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

對東宮的一切,鄭宮楚很好奇,看到李威大笑,象是一個好奇寶寶,問道:“陛下,難道你想出了什麼好主意?”

倒不是。

對於大漠,李威半點主意都沒有得想。不象遼東,哪怕是西伯利亞,都有辦法,怎麼說,有衆多的河流,有河流就能推行耕種,遊牧民族從馬背下來,什麼都不是。而且一旦定居,能有效的管事。不然隨水草而牧,無論忠或者叛,至少管理就沒有辦法管理。

而且奇怪的是北方這片大草原,幾乎出了世界強大的冷兵器兵種,不論過去了匈奴、鮮卑、柔然,還是現在的突厥,將來的契丹、女真與én古。不是中原兵太弱小,是人家確實很強大,看一看匈奴與突厥人在歐洲中亞的猖獗,或者將來西遼稱霸中亞,én古鐵騎西,就可以對比了。

沒法

想要對付,只有讓冷兵器作戰,變成了熱兵器,那時候不是人類身體的兇悍,是武器的強弱,這片土地對中原所帶來的危脅能減弱。

笑,不是指此。

要打大戰役了,那麼就必須國家財政的支持,國庫裡的錢肯定不夠用了。但倭國使者想來沒有多少時間,將會再次返回中原。到時候都在要錢,那個大臣敢對自己倒賣軍火提出異議?有了優良的海船,與強大的武器,這羣小倭寇會不會雄糾糾氣昂昂,登陸羅?一個兇殘暴虐,沒有人ìn,一個好強嗜狠,從不服輸,不要臉面,前者侵略是島國危機所帶來的刻在骨裡的潛意識,後者同樣不弱。打不過了,會不會向唐朝低頭,會不會也來購買武器?

兩虎相爭,唐朝還得到了巨大的好處。不僅是好處,還有是一種意識,後人能看到,原來戰爭也可以這樣玩的,不一定非要作戰,不但賺到錢帛了,使國家經濟改善,還能輕易的滅掉對方。

所以李威很佩服李世民,腦袋不僵化,有名的一次,薛延陀前來求親,李世民說了,行,求我家的女,你懂的。於是這個傻大冒“懂了”,獻牛羊無數,在漠北,送到了中原,整整死了一半。本來北方各部族矛盾十分尖銳,再加這次的剝削,各部紛紛反叛。李世民看到這情況,沒有送去女兒,卻送去了唐朝的大軍。然後垮臺了。

失了小信,卻使整個國家無比輕鬆地完成了這場戰役,還得了幾萬頭薛延陀主動送來的牛馬羊。

突厥人可以留下來,以後繼續玩一玩,但無論是bān或者倭人,這兩個民族好是整個滅族,不然是將來華夏的大隱患。

但若沒有此次突厥的暴動,想要通過,將武器賣給倭國,或者將來賣給羅,皆十分困難。有可能許多大臣根本就不會同意,不是掣肘,是他們本來的思想觀念就會不認可。

這段時間的成長,以及他本身的ìn格,還有王安石變法失敗,對他有很大的幫助,每一項變革,儘量地少牽動利益的糾紛,雖然不可能,只要一動,就有利益的糾紛,可想方設法減少它,這個思路決定了每次變革ìn質會十分溫和,不僅因爲是掣肘,就沒有掣肘,這樣做,也會減少糾紛與權貴不滿,使變革增加成功的機會。

微微笑道:“不是。”

“那陛下……”

“是想到了另一件對國家很有利的事。”說完了,話風一轉道:“鄭小娘,你來也來了,我該jā待的也jā待了,你也看了這麼久,聽了這麼久,足以滿足你的好奇心,是該走了?”

官婉兒幾女皆是大笑。

鄭宮楚小臉兒一紅,後也掩起小嘴兒樂,站了起來,道:“是,臣妾是要離開了。”

然而鄭宮楚的問話也讓李威反思,不能被動挨打,怎麼的,也要想出一個策略來,於是盯着地圖看,眼睛漸漸看到突厥人的方,忽然眼睛亮了起來,說道:“婉兒,你替我寫一份制,讓比粟派一名大臣來使東都。”

“陛下,你想ōán底?”

