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

不要說探悉人心的能力,就憑自己瞭解各種政治模式,深曉民主政體的精髓,知道世界的潮流所向,更精通經濟手段的運用,熟悉議會黨派之類的手法,善於引導和掌控輿論、爭取民心。,而習慣於傳統的體制下種種政治手段的袁世凱卻不懂現代政治,他的傳統手段往往管用於眼前,但卻見絀於長遠。

“中國現在雖然還算不上法治國家,但應該是追求法治的國家,民主、法治、共和、憲政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獨裁、特權等封建的一套早已不得人心,人人厭惡之、唾棄之、聲討之。至少在中上層,人們都知道共和國是全體公民之國,已不屬於一人一家一姓,朕即國、朕即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總統也不是皇帝,總統也必須守法遵憲。”陳文強半是解釋半是警醒地說道:“誰想倒行逆施,人民會起來推翻他,唾棄他,輿論也會轟死他,結果只能是遺臭萬年。”

袁世凱心中暗驚,但臉上依然是笑意盈盈,還輕輕點頭表示贊同。

陳文強似笑非笑地繼續說道:“時代不同了,政治規則也變化了,不能適應新規則,只能被判出局。袁先生,有沒有加入復興會或重新組黨的想法啊”

“我能入會,還能重新組黨”袁世凱疑惑地看了看陳文強的笑臉,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以政治思想的分野爲基礎,硬拉當權的政府官員入黨,甚至是袁世凱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在復興會內並不是沒有提議,很多人認爲這也是一層限制,一個制約的手段。如果袁加入復興會,他便要受到黨綱宗旨的制約。不能爲所欲爲。

這種提議和做法比較象歷史上國民黨的組建初期,酉些領袖居然把長期追隨袁世凱的前清官僚、時任國務總理的趙秉鈞和各部總長等所謂“國務員”拉入國民黨,然後心滿意足地宣稱已組成了“國民黨內閣”。甚至黃興還挽袁世凱爲國民黨領袖。袁世凱則遣楊度入黨,覘虛實。楊度以變更政黨內閣主義爲條件,國民黨難以做到。楊度便不入黨,袁世凱也罷了入黨的心思。

陳文強和宋復華等人對此也經過數番研究、討論。最後決定還是要保持復興會的純潔和堅強。

如果不以培植自由、民主思想爲基礎,不清醒地考察政治分野,爲追求表面的影響而降格以求,不但給世人留下喪失原則的惡劣印象,且爲勢力張目。從目前來看,建立民主政制的主要阻力便來自袁世凱及其追隨者,和談成功,復興會也將嚴格地批評監督政府及袁世凱及其手下。而如果袁某等人竟是復興會會員,則很容易造成復興會的分裂、會員的茫然徬徨。

“看看。我送你的書是一點沒看吧”陳文強也只是那麼一說,他淡淡一笑,轉而岔開了話題,“民國啦,大總統是選舉出來的,私相授受,可不合規矩。當然,現在是非常時期。作爲過渡或臨時大總統,可以稍微變通一下。但過渡期一過。可就馬虎不得了”

“喏,這是我們復興會的章程,袁先生認真讀一讀,再向手下詢問一番,唐紹儀他們對西方政治制度還是很熟悉的。”陳文強遞給袁世凱一本小冊子,說道:“想當好大總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若是一點常識都沒有,日後怕是不長久啊”

袁世凱苦笑着接過來,說道:“文強,作爲老朋友,你是肯定會幫我的。對吧”

陳文強一哂,說道:“不是我幫你,臨時政府會空出大總統的位置,會爭取你這個滿清的舊官僚革命啊,你難道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樣子不說別的,沒殺個人頭滾滾,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情形了。”

“沒對旗人大開殺戒,確實很剋制。”袁世凱看了一眼陳文強,說道:“只不過,臨時政府的某些做法很令人不快,防範意味太濃。”

“當然要防範。”陳文強一點也不委婉地說道:“就憑你是滿清的舊官僚;就憑你是個漢人,卻帶着同是漢人的北洋軍甘心做滿人的奴才,與革命軍刀兵相見;就憑你沒有西方政治的常識,滿腦子封建傳統思想;就憑那數萬花着國家無數錢財,卻姓袁的北洋軍。不防你防誰”

