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授意與天意

聖壽節在一派花團錦簇中莊重而平穩的落幕,許久不曾露面的寧王身形消瘦,站在所有皇子的最前列進獻賀儀。樑王寸步不讓地與他站個並列,渾厚有力的嗓音蓋過寧王乏力的文雅。

八月中秋才過,朝堂上又爆出一樁驚聞。御史劉鯤狀告兵部謀逆大罪。

“各地官驛拖延地方奏疏傳遞,奏事折未入內奏事處,消息先一步到兵部篩選。日前,江州郡守的密摺在巴林耽擱一日,小小驛丞竟能一手遮天操弄國之政務,其中貽誤、其後內幕不得不令人心驚。”劉鯤強硬地表示,官驛如此猖獗,絕非僅僅是兵部的瀆職失職。窺一斑而見全豹,兵部在其中的角色纔是他心之所憂。

劉鯤是出名的驢脾氣,出身不低,卻有耿直廉潔的美名。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名垂青史的諫諍之臣,多少年困在五品御史的位子上難以進取,可他適得其所不怨不悔。

這樣一個清廉中正的人所言本是很有可信度的,桓康王當場龍顏震怒,下至徹查巴林驛丞貽誤密摺的始末。可劉鯤有一個致命傷,就在他不低的出身上。他的母親出自平江侯府,是平江後範鋥的姑母,他是寧王妃的表叔。

劉鯤自詡清正,不畏人言,可兵部侍郎立刻指出劉鯤醉翁之意不在酒。

“劉大人久居望城,還能知道江州郡守的密摺,想來是平江侯一向留意。”範家在江州設有馬場,去年因爲採買戰馬的事,與兵部發生過齟齬。

如是一來,寧王便不能置身事外。寧王全然不在狀態,他還苦苦掙扎在愛子早夭和不可言說的隱秘中,根本沒有針對樑王的餘力。身在宮闈的寧王妃也是在事後纔得到家裡的消息,彼時已是騎虎難下。

不出八月,又爆出兵部的貪墨大案,短缺池、越、郴、涪、景、同六州軍餉二至六個月不等。同爲京畿鄰接的江州營州卻是豐衣足食。樑王領着江州,跟隨樑王的恭王領着營州。而軍餉短缺的越州隸屬寧王、景州隸屬靖王……

事發東窗後,樑王一時百口莫辯。他若是大王,他也懷疑是自己急着排除異己。

桓康王看向兩個兒子的眼光沉下來,這是謀逆的大罪,便是強幹如樑王也神色凝重。

“你說,景正那孩子爲什麼不先來與孤王陳情,而是讓劉鯤在大殿之上當衆揭發?!難道他怕孤王偏護老大,不爲他主持嘛?”

翁守貴答不上來。儘管寧王不承認是自己授意劉鯤行事,但眼下一邊倒的局面,其中得意最多的無疑是寧王。大王多疑,眼下與寧王生了隔閡,父子相疑不是好兆頭。

“許是寧王殿下一時着急,沒曾想細緻些……”

“和稀泥的老滑頭。”桓康王冷哼,把他趕出門外去。他這些天見了太多人,聽了太多的推測,心煩氣躁一刻難安。

翁守貴默默地退出去,心裡穩穩當當的。御前服侍是把腦袋懸在褲腰帶上的差事,大王問他,不答不行,答不好更不行。他年紀大了,只想兢兢業業地服侍好起居飲食,沒有旁的心思。

樑王銳意進取,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桓康王一壁頭疼,一壁也十分欣賞這個兒子的意氣風發。他有屬意的接班人,可兒子都是自己的,他沒想過養歪任何一個。從前老大針對老二,他總是偏心幫護弱者。可等二兒子突然跳起來狠狠咬住大兒子,甚至露出不死不休的架勢時,他不可置信又心驚膽寒。是景正變了,還是景正一直在掩飾……不論前者還是後者,讓人悄然生出一股憂心。江山是他的,他可以給,但別人不可以伸手要。他不接受抗拒,更不接受欺騙。

