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苦無他法

得知賀錦與孫昂已經回師鄖中,士兵與諸將官都是狠狠的高興了一把。

李創建議分兵三路,一路由均州再次北上河南,一路由鄖陽南下淅川,直逼襄陽,一路帶兵走商南準備打回陝西。

只要是正常人,不到迫不得已誰都不願意往死衚衕裡鑽,如今與賀錦、孫昂合兵後。義軍更是士氣大震,就算有一線生機,也要與官兵拼個死活。

衆人都同意躲過車廂峽之險,分兵三路而起,以分散官兵兵力,尋求突破口。

高迎祥聽到李創的建議後亦是高興非常,朗聲說道:“自成不必分兵抗擊來襲官兵,這樣我們的有生力量亦會被分散,對官兵也不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高迎祥微笑地看着迷惑的衆位將軍繼續道,“我部自出河南以來,損失大將十幾員,兄弟更是以萬計,看到兄弟們爲阻止官兵而不惜性命,本王無不痛心疾首,今日我大隊人馬終於集聚一處,本王倒想拼他的魚死網破。”

“舅王的意思是……”李創聽出了高迎祥言語中的意思,哪是被官兵追的不耐煩了。

“兩萬兄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本王要將兩萬之師,擰成一杆長槍,直刺襄陽,走信陽,挑了他朱家的祖墳,以解心頭之恨。”

衆人拿定主意,便同高迎祥率領全部人馬,自陝西過境直接進入湖北鄖陽一帶,大兵直逼襄陽。

李過、高傑帶兵保護將兵家眷,賀錦爲先鋒,劉國能孫昂爲副先鋒探路漢江。

李創與高迎祥帶了十幾名將官指揮中軍,便朝着襄陽方向進軍。

不想只幾日時間,湖廣巡撫唐暉早已帶領大將楊正芳等,將水路要隘、碼頭給圍的水泄不通。

本着用頭腦打仗的李創,怎會輕易與官兵大部隊迎面作戰。得知湖廣兵有備而戰,再次說服高迎祥,當機立斷指揮人馬回師洵陽,分兵攻打房縣、竹溪、保康三縣。

兵者,詭道也!

李創連出奇兵,不日便攻克了房、竹三縣,而三縣的的長官們亦如鄧祖禹般,直到戰死都沒有投降,尤以保康知縣方國儒、竹溪訓導王紹正爲最。

對此,李創已經見怪不怪,正所謂立場不同,最後只能用生命與鮮血來驗證忠誠。

同時也抓住了盧象升的弱點,雖爲鄖陽撫治,盧象升卻沒有多少人馬,只能死鄖陽而不能救援周邊被攻打的州縣。

無奈之下盧象升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時,只得再次上書朝廷,請求增援。

反賊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大的,從陝西到山西,又到河南、湖廣,幾乎要打下整個中原了,不到兩日的時間便攻擊了鄖陽周邊的數個縣城,臣卻只能望而興嘆,不能及時救援。

反賊到了哪裡,哪裡便是一片狼藉,被燒的燒,砸的砸,還有些亡命之徒也跟着去了。

如此下去不但整個湖廣,就算整個中原都要全是反賊的了,實在無法,微臣亦只能以身報國了。

沒出意外,盧象升將前任蔣允儀的話基本上原樣不動地又說了一遍,不過措辭沒有蔣允儀哪麼倔強。並強調鄖、襄地區的重要性,請求增兵,關於軍餉的事卻是隻字不提。

請求增兵卻不要軍餉,想來這便是盧象升的高明之處吧。不但沒被崇禎責備,還被表揚了一番,並被告知陳奇瑜不日便與他合兵一處,共同抵禦清繳反賊。

李創卻不管這些,放棄了被官兵死守的州縣城池,不斷扼殺官兵的有生力量。

一路再次攻下了均州、光化與谷城,並轉而進攻宜城,正準備揮兵向北進入安徽,此時卻有探子回報。

軍報說陳奇瑜已趕來湖北,與盧象升合兵一處,自陝西平利開始,進入湖北竹溪,正在收復失地。

駐守各地的兵馬也是紛紛敗了回來。

如今左良玉駐守河南與鄧玘合營,擁兵近十萬衆,正以壓倒性的勢力打擊義軍散於各部的力量,河南是不能回去了。

安徽乃是崇禎祖宗發跡的地方,更是富饒之地,支撐國力的地域,崇禎絕對聽從讒言而坐視不理。

而南有長江之險,比黃河更要恐怖的多,當年毛主席都是做了十足的準備,才渡過長江,收復江南諸地。

如今自己一個打工仔,連絕對屬於自己的部隊都沒有,更是不敢去涉險長江了,所以李創並不建議再往南邊打。

而崇禎在得知義軍瘋狂到無法壓制之時,更是給陳奇瑜下了任務,‘觀看反賊的動向,他們跑到什麼地方,你就給朕打到什麼地方,直到將他們全部剿滅爲止。’

陳奇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用,自然想通過此戰來揚名立萬。一路上邊督促左良玉、鄧玘守住河南要塞,防止義軍再度進入河南。