袁世凱沒想到陳文強這麼不客氣,瞪大了眼睛,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你以爲大總統是什麼,是皇帝嗎”陳文強撇了撇嘴,冷笑道:“臨時政府的一些舉措只不過是奠定基礎,你就覺得是防範啦那可是很多精英的集體智慧,還比不上你你以爲自己是神啊,是最正確、最高尚的國家離了你就不行了在新政上幹出了些成績,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啦花大錢辦小事,浪費貪污了多少,你心裡還沒個數兒啊不說是你,你手下那些人又有幾個手腳乾淨的一羣驕兵悍將,眼中只有小團體的利益,能承擔得起保家衛國、抵禦外侮的使命恐怕連你也不信吧”

“夠了。”袁世凱憤然地一拍車窗,大聲說道:“我們既是如此不堪,那還和談作什麼不是喊着叫着要北伐嘛,那就來啊,袁某可不怕你們。”

“惱羞成怒了。”陳文強不以爲然,依然是那副可氣的模樣,說道:“和談不和談的,一個巴掌拍不響。老袁啊,你要不想談,咱就不談;你要打,咱奉陪;你要不談也不打呢,咱們就看誰能耗過誰。嘿嘿,手裡不過兩百萬兩銀子,咋咋唬唬的有意思嘛要是發不出軍餉,你那北洋軍還會賣命嗎”

袁世凱大吃一驚,露底了,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誰透露給陳文強的

“說話呀,到底談不談”陳文強雲淡風輕的樣子,拿出根香菸在鼻子聞着,“你要說不談。我就發電報,馬上把南方的第五鎮給解決了,省得浪費糧食。雖然是無糧無餉,也缺乏彈藥,可這萬把人到底還是個禍患,留之無用。”

袁世凱哼了一聲。知道陳文強所言非虛,第五鎮的糧餉還勉強能就地籌集一些,可彈藥確實缺乏得很。衡陽的蔡鍔、昆明的湖北第八鎮、廣東、廣西的革命軍,一旦傾力進攻,第五鎮能抵擋幾時

“你還不服氣”陳文強盯着袁世凱,笑得象老狐狸似的,“南北對決,你有什麼勝算就憑北洋軍,軍餉難以持久。彈藥補充亦是問題,他們能給你賣命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工能力,南方都強於北方,這是不爭的事實。戰爭啊,打的是錢糧,打的是物資,北洋軍已經失去了速勝的機會。拖得越久越不利。”

“那你們爲什麼要和談一氣打到北京多好。”袁世凱翻着眼睛,壓着火氣說道:“別把我們說得這麼不堪。你們就穩操勝券了”

“和談是爲了國家,可不是爲了某些個人。”陳文強冷笑道:“象你這樣私心自重的傢伙,逼得太緊,會把最後一根稻草都押上,會考慮到國家將面臨的危險嗎日本、俄國虎視眈眈,最希望中國動亂不止。最希望滿蒙的軍隊都南調參戰,打得一塌糊塗,他們好收漁人之利。據我們的情報,日本曾向清廷提出割讓滿蒙,他們便出兵相助。在這一點上。我還是很讚賞載灃和隆裕的,他們守住了最後的底線。你呢,會不會爲了個人,還有北洋小集團的利益,喪心病狂到當賣國賊的地步”

“袁某是日本人的死敵,更不會連滿清都不如。”袁世凱說得慷慨,卻是暗自鬆了口氣,他剛剛還以爲陳文強是故意激怒他,以使和談破裂呢

人心思定,這一點袁世凱的判斷是準確的。儘管復興會始終沒有提出激進的“排滿”口號,但佔國民絕大多數的漢人,既對清廷不滿,更恨它是“異族”統治,這樣的思想基礎是不易改變的。

等到隆裕太后頒發遜位詔,在許多人心目中,“異族”統治已經結束,其他便無關緊要了。畢竟,對於大多數民衆而言,民族主義更容易被接受。正如同“排滿”二字之口號極簡明切要,易於普遍全國。

而弱點亦在於此,民衆以爲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故當時民衆心理,俱祝福於和議。逆之而行,乃至不易。

但歷史已經改變了,這也是確信無疑的。

陳文強要捕捉的不是袁世凱的思想,而是他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好方法,就象他一直喜歡研究將要面對的對手的資料,常常能從埋藏的記憶中搜索出對付他們的辦法一樣。他現在就象一隻會打洞的小動物那樣,找到了能夠進入敵人頭腦中的方法,仔細傾聽腦波而不是脈搏的聲音,然後沿着對手的思維軌跡一路追尋下去再加上他本身具有的能力,這確實是一條捷徑。

