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

“陳先生,對不起,玉蓮打擾到你了。”阿萱微微鞠躬,禮貌地說道:“我和她說過了,麗莉還沒有回來,可她不死心,總是偷偷地來看。”

“沒關係的。”陳文強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是我最近太忙了,竟然把麗莉捎的信和禮物給忘了。要不是看到玉蓮,我還想不起來呢!董小姐,請進,東西在屋裡,正好給玉蓮帶回去。”

阿萱點了點頭,並沒有推拒的意思,領着玉蓮,大大方方地走進了屋子。在經過陳文強身邊的時候,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漂亮的海螺、貝殼,黎族的土花布,腰果仁、牛肉乾……玩的、穿的、吃的,應有盡有。還有麗莉和崖州風景的照片,以及一封小孩子之間的通信。

玉蓮立刻被吸引住了,瞪着大眼睛,摸摸這個,嚐嚐那個,問着有些幼稚而奇怪的問題。

陳文強一邊隨口解答着,一邊讓傭人端來咖啡,請阿萱坐下閒談。說着說着,就不自覺地說到了他剛剛在苦思的問題。 WWW.ttκǎ n.¢ O

農村的破產在逐漸加劇,如果不改換投資渠道,光靠收地租是絕對過不起闊綽生活的。

所以,從很早以前開始,比較有眼光的江南地主士紳,就已經把投資渠道放到了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經營金融、商貿、實業和房地產等等,以求更高的收益。而財富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也是那個時代的總趨勢。當農村經濟整體衰敗的同時,與之相伴的則是部分沿海城市的畸形繁榮。

“定居在城市經營工商以後,我們家並不依靠田產來維持生活,只不過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罷了。”阿萱不知道陳文強爲什麼突然想了解地主、農民的生活,但還是本着自己的經歷和看法在敘說着。“鄉下的土地都交給‘二地主’(代理人)打理,租稅收多收少也不是太在意。因爲土地的收入太微薄,在我的印象中,每畝土地每年也就能得到一兩個銀元的收益而已。”

一畝地一個銀元,一百畝才一百銀元!有一百畝地算是個中小地主吧,一年一百多銀元的收入。還真是不多。估算了一下上海工人的平均薪水,每月四五塊大洋的話,在農村就相當於擁有了五六十畝地。

當然,阿萱所說的土地收入,應該是在扣掉了沉重的捐稅負擔,外加“二地主”及其幫閒的佣金之後。如果是純粹的自耕農,收入是能夠翻番的。如果再減輕捐稅的話……

陳文強若有所思,身處上海灘這個繁華都市,從事的又都是工商行業。他竟然有些忽視了現在的中國應該還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民是絕大多數。

“陳先生——”阿萱偷偷看了一眼沉思中的陳文強,試探着問道:“瓊州那邊很好吧?”

“哦?”陳文強清醒過來,點了點頭,說道:“那裡本就荒僻,但現在的人氣旺了許多,比上海少了些喧囂,多了些寧靜。嗯。反正我是很喜歡那裡的。”

“若是,若是我去那裡的話。有工作可做嗎?”阿萱心情有些矛盾,這損壞了她靜謐的表情,但她確實激動着等陳文強的答覆,臉上顯出些鮮豔的容光,又增添了不少嫵媚。

這次在年輕姑娘的目光裡,有了什麼呢?懇求。信任,追問又表示服從。陳文強想繼續捕捉,阿萱已經低下了眼睛,用力捻着袖上的扣子,低聲說道:“我爹要把我嫁出去。可,可我不喜歡那個,那個花花公子。因爲這事,我爹和我娘大吵了一通,還差點動手。”

這樣啊!陳文強不用費神探悉了,因爲阿萱說的是實話。他立刻點頭答應,“去瓊州很好啊,那裡的開發建設剛剛開始,正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你去了,可以到工廠做管理人員,也可以到小學校當老師,有很多工作可以選擇呢!呵呵,你要是能把玉蓮帶去,那麗莉還不知道高興成什麼樣兒呢?”

