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會戰(二)

薩勒姆不知道迦羅城許多士兵是假的,根本上不了戰場作戰,吐火羅與突厥戰士,戰鬥力有限,個體戰鬥力還行,但組合起來,就成了一羣烏合之衆。否則也不會讓吐蕃人與唐朝人,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至於那幾萬唐朝新兵,只能說能勉強騎馬,真交戰,更是問題。他只看到人數,與李威一樣,對雙方的戰鬥力不是很瞭解,只是聽說唐朝人很強大。烏滸河數戰,也證明了這一點。十幾萬唐朝軍隊進攻迦布羅城,意味什麼?主攻方向了。

做了一些調動。

這麼多軍隊駐紮在這裡,要吃要喝。每天后方需要送來許多物資。於是利用人來人往,將精銳部隊抽調出來。一共抽調了二萬五千人,爲了不讓唐朝人發現,從後方又抽調了大量波斯士兵,將這二萬五千部隊人不知鬼不覺地替換下來。

然後向巴里黑進軍。

這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城市,分爲上城與下城,上城是高地城寨,下城範圍廣大,佔地四平方多公里,整座城池周長達到十幾裡地。不及洛陽城五十幾平方公里,也不及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包括外城郭,總體比洛陽城規模稍小),更不及長安八十多平方公里。但也是烏滸河最重要的城池。

以前這裡一度是大夏的國都,不過名字不叫巴里黑,而叫巴克特拉。波斯擴張時,將此地佔領,改名爲巴里黑。正好處在東西交通要道上,商業繁榮。後來西突厥擴張時,以鐵門烏滸河與波斯人劃分界線,作爲下吐火羅領土,依然在波斯人手中控制,也是波斯最東方的城市之一。波斯末落,落入吐火羅手中。又改名爲鉢勃城,因爲唐朝在這裡設了一個月氏都督府藍氏州,又稱爲藍氏城(漢史與大食史記載不一,沒有明確證據,但藍氏州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城市,改建一個新的城市設爲州府。吐火羅也沒有發達如此,有很多密集城市選擇,老午認爲兩城是一個城市,名字說法不一罷了)。

這次行軍與幾十年後屈底波第一次行軍路線很相似。屈底波是從謀夫城向東,但不是到巴里黑,當時巴里黑駐紮着吐火羅的一些軍隊。改成了巴里黑與梅爾維魯德之間的塔裡寒城。但是巴里黑的德赫幹居然因爲害怕,前來主動投降迎接。又在石汗那國王迎接下,渡過了烏滸河,向愉漫國與阿哈侖發起了進攻。兵力少,沒有成功。回去後受到他的上司哈扎吉指責。但此次征討,讓屈底波積累了經驗,爲後面更大的進攻打下了基礎。

路線很相似,情況卻不同。

巴里黑如今正好落在大食人手中,因此,徑直奔向巴里黑的。

從巴里黑有一條大道,通達迦布羅。薩勒姆耍了一個鬼計,沒有看過中國的兵書戰策,可是行軍道理是一樣的。縛喝城離巴里黑並不遠,此時巴里黑屯有八千多大食士兵,攻打縛喝城,十分困難。然而支援了兩萬多精銳部隊,此時縛喝城所有軍隊南下,前去迦羅城,幾乎是半座空城。這不是很困難。

但不是真去攻打。

縛喝城丟失不會危脅吐火羅安全。城中卻居住着泥涅師這個波斯王子,還有唐朝軍隊的大量物資。甚至奪下縛喝城之後,向東可以向阿緩城發起進攻,運搖吐火羅的大後方。讓唐朝軍隊失去後路,成爲一支孤軍。戰鬥力在,可失去了後方,就失去了糧草來源。薩勒姆十分堅信迦羅城能守上三個月兩個月的。

沒有了糧草,這麼多軍隊將會產生崩潰。因此唐朝軍隊必然分兵回救。打的正是這支回救唐軍隊主意。佯攻縛喝城,伏擊中途趕來的唐朝援兵。迫使唐朝軍隊不得不全軍回撤。再乘機調集軍隊,多方夾擊。也就是圍魏救趙之計。

抽走了這部分的士兵,薩勒姆在中帳裡又將雙方的力量覈算了一下。

自己手中還有近八萬軍隊呆在南岸。雖然精銳部隊不多,多是以波斯人爲主。敵人真正的精銳部隊也不過是真正的三四萬唐軍,幾十萬新來的移民,全部到了碎葉川,周邊有許多不滿的突厥部落,必須要留下一支軍隊以防萬一。主攻方向是迦布羅到疾陵城一線,烏滸河邊能剩下多少精銳部隊?難道河中各國的士兵練一練後,就成了精兵?地形有烏滸河之隔,儘管瓜卵山這個橋頭堡十分討厭,但自己在瓜卵山周圍修了一道厚實的防線。即便唐朝軍隊渡過烏滸河,這道防線,也緊緊地將唐軍釘死在瓜卵山。

