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大官

有明一代,前期禮法森嚴,萬曆以後則相對寬鬆些,不過二丫見有陌生人,還是提着水桶往田地深處走了幾步,卻豎起耳朵想知道這夫子會怎麼說。

老頭在長隨的幫助下離開驢背,他身材不高,穿着普通的青色儒衫,其貌不揚,卻有種淡定儒雅的氣質;發須花白,臉上有很多褶皺,片刻的驚訝過後,旋即用溫濡的目光看向李彥。

自從三年前“南京教案”發生後辭官,他一直在天津衛直沽附近試驗種植南方水稻,薩爾滸之戰後,連番上書,終於在昨日接到京裡來的聖旨,被重新起用。

雖然可以入朝爲官,一展抱負,老人心中卻還惦記着自己在天津的農墾事業,擔心尚未解決的“北方糧荒”、“邊境用糧”和“南糧北運”問題,難得見到精於農事的年輕人,有心勉勵。

“小兄弟,讀書與侍弄稼薔都是正途,你該迷途知返纔是。”

李彥不想二丫知道喇唬的事情,微笑着岔開話題:“老先生也懂種田之事?”

老頭微微頷首,轉身看着菜地:“老夫曾聽聞杭州菘菜又名黃芽菜者,其狀如球,肥嫩易爛,食無筋膜,味甜而腴,故而推斷束菜可行。別處卻未見種植,卻不知是否束菜所致,小兄弟從何處得知此法?”

“自然是看書知道的。”李彥笑了笑,這才知道包心的大白菜,也就是黃芽菜已經有種植,但尚未大規模推廣,只侷限在南方部分地區。

“書?卻不知是何書,又是何人所作?”老頭眼睛一亮,連連追問。

“書是《農政全書》,乃上海徐光啓所作,”李彥知道的農書並不多,隨口說道,旋即便意識到不對。

徐光啓是明末人,活到崇禎初年,此時尚在人間。《農政全書》也不知寫沒寫成,便是寫成,也要到他死後,才由陳子龍刻印成書,此時斷斷不會有,也不怕老頭揭破。

老頭張了張嘴,表情卻有些怪異,看着李彥的目光露出疑惑,略微有點失望:“不知那書上還說了些什麼?”

李彥並沒有注意到老頭臉色的變化,而是用腳踩了踩地面,微微笑道:“書中說若是在北方種植結球菘菜,藏在地窖中,可以吃上一個冬天,若能推廣,必定大大惠及百姓。”

“此言甚善,”老頭讚許地點了點頭,看向李彥的目光卻有些遺憾和痛惜,就好像看到一個國色天香的美女在摳鼻子,很痛心。

“不知這束菜如何進行?還請小兄弟教我,”老頭很客氣地拱了拱手。

李彥見他如此客氣,又是儒生打扮,氣度、談吐不凡,有心交往,想到束菜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沒有太多保密價值,便從地上拔了根軟草,掐去根莖。

然後將蓮座葉扶起,包住菜心,在葉片上部三分之一處用軟草束住:“束葉不宜過早,也不可太晚,通常在出現輕霜後三至五日,于晴天下午菜葉發軟時,用軟草捆紮,捆頭不捆腰。”

李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又簡單說到束葉以後施肥、鬆土和澆水的注意事項,老頭在旁邊捻着長鬚,聽得異常認真。

末了,老頭不禁大爲興奮,像年輕了十歲一般:“此法果然簡單,若能成功,其意義非凡。奈何老夫近日無暇,不然定要親眼看這結球菘菜長成。”

又回頭對李彥道:“你要認真觀察菘菜的成長情況,仔細記下,此事甚爲重要。”

這話卻不覺帶着上位者的語氣,李彥笑了笑,不置可否,那老頭也可愛,知道失言後居然有些尷尬,“還請問小兄弟的名字?”

“李彥,字……三娃。”

老頭愣了一下,姓李名彥倒是不錯,只是字三娃就有些詭異了。

“三娃,你能說出惠及百姓這句話,足見本性純良,盼你能改行正道,早日種出結球菘菜,造福天下,如有需要,可執此帖到府上找老夫。”略一猶豫,老頭從袖中掏出一張新寫的名帖,遞到李彥手中,便告辭離開。

名帖便是古代的名片,是拜訪者遞給拜訪對象以請求接見或者通知對方,李彥拿着老頭的名帖,自然可以說明兩人認識,方能得到門房的通報,要不然以他布衣身份,門房是不會理睬的。

等老頭騎上毛驢,李彥纔看向手上的名帖,不過是信封大小的紙片,上面用毛筆寫着幾列豎排的字,繁體的小楷,倒也並不難認:

“詹事府少詹事”

“河南道監察禦史”

“通州練兵使”

“徐光啟”

“徐光啓?”李彥愣了一下,很容易想到最後那個“啟”字,那剛纔不是穿幫了?

