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

“是的,就是這樣。,x.”威廉右手握了又鬆,鬆了又握,看來陳文強的話對他很有啓發,很有震動,“德國完全應從它的地理上非常值得自豪的優勢中取得好處,歐洲的地盤對我們來說是太小了。但願那些主宰我們命運的大人物能夠使德國在太陽下面爭得一塊必需的地盤。”

“沒有實力就無法推行世界政策,貴國擴建艦隊,不僅要保衛貴國的海外貿易,而且也應使貴國在世界統治中佔有應有的一份。”陳文強說道:“而我國極力擴充軍備,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有着世界最強陸軍的德意志帝國的支持和幫助。”

“那麼,國務卿先生,你對中德結盟有什麼看法?”威廉二世很直接地問道。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坦言道:“時機不成熟,我國有現實的困難。恕我冒昧直言,貴國在遠東的勢力還不夠強大,而且我國與貴國相距遙遠,中德結盟後,我國必將獨自面對日英法俄的壓力和干涉。嗯,這有些象貴國在1898年和1899年時與英國的情形。”

1898年3月29日和4月1日,當時的英國曾向德國伸出了橄欖枝,英國政府表示將放棄傳統的孤立主義政策,“尋找將幫助她(英國)所希望的和平的同盟”,而這個盟友正是德國。

英國首相表示:“據我看來,在那些較大的事情上,德國的利益是和我們的利益實際上是一致的”。提出英德兩國就中國和西非問題舉行談判,建立同盟;假如德國現在就站在英國一邊,以後如果遭到攻擊,英國將支持德國。但是德國擔心一旦自己答應了同盟條件而英國議會拒絕同盟條約。德國就會成爲法俄的主要敵對目標,成爲英國的替死鬼。

同時,德國政府認爲英國提供的利益遠遠不能補償德國與法俄對抗造成的損失;並且在西非和中國的區域結盟也無法消除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個不定時炸彈對德國的巨大安全威脅。因此德國人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條件,反過來要求英國加入“三國同盟”,以對抗法國。但英國議會不可能答應這個同盟,談判第一階段無果而終。

1899年10月。布爾戰爭爆發,歐洲各國掀起反英,與英國在遠東、近東、中亞衝突不斷的俄國藉機積極活動,反英同盟的陰影在英國政治家的心中揮之不去。迫不得已,張伯倫等人又開始轉向德國。張伯倫於11月30日發表了著名的“新三國同盟”說,認爲英、美、德三方同盟“在未來世界上將是更加強大的力量”。但他的講話在這兩個國家均遭受冷遇。

威廉二世與首相貝特曼低語了幾句,首相貝特曼開口問道:“對於貴國的顧慮,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美國能夠同意建立中美德三角聯盟,貴國是否就會放下心來。美德兩國聯合起來。在遠東的影響力應該足夠了吧?”

陳文強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中國將非常樂意與德意志、美利堅兩國締結條約,對世界和平共同發揮作用。”

基於目前的國際形勢,以及美國曆來的孤立主義,德國拉攏美國結盟,在陳文強看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成功,加入這樣一個強強聯盟。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當然。如果真的是那樣,整個世界格局就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連陳文強也無法看透。

威廉二世雖然對於中美德三角聯盟抱有幻想,但即使不成功,扶持中國也符合德意志帝國的利益,這與什麼友誼和好感無關。

在德國政府看來。中日,中俄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正如因爲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德之間結成死仇一樣。一個崛起的國家,不可能對曾經喪失的領土無動於衷。這是德國人的固有思維,也是中國政府通過外蒙事件以及建國後對日俄的幾次抵制,有意向德國表達的意向。

中國地域廣闊,人口衆多,資源豐富,復興的希望是極大的。德國的支持和幫助從短期來看,能夠擴大,而且已經擴大了德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和影響;從長遠來看,擁有了強大軍隊的中國,又能夠牽制日俄的精力。一個親近德國的,擁有德事顧問訓練出來的軍隊的政府,是德國非常樂意看到的。

