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回 兵戰遊戲

李彥搖了搖頭,雖然他因爲歷史的緣故,看輕明軍的戰鬥力,但影響到戰鬥力的因素很多,訓練、戰技是一方面,士氣、指揮、後勤保障同樣很關鍵。

校場比武與戰場征伐相差很多,至少明軍不會缺乏勇氣與士氣,這對李彥的家丁來說,同樣非常有利,畢竟除了幾個經歷過與聞香教衝突的,大多數家丁除了操練,也未參加過真正的戰鬥,更沒有殺過人。

若是真的上了戰場,家丁們的表現肯定要打折扣,當然,大明承平日久,所謂萬曆三大徵距今最近的播州之役,也已經過去二十年,現在的明軍同樣很少上戰場,特別是從江南而來的浙兵。

延綏兵、石柱土司兵可能會好些,尤其是後者,來自四川的少數民族兵似乎很強悍,還是熊廷弼特意上疏要來的,只不過在李彥看來,土司兵的戰力竟然在明軍中出類拔萃,可見明軍業餘化到何種程度。

好在,這只是一次校場比武,即便是延綏兵、石柱土司兵有些戰場經驗,也不容易體現出來,最終能夠決定勝負的,還是戰技的比拼。

李彥的信心來自於家丁們日復一日的嚴格訓練,每天幾十裡的徒步行軍、俯臥撐、蛙跳、槓鈴以及良好的伙食打造出來的家丁,都有一身健壯的肌肉,僅就身體而言,與明軍中那些苦哈哈的軍戶,或者是徵募而來的農民不可同日而語。

而在戰技上,李彥也沒有放鬆,他最擅長的就是詠春拳與近身格鬥,雖然只有少數家丁學了些皮毛,但經常操練,家丁們的動作與步伐的靈活性都是大大提高,這同樣不是明軍那些普通士兵可以比擬的。

家丁通常使用的是經過加長的白蠟杆長槍,半年時間的操練,挺槍刺擊早已經是爐火純青。近身則用單刀,雖然學得五虎斷門刀地家丁少之又少,卻也差不多都能掌握基本的砍削,與長槍刺擊一般,李彥要求家丁們在對敵時,用刀也要一往無前。只顧砍過去就是。

而在對練的過程中,家丁們也是掌握了持盾防守的要領,試想,能擋住對面家丁不顧一切的刺或砍,用來防守普通的攻擊自然不是問題。

李彥以錦衣衛小旗地身份與其它三個軍鎮的兵士比武,這個消息在錦衣衛上下鬧得比較大。

通覽萬曆當政的四十八年間,外廷似乎一直強勢,明朝特色的宦官專政都不曾出現,錦衣衛也很收斂。

到了現在。雖說錦衣衛在民間還有些影響。餘威猶存。卻已經式微。起碼人數大大減少。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多次上疏要補充缺額。都未能通過。

錦衣衛作爲皇帝親兵衛。而且是最特殊地那個。看到有人竟然要同他們比武。多少有些失落。這樣地事情放在從前。幾乎是不可想象地。什麼時候地方地衛所兵也敢挑釁錦衣衛了?

也是因爲錦衣衛地聲勢不如從前。陳策等人才會有比武地想法。畢竟。李彥只是個小旗。而且還是管工匠地小旗。

甚至有人還認爲。錦衣衛和所謂地親兵不過就是擺樣子地。錦衣衛也就只會抓人。如此而已。

錦衣衛地兵將多少也會聽到些消息。在這種微妙心理地影響下。不由對這次地比武抱着很大地期待。希望能重振聲威。

“聽說。你與那個李三娃是結義兄弟?”駱思恭看了一眼站得筆直地駱養性。不禁有些頭疼:這個兒子。在他面前總是一副面見上官地樣子。

駱養性眼簾低垂,臉色嚴肅,一點沒有平素吊兒郎當的樣子:“啓稟大人,這是屬下的私事。”

“私事?你地私事老子就不能問了?”駱思恭氣極:“現在吾是你老子,可以說了?”

