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安山善後

bookmark

餘額不足

張舉人看了一眼袁肅,好一會兒過後才認出了這名軍官,當即心頭又涌上一股怒火,忿然的斥道:“老夫認識你,你前不久還到我府上索要保境資費。哼,真是可笑,爾等拿了保境資費,到頭來何曾見過爾等保過境、安過民?”

袁肅臉色漸漸嚴肅起來,不過語氣依然不疾不徐的說道:“張大人,事已至此,你只顧着埋怨我們難道就能抓住那些盜賊嗎?我們軍人確有保境安民之職責,但我們並沒有神通,既不能未卜先知,又不能飛天遁地。爲今之計,還請張大人儘可能配合,這樣我們才能在最短時間將這幫惡徒繩之於法。”

張舉人深深吸了一口氣,漸漸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雖然他心中的怒火依然無法平止,但袁肅的一番話說的在情在理,自己再糾結於情緒也是無濟於事。他緊接着嘆了一口氣,轉身邁步走回中堂大廳,同時留下一句話:“進來再說。”

陳文年讓士兵們留在小院子裡,他與袁肅以及另外兩名軍官跟着張舉人走進大廳。

此時大廳裡面聚集着不少人,大部分應該是張家的親屬,還有一些女眷和孩童。在大廳旁側專門收拾了一片空地,地上簡單鋪有席子或布單,安置了七、八名受傷的人。女人在低聲啜泣,孩童們則躲在婦人的懷抱裡或睡或鬧,那些傷員有的毫無動靜,有的則哀號不止。大廳後門和側門都有手持不同武器的青壯把守,這間廳堂儼然就像是一處臨時避難所一樣。

廳堂上的人看見官軍走進來,原本繃緊的氣氛總算緩和了一些,不管這些官軍是不是來遲,最起碼現在能給人幾分安全感。

張舉人在主座上坐了下來,神情一下子變得疲倦而彷徨,之前激動的態度一掃全無。

陳文年側過身子對袁肅說道:“梓鏡,你既與張舉人認識,還是由你去問話。我先去詢問其他人,稍後我們再合對合對。”

袁肅點了點頭,隨後走到張舉人面前,既然陳文年會去詢問其他人,那早晚會了解清楚昨晚發生劫案的細節經過,自己沒必要再向張舉人問這方面的問題。略作一番思索,他平靜的開口問道:“張大人,府上眼下傷亡如何,需不需要我們從城內調派醫務到此?”

張舉人彷佛情聞言觸動,眼圈忽的一紅,渾身上下漸漸顫抖起來。他伸出一隻手撐住自己的額頭,似乎擔心情緒失控之下會摔倒下去。起伏的喘了幾口氣之後,他沉聲說道:“這些挨千刀的惡賊,搶X劫身外之物也就罷了,爲何還要害人性命,老夫的內人和次子在昨晚的事故中雙雙遇害,連同還有十多位家丁僕從……”說到這裡,喉頭被一腔傷悲哽咽住,後面的話再也說不出口。

聽到這裡,不禁袁肅吃驚不小,不遠處的陳文年同樣露出沉重的臉色。

袁肅萬萬沒想到這些賊人竟如此兇狠,常言道“做賊心虛”,但是發生在張府的入室搶X劫行爲非但沒有半點心虛的樣子,反而顯得十分猖獗狂妄。他凝重的吐出一口氣,神情肅然的說道:“張大人,對於您的遭遇我感到很抱歉,還請節哀。下官現在不能做出太多的保證,但是我承諾會在最短的時間裡將這些兇手緝拿歸案,也必然會給予這些兇手最嚴厲的懲罰。”

他說出這番話時一副正義凜然的氣勢,語氣更是鏗鏘有力,雖然終歸是一句沒有太多實用的空話,但仍然能給人帶來了一種安慰。

張舉人苦悶的點了點頭,長嘆一聲之後,他又說道:“那些惡徒還擄走了府上的女眷,當真是禽獸不如。”

袁肅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線索,之前他曾聽外面的護院槍手提到過,昨晚那些歹徒劫走了幾百石的糧草,如果再加上擄走人質的話,那這夥歹徒逃跑的速度不可能太快,也不可能藏匿的周全,倒是能夠方便官軍追查下去。

一念及此,他趕緊追問道:“府上有多少女眷遭到劫持?”

張舉人緩緩的搖了搖頭,說道:“尚未可知,不過,老夫的侄女現在下落不明,有人說她從偏門逃出去,也有人說好像被那些惡賊劫走,唉,唉!”

袁肅臉色微有變化,再次問道:“是張涵玲,張小姐嗎?”