而且,陳文強此次訪德,並不是雙手空空,爲了表示出與德國建立友好關係的誠意,共和國政府還是下了注的。當然,這裡面有實在的東西,也有虛幻的暢想。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的弱國來說,禮物是否貴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示真誠的態度。

裝配有2.5倍瞄準鏡的狙擊步槍,真正意義上的迫擊炮,降落傘包,還有一小瓶白色粉末。

寒酸嗎?有一點。但陳文強神色自若地向威廉二世和德意志帝國高官們介紹着這些東西。

先說狙擊步槍吧,只是加裝了瞄準鏡,看起來沒什麼難度,但在技術方面,一戰參戰國家使用的狙擊武器卻很少有更多的選擇。雖然有很多武器製造商向所在國的軍方表示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經過專門設計的武器,但得到的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

因爲,在軍人的眼中,商人的初衷就是贏得利潤,他們只會拿出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來矇騙軍隊的採購費用。在當時,反對使用經過特殊設計的步槍做爲狙擊武器最爲直接的理由是它的成本。

沒有辦法,射手們只能在現役老式步槍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武器來應對殘酷的戰爭。但即便是同一家廠商生產的步槍,它們也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準備用作狙擊步槍的候選。在測試時只要出現數次射擊散佈較大的槍,就會被淘汰。

而且配備一個可靠的瞄準鏡只是構成一支好的狙擊步槍的一部分,就像對槍的組裝工藝一樣重要。但在戰場上有些因素並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拿瞄準鏡基座來說,也許你確信它已經固定,但它很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會發生鬆動。

而中國兵器研究所設計製造的迫擊炮。完全按照陳文強的思路,超越了“雷擊炮”的簡陋,結構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這種炮是我國研究人員發明的,它輕便靈活,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也將是步兵極爲重要的常規兵器。”陳文強撫摸着炮管,慢慢地講解道:“這是一種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其最大本領是殺傷近距離或在山丘等障礙物後面的敵人,用來摧毀輕型工事或橋樑等,尤其是山地戰和塹壕戰,配合步兵小單位作戰。”

威廉二世圍着迫擊炮轉了兩圈,似乎很感興趣的樣子,連連點頭,說道:“明天。可以讓人演示一下,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陳文強又指着降落傘包笑道:“這個比較簡單,也不是我們的發明,但卻是我們進行完善並使之更具有實用價值。”

十五世紀末,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設計了降落傘,用12碼寬與同樣長的亞麻布縫接起來,製成一具帳篷,即可容一人從高處墜落而無傷。

但一個真正從天空跳傘成功的是法國青年加勒林。1797年10月22日。加勒林在巴黎乘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升至100米的天空。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他砍斷繫繩。將氣球放走。依靠連在吊籃上的一塊白色大帆布,成功安全落在地面。

正如陳文強所說,降落傘的發明權有很多爭議,但能夠將傘衣、傘繩等摺疊包裝起來,並且經過了安全測試,證明有實用價值的。還就是眼前的這個東西。

當陳文強伸手拿起那一小瓶白色結晶物,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聲音也變得凝重,緩緩介紹道:“這是我國剛剛發現的一種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藥物,這是一場革命。人類終於有了對抗細菌感染的特效藥,有了它,很多絕症都變成普通病,手術感染不再可怕,傷後的敗血病不會再出現。如果出現戰爭,它將挽救上千上萬傷員的生命。即使在和平時期,它也將使人類的壽命延長十幾年。”

青黴素的發明,對於陳文強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問題,早在1906年他就已經制取並提純出了青黴素晶體。