“三娃,那是你們學堂的夫子嗎?”二丫見人都走了,拎着空了水桶小跑過來,甜甜地笑道。

“呃,不是,他是我的老師,是個大官,學問很好,我以後不用去學堂,有老師教我就行,”李彥拿着名帖,也能明白大致情形,卻並不在乎,突然想到一個主意,便笑着說道。

二丫驚喜地歡呼一聲,開心地說道:“三娃被大官收作弟子啦,那就不用從軍了,那你什麼時候正式拜師?姐會把儀金準備好的。”

李彥收起徐光啓的名帖,伸手拉了拉二丫的辮子:“小丫頭,老師是大官,收入豐厚,家境殷實,哪裡會要儀金。”

“哎呀,叫誰小丫頭呢,二丫是大人好不好!”

雖然三娃只有十四歲,二丫十五歲,李彥這個靈魂卻是二十多歲,在他看來,二丫確實是個小丫頭,是個很可愛、很辛苦的小丫頭。

小丫頭總是很樂觀、很開心,連帶着李彥也徹底忘記穿越後的惶恐,開始正視現實並思考未來,他想要小丫頭不那麼累,讓自己先在這個世界活下去,至少不用爲溫飽發愁。

當然,他還要改變歷史,證明中國人也能自然進入近代化,不過這需要慢慢開始,一口吃不成胖子。

“老師剛纔的話你也聽到了吧,白菜束葉可以結球,就是結球菘菜,也叫黃芽菜,南方都這麼種的,咱們這就弄吧。”李彥指着剛剛教徐光啓束菜時紮好的幾株白菜說道。

二丫剛纔隱約聽了一些,還看到李彥在夫子的“指導下”給白菜束葉,心中已經信了八九分,聽李彥這麼說,更是深信不疑,喜滋滋地動手和李彥將菜葉綁好,一邊做一邊絮絮叨叨地憧憬過年時吃上大白菜的情景。

不過她說得更多的卻是可以換更多銀錢:“有了錢啊,三娃你就能買更多的書,更好的筆墨和紙,還有錢就留給你作盤纏,參加明年的府試和院試,還有後年的鄉試,大後年的會試,還剩下來的呢,給你將來娶媳婦、建新房。”

被她這麼一說,李彥不禁也憧憬起來,想到的卻是憑藉多出幾百年的眼界,賺很多的錢,娶很多的老婆,過很好的日子。

就算爲了這些,他也要改變歷史,讓明末的亂世不再到來,然後再去證實那個自然近代化的命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挖掘第一桶金。

這一小片大白菜結球后放到冬天可以賣上好價錢,但是太少,今年也過了天時,只有等到明年開春纔可以開墾周圍的荒地,擴大種植面積。

李彥便附和二丫說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荒地土壤不行,包括這片菜地也很貧瘠,得多施肥才行,要是能搞出化肥來就好了。”

“那好啊,這些地荒着好可惜,等開春咱就和劉管事說說,多租一點地來種好了,”二丫高興地點頭說道:“不過化肥是什麼?”

“租地?”李彥愣了愣,非常驚訝:“你是說這周圍的荒地都是有主人的?”

“是啊,劉老爺家的地可多了,從天津衛到河間府,都是他家的土地呢。”

李彥聞言皺了皺眉頭,每一代封建王朝後期都難以避免土地兼併問題,晚明也不例外,尤顯嚴重。

宗室、宦官、地主、富商利用權勢,或趁着災荒兼併土地,地租、田賦又居高不下,很多佃農種不起地成爲流民,同時又有大片田地因無人耕種而荒蕪。

正爲此感到鬱悶,忽聽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三娃,你果然在這裡,趕快走吧,周老虎去你家了,沒見到你人,在砸東西呢。”

李彥擡頭一看,卻是昨日見過的包有才,他滿臉焦急:“三娃你快走,周老虎帶人來了。”

聽說周老虎在砸家裡的東西,李彥眉尖一挑,心中大怒。

第17回 美姬第21回 紅顏第247回 對手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07回 對策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23回 皇權第258回 國士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12回 相迎第98回 單車少年第4回 尋仇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1回 換 田第52回 按律當絞第58回 等分制尺第8回 黃 韭序章選擇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235回 言論第253回 變局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03回 新城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回 單挑第99回 京城發展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53回 變局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30回 內閣第250章 政黨第49集 針鋒相對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27回 身死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5回 裝腔作勢第80回 華夏商報第75回 滿城飛紙第78回 妙計退婚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17回 殺傷策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2回 司法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回 去青樓第238回 工商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216回 後路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2回 小 弟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69回 路遇老農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回 騙子第207回 對策第217回 攔街第239回 辯論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8回 兵鋒第92回 發行渠道第7回 寡 婦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8回 黃 韭第66回 效率第一
第17回 美姬第21回 紅顏第247回 對手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07回 對策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23回 皇權第258回 國士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12回 相迎第98回 單車少年第4回 尋仇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1回 換 田第52回 按律當絞第58回 等分制尺第8回 黃 韭序章選擇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235回 言論第253回 變局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03回 新城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回 單挑第99回 京城發展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53回 變局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30回 內閣第250章 政黨第49集 針鋒相對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27回 身死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5回 裝腔作勢第80回 華夏商報第75回 滿城飛紙第78回 妙計退婚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17回 殺傷策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2回 司法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回 去青樓第238回 工商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216回 後路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2回 小 弟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69回 路遇老農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回 騙子第207回 對策第217回 攔街第239回 辯論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8回 兵鋒第92回 發行渠道第7回 寡 婦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8回 黃 韭第66回 效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