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擊起千層浪,自高順戰死之後,身爲作者我所聽到的批評聲不絕於耳,這也難怪,每個讀者心目中的三國人物都是不同的,筆者構勒的是屬於他自己心中的人與事,爭論難免,在此謹向勇敢說出自己觀點的諸位反對的和贊同的讀者致謝!
說說自己起筆之初的幾點想法吧,與諸君共勉。
新野城高順700士卒對曹兵30000衆的由起:
1、凡軍事戰略的形成,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如文中描述,高寵在第二次出兵攻打荊州之時,準備並不充足,當時劉表新亡,劉備集團和蔡瑁集團爲爭奪繼承權問題展開互鬥,劉備雖然初到荊州不久,但很快的利用皇叔的身份與清議士大夫打得火熱,並收留了被高寵趕走的許靖、許邵等人,這是一股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以奉漢家爲正統的劉備和正一步步拋棄漢統的高寵就象兩個無法調和的對立面,矛盾只會越來越激化,他們和依附他們的抱着各自目的的人物之間的較量是一種信仰的戰爭,無論是高寵還是劉備都無法迴避。
2、因此,在得悉劉備回師襄陽奪權之後,高寵、周瑜都敏銳的看到了其中的關健,他們做出的迴應是迅速調集可能的兵卒,對竟陵、沔陽留守的關羽部展開圍殲,這一階段是荊州戰事的開始,無論在兵力上、士氣上和將領的才能上,人才聚聚的高寵軍都佔了上風,戰役的結果是關羽兵敗而亡,劉備冒險奪權的企圖由此而失敗。
3、劉備的逃亡。新三中劉備是牽線達成三家對抗江東的主要聯絡人物,在荊州、交州先後被高寵猛攻之後,劉備能夠投奔的對象只剩下了益州的劉璋。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當時蜀中的狀況,在劉焉死後,其子劉璋雖然繼承了州牧的位子,但以州中大史趙韙爲首的一部分實力派官員卻並不買帳,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趙韙的兵馬圍攻成都,劉璋最後是依靠了東州兵(由司隸、南陽、襄陽一帶遷入蜀中的百姓組成的流民集團)的幫助,才平定了這一次叛亂,史載趙韙的屬下中就有大將甘寧,新三中因爲甘寧已提前出現,故不作論。由此,劉備在這個時候進蜀,實力上雖然弱了一些,但對於剛剛即位處在困境中的劉璋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助力,起碼在趙韙勢力沒被平定之前,劉璋無力也不會說不讓劉備進蜀的話來。
4、劉備的漢中逃亡路線。從漢中進蜀中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在寫這一段時筆者也詳細的參略了漢中地圖,米倉道和金牛道都是史載的兩條傳統入蜀路線(陰平路線不提),建安六年天師道張魯剛剛脫離益州的管轄,自立不到一年,在此之前劉璋遣大將龐義從巴西進攻漢中,結果慘敗,正是由於這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才促成了漢中的短暫獨立,作爲一個新生政權,張魯的影響和實力遠沒有後期那般的穩固,所以,在遭到張飛的突然又迅猛的襲擊之後,張魯政權可以說有點被打檬了,匆忙中張魯誤以爲劉備有圖謀漢中的意思,於是調集了所有的兵力聚攏在南鄭要與劉備決戰,這是不得己的舉動,這時,劉備以孫乾爲使陳述厲害,通過遊說講明借道通過的意思,這對於張魯來說,彷彿是一頭剛剛獵獲食物的狼,突然發現有一頭獅子也在窺伺着,頓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待最後發現獅子不過是在身邊溜達,這才鬆了一口氣。
5、荊州戰役的第二階段。關於襄陽一帶四下分兵的爭論,許多讀者都說以周瑜、徐庶的才能,一流統帥配一流軍師怎麼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此話雖然有些道理,但不免還是有以歷史人物來揣度新三的嫌疑。事實上,在得到荊襄屬郡暴動的消息後,高寵或者周瑜做出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派兵平叛,在這個時候如果任由各郡、縣大亂是絕不可能的。有讀者說可以募流民擴軍嘛,試問在民衆都持敵對不合作態度的時候,你就算是募兵又能夠募到嗎?