“這裡是衙門,屬下不敢談論私事。”駱養性沉着臉大聲說道。

“你……”駱思恭看了看旁邊低着頭。強忍着笑的劉僑、田爾耕等人,無奈地擺了擺手:“好。那麼本都督問你,關於錦衣衛小旗李彥與浙兵、延綏兵、川兵比武這件事,你怎麼看?”

“很好”駱養性回答了兩個字。

“本都督當然知道好,”駱思恭瞪了這個個性強硬的兒子一眼:“本都督是說,這個李彥能不能贏,要不要從衛裡調些精銳過去?”

“按照約定,參加比武的各方只能派出普通的兵丁,”駱養性撇了撇嘴,有些不屑地說道:“錦衣衛裡,要說精銳,還沒有比得上末將旗下的。”

“駱千戶驍勇,”錦衣衛都督僉田爾耕笑着說道:“都督大人,不如就讓駱千戶的兵參加這次比武好了,也讓皇上與天下百姓,看看咱錦衣衛的好兒郎。”

駱養性毫不領情地瞥了田爾耕一眼:“末將的話尚未說完,末將地兵在錦衣衛中操練最勤,唯有李彥的那一小旗的兵丁除外。”

“呃,你是說,他李彥那一小旗的兵丁,要更加……精銳?”田爾耕愣了愣,難以置信地問道。

“駱千戶,此事事關重要,你可不要徇私,”駱思恭搖了搖頭,他知道駱養性對兵丁的操練在整個親軍衛中算是極勤快的,這小子憋着一股勁要證明他的成功不是因爲他這個老子。

駱思恭對此既頭疼,也感到很欣慰,畢竟作爲他的兒子,駱養性的表現很突出,至少在錦衣衛裡,算得上出類拔萃。正因爲如此,他也不認爲錦衣衛還有比駱養性地手下更精銳地兵丁,駱養性之所以這麼說,怕是想要給他那個結拜兄弟討取好處。

駱養性卻不解釋,大聲反駁:“末將從不徇私,諸位大人等着看比武的結果好了。”

駱思恭與劉僑、田爾耕等人對視一眼,不禁微微笑了笑,他們自然也不相信那個管工匠,造彈子鎖地李彥手下有一隊強兵,都認爲駱養性這麼說,是爲了他那個結義兄弟。

至於比武的結果。想來駱養性會悄悄的將他的精銳換過去。他之所以嘴硬不肯承認,是想證明他那個結義兄弟確實有能力。

錦衣衛上下都知道駱養性是駱思恭的兒子,也知道駱養性很忌諱這一點,知道他這種心理,盡皆相視一笑。

駱養性的表現確實很好,不過話說回來。若沒有駱思恭這個錦衣衛都督,就憑他剛纔這種對待上官地態度,怕是早被一捋到底。

不管駱養性接受與否,在錦衣衛這個體系中,他總是承襲了駱思恭的餘蔭,也許正因爲如此,他才愈加着力地想要擺脫這一點。

不過駱思恭與田爾耕等人這次都是猜錯了駱養性的意圖,事實上駱養性最清楚那些家丁的實力,甚至比李彥還要清楚。

李彥只知道他的家丁訓練刻苦。也有效果,卻不知道他們的實力到底如何,因爲充分地參照物;駱養性卻知道大明官兵的素質。正因爲如此,他才知道李家的家丁經過嚴格的訓練以後,已經具有怎樣的水準。