“ōán第?哈哈,對,ōán底。”

“好來,臣妾立即寫。”

這個靈機一動,終於使李威一顆懸着的心定了下來,有這步棋,無論突厥人怎麼樣做,都不用擔心了。

第二天,詔頒佈天下,許多百姓震驚萬分。

不懂啊,這是怎麼啦,吐蕃謀反,西突厥謀反,東突厥也要謀反。羅人似乎也不大好,默默地將唐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百濟吞了下來,又吞了許多高麗人的地盤。

在這種大背景下,軍務監迅速成立。

爲了有別輕重,寄於兵部之下,兵部有四部,兵部,職方,駕部與庫部,所以又有人稱爲監部,但規格還是不同的,不同於四部,軍務監編制類似國監,設祭酒一人,司業要多一點,是四人,皆無品級,這都是退下來老將軍兼領的,主要職責是教導學生,名單也不固定,那一個名將返回了朝廷,就讓那一個擔任。另外還有丞一人,主薄一人,錄事一人,史四人,以及一干照顧學生起居的僕役,是管事學生與這一機構的,但地點不是緊鄰國監,而在兵部。後者是常設的官員,但品級卻很低。

爲了安撫各方的情緒,一成立之始,立即撥出七十多個名額,皆是權貴與功勳弟,入選軍務監學習。要麼還有從軍中提撥出一些有功的年青將領,進一步學習,加深軍事修養。這個名單還沒有擬出來。要麼是明年武舉,從民間選撥出一些學生入學。

其實兵部也有銓選將領的權利,三銓領其事,一是尚銓,二是東銓,三是西銓。尚是中銓,兩ì郎是東西銓。以五等閱人,一爲長朵,二爲馬射,三爲馬槍,四爲步射,五爲應對。又以三奇拔其選,一是驍勇,二是材藝,三爲統領之用。其中若是遇到特別優秀者,立即登而任之。但這個銓選,只是銓選én蔭權貴功勳,平民很難讓一位兵部尚兩位兵部ì郎來察看的。

武舉就是進一步對平民間人的補充。

是良策,但或多或少損害了一些權貴的利益,並且還用了糊名制度,進一步減少作弊的可能。所以一成立,立即銓選了幾十位權貴弟進入軍務監深造,減少權貴的不滿。

但是機構簡陋,又是低調設立,雖然讓遠在江準的劉仁軌遙領祭酒之職,還沒有人將它當作一回事。

然而皆沒有想到,這幾生就學的第一天,李威就到來了。

放下了手中的奏摺,反正皆是小事務,大的事務呈到了陽宮,李威只當學習,不停地批閱的。不如做一些實事,於是到來。

一間大教室,開始學生十分少,以後還要開設教室,也沒有什麼名將前來教導,青海、東西突厥,朝中幾乎所有能派用場的大將,都在準備作戰,沒有空來教導,於是將皇家藏的一些兵法籍搬了出來,讓學生自己自學。

李威來到後,看到學生們一個個正在讀,主要是好奇,並且他們前來,都是自家人託了關係,第一天皆不敢大意。幾天後,會變成什麼樣,李威都能在腦海裡想出來的。

皇帝來了,一個個行禮。

擺了一下手,讓他們坐下來,說道:“各位,國家今天兵事不休,一些老將沒有辦法退下來,等這段時間過後,以後劉相公,裴ì郎,包括薛仁貴、黑齒常之他們都有可能親自來教導你們。不過今天是軍務監開設第一天,我暫先代勞。不但在今天,以後若是有空,我會時不時親自來教導你們。”

這一下炸了營。

一個個喜出望外,皇帝也有軍事能的,而且是皇帝親自教導,自己這些人算不算天én生?

