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回 食品問題

孫承宗在事後才知道腳踏車的具體情況,微微有些失望,他本以爲腳踏車有馬匹的度,那大明就可以組建一支機動力接近騎兵的腳踏車軍隊,原來卻是奢望。

甚至於腳踏車對路況的要求也很好,並不見得比手推車方便,便是用作後勤運輸,所能揮的作用也有限。

李彥對腳踏車的用途也很懷疑,畢竟以現在的工藝和技術水準,要想讓腳踏車運轉順暢,成本可不低。

不過,他也確實做了幾輛,都是試驗品,雖然成本高,但性能還說得過去,就放在天廚滋味館,讓他們作送貨用。

“少爺,北京城有幾家做的薯片越來越好了,您看,是不是再給天廚增加兩種新品?”帶着孫承宗看過腳踏車,打理天廚滋味館的李睿連忙貼了上了,笑呵呵地說道。

李彥看着李睿點了點頭:“不過,看來做生意確實鍛鍊人,你這般樣子,像極了李小爲那傢伙。”

“哪能呢”李睿尷尬地笑了笑:“小的可比不了小爲,將那個趣玩館整得轟轟烈烈,天廚現在的對手可是越來越多了,咱們再弄不出新品,小的擔

“別總是小的小的了,”李彥看了看店面,畢竟是做零食的,店裡的人並不多,只是過一會便有人來店裡,買上一包薯片或者爆米花。^^^^書^^發^^“以後。你們自稱就用我好了,我可不希望你們一直小地。”

“那是少爺恩典,小的……屬下一定好好做事,”李睿連忙說道,看到李彥的目光。也只好改口。

李彥點了點頭:“這就對了。以後天廚館就由你來打理,這個店的股份,我會和夏兄商量,拿出三成來,一成轉給你。再有有兩成作爲乾股,平常的乾股分紅,在年終獎勵給大家,凡是技術好、有特殊貢獻、爲天廚工作五年以上地,以後可以將乾股地一部分永久性授給他們。”

“乾股?”李睿愣了愣,如今天廚已經依託彥熙樓。開了七家分店,憑藉先行者和廣告托起來的名氣,在短時間裡即成爲聞名遐邇的小吃,銷售情況都很不錯,即便是一成的股份,那也是價值不菲。

“對,給你的股份是天廚總店地,至於分店的店長、技師,則可以授以分店的股份。^^,,,,發^^”李彥笑了笑,雖然鄭的賬房班子對下面的產業監管很嚴格,不過李彥並不準備在這些地方耗費太多的精力,要調動下面人地積極性,授以股份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李睿就被突然而至的好消息給震得蒙,天廚有七家分店,而且將來也肯定會繼續擴展,只要天廚做得越來越好,他所得到的利益便會越來越多。

“少爺,小的……屬下……天廚能有今天。都是少爺的功勞……”李睿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那你以後好好幹就是了。”李彥微笑着拍了拍李睿的手臂,後者連忙點頭。

“現在做薯片的已經越來越多了是?”李彥讓店裡的大廚給自己拿來一碟薯片。拈起一片放進口中,脆脆地、香香的,就是少了點辣椒粉,或者番茄醬。

薯片的製作本來就沒辦法絕對保密,經驗豐富的麪點師甚至能從薯片的外觀推測出烹製的方法,但小作坊想要做出天廚標準化管理下生產出來的薯片水準,卻也是不能。

不過,正如李睿所說的那樣,也確實有幾個手藝好的,做出來的薯片別有味道,生意很不錯。

“薯片擴展開來,這對咱們是好事,至少,吃薯片地人是越來越多了,”這件事讓李彥也有些爲難,他記得薯片吃多了似乎不太健康,雖然此薯片非彼薯片,這個是油炸番薯片,後世常說地薯片是馬鈴薯薯片,但都是油炸的,應該都有同樣地問題。

好在這個時代吃零食的人還不會那麼多,薯片的價格也是不菲,據天廚館的調查,很多人家是買了薯片當小菜或者點心吃的,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油條也沒啥事,吃點薯片也應該沒有問題天廚平日的利潤並不低,但眼下還不能給李彥提供銀錢,所得利潤多用來開設分店,進行擴張。

“這樣的效率慢了些,”李彥覺得這種擴張方式並不太好,夏熙的彥熙樓能開到七家,那是因爲有夏家作爲支持,分店可以派出家族的人經營。

李彥說得上的親人也就只有二丫,這些店開得多了,管理都成問題。

“加盟,以後除了最頂級的那些城市,其他的府縣,可以開出條件,提供品牌、技術和管理,收取加盟費和管理費,讓別人來經營,”李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後世遍地都是的加盟模式,其中做得最成功的,是同樣買薯片的肯德基、麥當勞。

“加盟條件要高,管理費要高,”李彥看了一下天廚館的店面,感覺特色不是很鮮明,若是要展加盟的話,肯定要弄個標準的模式出來,這卻是要花費很多心思了。

而要在嚴苛的條件,還有高昂的管理費面前,還有人願意加盟,提高天廚館的影響力和賺錢能力,也是當務之急。

這當然難不到李彥,他讓李睿未雨綢繆,先建立一個天廚總店的食品實驗室,或者叫天廚試驗廚房,有些東西他只能提供目標和方向,具體的工藝技術,還得試驗廚房自己來摸索。

不過,有些食品有了方向摸索起來也很快,譬如李彥很快整出一個烘烤系列,只要搞一個烤箱,麪包、餅乾、脫水雞蛋糕等食品,很容易便能做出來。

後世幾百塊錢可以買一隻家用的電烤箱,這些東西都能在自己家中做出來,並不算太複雜,至於烘烤爐,窯廠也有類似用來烤泥坯的,將類似的結構改造成爲適合烘製食品的烘烤爐便是。