駱養性對手下的操練在錦衣衛中已經算是很勤奮,被李彥的家丁刺激以後,又更抓緊了許多。

只不過駱養性本性佻脫,沒有多少耐性,做不到李彥那樣持久,雖然加強了不少,但與家丁的操練程度來說。又大爲不及。

當然,駱養性手下的部分兵丁操練了更長地時間,論及綜合素質,要強過那些家丁,不過駱養性知道,李彥的家丁講究一往無前的氣勢,真要是打起來,他手下地兵丁肯定大不錯。

所以,他纔會說他的兵丁戰力不及李彥。說的是實話,並不像駱思恭他們想的那樣,是遮掩,他也確實不打算讓他的兵參加比武。

“三娃,三千兵的春衣,四千兵的口糧,真是好大手筆,”夏熙聽到這個消息,真是哭笑不得。

一個兵丁一日的口糧要一升米。再加些粗陋的佐菜。一分銀子總是要地,四千兵一天就是四十兩。一個月要一千二百兩。

一套簡單的春衣起碼要一錢銀子,三千兵就是三百兩,總計一千五百兩,這個賭注當真不小。

“怕什麼,說不定是他們輸呢?再說,就算輸了,這點銀子咱也可以賺回來,”李彥笑了笑,他這麼做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仔細考慮的。

先,他確實需要這樣一次展示,以爭取練兵的機會。

其次,他對家丁的戰力頗有信心,未必會輸給在遼東戰場表現奇差的明軍。

最後,就算是輸了,這一千多兩銀子也不用他出。

“是能賺回來,但是足以抵得上彥熙樓一年的分紅了,你不心疼,愚兄都爲你心疼,”夏熙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這傢伙毫不在意這些銀子,莫非是賺錢太容易的緣故?

李彥將一份最新的《華夏商報》扔到夏熙面前,這份報紙剛剛印出,還沒開始向外放,夏熙疑惑地接在手中:“幹什麼……”

說話間,夏熙已經看到頭版地大標題:校場大比武、看誰是英雄

“三娃,你又搞什麼?”夏熙張了張嘴,連忙接着往下看。

頭版這則消息很簡單,說是錦衣衛、延綏兵、浙兵、石柱土司兵將於兩日後,在通州大校場進行一次比武,以展現大明軍隊的強大,爲征伐遼東壯威。

在二版則有深入的報道,簡單介紹了延綏兵、浙兵、石柱土司兵的情況,特別是在通州練兵所面臨的糧餉困難,因而這次比武將對外公開,並接受捐贈,所得收入將全部作爲練兵的軍需。

而在副刊則有另外一則消息,華夏趣玩館宣佈成立趣玩社,凡是對趣玩館項目感興趣,或者購買了趣玩館產品的,都可以加入成爲趣玩社普通成員。而表現優異、並在趣玩領域有特別貢獻者,纔可以再繳納一定費用的情況下,成爲高級會員。

趣玩社的會員等級用日月星標示,普通會員只能佩戴星形徽章,高級會員將佩戴新月形徽章,至尊會員才能佩戴旭日徽章。

“三娃。你這是搞什麼?”夏熙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李彥搞出一套如此複雜地會員制度做什麼:“這和比武有關係嗎?”

“再看這則消息,”李彥點了點另外一塊版面。

“凡批加入高級會員者,均可受邀觀摩通州大比武,並且加入趣玩館兵戰俱樂部,有機會參加軍事訓練與兵戰遊戲。品嚐金戈鐵馬、成爲蓋世英雄……”

夏熙再次吃了一驚,更加迷糊:“三娃,現在各處募兵,逃散者甚多,你搞這個、這個什麼兵戰俱樂部?會有人加入?”