要麼從其他地方,唐朝人手中有船了,這是自己失誤的地方。現在想起來都十分後悔。當時疏忽了,但不至於將雞蛋放在一個藍子裡面,分出一半船隻,調到其他地區巡邏,逃離火海,在河面上自己還會繼續保持優勢。生生將這個大好的天然壕溝放棄了。

船隻越來越多,目測了一下,幾乎能一次性載渡達到近萬人。可是將士兵放在船隻上,或者其他四營兵力調動,自己的手下看不到嗎?隨着調動就是。大不了再熬十幾天時間,夏麥收割上來,我都能主動將烏滸河留下給你。

還是很被動,但主要是麥子拖了他的後腿。又時間不長,已有百姓在收前收割,所以做了如此被動的佈置。

但沒有想到,意外地來了一批客人。

李威進軍中亞,有很多用意的。長遠的是破壞所有西方的文明,這想法有些偏激,也未必能成。就象民間傳聞中李淳風說武則天亂唐室,李世民要他說出來,將武則天殺掉。李淳風說不可殺,此乃天意,若殺之,再生少年,唐室子孫盡害。民間的傳言罷了,那有那麼多武則天可以涌現的?休說是武則天,就是呂雉、王政君、鄧綏、蕭綽、馮氏、劉娥、慈禧,歷史上纔多少年出一個?

但未來是不大好說,如李威所願,讓蠻族人控制西方,未必不會沒有文明國家出現,畢竟西方文明打下了一個厚實的底子。

可有幾個作用是起到的。例如開闊世人的眼際,有了中亞這個跳板,中原才知道原來外面還有那麼多精彩的世界,那麼多制度與文明方式,不會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借中亞這個跳板,強行推廣中原文明。這也是可以實現的,畢竟現在的中原文明領跑於整個世界。幾十年後,真正奪下中亞這塊領地,可進可退。只要這一戰擊敗大食,也可以實現的。

有一個穩定的中亞,對鞏固西域的統治有利,幾麪包抄吐蕃人。從個人來說,他也要有意留在外面一段時間,好執行裴行儉那個計劃。此時留在洛陽,太危險了。

但有不利的地方,退回蔥嶺,有了這個天然屏障遮蔽,足可以自保。進一步,從河中開始,特別進入了呼羅珊,是四戰之地。進可以,抽身卻很難。所以此次李威再三邀請拜占庭人蔘戰,只要他們參戰,自己在呼羅珊可以淺嘗而止,足以抽身。

作爲吐蕃來說,最高明的策略,是讓李威無法抽身,陷進這個泥潭中不能自拔。可是這世上,無一人能有這個眼力,對世界文明的走向瞭解得那麼清楚。不瞭解,就不瞭解李威用意。

於是論欽陵就看到了一條。

唐朝皇帝重返中亞,是繼續執行以前唐朝的政策。這個政策,不但能替唐朝開疆拓土,而且從西南到東南方向,正好對吐蕃人包圍了。要麼只剩下南邊高大的大雪山通向天竺。是西面與大食爲敵了,然而往回收縮一步,就能幾個方向對吐蕃發起進攻。吐蕃再也沒有擴張的空間。甚至只要配合好,幾個方向同時設立關卡,切斷吐蕃人的貿易,吐蕃就有可能產生崩潰了。

十幾年前,吐蕃沒有允許唐朝這麼做。十幾年後,論欽陵更不允許唐朝這麼做。

於是派了使者前來烏滸河。

見了薩勒姆,薩勒姆也是喜出望外,客氣地將他們幾人迎進大帳。

坐下來,吐蕃人直接說道:“總督大人,你準備太倉促了。”

“我也沒有想到。”

“怎能會想不到呢?阿史那車薄那點小叛亂,能值得唐朝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平叛嗎?”

薩勒姆羞愧不語。豈止是沒有想到,就連西突厥的暴亂,他都沒有注意。若不是後來唐朝主動進攻,他至今都沒有聽聞過西域發生的一些事情。但忽然想起來,說道:“你們吐蕃人爲什麼不提醒我?”