邊下檄令湖廣巡撫唐暉,佈防湖廣右路,阻擋義軍進入安徽。唐暉更是不敢怠慢,倘若安徽鳳陽陵寢有什麼閃失,誰都別想活的輕鬆,就連李創在攻打宜城之時,都沒時間去抵禦,直接在湖北通往安徽的要道中傾注了所有兵力。

陳奇瑜發現李創並沒如自己所想,進入車廂峽,便再次通知四川兵馬將張獻忠往北邊趕,自己一路追擊進入湖北的陝西反賊,不怕他們跑的快,就怕他們沒地方跑。

並敦促曹文詔據兵陝西商洛地區,來往策應各部官兵。

諸位總兵似乎也聞到了崇禎誓要剿殺反賊的決心,再次盡職盡責地遙相呼應着。

而左有左良玉雄師十萬,後有陳奇瑜七萬精兵,高迎祥作爲主帥與衆將商議後,只得避開官兵主力,取武安走榛子嶺,想迂迴至四川,與張獻忠、羅汝才聯兵再商大計。

來到巫山北麓,看到橫亙於眼前的高山,高迎祥只得率兵自鎮平縣再次進入陝西,取道紫陽,想回守老根據地。

此前的張獻忠與羅汝才正在奉節一帶活動,雖然有所收穫,卻也被官兵追擊的很 累。

高迎祥並不知道的是,他在巫山北時,張獻忠與羅汝才正在山南,卻都在無路可走的時候,無意間選擇了同一條路。

不能得到義軍主力的支持,李創也只能等,等待着屬於自己的機會,而他在學習兵法的同時,才知道前世的記憶對自己有多麼重要。

就算是晚上睡覺,他都在回想着關於明末的一切,卻又苦無頭緒……

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156章 給我挖個坑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1章 事有意外第17章 孰對孰錯第35章 闖王迎祥第11章 奉天命者第17章 我爲你補充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75章 人心不古第38章 粉墨登場第57章 鄉情難卻第5章 練兵之所第26章 庸人自擾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4章 黃龍捲起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32章 以令爲鑑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21章 大明危局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78章 脫穎而出第27章 夫唱婦隨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45章 聞聲而斷第142章 哪咱喝點兒去第100章 神的存在第5章 盡情洗劫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1章 好亂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07章 禍不單行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32章 我們敗了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165章 兩個傻蛋第4章 全國通就是好用第25章 震天雷第6章 一擲驚魂第73章 師陷車廂第17章 孰對孰錯第50章 大旗飄飄第79章 隆德告急第16章 難纏的女人第156章 給我挖個坑第19章 新年快樂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79章 隆德告急第124章 清理門戶第26章 不是兄弟第6章 盡棄前嫌第4章 行軍襄陽第30章 煞氣未消再沉澱第14章 生死之間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80章 陷入重圍第75章 人心不古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45章 血流成河第57章 鄉情難卻第4章 雙劍合璧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54章 此路不通也得走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30章 自有揣度第24章 鋼鐵之師第7章 命運的拐點第162章 你犯了什麼事?第46章 水漫開封第8章 意有所指第73章 師陷車廂第12章 魔王臨世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28章 火器之法第8章 福祿雙全第95章 轎伕傳奇第7章 生的渴望第3章 紅娘子第7章 尋訪宗敏第12章 意取中原第2章 敗的狼狽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74章 夜訪總督第121章 大明危局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
第108章 誰的責任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156章 給我挖個坑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1章 事有意外第17章 孰對孰錯第35章 闖王迎祥第11章 奉天命者第17章 我爲你補充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75章 人心不古第38章 粉墨登場第57章 鄉情難卻第5章 練兵之所第26章 庸人自擾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4章 黃龍捲起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32章 以令爲鑑第39章 柴稀米貴第121章 大明危局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78章 脫穎而出第27章 夫唱婦隨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81章 誰的援兵?第145章 聞聲而斷第142章 哪咱喝點兒去第100章 神的存在第5章 盡情洗劫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15章 我來揹你第1章 好亂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07章 禍不單行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32章 我們敗了第7章 苦逼張獻忠第165章 兩個傻蛋第4章 全國通就是好用第25章 震天雷第6章 一擲驚魂第73章 師陷車廂第17章 孰對孰錯第50章 大旗飄飄第79章 隆德告急第16章 難纏的女人第156章 給我挖個坑第19章 新年快樂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47章 意外之變第79章 隆德告急第124章 清理門戶第26章 不是兄弟第6章 盡棄前嫌第4章 行軍襄陽第30章 煞氣未消再沉澱第14章 生死之間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80章 陷入重圍第75章 人心不古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25章 兩個少年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45章 血流成河第57章 鄉情難卻第4章 雙劍合璧第169章 谷城時光第56章 其樂融融第154章 此路不通也得走第22章 最後一絲絕望第30章 自有揣度第24章 鋼鐵之師第7章 命運的拐點第162章 你犯了什麼事?第46章 水漫開封第8章 意有所指第73章 師陷車廂第12章 魔王臨世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28章 火器之法第8章 福祿雙全第95章 轎伕傳奇第7章 生的渴望第3章 紅娘子第7章 尋訪宗敏第12章 意取中原第2章 敗的狼狽第129章 入關昌平第74章 夜訪總督第121章 大明危局第163章 資格決定去處第155章 孤獨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