朝堂上,寧王一派乘勝追擊,還在羅列樑王的罪證。從兵部的不作爲,推論至陰謀欺君,罪同謀反。但桓康王的迴應明顯遲緩下來,問朝時以沉默居多,奏摺更是留中不發。

“大王不敢深究。”錢益翻動手掌,落下一子。棋盤上逐漸呈現出僵局。

崇儀坐得端正挺拔,眉目輕鬆平和。“窮寇莫追,眼下已是極好的局面。”

四目相視,俱是波瀾不驚。外頭波雲詭譎,愈發襯托出家中恬淡愜意。玉雪和平安已經出來,兵部數案併發,大王也沒空含飴弄孫。孟淑妃適時地把臻兒和阿滿送出來,又傳話說自己偶感風寒,兩個孩子久未歸家,下一旬不必進宮去。

趁着崇儀行棋的功夫,錢益又想,此時靖王若能置身局外方好。只是眼前形勢不好露了痕跡。目下大王的注意力在樑王和寧王身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出八月,這日日光稀薄無力,有人慌忙敲開王府的角門。錢益正在安和堂,給孟窅和二公子請平安脈,聽見來人泣不成聲。

“老祖宗歇晌的時候沒了……昨兒還好好的一個人,還說這兩日要過府來看一眼小玄孫……太醫說老祖宗沒有吃苦,瞧着是笑着去的……”

臻兒和阿滿被帶去外頭玩,屋裡只有襁褓中的二公子。才睜眼的孩子只因最依戀的母親霎時花容失色,敏感地抽泣起來。

錢益肅穆容色,心中暗自感慨。真是天意,順水行舟,勢之所趨。

靖王府匆匆套了馬車趕到,太師府大門上已經掛起白幡素縞。孟嗣柏迎出來,將靖王與榮王妃領入靈堂。府內俱是哀慟,場面倒也平和,迎客的、遞香的、奉茶的各司其職井然有條。偶爾有嗚咽聲隨風飄散開,隱約是內堂女眷聚集所在之處傳出的。

孟窅抱着小謝氏流了一回淚,被長輩們勸住了。

“老祖宗走得十分安詳,娘娘切莫哀毀,反叫她老人家走也不安生。”大太太輕輕拍一拍孟窅,和聲開解。“老祖宗福壽兼備,未受病痛之苦,這是喜喪。”

“大太太說的正是。”二太太祝氏紅着眼圈,心疼不已。“娘娘纔出月子,身邊還養着三個姐兒哥兒,千萬保重自己。老祖宗昨兒還說要去看你和玄孫子們。”

小謝氏抱着女兒,無需多餘的安慰,只是一遍一遍地撫過她的脊背。

說話間,出嫁的孟寧、孟安、孟宜也陸續回到家,姐妹依次往靈前進香燒紙,說不得又痛哭一回。

第二日,以太師爲首的孟家長房男兒一同上書,爲母喪丁憂三年。桓康王准奏,並賜下撫卹,更派出寧王前往太師府祭奠。

崇儀隨前來祭拜的寧王一同進宮,向桓康王請示,想爲過世的老太君抄一卷經書,聊盡心意。

桓康王犀利的目光膠着在三子清雋文雅的五官上,審度良久後嘆息着擺擺手。

“沒出息的東西,滾回去!”桓康王不由生起悶氣。他爲官驛一事焦頭爛額,老大和景正牽涉其中不得不防,唯一堪用的兒子又表露出迴避的意向。只差一步,他就可以任命靖王爲主理,徹查兵部蠹弊。

