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

“美國人博大、純樸,但不深沉;英國人深沉、純樸,卻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而不純樸;法國人沒有德國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國人心胸博大和英國人心地純樸,卻擁有這三個民族所缺乏的靈敏……”

“中國人呢?”

“中國人全面具備了這四種優秀的精神特質。也正因如此,中國人給人留下的總體印象是溫良,那種難以言表的溫良。”

“溫良受欺啊!涉及到利益,純樸也可以排除在外了。我倒是有一些洋人朋友,但能知心相交的,只有一個,一個有些傻、有些呆的美國佬。”

“純樸在你身上也沒有絲毫體現,深沉有,博大嘛,還未看出。”

“時間還長着呢,辜先生可以慢慢看。”陳文強笑着舉起了酒杯,“個人的性格和本質在對外的表現上也因人而異,就象我看辜先生,現在和將來,得出的結論肯定也是不同。再如先生,西人視爲天才,國人則視爲怪物。”

“你也是一怪物。”辜鴻銘舉了舉杯,喝了一口,用審視的目光打量着陳文強,幽然說道:“未聞遊學,未得學歷,卻精於西方科技,甚至超越之。崛起不過數年,已是朝野中外皆聞。不管是洋人,還是國內工商人士,甚至是官僚政客,你皆能遊刃有餘、左右逢源。試問,你豈不是比我還要象怪物?”

“呵呵,怪物就怪物,又有何妨?”陳文強笑得暢快,“其實我看先生,就是一天生叛逆,刻意追求與衆不同。大凡別人贊成的,你就反對;別人崇拜的,你就蔑視。因爲先生才智出衆,凡事都能讜言高論,自圓其說,也就決不會穿幫出醜。”

辜鴻銘眯了眯眼睛。看着陳文強似笑非笑的神情,也笑道:“識人到如此程度,也難怪你無往而不利了。實幹家琢磨的是事,縱橫家琢磨的是人。你既能實幹,又能縱橫,果然非是常人。”

“不,我就是正常人。”陳文強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調侃道:“這裡可沒有毛病,不是精神病。更不是瘋子。”

“那我也是常人,何來怪物一說?”辜鴻銘大笑。

辜鴻銘怪誕不經的言行實在太離譜,桀驁不馴的態度實在太刺目。他對玩弄以詭辯與謬論“震驚白種或黃種庸人”的遊戲樂此不疲,歐洲人能夠欣賞他大言不慚、狂狷不遜、立異爲高的表演。而中國人則全然不懂得該如何欣賞其中的妙趣,中國人的文化土壤也從來就不肯容納異端和叛逆。

陳文強看起來卻象萬金油,似乎不管派系,不管種族,都能與之融洽相處。但在骨子裡。他卻有着辜鴻銘顯露於外的桀驁。

而且,陳文強之所以能夠幹得風生水起。正因爲他不僅琢磨事,更有琢磨人的本能。而中國社會恰恰就是這樣,琢磨事的人最終往往被琢磨人的人給琢磨了,琢磨人的人終將成爲最後的贏家,因爲他在琢磨你。

公事酒桌聊,中國的傳統。陳文強與辜鴻銘算是說得比較投機,也都知道吃飯喝酒並不是主題。

“這條件——”辜鴻銘只粗粗看過陳文強帶來的文件,便搖頭不止。

“可商談,但讓步不會太大。”陳文強不以爲意地說道:“粵漢鐵路本不在我的計劃之內,既然總督大人有意由我接手。若不將種種困難盡陳,待到修築之時,種種延誤,種種糜費,如何說清?再者,如果總督大人不全力支持,我也不會接這燙手山芋。這其中情弊,我不說辜先生也清楚,牽扯到這鐵路利益的三省官紳有多少,其中是立憲派的又有多少?”

辜鴻銘依舊搖頭,好半晌才嘆了口氣,問道:“非要如此?”