張舉人苦惱的說道:“正是……”

袁肅一時哭笑不得,他勸慰的說道:“張大人大可寬心,張小姐目前正在我們七十九標標部,今日早上若不是張小姐前來通報,我們根本不可能這麼快知道安山鎮發生事故。”

張舉人立刻擡起頭來,臉上傷感的神色消弱了一些,他迫切的問道:“你說什麼?張涵玲在灤州城?是她趕去通知你們的?”

袁肅點了點頭,確認的說道:“正是如此,張大人不必擔心,張小姐和她的一名丫鬟現在很安全。那麼,除了張小姐之外,府上到底有沒有人遭到劫持?”

張舉人所有心思都放在張涵玲身上,只要張涵玲沒有出意外,其他人是否被劫持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他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快速的說道:“張涵玲沒事總算是一個好消息,府上缺了多少人老夫也不清楚,眼下整個宅院一片亂糟糟,誰都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袁肅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看情形得由自己這邊調查之後才能知道真實情況。

就在這時,門外的小院子傳來一陣動靜,很快趙山河倒提着一柄步槍走進了大廳。

陳文年迎上去問道:“怎麼樣?”

趙山河臉色有幾分沉重,簡略的說道:“我們把宅子逛了一遍,失火的地方是後院糧倉,我已經留了幾個人幫忙滅火了。在後院那邊遇到一些府上的人,我向他們問過話,他們說昨晚在反抗的時候打死了一個賊人,還帶我們去見了賊人的屍體。”

陳文年切聲說道:“那屍體是什麼人,你和你的手下有沒有認得的?”

無奈的搖了搖頭後,趙山河不動聲色的說道:“我們都認過,不過那屍體一半都被燒焦了,認不出是誰。而且屍體的衣服也是尋常打扮,無論是鞋子還是內衣都看不出是逃兵。”

陳文年禁不住皺起了眉頭,不過不等他再次開口,趙山河將手中提着的步槍遞了過去,下意識的壓低聲音又說道:“陳大人,這是被擊斃賊人使用的步槍。”

從趙山河手裡接過步槍,陳文年一眼就認出這支槍的制式,他又將槍桿子朝下,仔細檢查了一下槍栓上的廠記,只見槍栓正中央有着斑駁模糊的“北洋”二字,“北洋”二字下面還有“二三六”三個數字。“北洋”代表的是北洋機械局,“二三六”則是代表光緒二十三年六月,雖然七十九標目前的槍支不算完全統一,但大部分槍支都是這個型號,也是這個產期。

陳文年緩緩的點了點頭,表情很快嚴肅起來,他看了趙山河一眼,說道:“十之八九不會有錯了。才短短四天的時間,這些人居然連衣裳都換了,可見他們很有可能就藏身在灤州附近的村鎮上。”

趙山河接着說道:“除此之外,那些家丁還告訴我,這些賊子似乎很熟悉府院的路徑,闖入大院後直接先去了帳房,然後又去後院的糧倉,並且行動十分利索,有人掩護、有人搬東西,還有人套馬車、牛車。不過因爲東西很多,前後確實花了一段時間來拖拉,至於雙方交戰有沒有一個鐘頭還不好說,當時情況很緊張,大家也沒顧上那麼多。”

陳文年沉思了片刻,喃喃自語似的說道:“看來,還有得追!”

這時,袁肅走了過來,問道:“陳大人,趙大人,可有線索?”

陳文年把手裡的步槍遞到袁肅手裡,又簡單說了一下線索,最後果斷的說道:“這樣吧,梓鏡你先留在這裡主持善後,我和老趙帶人出去分頭追蹤,料定這些賊人帶了一堆東西走不了多遠。就算追不到,最起碼也能找到一些追查下去的新線索。”

袁肅沒有異議,他之前就想過派人嘗試着去追蹤賊人撤退的方向,至於讓誰去追那是次要。他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舉人,張舉人身負喪妻喪子之痛,早就對那些惡徒恨入骨髓,自然全力支持官軍立刻採取行動。不僅如此,張舉人還吩咐管家將府上剩餘的幾匹座馬牽了出來,任憑官軍使用。

陳文年、趙山河各帶了十五名士兵,每人配上一匹馬,先在鎮子上打聽了一陣,看看有沒有鎮民注意到那夥賊人向哪個方向逃跑。在得到一些不太確定的線索之後,二人立刻朝着大概方向追了出去。

在接下來的幾個鐘點裡,袁肅組織留在張府的士兵和張府家丁進行一番善後處理,先是將傷員和死者分別集中起來;之後又找來幾個識字的人,分別給幾位頭腦還很清楚的人做了一份筆錄,雖然軍營沒有這樣的規矩,但袁肅相信這些筆錄今後必然還有用得着的地方。

