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思路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茶水換了又上,點心盤子空了又添,在爭執和辯論中,一條條綱領、規範被確定下來。

陳文強作出了讓步,蔡、楊等人其實也早有成立革命團體的想法,而歷史上距離另一個革命團體——華興會的成立也很短了。也就是說,陳文強陰差陽錯地選對了時機,不久之後,另一批精英便會在長沙起義失敗後轉到上海。

“革命要成功,不外乎兩個字,‘才’和‘財’。”陳文強吃着大蘋果,已經有了鬆緩的神情,笑着說道:“人才,錢財,就這兩樣兒。呵呵,你們也別說我俗,仔細想想,還真駁不倒我。”

“倒也有些道理。”萬福華對陳文強產生了好奇,詢問道:“文強,對你的事情,我也有所耳聞,說你以一人之力在上海建成了中國最先進的工業基地。剛來上海時,我也到盧家灣去看過。這一大攤子,確實令人歎爲觀止,不知道你哪裡來的這許多資金?”

“文強背後有大財東。”蔡元培試探着說道:“外界普遍是這樣猜測的。聽說是幾個南洋華商鉅富,爲了規避風險,把一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內。當然,文強的才能也是名不虛傳。”

“呵呵,倒有幾分是真的。”陳文強笑着敷衍過去,岔開了話題,“你們可能不太瞭解南洋華人的境況,處在殖民者統治之下,他們也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維護尊嚴,保護自身的利益。所以,團體成立後,國內的工作要展開,國外的也不能放下。”

“我們還沒有討論完吧?”楊篤生調侃道:“不知道文強要動用資金的話,有多大的權限?我們都是窮人,都等着你這大富豪慷慨解囊呢!”

“該花的我不吝嗇的,不該花的我也絕不浪費。”陳文強的臉色漸漸肅正起來,沉吟了一下,說道:“一個團體是否有戰鬥力,組織嚴密、令行禁止是必須的。不是我膽小,也不是我挑剔,對於諸位之前的做法,我實在不敢苟同。餘慶裡本是秘密機關,卻人來人往,十分熱鬧,這本已不妥。再說此次暗殺王之春吧,直接參與者不過五六人,但與聞計劃的又有多少?”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蔡元培沉吟了一下,贊同道:“文強說得在理,咱們缺乏保密意識,或者說根本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再說刺殺行動。”陳文強索性說個痛快,伸手指了指萬福華和陳自強,“二位勇氣可嘉,但可曾殺過人?可熟悉槍械性能,可在事前試過槍枝?我看是都沒有。那你們考慮過失敗的後果嗎?個人殺身成仁是小事,若是從你們身上找到線索,而牽連到其他同志,這又怎麼說?”

“哪會如此嚴重?”萬福華有些不太相信,停頓了一下,又慨然說道:“我是絕不會出賣同志的。”

“我也不相信你會出賣同志。”陳文強緩了緩語氣,說道:“但你想過沒有,如果被捕或犧牲,有沒有人會認出你在餘慶裡經常出入,如果有,會不會被巡捕或官府的密探得知,會不會順藤摸瓜使其他同志面臨危險?”

“這——”萬福華想了想,不得不承認,“確實有這種可能。”

“所以說,行動計劃不周密,個人技能不嫺熟,危害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有可能是整個團體。”陳文強吐出一口長氣,繼續說道:“你們又要笑我不夠勇敢,不夠激情了。但我確實很擔心,擔心創下的基業灰飛煙滅,擔心以後要繼續革命的資金供給,擔心本來計劃要在國內乾的大事全部夭折,只能被迫跑到海外空自憤恨。”

“呵呵。”陳文強自嘲地笑了兩聲,說道:“也許你們覺得這片基業也沒什麼,而且外面已經有了一種言論,認爲在國內、在光復前搞實業、搞科學,只要不是革命,便是甘爲奴隸,所救非國,所圖乃他族之強。諸位怎麼看?”

“這,有些偏激了吧?”楊篤生將目光投向蔡元培等人。

蔡元培想了想,說道:“確實偏激。文強所取得的成就豈能都劃到滿清名下?便說是首獲國外專利認可,又建成了國內第一座鹽化、煤化工廠,還發明瞭世界爲之讚譽的新藥,便大漲我華人志氣,更足證我國民之智本不遜於西人。如此種種,又豈能視文強甘爲滿清奴隸?若按此種觀點,四萬萬同胞怕是很少有人能夠倖免吧?”

“如果將生活在滿清統治之下,納稅繳糧的都算上,恐怕都是甘爲奴隸吧?”萬福華連連搖頭,“這種言論不妥,甚至有些荒謬。”

“國家與政府這兩個概念尚分不清楚,只看到革命的破壞,卻看不到建設更重要,纔會有這樣偏激的言論。”陳文強停頓了一下,期盼地望向衆人,“諸位都是學識淵博,可否多寫寫文章,使國人明智長識,也使衆多革命者不致陷入誤區?”

“國家和政府?”蔡元培皺眉想了想,眼睛中似乎閃過一道光芒,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們都說愛國,但卻是反對朝廷,反對滿清政府,因爲其殘忍暴虐、喪權辱國。”

“很有意義的一個論題。”楊篤生微微頜首,“這樣區分清楚之後,不管是教育救國、實業救國,還是科學救國,所做的實實在在的工作都是在爲國家做貢獻,爲革命之後的國家強盛做貢獻。革命當然迫切,但象這文稿中所言,革命亦有分工,宣傳鼓動、開啓民智,經營工商、提供資金,遊走串聯、發動組織,開辦實業、追趕列強……不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革命確應該是綜合、全面的工作。”

“文強正是此意。”陳文強很感欣慰,笑得暢快,伸手挨個指着評說道:“蔡先生,文名盛,又以言辭激烈著稱,來往革命者多仰慕來訪,正可聯絡英傑、壯大團體;楊兄,湘中名士,既可前往故地建支部發展,又可應招於滿清,刺探其機密;萬兄,善經營,可買官爲一方之吏,或爲團體建一訓練基地,或建一囤積糧械之秘所,或爲避難同志提供庇護,或以自保御匪爲名,組建一革命軍隊;陳兄,身強體健,若熱衷暗殺,稍加訓練便可令鉅奸大惡膽寒難寢。”

衆人笑了起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注視到陳文強身上。

第15章 煽風點火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37章 無題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1章 無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4章 結死樑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80章 無題第117章 義軍第117章 義軍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99章 武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12章 夜市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5章 隨走有感第207章 大戰第45章 革命起航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9章 暗殺團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58章 蒙亂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39章 搶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74章 回滬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7章 辣手摧磨
第15章 煽風點火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37章 無題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1章 無題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4章 結死樑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80章 無題第117章 義軍第117章 義軍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99章 武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12章 夜市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5章 隨走有感第207章 大戰第45章 革命起航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9章 暗殺團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58章 蒙亂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39章 搶土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74章 回滬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7章 辣手摧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