們中國的。好的很,今天就要讓他們看看我們中國軍人到底敢不敢下狠手。”董政國冷笑着說道。

“旅長,你打算怎麼做?”副官忍不住追問道。

“當務之急,我們應該繼續增兵城內纔是,讓四團補上去,哪怕是強攻都能攻過去,何必還要在這裡跟他們的游擊隊來計較?”一名參謀副官提建議的說道。

“你們懂什麼,小鬼子的機關槍架在哪裡,強攻只會讓兄弟們死傷更嚴重。馬上給我接通二十八旅旅部的電話,我要跟袁旅長商議一下接下來的作戰方案。”董政國果斷的說道。

結合董政國剛纔詢問關於日軍燃油站的事情,衆軍官或多或少是猜想到一些情況。

副官試探的向董政國問道:“大人,您該不會是要火燒丹東吧?”

董政國露出一抹似有殘忍般的笑容,絲毫不做作的說道:“正所謂無毒不丈夫,小鬼子自以爲我們在外交和政治會忌憚他們三分,那我們索性就玩一個大的給他們看看。巷戰咱們玩不過他們,也沒時間跟他們玩,不過堅壁清野這一招還是可以試一試。”

副官與幾位參謀官面面相覷,火燒丹東確實可以最直接的解決目前進攻的困境,甚至還能將日本苦心經營十多年的,連接遼東和朝鮮的重要交通樞紐付之一炬。到時候即便戰後要把丹東交還給日本,也無非是一座廢城罷了。

“只是,這……爲了區區幾百個小鬼子,就搭上城中這麼多的老百姓,會不會有些……”仍然有人感到幾分擔憂。

“現在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丹東淪爲日本殖民地已經快二十多年來了,這裡是日本重點經營的地方,其價值可不是區區幾百個小鬼子這麼簡單。至於老百姓,先派人去通知城內正在作戰的部隊,儘可能疏散百姓,然後將城中有用的物資優先轉移出來。”董政國吩咐道。

“是,這就安排下去。”副官立馬應道。

隨後,董政國與二十八旅旅部接通了電話,向二十八旅旅長袁績熙仔細闡述了他火攻丹陽的計劃。以目前城中的戰況而言,日軍的防線大部分集中在城區靠近南邊的繁華地方,同時日本關鍵的軍方機構、政府機構也都在附近地區。

眼下正是天氣乾燥的深秋季節,城內有許多幹枯的樹木,也有數不清的老實木板建築。丹東因爲靠近朝鮮,這裡也居住着許多朝鮮人,而朝鮮的民族建築最是容易着火。董政國計劃派遣專門的火攻部隊,將燃油站儲備的燃油全部取出,一邊製造繞燒瓶,一邊直接將燃油桶投入使用,順便還帶上一些便攜的沾油火把。

袁績熙並沒有太反對董政國的火燒丹陽計劃,他同樣是收到了師部的電報,同時也覺得應該在丹東製造一些更具有影響力的戰鬥事件,這樣才能更好的從戰略角度上分擔蓋州的壓力。他所感到擔心的,同樣還是覺得此舉破壞力太大,只怕不會留下什麼好名聲。

商榷一定,二十八旅和二十九旅立刻着手行動。

兩邊各派出了兩個營前往燃油站籌備火攻的器材,又各派了兩個連到城中開始疏散老百姓,並順帶的轉移一些物資。至於相關的命令和彙報,也都陸續傳到師部和城內各路作戰部隊那邊,以求得到最全面的配合。

第二十九旅六團三營九連的士兵進城之後,先行分配士兵到各個街區進行疏散,事實上在城北的疏散工作僅僅只是門面工作,因爲屆時放火燒城不會是在北城這邊,並且按照目前的風向而言,火勢也未必能往北燒。不過還是爲了以防萬一,不說天有不測風雲,只說一絲一毫的火苗飛竄,都有可能形成無法預料的燎原之勢。

沿着城北主幹道一路前進,路上也沒有太盡力的去通傳消息。正所謂人傳人,一傳十十傳百,只要把消息放出去了,下面的那些老百姓自然會自行奔走相告。行進沒多久,九連忽然發現前方靠近交戰去的兩個街區的地方,居然有一所十分龐大並且門面威嚴的建築。只可惜建築的牌匾不是中文,九連的士兵們誰也看不懂。但是單單從這頗有風格和上好材料的外表來看,也能猜出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膝蓋是被帶鐵鏽的金屬割傷,所以不得不防啊。各位大大生活中也一定要小心一些纔是呀!】