“非如此不能按期修成。”陳文強很篤定地點了點頭,說道:“粵漢鐵路若修成,便與蘆漢鐵路共同貫通南北,又有長江水路東西通暢,兩湖地區最是受益,經濟騰飛指日可待。這一點,總督大人及先生,應該看得通透。”

“粵漢鐵路是幹路之樞紐,枝路之始基,而中國大利之萃,這是確定無疑的。”辜鴻銘沉吟了一下,斷然道:“好,那我便去向總督大人說項,力促此事成就。但商談須是雙方各有退讓,陳先生也要有所準備。”

“那就請辜先生教我。”陳文強自然知道自己有要求,張之洞肯定也有條件,只可惜不知道他的底線,所以纔要先打通辜鴻銘這一關。

“總督大人慾將工藝學堂辦成一所高等學堂,使所出學生能製造各種實用新式機器,可惜師資力量不敷……”

“總督大人慾辦水電公司,卻既無經驗,亦無相關人才,又不肯交與洋商……”

陳文強一一聽着,估算着,衡量着,待辜鴻銘說完,想了一會兒,用力點了點頭,“若只這兩項的話,我願與粵漢鐵路一起接手承辦。”

“那一千萬兩銀子——”辜鴻銘笑着說道:“陳先生可向我交個底兒,我必爲你爭取,只多不少。”

陳文強嘿嘿一笑,緩緩伸出了一個巴掌。

……..

清末有三屠,人屠袁世凱,財屠張之洞,官屠岑春煊。

所謂財屠,就是說張之洞好搞大工程,能糟蹋錢、浪費錢的意思。但張之洞以一介書生,在搞工業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問題上大筆花錢,且花過不應花的錢,或者是冤狂錢,那可以說是一定的。在當年閉塞的中國,誰見過,誰又懂得呢?

可要按張之洞當時所掌握的財權,如果他想貪污,想受賄,那真能大大發財。而且,以他的聲勢和實權,包括兵權,誰敢管,誰又管得了?這樣的封疆大吏,連朝廷也得有所顧忌呢。

可張之洞“屠財”並不“圖財”。也就是說。他不是往自己腰包裡裝,他不貪污。他爲湖廣積攢了數千萬的家底,甚至在後來成爲武昌起義成功的物質基礎,可在其死後,“家無一錢,惟圖書數萬卷”。一代大吏。在晚清的一潭爛泥裡,能如此,實不易。

至於說魄力和手腕,能做到張之洞這樣的地位,又豈能沒有?修鐵路、辦鐵廠煤礦、造槍炮子彈、辦官錢局、辦造幣局、辦工廠、辦學校等等,沒有魄力豈能幹成?他還曾對官員下令,凡是收“到任禮、壽禮各目及門包小費”,“一律裁革永禁”,那也是非常嚴厲的。

而粵漢鐵路確實是張之洞的一個心病。早日看到鋼鐵巨龍奔馳於洞庭湖濱、五嶺山麓更是他的一個心願。

在辜鴻銘的幫腔說項下,在粵漢鐵路的計劃工期誘惑下,在反覆權衡了利弊之後,張之洞與陳文強進行了面對面的商談。一項項條件在妥協中達成,一個個細節在磋商中確定。最後——

“蘆漢鐵路修了八年,粵漢鐵路與之彷彿,七年不能令人滿意,本部堂要你最快的工期。”

面對着張之洞咄咄的目光。陳文強微微一笑,說道:“蘆漢鐵路是修了八年。里程與粵漢鐵路也相差不多,但蘆漢鐵路是什麼質量?比利時公司爲了加速工程進度,節省費用、偷工減料,造成鐵路質量極低。比如黃河大橋——”

停頓了一下,陳文強臉色慢慢轉爲鄭重,沉聲說道:“五年。或者更短,但我現在只能向大人保證這個工期。”

張之洞緩緩吐出一口長氣,垂下眼瞼沉默半晌,猛地一拍桌子,“好。若能五年修成,本部堂便全力支持你。得罪官紳?嘿嘿,你都不怕,本部堂又何懼之有?本部堂已經七十有奇,若能在有生之年見到粵漢鐵路修成,餘願已足。”

“文強殫心竭慮,也必達成總督之願,不負總督期許。”陳文強表完決心,又笑道:“那麼,這就算是成交了吧?”