天廚實驗室不斷嘗試食品的配方,李彥則以工部主事的身份,從窯廠弄來些工匠,配合機器廠試製烘烤爐。

事實上,窯廠工匠弄出來的烘烤爐並不是機器,而是建築,後來這件事還是懷柔鐵廠接過去,爲天廚建起了幾座不同大小的烘烤爐。

這些烘烤爐的效果也確實不錯,但在具體的操作,以及火候的把握方面,則需要天廚的人自己來探索了。

但有了烘烤爐,李彥所說的這些簡單面點便能做出來,再通過改進調整,做出最佳的口味,以及更多花樣。

與西方的麪點大多使用烘烤相比,中國傳統的麪點更多使用蒸的辦法,李彥也喜歡中式的麪點,花樣繁多,百吃不厭。

烘烤食品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幹,但同樣也是優點,因爲幹而容易保存,譬如一隻饅頭時間長了,即便沒有變壞,也會又乾又硬,麪包則本來就是乾的,雖然也會變硬,但保質的時間通常也會更長一些。

餅乾、麪包、雞蛋糕這樣的食品,出現在這個時代,市場應該沒有問題,至少不會比薯片、爆米花差,李彥更關心的是成本,特別是餅乾和麪包的成本。

烘烤食品既然便於長時間保存,特別是乾麪包和餅乾,放個十幾天應該沒有問題,很適合作爲軍中的乾糧。

試想一下,如果是一支小規模的軍隊,要深入遼東作戰,後勤糧道隨時可能被建奴騎兵切斷,如果生火做飯,又容易暴露行跡,但只要帶上一定數量的麪包或者餅乾,就能堅持十幾天。

十幾天的時間,足夠做出很多事情了。

當然,光吃麪包餅乾肯定不行,不管是捕獵還是挖野菜,都可能要動火,李彥不禁想到另外一種絕佳的軍中食品,那就是罐頭。

罐頭的做法,也就是將弄熟的食物裝進密封的器皿,最好高溫殺毒,便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其關鍵無疑就是密封的器

後世的罐頭通常是玻璃容器,鐵皮封口,或者純鐵罐的,這兩者在此時都無法做到,太奢侈。

不說大明還沒有能力造玻璃,就算是鐵罐或者用陶罐、鐵皮封口,耗費的人工也是難以想象。

除非,能明一種封口機,可以將薄鐵皮快封但也還是不行,李彥又想到薄鐵皮本身也不容易製造。

雖然問題很多,李彥還是讓李睿和天廚試驗廚房,對密封的罐頭食品進行試驗,先積累一些必要的數據,器皿製造上的問題,可以慢慢解決。

工部都水司主事定製爲七人,皆爲正六品,其上還有從五品員外郎一人,正五品郎中五人。

工部都水司具體管川澤、陂池、橋道、舟車、織造、券契、量衡等,除了這些官員,還有一些吏員,吏員大多是監生歷事,有的就一直做了下來,有的則是官員自己找的人。

對於李彥這個監生,甚至是軍戶出身的人,突然一躍而成爲都水司主事,上到郎中,下到普通的吏員,都有些側目,也各懷心思。

有的想要攀附或者接近,爲自己討個出身;有的則嫉妒憤恨,想要給李彥好看;當然也有的知道李彥的一些情況,譬如華夏社的總編撰,彈子鎖的明者,華夏工場的幕後東家等,這其中有不屑一顧者,也有真心仰慕者。

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30回 內閣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55回 屠刀第222回 民主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49回 私宴第227回 身死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0回 問 罪第208回 兵鋒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48回 追隨者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4回 尋仇第215回 職守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3回 尾行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59回 班底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20回 激盪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0回 助陽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7回 對手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7回 退縮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33回 天價番薯第259回 班底第2402回 格物院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10回 針對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19回 弄權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21回 表決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47回 對手第208回 兵鋒第257回 舉子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18回 前夜第31回 訓練家丁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87回 水車用途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58回 國士第18回 論兵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8回 絕境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1回 換 田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6回 後 臺第217回 攔街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14回 去青樓第74回 雕版刻工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8回 論兵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54回 糧荒
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30回 內閣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55回 屠刀第222回 民主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49回 私宴第227回 身死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0回 問 罪第208回 兵鋒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48回 追隨者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4回 尋仇第215回 職守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3回 尾行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59回 班底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20回 激盪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0回 助陽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7回 對手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7回 退縮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33回 天價番薯第259回 班底第2402回 格物院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10回 針對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19回 弄權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21回 表決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47回 對手第208回 兵鋒第257回 舉子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18回 前夜第31回 訓練家丁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87回 水車用途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58回 國士第18回 論兵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8回 絕境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1回 換 田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6回 後 臺第217回 攔街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14回 去青樓第74回 雕版刻工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8回 論兵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54回 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