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回 辦報可行性

溫讓臉上熱情的笑容,很容易讓李彥想起聞香樓的老闆王好賢,心下暗自警惕。

“這臺水車不錯,不用人力,不過一日時間,這幾十畝地的溝渠中,便已都是水了,”溫讓與李彥並肩站在一起,擡頭看着遠處醒目的風車,微笑讚道。

李彥看了溫讓一眼,也不介意趁這個機會宣示一下風車的作用,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一臺風力水車,足可灌溉十幾頃水田,即便是沒有雨水,只要在白河沿岸多立水車,天津左近的荒地,便可盡皆化作良田。”

“三娃是想做那愚公,讓滄海變桑田?”溫讓笑眯眯地看了李彥一眼。

聽出話裡似乎有威脅警告的意味,李彥若無其事地笑了笑,自嘲地說道:“見笑了,李某就這幾畝薄地,不過是想着種點口糧罷了。”

溫讓笑着搖了搖頭:“謙虛了……聽說,三娃府上有個木作坊,收攏了天津左近許多手藝熟練的木匠,這水車也是他們做的?不知道溫某能不能訂製一臺?”

“訂製水車?”李彥一開始就認爲溫讓是要阻撓他墾殖水田,當然也會反對水車,沒想到溫讓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有些不太明白,沉吟着說道:“呵呵,一個小作坊,也做不出什麼東西。”

溫讓隨和地點了點頭:“溫某知道這水車製作不容易,你放心,只要能做出來,溫某一定出錢,還可以先付定金,價格也好說。”

李彥見溫讓真的想要買水車,心念急轉,臉上卻微笑着說道:“員外的意思。木作坊做出的水車,你都要?”

他不是想將自家的水車都買了囤起來,然後銷燬?李彥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只要對方肯給銀,當然沒什麼問題。

“只要三娃你做得出,也願意賣,溫某都要,而且越快越好,”溫讓笑了笑,風車這種大傢伙。製作不易,並不是想快就能快的。

雖然弄不清楚溫讓地意圖。李彥還是答應下來。木作坊是華夏工場人數最多地作坊。除了承接內部地活計。一直沒有什麼業務。這還是他們地第一單生意。

與溫讓所認爲地不同。木作坊生產風力水車地效率相當高。水車本身地構造並非很精密。木作坊按照標準化要求製造出地部件。基本上能夠一次性達到裝配要求。

技術科擁有“風神一號”地全部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木作坊可以很快加工出標準規格地部件。其中數量最多。也是最複雜地木鏈。原本很麻煩。如今使用鋸牀。反而是最簡單地工序。

只用了三天時間。木作坊就組裝出一套風力水車。李彥通知溫讓來取貨。沒想到對方真地是二話不說。給了銀取貨。並且還要訂購兩臺。

李彥開出地價格也很高。溫讓毫不猶豫。一口應下。倒是讓李彥賺了一筆。

每天傍晚。李彥與手下地幾個管事都會坐到一起。討論一下當日地各項事務。安排第二天地計劃。包有才也會將當天打聽到地消息告訴大家:“最近。外面有不少傳聞。說是溫家也打算開水田了。”

“有些不太對勁。”石柱擡頭看了李彥一眼:“依駱大人、夏員外的說法,溫家這些地主應該反對屯墾,而且上次他們也確實砸了咱們的水車,做出反對的姿態,爲何會突然轉變態度,還要向咱們採購水車呢?”

“從邸報上的信息來看,關於屯墾地爭論還是非常激烈,並不明朗,溫家爲何要這麼做呢?”石柱拿起一份邸報,不解地問道。

自從上次事件以後,李彥意識到朝廷的政策也會對自己造成影響,便每天要看邸報,也讓石柱他們都要看。

“或許,他們有把握,認爲朝廷不會進行屯墾,”鄭扳着手指,緩緩說道。

“溫讓這個人,最得溫家太爺的喜愛,因爲他幾次出手,兼併了不少土地,溫家這些年來新得地田地,十之**是此人用的手段,這一次,怕也是一種手段,”鄭冷冷笑道。

“不錯,應該就是如此了”石柱放下邸報,大聲說道:“一旦朝廷決定屯墾,勢必要清理畿輔一帶的荒地,那這些荒地原本的主人,所能得到的補償怕是有限,特別是那些中小地主,屯墾水田投入太大,又無法得到足夠的補償,必然急於將手上地田地出手,溫家正好趁機買進。”

李彥略略一想,還真的就像鄭和包有才所說的那樣,不然溫家的態度不會突然生變化,溫讓要買那些水車,怕也是要造勢。

“嗯,不管他們要做什麼,對咱們來說,倒也是個機會,”李彥突然笑了笑,這個溫讓,算盤打得很精,不過有句話他們可能沒不知道,那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包有才,這些日,你要密切關注周圍的田地價格,看看有哪些人想賣地的,有合適的,咱也買”李彥笑着說道,溫家不是想要低價買田麼,他可以買,自己也可以。

至於買田的銀,還要溫家送過來,李彥又對石柱說道:“木作坊那邊你交待一下,抽出足夠的力量來生產風力水車,溫家既然要買,那咱們就多賣他一點,多賺他一點。”

包有才與石柱聽得明白,相視一笑,齊齊點了點頭。

“還有,關於溫家買水車這件事,咱也要對外面大肆宣揚,”李彥微微笑道,溫家想要造勢?那他就要推波助瀾,不過,溫家估計早已經在宣揚了。

李彥可還記得,溫家當初還砸了他地水車,就算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能給溫家造成點障礙,他也很樂意。