聯想一下史上劉備白帝城死後,諸葛亮派兵征討蜀中各郡反叛的過程,大家就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在這一時期劉備已西遁,高寵在以和平手段說服文聘近二萬大軍投降之後,面臨的是鎮壓和平復屬郡的反對勢力,儘快恢復生產的任務,這一任務其實並不比戰場撕殺來得輕鬆,在劉表勵心圖治十餘年後,荊州百姓生活相當安定,他們從心底裡對劉表政權是擁護的,其中不僅僅只有蔡、蒯、楊、習”等大戶,還有衆多的普通百姓,因此,劉琮勢力(蔡瑁、向朗爲首)雖然退出了襄陽,他們的影響力卻無處不在,在這種情況下,民心站在敵方一邊,我明敵暗,蔡瑁等人可以輕易從高寵新佔地區獲得重要的情報,包括兵力上的調動等等,而高寵一方卻很難從曹軍嚴密防守的宛城獲得有利的情報,在這個時候,唯一的情報來源越女何宗的暴露是致命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何宗的死讓徐庶一時喪失了判斷事實的能力,可惜的是,許多讀者把注意力過多的集中到了周瑜、徐庶是如何如何的有才幹、有能力上,卻沒有去想一想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能力有時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有時卻只能發揮一半或者連一半都發揮不出來(附一句,個人以爲史實中周瑜在赤壁之戰中表現出來的傑出軍事指揮才能已到達極致,正如運動員的成績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樣,不能一直持繼下去)。
6、高寵的交州策略。這是遭衆多讀者最爲逅病的地方,大家認爲高寵這個時候不應該南征,還是應集中精力經營荊州。在此,我重新解釋一下,交州戰事其實是發生在第二次荊州戰役之前,當時,劉表、劉璋、士燮三家結成了對抗高寵的集團,高寵要想破除這個包圍圈,首先的選擇就是找一個突破口,交州地處嶺南,交通不便,士燮的實力也最弱,其它二家不可能直接增援士燮,拿下交州,一是可以免除後方被攻的隱患,二是可以打擊一下清議勢力的氣焰。基於這層意思,高寵命龐統、呂範領兵出靈渠,在交州戰略中,要說唯一的問題就是龐統政治能力的不足,士燮是一個老江湖,龐統與之相比,軍事才能自是出衆,但比人心險惡、比政治反覆還是差了點,加上士氏在交州經營六世,民心和根基都相當深厚,故此龐統失敗既是出乎意外,也是情理之中。
7、高寵的南下。在龐統敗後,高寵大驚之餘,急往荊南尋醫救治,這其實是作者最爲擔心的缺點。作爲一軍統帥,在重要關頭離開是極爲不智的,但許多讀者也放過了批駁作者的這一過失,原因是什麼,龐統是鳳雛當然不能死了,所以高寵要去救很正常,其實不然。果然不是因爲龐統是高寵精心樹立的招攬荊州人士的一面旗幟,就算龐統再有才智,高寵都不能親自去,而正因爲初佔領的荊襄動盪,高寵急需要利用龐統的影響來分化荊州地方上的反對勢力,所以他才決定親自去。
8、對周瑜能力的評價。周瑜在鎮守襄陽之前,實際上還沒有真正獨立的指揮過一場大的戰役,孫策與高寵的爭鬥他很多時候是作爲一個高級慕僚身份出現的,唯一的兩次相對獨立的戰事是神亭嶺撤退和烏程的未遂軍事計劃,這兩次戰役對於周瑜來說都是被動防禦式的,都是在受到高寵的重壓之後應急作出的反應。之後,周瑜在江夏戰役中曾單獨領兵長途行軍,這只是一支偏師,真正在後面指揮的還是高寵。因此,新三中的周瑜我希望他的能力是在一步一步中進步的,直至迎來赤壁的輝煌,而不是一出場就無敵天下、百戰百勝。
9、爲什麼是高順會出現在新野,並不得不堅守城池。關於這一點,我只能說高寵麾下他是最合適擔擋這個任務的人選。從史上和演義中反映出來高順的性格已經相當鮮明瞭,我不想因爲自己的一枝陋筆毀壞了這樣一個歷史人物的清謄。如前文所說,高順的南歸相當程度上不是由於他本人的意願,這一方面是當時呂布雖死,貂蟬和呂姬被高龐所救,作爲一個有忠心的屬下,繼續保護主公的妻兒是應該的責任;二是鬱結在他心頭的不甘,蕭關之敗嚴格來說不是高順失敗了,還是整個呂布軍的潰敗,對此,作爲陷陣營統領的高順對於直接的對手夏侯兄弟是有一種復仇的渴望的,這雖然算不得主要原因,但作爲一個軍人也是支持他活下去的一個動力。在筆者以爲,高順其實是一個標準的軍人而已。
10、爲什麼要讓高順死。這個問題最難回答,網上三國諸文,往往殺敵人者多,敢讓自己人死的幾乎沒有,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讓一個軍人戰死其實對他來說,是一件相當尊嚴和榮耀的事情,現在是抗戰60週年紀念日,聯想及一大批爲保衛祖國而犧牲的烈士,我們難道不應該崇敬他們嗎?(個人最敬佩壯烈殉國的張自忠將軍,在此默哀已示敬意!)
好了,不知不覺洋洋灑灑一大堆,也不知道說得對不對,就算與諸君共勉吧!補說一句,大家來看新三,不就是喜歡他的特立獨行,他的與衆不同嗎?如果新三和其它的一大堆書都一樣,那就不是新三了,如果新三一味去迎合YY的口味,那些真正喜愛三國故事的讀者一定會感到失望的,這也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
晶晶亮
20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