“說得總是比做容易。”陳文強呵呵一笑,說道:“老袁啊,今晚呢,咱們抵足長談,是該罵的罵,該吵的吵,互相把心裡話都說出來。對和談的條件,你不懂的,我可以詳加解釋,還可以透露些小內幕;你呢,想要如何當好總統,有什麼施政的思路,也別藏着掖着。先小人後君子,這句話你知道吧至於談判桌上,只要你我私下達成默契,那就是走過場而已。”

“你和我現在是對手吧”袁世凱有些被陳文強搞得混亂,實在猜不出陳文強要幹什麼。

“私下還是朋友嘛”陳文強一點也不害臊,坦然自若地說道:“你要是當了大總統,我也想抱抱粗腿、飛黃騰達不是。再說了,不是我誇口,若論賺錢、籌錢、花錢的本事,恐怕沒有幾個能勝過我吧我要是覺得你有前途,自然會全力相助。怎麼,你瞧不起我”

袁世凱審視着陳文強的表情,猜測着這話的真假。好半晌,他笑着說道:“文強的才幹無人能及,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如果袁某能得文強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呢”

“想要我幫你,那就得坦誠相待,那些口是心非的小伎倆,在我面前可不好使,反倒會適得其反,讓我覺得你不是一個能真心投效的人。”陳文強嘿嘿一笑,說道:“你對我多少了解一些,若是搞詭詐的小動作,從暗殺到演戲,那可是樣樣精通啊”

袁世凱心中一凜,他確實想談這個問題。遠到鐵良,近到溥偉,都是被暗殺的,由不得他不有所忌憚。

“當然,如果和談成功,大家都是自己人了,要走法制治國的路,暗殺就只能針對敵人了。”陳文強緩了下口氣,“比如日本、俄國的密諜,出賣國家的漢奸賣國賊等等。爲了避免糾紛,就讓他們死得無聲無息,或者死得象意外,這樣纔好嘛”

袁世凱心中更凜,並沒有因爲陳文強的語氣緩和而感到放鬆。

“老袁,我想問一下,如果你當了大總統之後,對於內政,有什麼章程”陳文強不給袁世凱更多思考的時間,繼續主導着談話。

袁世凱想了想,說道:“倒是訂定了大綱八條,還請文強這個行家來品評指教。”

立國取統一制度;主持是非善惡之真公道,以正民俗;暫時收束武備,先儲備海陸軍人才;開放門戶,輸入外資,興辦鐵路、礦山,建置鋼鐵工廠,以厚民生;提倡資助國民實業,先着手於農、林、工、商;軍事、外交、財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權主義,其餘斟酌各省情形,兼采地方分權主義;迅速整理財政;竭力調和黨見,維持秩序,爲承認之根本

籠統,聽着不錯,卻沒有什麼實際操作的辦法和細則。

陳文強聽完之後連連搖頭,簡單而粗暴地連連否決,沒等他長篇大論,馬車已經到了地方。

“太落後了,爲什麼不坐汽車”陳文強下了車,還在挑着毛病,“要跟上時代的節奏,最主要的便是思想的進步,頭腦的新潮。老袁啊,別以爲年紀大了就放鬆學習,以後可要多讀書看報,不要落伍啊”

你這傢伙,就是來吹毛求疵的,北方哪都不好,就是比南方落後。袁世凱直翻眼睛,哼哼着也不說話。

第62章 甬商關注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章 接客,賣唱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02章 一槍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70章 雙花洪棍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35章 酒宴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86章 無題第90章 廣州第9章 外謙內毒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54章 攤牌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8章 無題第29章 暗殺團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14章 無題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49章 茶樓比試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91章 無題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2章 青幫會集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6章 只要一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7章 憲政會第15章 煽風點火第42章 家事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9章 接客,賣唱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0章 搭救第245章 忽悠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4章 結死樑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135章 商談,忽悠
第62章 甬商關注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章 接客,賣唱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02章 一槍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70章 雙花洪棍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35章 酒宴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86章 無題第90章 廣州第9章 外謙內毒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54章 攤牌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8章 無題第29章 暗殺團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14章 無題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49章 茶樓比試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91章 無題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2章 青幫會集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6章 只要一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7章 憲政會第15章 煽風點火第42章 家事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9章 接客,賣唱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0章 搭救第245章 忽悠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4章 結死樑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135章 商談,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