“成交。”張之洞把身體向椅中一靠,彷彿卸去了千斤重擔,緩緩說道:“本部堂這就向朝廷保舉你爲粵漢鐵路督辦,並行文兩湖各官府,全力配合於你。”

“此事尚需保密,我還要籌劃運作一番。”陳文強謹慎地說道:“鐵路巡警、外資借款、官紳溝通,這些工作先做好,我纔好正式接手,開始修路。”

“謀而後動。”張之洞讚賞地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也好,省得路尚未修,反對之聲已然四起。”

“總督大人所見極是。”陳文強對此深表贊同,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關鍵還在鐵路巡警,若在本鄉本土招募太多,必然會牽扯進地方利益和官紳,未必會實心當差辦事。所以,我準備在修建時多用外地人,建成後再逐漸增加本地人巡警的數量。”

“如此考慮也未嘗沒有道理。”張之洞想了想,說道:“只是這費用——”

“早日建成,早日通車,這多出的費用也就不算什麼。”陳文強說道:“再說,這外地人又不是說非要省外,一縣之隔我看也可用之。”

“本部堂雖然全力支持,但在處理地方涉民事務時,你還須謹慎小心,不可肆意妄爲。萬一激起民變——”張之洞不無顧慮地提醒道。

“大人這是後悔了。”陳文強不以爲然地一笑,說道:“民變,何爲民變?劣紳煽惑,愚民抵抗,若不施雷霆之威,恐重蹈淞滬鐵路舊事。大人坐鎮兩湖多年,可還覺得此等民變難抑?地方劣紳、貪官難制?若如此,大人趁早言明,這粵漢鐵路就交由那些商辦公司去修好了……”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是英國人在上海修建的滬淞鐵路,於1876年7月建成通車。爲討好地方當局,這條鐵路的火車頭分別命名爲“天朝”號和“先鋒”號,但這並不能打消那些清朝官吏們的疑慮。

特別那冒着黑煙的蒸汽機車和發出巨大響聲的汽笛,立馬把那些封建士大夫們嚇得半死,他們以破壞祖宗成法爲由,多方交涉,要求火車停運;而火車經過之處,那些農民也叫苦連天,他們看到這從來沒有見過的龐然大物橫穿田地,騷擾自己的家園乃至祖墳。當火車開過來的時候,這些愚民們更是被嚇得抱頭鼠竄。所有這一切,都是他們所難以容忍的。

滬淞鐵路通車後的第二個月,發生了一個事故:一個兵丁和火車搶道被撞死,這下把沿途士紳和愚民們的怒火全點燃了。在清朝官員和地方士紳的煽動下,沿途的民衆們衝進滬淞鐵路辦事處,搗毀了英國人的鐵路公司。騷亂既起,清廷也不能坐視不理,便高價將鐵路買下後全部拆除,最後將那些鐵軌等全部拋進了吳淞口外的江海之中。

“……徵地移墳有補償,破房推屋有賠償,若是不滿,儘可進行協商。若是閉塞視聽,煽動蠱惑,以小利廢大局,擾亂路政者,與誤國害民者何異?”陳文強臉上笑着,卻透出一股陰冷,“此等民變若姑息遷就,鐵路何日修成,民衆何時得益,國家何日富強?我着意先組建鐵路巡警便是這個緣因,我倒要看看,是嘴皮子、鋤把子厲害,還是快槍厲害。不抓、押、殺幾個地頭蛇,不足以震懾其餘。大人,您以爲如何?”

這傢伙,有能力,有手段,更有強硬悍人的一面。張之洞與辜鴻銘對視一眼,苦笑不止。

“呵呵,你既有如此魄力,本部堂又豈能退縮。”張之洞輕撫額頭,語氣也變得堅決,“不施雷霆手段,不顯菩薩心腸。修鐵路事關國家、民族,事關兩湖發展,斷不可因劣紳愚民而誤。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由你接手,你便放手去幹,本部堂不死,總會爲你撐持。”

“那下官祈禱大人長命百歲。”陳文強笑了起來,說道:“今日下官還備有區區薄禮,請大人和辜先生笑納。”

張之洞的臉色變了,他雖然花錢如流水,廣開新學、改革軍政、振興實業,使湖北人才鼎盛、財賦豐饒,但一向清廉自守,很少收受禮物,甚至過壽時也不例外。

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42章 家事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1章 無題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23章 退位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51章 無題第5章 刮目相看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71章 互動,造勢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72章 準備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39章 大勝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80章 無題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9章 暗殺團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71章 互動,造勢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9章 迫走地痞第41章 親熱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82章 各有感慨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
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42章 家事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1章 無題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23章 退位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51章 無題第5章 刮目相看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71章 互動,造勢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72章 準備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39章 大勝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80章 無題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9章 暗殺團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71章 互動,造勢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9章 迫走地痞第41章 親熱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82章 各有感慨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