阿萱那雙在濃密睫毛下的眼睛快速地眨了兩下,欣喜地擡起頭,正對上陳文強的目光。這一次,她沒有躲閃,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以及把她的朱脣弄彎曲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

驚惶、羞怯、靦腆,因此而更顯得魅人。這種直接的對視卻很少見,或許是心事得以解決而帶來的放鬆和勇敢。

陳文強笑了,這微笑其實並不能加以特殊的解釋,可一種象螞蟻爬的滋味卻在阿萱的心頭滲開來,她忽然記起了初識時,她母親是如何事先把她打扮起來,如何賣力地推銷,希望她能和陳文強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阿萱頓時覺得嘴脣發乾,雪白的前額上,汗象露珠般涌了出來,她面頰發燙,又低下了頭。

“陳叔叔,這是汽車嗎?”玉蓮拿着照片過來,算是解開了阿萱的尷尬,“麗莉在上面,她會開嗎?”

“她還小,你也小,等長大了,你們都應該會開,很簡單的。”陳文強看着照片上麗莉裝模作樣地把着方向盤,也覺得好笑。

“而且,你姐姐會領你去找她,你們又可以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玩耍了。”陳文強把目光轉向阿萱。

阿萱輕咬嘴脣,迎着陳文強探詢的目光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會說服母親的。在吵架時,父親威脅要把母親送到鄉下去。您知道,那很痛苦,實在是太丟面子了。”

“我會讓那邊安排好的。”陳文強說道:“你們儘管去,不要有別的顧慮。船呢,就坐順航公司的,直達,方便又安全。”

“謝謝您,陳先生。”阿萱眨了眨眼睛,抿嘴笑了笑。

……

從更深層的目的來看,中國人抵制美國貨其實反對的是更廣泛的帝國主義,他們要爲捍衛中國的尊嚴而幹一場。只不過,當時中國人手裡的辦法不多。而義和團式的排外。造成的嚴重後果只有中國人自己去買單。

所以,中國人需要一種比義和團式排外來得更老練、更成熟的手段。他們準備爭取一次不太大的勝利,哪怕是經濟領域的微弱抵制,以鼓勵當時國內愛國熱情的飆升,針對美國貨的抵制則適逢其時。

而就在抵制運動面臨着分化和瓦解的時候,陳文強卻引導着上海商會將其更加深入持久地進行了下去。報紙媒體上。有“漁父”在分析形勢,在指導方向;實際運作上,則有陳文強的長袖善舞和舌綻蓮花。

首先是向國內求援的北美華商,接到上海商會的電報後,集資百萬美元,以支持抵制運動的進行;其次是中僑合資銀行與張氏兄弟在蘇門答臘的日向銀行實現了戰略合作,共同出資一百五十萬美元購買大商人手中的存貨;陳文強又從王鴻圖手中借款五十萬,從上海商會各成員手中籌集五十萬,自己再出資五十萬。

總共四百萬美元的投入。算是暫時解決了存貨大商人的資金問題,使抵制運動能夠在上海這個 地持續下去。況且,陳文強還在暗中放了話,有困難可以提出來,大家想辦法解決。可要是擅自退出抵制運動,甚至暗中破壞,那他以後就不要想在上海灘立足了。

存貨能出手一半,政府又是默許態度。再有陳文強赤x裸裸的威脅,上海的美貨大商人還真就沒有誰敢中途退出。分化瓦解剛剛出現苗頭。便被陳文強的運作之下給消滅了。

“美國對待中國人民極不公正,嚴重侵犯華人權利。”

“如待人不公正就不能期待得到公正的待遇。”

“這將是一場非暴力的抵制,而不是熱鬧的流血。”

“不要去考慮是否有希望獲得成功,而要藉此發起國民愛同胞抵外力之感情。”

“持續的熱情,精誠的團結,將是國人奮發而起的兩件武器。現在。正是向列強展示兩件武器威力的時候。堅持下去,讓他們引以爲戒,莫要再輕侮國人。”