“有沒有人加入,到明天不就知道了?”李彥微微笑道。

若是以前,有人搞這個“兵戰”遊戲,怕是沒有多少人會支持,不過經過前面半個多月地鋪墊。當遼戰系列拼圖熱賣,以遼戰爲噱頭的象棋大賽與拼圖大賽漸入佳境地時候,“兵戰”遊戲。便能最大程度激起人們心中被撩撥起來的戰意。

就好像殺戮、戰爭一直都是後世電子遊戲地主題,很多白領則熱衷於真人CS的射擊遊戲,李彥覺得在這個時代,同樣會有很多人對戰爭感興趣。

李彥沒有將話說滿,夏熙卻十分懷疑,他畢竟與夏氏其他子弟不同,成長於市井之中,沒有富貴少年那種玩樂的心態,也很難理解。

鞏永固差不多是最早出現在趣玩館的人之一。在彥熙樓與趣玩館還沒有開門的時候,他和劉文炳等人已經拿着報紙,趕了過來。

“快快快,鞏某要成爲高級會員,是不是第一個?”趣玩館剛剛開門,鞏永固就急匆匆闖了進來,搶在劉文炳等人前面說道。

“恭喜,您將會是趣玩社的第零零零壹零壹號會員,”李小爲熱情地遞上一張薄薄地木片。表面貼了一張紙,上面印着編號與太陽徽章,還散着淡淡的墨香。

“這個是臨時會員卡,登記以後,趣玩館會爲您製作專屬的會員卡”

“爲什麼是零零零壹零壹,而不是零零零零零壹?”鞏永固顧不得看卡片,急忙問道。

“因爲前面的號碼給了趣玩社的起人,”李小爲笑着解釋道。

“啊,原來是這樣。”鞏永固撇了撇嘴:“那麼。你們起的時候,爲什麼不找鞏某呢?”

“你可以再趣玩社下面起成立其他的分社。”

聽到李小爲這句話。鞏永固才作罷,連忙登記好,拿了卡片,幾個人聚到一起,去商量成立怎樣的分社纔好。

北京城最不缺少的便是官員顯貴,相應地富家子弟也很多,與江南相比,京城的娛樂氛圍要差很多。

江南的才子喜歡聚到一起吟詩作賦,京城地富家子沒有那個才氣和興趣,鮮衣怒馬纔是他們的最愛。

直到趣玩館橫空出世,他們才現玩樂原來也可以這樣的,迅聚集了很多像鞏永固一樣的追隨者。

“兵戰遊戲?”光是看到這名字,便讓人想起一幅幅熱血沸騰的場面,曾經被遼戰拼圖撩撥得吟出“男兒何不帶吳鉤,三千里外覓封侯”的鞏永固,幾乎想都不想就要加入。

“兄弟們,咱可說好了,都加入這個兵戰俱樂部,以後,俺就是你們的將軍,哈哈,”鞏永固手上拿着一份兵戰俱樂部的印刷資料,大聲笑道。

要說去遼東打仗,就算他們肯,他們的家人也不肯,而這“兵戰”地遊戲,卻能滿足他們內心深處,每個男人都有的鐵血,又不用承擔什麼風險。

“這個將軍不是你說就能當的,”劉文炳指着資料上的內容說道:“你要參加俱樂部的訓練,憑藉考覈成績以及競技中的表現獲得積分,積分到了才能升級。”

“那又如何,俺可是準備考武舉的,”鞏永固拿過資料,開始研究起上面的細節:“俺一定要做將軍。”

“鞏三,就你也想當將軍?”幾個衣着華麗的年輕公子走進彥熙樓,出一陣鬨笑。

鞏永固擡頭看到那幾個公子,都是以前在街上打架地:“劉五,敢不敢加入這個兵戰俱樂部,咱們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比一比?”

“他們都是要入會的?”夏熙張了張嘴巴,難以置信地看着趣玩館的人羣,排出長長的隊伍,一直延伸到外面的大街上。”

他怎麼也沒想到,練兵打仗,居然也能成爲遊戲,而且是賺錢的遊戲。

“三娃啊三娃,你還真是無所不能”夏熙不由感慨起來,想到兩人認識至今,李彥總有很多別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每次又總是大獲成功,唯有用神奇才能形容。