再次擺手,說道:“我先給你們講一下韜》中文韜第一篇文師第一……”

講解了一遍,學生皆有些失望,這算什麼?周文王遇到了姜牙,姜牙說了如何治國的一番話,他們前來不是想做文臣,是想做武將的。李威看着他們不解的眼神,說道:“孫說,伐謀爲,伐jā次,再下伐兵,其下伐城。兵者,乃是國家大事也,僅是伐城,落入下風,我在青海,縱橫捭闔,各種yīn謀陽謀,不斷施出。然而爲什麼讓論欽陵大敗李敬玄,又讓我陷於絕境?不僅是作戰,論欽陵機警地抓住了我們的國勢,以及兩帥之弊與漢胡之分,得以成功的。這是兵者道。所以六韜將文師列爲第一,不知國家大勢,又談何大捷,難道各位以後只想做一名有勇無謀的裨將?今天是第一天,我所講的也是重要的一課,你們立即反思一下,另外寫三篇策給我看一看,第一篇太公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者,仁也。既然天下爲天下人之天下,爲什麼需要皇帝獨尊?何爲天下人?何爲同,何爲擅?這是第一篇策。”

很尖銳的一個問題,有許多學生開始反思。

“周得太公而獲天下,漢有三傑,一統中原,但是不是僅有名將,就能使軍隊強大?這是第二篇策。”這個問題有許多埋伏,不僅需要名將,比如論欽陵依附於吐蕃,僅能取得幾次對唐朝的大捷,但絕不能夠率領吐蕃人入主中原。國力的大小,同樣是決定ìn的因素,包括兵力多少,財力多少,百姓勇不勇敢。另外還有英主的作用,有人,得不到賞識重用,還是不行的。並且地形氣候水土等等,也是戰爭決定ìn的因素。但沒有說,李威也想看看這羣紈絝弟有何能耐,這些人當中,有的是秦瓊與程知節、尉遲敬德的孫,看他們有沒有沒落下去。

“第三遍策是講突厥人的,我朝給予突厥人不謂不厚,當初衛國公立功而返,突厥諸降將官爵封賞卻在諸功臣之,對其民,也沒有打散,讓其保持原有狀況,甚至連制度、風俗習慣都沒有干涉,若有災害,朝廷還給予了賑濟,不可謂不仁矣,爲什麼他們還要反叛?這是你們今天的任務,務必將三篇策做完,再呈來。”

三個問題皆是古怪之極。

李威說完了,吩咐隨行的官員,讓他們監督這些學生,不讓他們擅自外出,請教別人。

到了晚,將策一篇篇收來,結果……慘不忍睹。這些學生回去後還在抱怨,說皇帝沒有教有用的東西,反而出了刁鑽的怪題。但家中有許多老傢伙很聰明的,一個個捶ōn頓足,道:“你們讓我失望啊,這是陛下在培養帥。”

但果不其然,第二天午李威再次到來,將策發還,搖了搖頭:“很失望啊,諸位,我只好教你們攻防之道。”

量而教,沒有帥,只好傳授將術了。

可這樣一來,軍務監立即變得重要起來。這導致了一個結果,多的權貴開始託人,想方設法將家中的女往這個軍務監裡面送,就是一個將,也是天én生,前途有可能無法估量。而且無數百生開始關注另一件事,武舉

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61章 大婚(下)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61章 和親(上)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441章 還轉盼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4章 羣臣諫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91章 節奏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56章 莫愁樂第98章 等(下)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55章 進宮(下)第211章 渡(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1章 馮太后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74章 合(二)第255章 殖民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41章 誤會第76章 試驗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3章 大非川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168章 探(六)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244章 問罪第191章 象墓(下)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55章 殖民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441章 還轉盼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35章 春雷(七)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97章 等(上)
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61章 大婚(下)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61章 和親(上)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441章 還轉盼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4章 羣臣諫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91章 節奏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56章 莫愁樂第98章 等(下)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55章 進宮(下)第211章 渡(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1章 馮太后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74章 合(二)第255章 殖民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41章 誤會第76章 試驗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3章 大非川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168章 探(六)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244章 問罪第191章 象墓(下)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55章 殖民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441章 還轉盼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35章 春雷(七)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97章 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