李彥拿起桌上地邸報,這是駱養性讓人抄寫後送來的,同樣地邸報在天津兵備道衙門裡也有,而且還能抄出來。

明代的邸報,大體由六科收集和布有關的詔令和題奏,再由提塘抄出,經過篩選和複製,傳到省,再傳到府縣,通過輾轉抄錄,在官紳中傳閱。

邸報每天一期,每期三五千字不等,內容包括皇上的旨意、起居信息,官員的任免,臣僚的奏疏,軍事信息,甚至一些可能是地方官奏疏中出現的社會軼聞。

邸報本是給各級官吏閱讀,以瞭解朝政的,民間想要抄讀,並不容易,要麼是像李彥這樣,“裡面有人”,或者通過賄賂,直接從衙門裡炒出來;還有些地方有專門的抄報行,可以花錢去買,甚至“訂閱”,這已經有些類似後來的報紙了。

“這個邸報是個好東西啊,你們說這樣一份東西,如果印出來賣的話,會不會有很多人要看?”李彥拿着那疊邸報,笑着問道。

“東家是想辦一個抄報房?”石柱眼前一亮,出聲問道。

李彥笑着搖頭,用手上的邸報點了點包有才:“不是抄報房,是咱們自己辦報,內容的一部分可以是邸報上,還可以使包有才打聽來的,只要是會買報的人喜歡看的,咱們都可以有。”

包有才興奮地笑道:“少爺,你放心,街上的閒人可多了,就對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感興趣。”

“可有多少人會花錢去買?”鄭冷靜地開口說道:“這份邸報,可以從兵備道衙門抄出,通常來說,每一期也不過抄出去十份左右,少爺辦報,又能不能達到這個數量?”

“不一樣的,”李彥解釋道:“邸報太貴,抄一份得二三兩銀,就算是常年訂閱,每月也要十幾兩,如果是咱們辦報的話,印刷成本沒有這麼高,以籍來說,一釐銀可以印兩到三頁,如果一份報做成八個頁面的大小,印刷成本也就是兩三釐,再算上其它的費用,每份賣一分銀,應該可以保本了。”

“一分銀,價格不算高,我所擔心的是,想看報的人、能看報的人,這個基數有多少,簡單來說,認識字的人,會不會太少?”李彥看了看包有才:“這份報,想着能有五百個訂閱,就可以了”

包有才認真地想了想,沉吟着說道:“天津這個地方,總有十數萬人,能認識字的,估摸也有好幾千,一成不到,一百人中四五人識字還是有的,再有一成人買報的話,便能有五百訂閱,再算上週邊及來往客商,應該沒有問題。”

李彥一直重視用數字來分析問題,現在大家討論事情時,說話都有了鄭的風格,總是將數字掛在嘴邊,不過包有才的話裡,還是臆測的成分多了些。

十多萬人口,識字率又不足一成,在這樣的情況下辦報,是不是划算呢?李彥不禁思量起來。

PS:以下是多出的字數

這一章參考的東西多了點,所以晚了,希望大家喜歡。

1、關於印刷的價格,參考了當時圖的價格,萬曆版20卷本的封神演義75萬字,每卷四千字左右,“半葉十五行,行三十二字”,取單頁四百字,即100頁每卷,價銀二兩,每頁一釐。又有1611年《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2800頁,價銀一兩,故取印刷成本價爲一釐兩到三頁。

2、抄邸報的價格,《金瓶梅》裡面的西門慶花了五兩銀。

3、關於辦報的問題,歡迎大家討論。

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26回 匕現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34回 輿論第2403回 新城第245回 屯墾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53回 變局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5回 裝腔作勢第4回 尋仇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8回 絕境第250章 政黨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7回 美姬第260回 新內閣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6回 後路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52回 風雪夜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8回 機器藍第41回 獻策釀酒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1回 立憲第211回 進城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18回 機器藍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403回 新城第248回 追隨者第2402回 格物院第44回 大殺四方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0回 商稅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14回 問罪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7回 退縮第227回 身死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1回 進城第10回 問 罪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8回 黃 韭第2401回 內監第259回 班底第217回 攔街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2回 風雪夜第222回 民主第18回 論兵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30回 內閣第111回 新政展望序章選擇第17回 美姬第224回 安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4回 水利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回 家僕第229回 放權第11回 換 田第247回 對手第71回 皇孫來訪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33回 憲政第108章 布商大戰
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26回 匕現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34回 輿論第2403回 新城第245回 屯墾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53回 變局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5回 裝腔作勢第4回 尋仇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8回 絕境第250章 政黨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7回 美姬第260回 新內閣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6回 後路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52回 風雪夜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8回 機器藍第41回 獻策釀酒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1回 立憲第211回 進城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18回 機器藍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403回 新城第248回 追隨者第2402回 格物院第44回 大殺四方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0回 商稅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14回 問罪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7回 退縮第227回 身死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1回 進城第10回 問 罪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8回 黃 韭第2401回 內監第259回 班底第217回 攔街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2回 風雪夜第222回 民主第18回 論兵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30回 內閣第111回 新政展望序章選擇第17回 美姬第224回 安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4回 水利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回 家僕第229回 放權第11回 換 田第247回 對手第71回 皇孫來訪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33回 憲政第108章 布商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