期間,他也派人去了一趟鎮外,把那些還不敢返回的鎮民們都召集回來,又組織這些鎮民當中的青壯和有醫療經驗的人來張府幫忙。

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1章 ,藉機獵取第29章 ,五月六月第24章 ,無心無意第18章 ,局勢變故第9章 ,內部矛盾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章 ,商業計劃第40章 ,新的編制第80章 ,三方保舉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4章 ,最終談和第87章 ,隨營學堂第77章 ,新的內情第41章 ,當衆翻臉第92章 ,宴會過後第96章 ,新式步槍第76章 ,試重機槍第15章 ,事發突然第41章 ,再訪張府第79章 ,決心一博第2章 ,昭然若揭第90章 ,第一回合第94章 ,奇正虛實第33章 ,學堂同窗第17章 ,獲其消息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1章 ,王磷同憂第19章 ,時勢所趨第24章 ,別有用心第5章 ,商業計劃第42章 ,一聲令下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8章 ,培植政府第88章 ,軍政發展第51章 ,剖心之言第4章 ,借力打力第45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改變心思第62章 ,神秘女子第49章 ,信使突來第83章 ,頗有深意第36章 ,俘周寶林第38章 ,會袁克定第26章 ,聲東擊西第77章 ,新的內情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62章 ,青年北洋第53章 ,暫定行程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0章 ,開誠招降第89章 ,壬子新年第72章 ,刻意打壓第93章 ,藉機而入第59章 ,約定與會第32章 ,另有想法第76章 ,淮安打探第13章 ,以寡敵衆第19章 ,時勢所趨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9章 ,時勢所趨第28章 ,兩頭態度第89章 ,先入鋪墊第56章 ,培植親信第19章 ,趁勢而起第36章 ,廣佈施恩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7章 ,推心置腹第5章 ,意在古物第52章 ,西南事變第89章 ,前線準備第37章 ,祭孔大典第3章 ,洋商開礦第7章 ,收受利益第45章 ,以退爲進第11章 ,入豫心思第86章 ,偏遠事故第76章 ,淮安打探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35章 ,上海線索第21章 ,公所典禮第73章 ,南北交鋒第97章 ,正月過後第27章 ,驗證關係第4章 ,鬆坡百里第20章 ,總鎮問話第30章 ,慘案發生第23章 ,新的任命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8章 ,馮國璋言第30章 ,隻身行賄第27章 ,逐步展開第116章 ,軍醫學院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8章 ,一九一四第18章 ,大學拜訪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4章 ,另有一手第14章 ,總鎮反應第52章 ,單見高順
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1章 ,藉機獵取第29章 ,五月六月第24章 ,無心無意第18章 ,局勢變故第9章 ,內部矛盾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章 ,商業計劃第40章 ,新的編制第80章 ,三方保舉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4章 ,最終談和第87章 ,隨營學堂第77章 ,新的內情第41章 ,當衆翻臉第92章 ,宴會過後第96章 ,新式步槍第76章 ,試重機槍第15章 ,事發突然第41章 ,再訪張府第79章 ,決心一博第2章 ,昭然若揭第90章 ,第一回合第94章 ,奇正虛實第33章 ,學堂同窗第17章 ,獲其消息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1章 ,王磷同憂第19章 ,時勢所趨第24章 ,別有用心第5章 ,商業計劃第42章 ,一聲令下第78章 ,淮安部署第98章 ,培植政府第88章 ,軍政發展第51章 ,剖心之言第4章 ,借力打力第45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改變心思第62章 ,神秘女子第49章 ,信使突來第83章 ,頗有深意第36章 ,俘周寶林第38章 ,會袁克定第26章 ,聲東擊西第77章 ,新的內情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62章 ,青年北洋第53章 ,暫定行程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0章 ,開誠招降第89章 ,壬子新年第72章 ,刻意打壓第93章 ,藉機而入第59章 ,約定與會第32章 ,另有想法第76章 ,淮安打探第13章 ,以寡敵衆第19章 ,時勢所趨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9章 ,時勢所趨第28章 ,兩頭態度第89章 ,先入鋪墊第56章 ,培植親信第19章 ,趁勢而起第36章 ,廣佈施恩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7章 ,推心置腹第5章 ,意在古物第52章 ,西南事變第89章 ,前線準備第37章 ,祭孔大典第3章 ,洋商開礦第7章 ,收受利益第45章 ,以退爲進第11章 ,入豫心思第86章 ,偏遠事故第76章 ,淮安打探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35章 ,上海線索第21章 ,公所典禮第73章 ,南北交鋒第97章 ,正月過後第27章 ,驗證關係第4章 ,鬆坡百里第20章 ,總鎮問話第30章 ,慘案發生第23章 ,新的任命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8章 ,馮國璋言第30章 ,隻身行賄第27章 ,逐步展開第116章 ,軍醫學院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8章 ,一九一四第18章 ,大學拜訪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4章 ,另有一手第14章 ,總鎮反應第52章 ,單見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