崇儀如願回到家裡,把抄經的事說與孟窅。又吩咐王府上下年內不得婚嫁宴飲,不得華服珠飾以示對逝者的哀悼。

“我已經讓她們把明豔鮮亮的衣裙首飾都收起來。臻兒的許多衣服都不合適,可孩子長得快,等翻過年又穿不上,可惜了。”孟窅的眼角還泛着淺淺的紅,低落地說着話,淚珠又滑落下來。平安的百日宴也擱置了,小兒子身子弱,索性養到週歲再露臉也好。

崇儀心知她沒有胃口,舀一碗熱湯擱在她飯碗邊,看着一桌子清湯寡水,心疼責備。

“老祖宗知道你的孝心,不在這些形式上。這一餐由你盡些心意,往後可不許再糟蹋自己的身子。”孟窅才一張口,他又截下她的反駁,繼續曉之以理。“不爲自己,你也想一想孩子們。哪有母親守孝,兒女不隨的道理。你捨得他們只吃謝菜葉樹根?還有平安,他只肯認你一個,你不吃好些,他只有跟着你消瘦。”

孟窅被他勸得險些笑出來。雖說孝期茹素,湯正孝的手藝卻能把青菜豆腐做出百般花樣,哪裡糟蹋了?可她到底心疼孩子,崇儀正戳着她的軟肋。臻兒和阿滿還不明白生死的含義。孩子還太小,崇儀和她都覺得不該讓他們經歷太沉重的場面。

臻兒聽說好些漂亮衣服不能穿,乾孃送的金項圈也不讓帶。小姑娘很不高興地質問乳母,兩個乳母解釋不通,急得直掉頭髮。

“孃親,姑姑們把項圈藏起來。”臻兒氣呼呼地來告狀,仰着脖子讓孟窅看她空蕩蕩的脖子。乾孃送的金項圈上有許多花,好看極了!

孟窅勉強作笑。“我們臻兒怎麼樣都好看,不帶項圈也好看。孃親看金項圈不夠亮,讓她們拿去重新炸一炸,再嵌兩顆紅寶石,好不好?”

臻兒這才滿意。“孃親最好。姑姑們笨笨,不會說。”

孟窅哭笑不得地拉過她摟在懷裡,她自己性子急躁,還要怪乳母口舌蠢笨。真真兒是嬌寵大的孩子,可她弟弟也不似她嬌蠻。

方槐安按靖王的旨意取出庫房的鑰匙,給後院大小主子和管事們分發衣料布匹。按着尊卑,先往東苑頤沁堂來,緊着李王妃和她屋裡的人先擇選。

李岑安沒有出面,打發林嬤嬤出來,隨意拿了擺在最上層的四匹月華錦。

“連正經親家也算不上,卻上趕着給人做賢子孝孫。可笑!”