漁父在報紙上大聲地鼓與呼,儼然成了抵制運動的喉舌和風向標,並因此而聲名大振。政治資本撈得實在。

陳文強則暗中運作,一是在崖州把一桶桶美孚煤油換上華龍商標,返銷國內,用真真假假的國貨侵奪着市場;二是聯合輕工紡織行業的大小老闆,藉機擴大生產,彌補美國洋布被抵制所出現的市場缺額;三是聯繫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華商,採購稻米,以米代面,使市面糧食價格不致暴漲。

顯然,明智的中國人其實也看得明白,即使再強烈的抵制,對於美國人的排華政策也是微弱的抵抗。連運動的堅決支持者陳文強也承認,抵貨可能無法迫使美國廢除禁約。但一是爲了日後的經濟利益,二來也是對這種非暴力手段所能達到效果的檢驗和預演。如果美國的對華經濟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其他列強也會有所忌憚,不再敢目中無人。

拿破崙曾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但他沒有看到,西陸各方列強,揮舞着工業革命後先進的火炮利器,對這頭獅子耀武揚威。獵人們的心思是矛盾的,一方面當然想讓整個中國成爲自己的晚餐;而另一方面,沒有哪個國家有實力吞併統治整個中國。而更不要忘了,盯着這頭獅子的,遠不止一個獵人。

彼進此退,列強在中國的利益既有共同點,又相互排擠競爭,矛盾和傾軋在所難免。

而陳文強利用自己的人脈,利用國人沸騰的情緒,將抵制美貨運動的大旗繼續高高擎起。而這場抵制運動所體現出的持久熱情,不僅令美國人感到吃驚,也讓滿清政府和衆列強吃驚不小。

八月底,滿清政府的騎牆派停止了觀望。他們與美國達成默契,前者答應迅速撲滅反美運動,美國則允諾修改排華法。

按照常理來說,政府的明確態度對於抵制運動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畢竟,運動的發展很容易受政治大氣候的影響。而且,如果成功的希望渺茫,一般人也就不再會有參加的熱情。

但抵制運動並沒有因爲政府的態度而有所改變。況且,這場抵制運動的性質是民間自發的,而不是政府引導的,政府的鎮壓落不到實處。而最易出現分化瓦解的大商人不敢退出,小商人、市民的熱情依舊。特別是廣州,由於廣東是美洲移民的主要輸出地區,當地的老百姓對於《排華法案》的感受更直接,抵制也就更積極。

羅斯福讓正在東亞訪問的副總統塔夫脫帶着他的女兒造訪廣東,與地方政府交涉,平息那裡的抵制活動。但塔夫脫的廣州之行不但無功而返,女兒艾里斯還給羅斯福捎去了不好的消息:廣州人對於美國人很不友好。

一盤散沙似的中國人能如此團結,不僅令美國感到驚訝,連一向這樣認爲的衆列強也刮目相看。

《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就比較清醒地指出:這場抵制美貨運動不論成功與否,持續的時間和力度,以及全民參與的熱情,已經證明中國民族主義的覺醒,而一件可以針對任何於中國不利的國家的武器正在被中國人所掌握。這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樣的運動將被中國人越來越老練地使用,成爲弱者反抗強者的有力手段。

到了九月,羅斯福連續召開幾次內閣會議,討論排華問題。他並不準備從根本上廢除排華法,而只打算在執法上做點文章。他建議國會對原有的法令略加修改,規定除勞工外,其他華人均可入境,且優待往美華商及遊歷者。

滿清政府也派出官員,來到上海,與上海總商會進行商議,要求他們率先結束這場抵制運動,並通電全國各商埠,但卻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因爲,抵制運動的堅定支持者,併爲之奔走籌措資金的陳文強並不在上海,他已經前往瓊州,指導崖州石化最後的試車投產去了。

……

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23章 退位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6章 安頓託付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1章 無題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72章 南洋,軍火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45章 忽悠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33章 團體?政黨?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199章 武昌第251章 無題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34章 猶太人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章 刮目相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26章 新武器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
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223章 退位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6章 安頓託付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1章 無題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72章 南洋,軍火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45章 忽悠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33章 團體?政黨?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199章 武昌第251章 無題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34章 猶太人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章 刮目相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26章 新武器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