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

出宮轉了一圈,整個人都放鬆不少。正當我哼着小調回到宮裡的時候,已經有一批通政司送來的奏摺在等着我了。好在我也習以爲常了,正當我剛在乾清宮的書案坐下準備批閱奏摺的時候發現臺上有兩本加急密奏,估計是八百里快馬連夜送來的。我馬上拿起一本翻開一看,居然是蘭州盧象升發來的奏摺。我詳細看了一遍,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盧象升給我的奏摺裡提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林丹汗居然打進了西藏。按着歷史的發展,林丹汗應該病死在青海的打草灘,而最終入主西藏的是衛拉特人的顧實汗纔對。但事實上歷史已經悄然的發生了變化,在打草灘休養生息多年的林丹汗終於採取了行動,他不是回到蒙古草原重振舊業,而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西藏。

奏報上說,崇禎七年的時候西藏已經發生內亂。從萬曆年間起,西藏就出現了紅教跟黃教對峙的局勢,以噶瑪紅教和後藏的仁蚌巴、藏巴汗聯結爲一方,以黃教和帕木竹巴及其一部分家臣爲另一方。只是一直來勢均力敵還沒能發生什麼重大變故。後來雙方開始從外邊引進蒙古人作爲援助,紅教拉攏漠南蒙古,黃教則求助於衛拉特人。在青海的喀爾喀部卻圖汗是紅教的信奉者,接到紅教的求助,崇禎八年他派他的兒子阿爾斯蘭率一萬兵到西藏去支持噶瑪紅教。不料,阿爾斯蘭到藏之後,卻被黃教人收買,反而攻擊噶瑪紅教,噶瑪紅教採取了同樣的辦法,也用重金收買了阿爾斯蘭,聯合對付黃教。後來黃教再一次用大量的錢財收買了阿爾斯蘭,當阿爾斯蘭反過來又想爲黃教攻擊噶瑪紅教時,噶瑪紅教的長老們派人送信給正在青海的卻圖汗,告發了阿爾斯蘭這種唯利是圖的行爲,並提出了抗議,同時要求卻圖汗另派一人來西藏統領蒙古軍。這個時候正想有所作爲的林丹汗便決定親自領兵進軍西藏,而卻圖汗被安排在青海抵擋衛拉特人救援黃教。

在西藏第巴藏巴王的引導下,林丹汗進軍很順利。阿爾斯蘭恐懼不已,很快就被部下所殺,林丹汗便將喀爾喀的那一萬蒙古人歸於自己的統領下。面對蒙古人的強大兵力,在拉薩的達賴喇嘛阿旺·羅卜藏見勢不妙,便與黃教領袖羅桑卻告堅贊一起林芝暫避,同時派人前往和碩特部,希望衛拉特聯盟的臺吉們能夠出兵來西藏解救。但是遠水難救近火,沒有達賴在的拉薩城很快就給林丹汗攻破,而且他派出的前鋒直指林芝。就這樣邊打邊退,達賴他們很快就退到了昌都。顯然無論是紅教還是林丹汗都想着斬草除根,一直派兵追襲。昌都再往東便是白利土司的甘孜轄區,白利土司並不信奉黃教,當地藏民自行信仰本教,對於其他的教派白利土司一律迫害。

我看到這的時候以爲達賴的小命估計是沒有了!北面的青海是林丹汗的老巢,往南的雲南那邊卻是紅教的信徒,現在西面又有追兵。但這個叫阿旺·羅卜藏的喇嘛神奇的通過德格、石渠、吉邁,越過了白利土司的封鎖,最終到達了靠近甘肅西南面的瑪沁附近。估計達賴是想在那裡等待和碩特部的救援,源源不斷的派遣使者前往衛拉特部。因爲青海大部分地區被林丹汗跟卻圖汗佔領,達賴的使者只好扮作商人從甘肅繞道前往。事情偏有這麼湊巧,過關口的時候給大明的士兵查了出來。一經審訊明白事件始末後,事關林丹汗,當地的官吏不敢作主,飛報了蘭州的盧象升。

據我估計,達賴的使者扮成商人應該帶了很多財寶去賄賂衛拉特蒙古人,也不知是那些守城門的士兵想勒索還是敲詐,倒是歪打正着的立了功。盧象升到蘭州多年,又到過西寧視察,自然明白達賴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明白達賴在西藏代表着什麼。於是他火速點齊了神武軍直奔瑪沁。達賴他們一行雖有千餘人,但是面對全副武裝的明軍只得投降。盧象升便把他們帶回了蘭州,安排達賴他們暫時在白塔寺居住。