“總督大人,邏些城離河中有多遠?”這是忽悠的,從一開始李威率軍前來西域,論欽陵就跟進這條消息了。但不打起來,吐蕃怎麼能漁翁得利,以現在的吐蕃國力,再也不能象幾年前那樣發動幾十萬大軍作戰,只能以小博大,換取最大的利益。

吐蕃人又說道:“就算開始沒有想到,爲什麼後來你還沒有想到?”

“我以爲是移民,以及整合河中與吐火羅地區的軍隊,增加他們的戰鬥力,唐朝人會抽身而退的。畢竟離唐朝遙遠,西域都時亂時復,況且河中與吐火羅。”

“僅是移民?唐朝皇帝是什麼時候離開他們中原的?四月份。那時候關中僅是災害的開始,後來災害在加深,才使大量百姓眼看無望,遷移到西域。一開始,人家就準備打你們大食的主意。”

“唐朝中原不是離我們更遠嗎?我有什麼能力,能打探到唐朝中原的消息?”薩勒姆有些慍怒,你TMD一個小小的使者,有什麼資格教訓我?沉下臉,說道:“你們吐蕃派你們來,有什麼用意,直接說吧。”

“拖着唐軍,我們大論將會親自出兵西域。不僅如此,前年葛邏祿收留了阿史那溫博,他們與唐朝皇帝新劃分出來的咽麪人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只要你們將唐朝軍隊再引深入一步,可以策劃他們,乘碎葉城兵力空虛時候,襲擊碎葉。不僅碎葉城有一些財富,城外幾十萬新近的移民,沒有任何戰鬥力,這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那麼唐朝不但會丟失河中,有可能西域也會全部丟失。”

“阿史那溫博是誰?”

吐蕃使者張了張嘴,你不會連阿史那骨咄錄也不知道是誰吧?

真不知道,離得太遠,就象李威若不是派出大量的斥候,能不能知道遠在北非戰場作戰的大食名將歐格白?

吐蕃使者只好向他大約解釋了這幾年唐朝東突厥的暴亂。甚至解釋了唐朝皇帝與太上皇太后的矛盾。薩勒姆拍了拍手說:“原來唐朝也有這麼多事情啊。”

“是啊,但這僅是你們大食很難得的機會。唐朝這個太上皇身體不好,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一旦讓這個新皇帝全部掌握了大權,他會集中唐朝所有力量對付你們大食。爲什麼你會如此困難?真正的唐軍也不過兩三萬人。若是出動了二十萬三十萬大軍,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就算你們大食傾國之力,也非是唐朝人的敵手。再說,你們大食西方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

看到薩勒姆對唐朝國內事務瞭解得不多,又恫嚇了一番。

“是拜占庭人。你是說讓我們後撤,將唐朝引到呼羅珊與塞斯坦交戰?”

“正是。”

“冬麥已熟,我想等它割了起來後,再將軍隊後移如何?”薩勒姆自交戰以來,束手束腳,有些沮喪,否則也不會詢問吐蕃人。

幾名使者遠道而來,是聽了論欽陵的話後,才說得有模有樣。他們本人哪裡有什麼軍事天賦,看了看烏滸河,也認爲此策是上策。一旦唐朝軍隊失去了糧草,軍隊進入越深,越是危險。大食人也不是吃素的。

但薩勒姆也不相信唐朝人,會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將糧食收割起來,送到城中。又派了斥候打探,斥候回來稟報,後方並沒有什麼兵力出現。這讓薩勒姆很不解,難道唐朝人真將這幾萬軍隊,當作了佯兵?(

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47章 定(九)第73章 刺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4章 脫變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262章 衝突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271章 江談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74章 無人聽第257章 論菊第88章 聖戰第84章 前夕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67章 圖窮(中)第5章 願春暫留第160章 啓航(六)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06章 奇兵第211章 渡(上)第215章 烏龜第97章 等(上)第278章 種惡因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275章 小重山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40章 定(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章 我的國第190章 象墓(上)第46章 輕重第279章 分相權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67章 安慰第66章 去紈絝吧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76章 試驗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4章 亂點桃蹊(一)
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47章 定(九)第73章 刺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4章 脫變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262章 衝突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271章 江談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74章 無人聽第257章 論菊第88章 聖戰第84章 前夕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67章 圖窮(中)第5章 願春暫留第160章 啓航(六)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06章 奇兵第211章 渡(上)第215章 烏龜第97章 等(上)第278章 種惡因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275章 小重山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40章 定(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章 我的國第190章 象墓(上)第46章 輕重第279章 分相權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67章 安慰第66章 去紈絝吧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76章 試驗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4章 亂點桃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