第4章 ,借力打力第33章 ,一波又起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7章 ,遇孫連仲第35章 ,制訂政策第10章 ,小年宴會第80章 ,灤州會議第35章 ,刀俎魚肉第38章 ,加緊提防第58章 ,背後殺出第29章 ,軍紀之亂第5章 ,意在古物第63章 ,制式產業第27章 ,逐步展開第82章 ,少更於老第80章 ,時局進展第27章 ,京城風聲第94章 ,防線告急第46章 ,灤州諮議第61章 ,鄭家大少第65章 ,籌安謀策第66章 ,化工產業第17章 ,調派入豫第33章 ,不容忽視第34章 ,着手發展第81章 ,兩淮擴軍第30章 ,慘案發生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4章 ,人滿爲患第29章 ,五月六月第54章第93章 ,鄭州事變第40章 ,鴻門宴間第15章 ,討論武器第26章 ,驚動中央第31章 ,安山善後第4章 ,出水芙蓉第40章 ,鴻門宴間第46章 ,北洋暗流第96章 ,控制場面第6章 ,討價還價第30章 ,隻身行賄第68章 ,局勢突變第42章 ,忠言逆耳第50章 ,上海晚會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52章 ,納捐集資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1章 ,募工募役第31章 ,南方籌謀第64章 ,楊度試探第61章 ,汽車公司第87章 ,着手解決第74章 ,兩淮之想第91章 ,成立典禮第82章 ,北京調整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87章 ,旅順日軍第83章 ,着手行動第93章 ,藉機而入第35章 ,上海線索第75章 ,各自爲政第96章 ,控制場面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9章 ,到突破口第86章 ,中間收購第64章 ,楊度試探第49章 ,並不簡單第53章 ,豫南對策第29章 ,五月六月第3章 ,火攻丹陽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0章 ,發展工商第39章 ,結交豪紳第4章 ,出水芙蓉第54章 ,購置軍火第70章 ,擴編軍隊第57章 ,遇袁克端第91章 ,募工募役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2章 ,一聲令下第16章 ,善後之計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64章 ,臨時告誡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1章 ,瀛臺大會第55章 ,戰火轉移第17章 ,獲其消息第43章 ,新春正月第99章 ,北上議事第6章 ,不留俘虜第78章 ,曉之大義第35章 ,羣策羣力第5章 ,意在古物第98章 ,三方度勢第17章 ,遇孫連仲第39章 ,急收緩放第95章 ,學堂籌備
第4章 ,借力打力第33章 ,一波又起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7章 ,遇孫連仲第35章 ,制訂政策第10章 ,小年宴會第80章 ,灤州會議第35章 ,刀俎魚肉第38章 ,加緊提防第58章 ,背後殺出第29章 ,軍紀之亂第5章 ,意在古物第63章 ,制式產業第27章 ,逐步展開第82章 ,少更於老第80章 ,時局進展第27章 ,京城風聲第94章 ,防線告急第46章 ,灤州諮議第61章 ,鄭家大少第65章 ,籌安謀策第66章 ,化工產業第17章 ,調派入豫第33章 ,不容忽視第34章 ,着手發展第81章 ,兩淮擴軍第30章 ,慘案發生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4章 ,人滿爲患第29章 ,五月六月第54章第93章 ,鄭州事變第40章 ,鴻門宴間第15章 ,討論武器第26章 ,驚動中央第31章 ,安山善後第4章 ,出水芙蓉第40章 ,鴻門宴間第46章 ,北洋暗流第96章 ,控制場面第6章 ,討價還價第30章 ,隻身行賄第68章 ,局勢突變第42章 ,忠言逆耳第50章 ,上海晚會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52章 ,納捐集資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1章 ,募工募役第31章 ,南方籌謀第64章 ,楊度試探第61章 ,汽車公司第87章 ,着手解決第74章 ,兩淮之想第91章 ,成立典禮第82章 ,北京調整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87章 ,旅順日軍第83章 ,着手行動第93章 ,藉機而入第35章 ,上海線索第75章 ,各自爲政第96章 ,控制場面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9章 ,到突破口第86章 ,中間收購第64章 ,楊度試探第49章 ,並不簡單第53章 ,豫南對策第29章 ,五月六月第3章 ,火攻丹陽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0章 ,發展工商第39章 ,結交豪紳第4章 ,出水芙蓉第54章 ,購置軍火第70章 ,擴編軍隊第57章 ,遇袁克端第91章 ,募工募役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2章 ,一聲令下第16章 ,善後之計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64章 ,臨時告誡第48章 ,北方動盪第41章 ,瀛臺大會第55章 ,戰火轉移第17章 ,獲其消息第43章 ,新春正月第99章 ,北上議事第6章 ,不留俘虜第78章 ,曉之大義第35章 ,羣策羣力第5章 ,意在古物第98章 ,三方度勢第17章 ,遇孫連仲第39章 ,急收緩放第95章 ,學堂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