據盧象升的奏報,達賴身邊一個叫做羅桑卻告堅讚的人很不簡單。押解回蘭州的時候雙方還處在一種敵我關係,但是到了白塔寺時達賴已經向盧象升承認大明對西藏的宗主地位,並且開口嚮明軍求援。西藏在大明喚作烏思藏,在大明開國時期就歸順了,雖然設置了烏思藏讀司,但是並沒有派人員在那駐守,而是任命當地的頭人作爲官員。到了成祖時便分封了各派的三大法王和五大教王,以朝貢商貿的形式制約着他們。但是萬曆年間以後,大明自顧不暇根本無從去搭理西藏,除了以前受封的法王還會按時朝貢,大明對西藏的實權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特別是新興起的黃教達賴更是接受蒙古人的冊封而得名。女真人叛亂後,朝廷已經弄得焦頭爛額的,幾乎不管西藏的事務,盧象升也是因爲林丹汗纔去拘押達賴的。現在這個傾向於蒙古人的達賴居然向大明求救,這其中的含義就耐人尋味了。對此事盧象升也不敢做主,便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師。

盧象升的奏摺寫得非常詳盡,他知道林丹汗是我重視的人,而他被派往蘭州也是爲了查找、防禦林丹汗。林丹汗去了西藏,又跟喀爾喀的卻圖汗聯盟,光憑一支神武軍是不夠的。西藏向來就是華夏的領土,自然不容有失,也決不能讓林丹汗在西藏立足。從奏摺分析來看,西藏倒不是很難打,問題在於補給線太長。經青海入藏有些不合算,甘肅本來就轉運糧食困難。另外一條路只有從四川往西,這條路比青海那邊好走,而且轉運糧食也方便點,若是用兵西藏,大抵就是選擇這條路線。

想到這,我陡然失笑!

看來自己是太過着急了,現在遼東都還沒有解決,自己如何有精力來解決西藏呢!不過達賴既然逃了出來落在大明的手裡,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現在達賴在蘭州也不是很安全,若是林丹汗來進攻的時候順便殺了他,那可就煮熟的鴨子飛了。達賴不是說歸順大明嘛!那正好,以後大明也就有藉口入藏,而且還可以憑藉達賴的聲望來獲得當地藏民的支持。想到這,我馬上提筆給盧象升回復,讓他把達賴弄到京師了,當然名義上是來朝貢。

寫完批覆,我不由呵呵笑了起來,這個阿旺·羅卜藏真是上天送來的禮物!因爲達賴的到來不僅僅侷限於西藏,而且還可以利用於漠南、漠北蒙古,甚至是衛拉特人!我會很是尊敬達賴喇嘛的,然後讓達賴多去幫大明傳播善念,教導蒙古人早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明會爲他們提供保護,當然提供保護的同時也接收他們的領地,歷朝歷代尊崇佛教莫不是如此。

等到大明緩過力氣來,便可藉着達賴的名義入藏,順便解決林丹汗的問題,然後再以武力出兵威懾,用黃教以及黃金家族來號召各部蒙古,再以商貿來制約他們。蒙古各部落分散、流動性又大,光靠武力是難以長治久安的,只有通過精神、文化、利益上的歸屬,才能把他們融入到華夏民族來,大明才能真正佔據住蒙古、亦力把裡(新疆)、中東地區。

爲了華夏偉大的統一事業,我應該在考慮現在破費一下,爲達賴在草原建立一座寺廟。後世清朝不就是採用這個辦法嘛!我完全也可以在承德附近建立一個會盟的行宮,那裡再多建座喇嘛寺廟。這樣就可以逐漸完成蒙古人一向以歸化爲政治中心的格局,大明可以爲他們重新建立一個聖地。

這些都是大明將來要做的事情,我現在甚至有些期待達賴的到來!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62章 偷襲?!第260章 召回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292章 心裡話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80章 喜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7章 突生橫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282章 問題(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97章 報紙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66章 時機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62章 運糧第九十六章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41章 勸說(上)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239章 整頓第212章 奪氣第256章 封賞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9章 過招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239章 整頓第57章 退兵(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69章 情由第242章 勸說(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179章 提議第309章 請旨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52章 佈置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76章 揭破第55章 壓力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6章 額哲歸國第237章 組建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246章 遠征第57章 退兵(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9章 改革開始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84章 釘子第246章 遠征第58章 爲難第195章 破城(下)第88章 公主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94章 破城(中)第64章 煩事一堆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41章 會戰第202章 算計(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
第62章 偷襲?!第260章 召回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292章 心裡話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80章 喜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7章 突生橫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282章 問題(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97章 報紙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66章 時機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62章 運糧第九十六章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41章 勸說(上)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239章 整頓第212章 奪氣第256章 封賞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9章 過招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239章 整頓第57章 退兵(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69章 情由第242章 勸說(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179章 提議第309章 請旨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52章 佈置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76章 揭破第55章 壓力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6章 額哲歸國第237章 組建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246章 遠征第57章 退兵(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9章 改革開始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84章 釘子第246章 遠征第58章 爲難第195章 破城(下)第88章 公主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94章 破城(中)第64章 煩事一堆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41章 會戰第202章 算計(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