冷凍乾燥法的原理並不複雜,它是在真空狀態下,利用水的昇華特性,使預先凍結在物體裡的水分,不經過冰的融化,直接昇華爲水蒸汽而排出,這樣就可以製得無變形、無損傷、成分損失最小的穩定的生物物料。雖然使用冷凍乾燥法最早的時間是在1890年,但卻沒有得到重視,更沒有人想到它會在生物樣品的研究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然而,陳文強一直沒有將這項成果公之於衆,而是引進了美國的整套檸檬酸納生產設備,以及其他一些儀器設備,並秘密組織人員進行工業化製取青黴素的實驗攻關。這是一項艱鉅長期的任務,截止到目前,雖然實驗小組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但陳文強預計還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如此神奇?”威廉二世和幾位高官仔細看着這個最不起眼的小瓶結晶物,或是難以置信,或是驚奇讚歎。

“只是這東西難以製取,這是我們花了無數人力物力,用了五年時間才淬取出來的。”陳文強遺憾地說道:“但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預計再花三年時間就能將這種神藥進行大量製造,並推向市場。”

“這比黃金和鑽石還要珍貴百倍。”威廉二世讚歎道:“陳博士名滿天下,即便現在成了政治家,依然沒有忘記造福人類。”

陳文強稍顯無奈地笑道:“其實我倒是更願意去搞自己的本行,那樣比較單純,更容易得到快樂。現在雖然是個高官,但肩上責任重大,倒是不開心的時候更多一些。”

威廉二世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說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身處高位,確實也就少了很多簡單的快樂。”

整個會見過程充滿了誠摯與友好,中國政府表現出了足夠坦誠的態度,這使威廉二世感到非常滿意,當場便同意建立中德合作科研機構。儘管陳文強代表中國政府還提出了很多要求,要經過德國政府的商議才能最後決定,但陳文強認爲,只要威廉二世贊成,事情便成功了大半。

接下來,中國代表團在駐德大使館幾次宴請了德國工商業人士,達成了一系列技術商貿合作的意向。

西門子公司拿下了大批的電廠建設的訂單,還有上海、南京、天津、廣州、武漢的無軌電車標的,並決定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戴姆勒公司決定以分期付款方式向中國提供汽油機公共汽車和汽油機載重汽車,以使中國能儘快建立起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並與中方在廣州合資興建一座汽車工廠;另外,化工巨頭巴斯夫,重工巨頭克虜伯,都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投資項目很感興趣,對這個新興國家的大規模建設計劃充滿期待。

以投資將德國的壟斷集團的利益吸引過來,他們對德國政府和威廉二世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當初,俾斯麥的外交策略是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歐洲大陸,極力維護歐洲大陸的均衡,避免過多地參與世界事務而導致與英國的利益迎頭相撞。但是自德國統一後,其經濟迅猛發展,對原材料進口和製成品出口市場的需要與日俱增,因此俾斯麥掌權的後期,也不得不對國內新興的利益集團有所讓步,開始參與全球殖民競爭。

皇帝威廉二世登基以後,順應了這一利益集團的要求,推行了爭霸全球的“世界政策”,俾斯麥穩健自制的外交政策被徹底拋棄。而德國一定要擴張的思潮,也基本上是這一利益集團在鼓譟。

得到了威廉二世的好感,再拉上壟斷集團的支持,陳文強對訪德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充滿了信心。引進德國的先進技術,得到德國的貸款幫助,這是此行最重要的兩個目的。

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31章 信任?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4章 交談,託付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0章 麻皮金榮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54章 攤牌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2章 夜市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59章 戰端開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14章 無題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17章 義軍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4章 過苛,面具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67章 革命黨?第86章 黑吃黑第6章 新藥,說和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07章 大戰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42章 陰謀論第181章 無題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61章 陷阱,等待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73章 訪德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58章 蒙亂
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31章 信任?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4章 交談,託付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0章 麻皮金榮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54章 攤牌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2章 夜市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59章 戰端開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14章 無題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17章 義軍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4章 過苛,面具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67章 革命黨?第86章 黑吃黑第6章 新藥,說和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07章 大戰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42章 陰謀論第181章 無題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61章 陷阱,等待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73章 訪德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58章 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