一二六、心機與心病一九六、衝鋒與重逢一五七、內訌與內禍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二一三、指派與分派二四四、往後與王后一零四、情濃與情暖零九六、事故與屍骨二四零、貪心與開心一九六、衝鋒與重逢一二零、膩人與泥人零七二、驚喜與懷喜零八三、試兒與哥兒零八九、探病與探親一九四、癔病與養病零八三、試兒與哥兒二二七、出門與出賣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零八、看破與道破二四五、憋屈與委屈二三二、書房與膳房一三五、親疏與親生零四零、思親與私心一一三、謝賞與蟹饗二三五、祛禍與解惑一三六、無言與無眠一七九、遷怒與息怒一二八、花紅與見紅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六零、稚子與日子零三八、人言與人心一五一、開蒙與開庫二四零、貪心與開心零三七、關心與歡心一七四、反骨與反哺一五一、開蒙與開庫零零三、香閨與香茗一六三、討價與還價二二零、生事與生辰零八六、陰謀與隱瞞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一三五、親疏與親生零七三、造人與造園一七七、饞蟲與蟬鳴一四二、議論與驛站二四一、宮人與恭人二四零、貪心與開心一二六、心機與心病一三七、開局與破局一二六、心機與心病零八一、弄璋與弄瓦一八零、偏心與操心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二零八、涼薄與淡泊零一七、倫常與綱常零八二、桂子與貴子二二五、失言與慎言零三二、驚心與精心一九九、牆裡與牆外零七七、不平與不鳴二二五、失言與慎言一七九、遷怒與息怒二一二、孝心與細心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九七、舊事與消息一一五、惜別與小別一五一、開蒙與開庫一二三、擺弄與百態二四六、糊塗與餛飩零五一、有得與有失一二一、騎馬與氣悶零三四、嬌兒與養兒零六四、心悅與心計一三六、無言與無眠零五四、孫子與孫女一九九、牆裡與牆外零四九、侍疾與伺機二四六、糊塗與餛飩零一九、婚嫁與恨嫁二二零、生事與生辰一二零、膩人與泥人一三三、護航與糊弄零三零、閒情與閒話零四四、胎動與衝動零五一、有得與有失一二三、擺弄與百態一二四、平衡與制衡一六一、兒女與女兒二六三、風景與風光一零七、葫蘆與糊塗一一四、無爲與無畏零二九、偏心與用心零三零、閒情與閒話零七五、挑唆與挑撥二零四、不甘與不敢零零二、閨秀與選秀零八八、得意與失意二三五、祛禍與解惑零八九、探病與探親
一二六、心機與心病一九六、衝鋒與重逢一五七、內訌與內禍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二一三、指派與分派二四四、往後與王后一零四、情濃與情暖零九六、事故與屍骨二四零、貪心與開心一九六、衝鋒與重逢一二零、膩人與泥人零七二、驚喜與懷喜零八三、試兒與哥兒零八九、探病與探親一九四、癔病與養病零八三、試兒與哥兒二二七、出門與出賣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零八、看破與道破二四五、憋屈與委屈二三二、書房與膳房一三五、親疏與親生零四零、思親與私心一一三、謝賞與蟹饗二三五、祛禍與解惑一三六、無言與無眠一七九、遷怒與息怒一二八、花紅與見紅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六零、稚子與日子零三八、人言與人心一五一、開蒙與開庫二四零、貪心與開心零三七、關心與歡心一七四、反骨與反哺一五一、開蒙與開庫零零三、香閨與香茗一六三、討價與還價二二零、生事與生辰零八六、陰謀與隱瞞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一三五、親疏與親生零七三、造人與造園一七七、饞蟲與蟬鳴一四二、議論與驛站二四一、宮人與恭人二四零、貪心與開心一二六、心機與心病一三七、開局與破局一二六、心機與心病零八一、弄璋與弄瓦一八零、偏心與操心一四八、苗頭與廟堂二零八、涼薄與淡泊零一七、倫常與綱常零八二、桂子與貴子二二五、失言與慎言零三二、驚心與精心一九九、牆裡與牆外零七七、不平與不鳴二二五、失言與慎言一七九、遷怒與息怒二一二、孝心與細心一九一、貼心與貪心一九七、舊事與消息一一五、惜別與小別一五一、開蒙與開庫一二三、擺弄與百態二四六、糊塗與餛飩零五一、有得與有失一二一、騎馬與氣悶零三四、嬌兒與養兒零六四、心悅與心計一三六、無言與無眠零五四、孫子與孫女一九九、牆裡與牆外零四九、侍疾與伺機二四六、糊塗與餛飩零一九、婚嫁與恨嫁二二零、生事與生辰一二零、膩人與泥人一三三、護航與糊弄零三零、閒情與閒話零四四、胎動與衝動零五一、有得與有失一二三、擺弄與百態一二四、平衡與制衡一六一、兒女與女兒二六三、風景與風光一零七、葫蘆與糊塗一一四、無爲與無畏零二九、偏心與用心零三零、閒情與閒話零七五、挑唆與挑撥二零四、不甘與不敢零零二、閨秀與選秀零八八、得意與失意二三五、祛禍與解惑零八九、探病與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