“你搞這個什麼俱樂部,就能解決糧餉問題?”陳策等人聽了李彥的構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比武只是戲談,李館主只要稍微拿些銀子,讓兵將們吃兩頓飽就行了,”盛以彰以爲李彥想反悔,本來也沒指望他能兌現賭約。

“諸位將軍如何,李某不知,不過李某說出的話,一定會辦道,”李彥笑了笑說道:“至於這個俱樂部,你們可不要小看了它。”

“前天布地消息,昨天就有六十多人報名加入俱樂部,每人繳納年費五兩,保證金五兩,這就是六百兩銀子,除了保證金不能動,三百兩年費李某帶來了一百五十兩,幾位將軍只要答應合作,這銀子便會作爲經費,交給你們,”李彥拍了拍手邊地箱子,微微笑道。

一百五十兩銀子,差不多能買到二百石米糧,足夠幾千士兵吃上三五天,陳策等人相互看了看,秦邦屏瞪着李彥道:“你別想用銀子收買咱們,比武之事,絕不相讓。”

“秦將軍誤會了,”李彥笑道:“這銀子與比武無關,只作爲俱樂部組織活動的費用,你們拿了銀子,就要爲兵戰俱樂部地活動提供方便,譬如派出將領帶他們訓練、模擬對戰、來軍營體驗生活等等,而且是在不違反軍令的情況下。”

“至於比武,當然不能相讓,而且要認真打,打出水平,打得激烈好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俱樂部,賺取銀子用作糧餉。”

“徐大人那裡……”陳策猶豫着說道。“徐大人也同意了,”李彥想到他與徐光啓商量這件事的時候,老頭吃驚的樣子,便要笑。

“徐大人說了,他只管挑出來的兵進行訓練,至於那些裁汰下來的,他不會管,”李彥道。

“明白了”陳策點了點頭,與盛以彰、秦邦屏湊到一起商議:“徐大人這話的意思,是同意咱們這麼做了,而且也說得明白,他是不會管其他人的糧餉,你們說怎麼辦?”

“幹總不能讓其他兄弟回去,再說也回不去”盛以彰一拳打在桌面上,朝廷不會管延綏出過多少兵,而只會要求最終出了多少兵,這裁汰下來的一千多兵返回去,還要再派一千多兵過來,不如這麼耗着。

三個地方的將領略一商量,便決定同意李彥的做法,起碼這個俱樂部運轉起來,可以解決士兵的吃飯問題。

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9回 海外第7回 寡 婦第256回 節後第54回 三日製鎖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39回 辯論第57回 測量工具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回 騙子第29回 施恩第258回 國士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57回 舉子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45回 屯墾第216回 後路第228回 見駕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11回 換 田第10回 問 罪第209回 抵京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4回 去青樓第227回 身死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7回 身死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27回 身死第84回 風力水車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1回 換 田第97回 進軍京城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2回 銀錢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402回 格物院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20回 激盪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04回 欲練兵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33回 憲政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回 種菜第213回 交鋒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9回 抵京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11回 進城第209回 抵京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06回 計議第208回 兵鋒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2402回 格物院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72回 不如創業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401回 內監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8回 絕境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27回 身死第244回 水利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2回 按律當絞第93回 天津東林
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9回 海外第7回 寡 婦第256回 節後第54回 三日製鎖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39回 辯論第57回 測量工具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回 騙子第29回 施恩第258回 國士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57回 舉子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45回 屯墾第216回 後路第228回 見駕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11回 換 田第10回 問 罪第209回 抵京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4回 去青樓第227回 身死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7回 身死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27回 身死第84回 風力水車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1回 換 田第97回 進軍京城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2回 銀錢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402回 格物院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20回 激盪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04回 欲練兵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33回 憲政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回 種菜第213回 交鋒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9回 抵京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11回 進城第209回 抵京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06回 計議第208回 兵鋒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2402回 格物院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72回 不如創業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401回 內監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8回 絕境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27回 身死第244回 水利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2回 按律當絞第93回 天津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