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回 針對

三娃他這是目無聖上,他跋扈!”魏忠賢聽到這_是愣了一下,旋即想明白此事的關鍵,立刻暴怒。

魏忠賢的失態,源於心中一直深藏的恐懼,他明白自己能有今日的權勢,完全是來自於天啓皇帝朱由校的寵信,而越是和朱由校走得近,他越是發現朱由校對於李彥的眷戀,並不因爲李彥長時間不在京城,而逐漸淡去。

相反,因爲相隔得遠,反而讓朱由校對於李彥的想念,變得更加迫切,一旦有了煩惱的事情,朱由校經常會念叨起李彥,希望他能夠在身邊,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雖然魏忠賢不停地尋找機會,試圖離間這種感情,譬如李彥從遼南發過來的信函,大多就給他扣下了,朱由校問到這方面的事情,魏忠賢就說沒有收到,而朱由校發往的遼南的信函,也大多被扣下,然而,朱由校發信卻越來越多,只是到了後來,時間長了,才逐漸不再寫信,但是那份期待,卻未嘗減弱。

魏忠賢也無法完全阻隔李彥的消息,特別是在李彥身處遼東巡撫這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涉及到遼戰,必然要提到李彥,而朱由校又會特別關注李彥。久而久之,倒是讓朱由校對遼戰特別關注,而遼戰形勢的逐年好轉,又讓朱由校堅定了對李彥的信任。

魏忠賢相信朱由校與李彥的關係經過這麼多年,經過他的一再挑撥,肯定受到了不少消極影響,然而,一旦兩人見面,將會發生什麼,他也是不敢保證。

“下旨,申斥李三娃,讓他立刻回遼南去,不,就以無故擅離職守爲由,罷免他遼東巡撫一職,另外派人去,罷免了他,讓他迴天津種地去,”魏忠賢尖聲叫道。

“魏公公,”閹黨中堅分子崔呈秀低着頭,聲音有些低沉:“李三娃這次以獻捷爲由,隨同他前來的還有一個營三千多精兵。”

“他帶了兵?”魏忠賢皺了皺眉頭,突然狂笑起來:“嘿嘿嘿,難道他李三娃想要造反?就憑他帶了三千兵?”

崔呈秀身爲兵部侍郎,對於遼東的戰事更清楚一些,當然,他也不會以爲李彥憑着三千兵就能夠造反,但是對遼系的官員將領,他一直是主張要慎重地,畢竟,那可涉及到十幾萬大軍,兵危戰急的。

崔呈秀想了一下。道:“高第高大人尚未前往山海關。李三娃此刻身爲遼東巡撫。手握遼東十餘萬大軍。若是動他。恐怕會不太好辦。”

“有什麼不好辦地。一張聖旨。他李三娃就什麼都不是了。”魏忠賢桀桀怪笑。

崔呈秀皺了皺眉頭:“若是李三娃能夠像孫承宗大人一樣深明大義。那麼就好辦了。只怕此人不會那麼忠順。不然。也就不會不等聖旨。突然回返京城。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通州。”

魏忠賢這個時候纔算醒過神來。敢情李彥這次回來。就是有目地地。而他這麼強勢地出現在通州。能夠讓他如此做地。無非就是針對他魏忠賢罷了。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魏忠賢冷笑兩聲。他地原則就是先下手爲強:“那就讓他進城。但是不準帶兵進來。我倒要看看。他進了北京城。還能夠翻上天去?”

崔呈秀點了點頭:“雖然李三娃統領遼東。他想要進城。也不可能隨身帶着大軍。只是這三千多兵。要是就駐紮在城外。始終是個麻煩。若是到時候罷免他遼東巡撫一職。李三娃拒不領命。屆時又當如何?”

“不過是三千兵而已,”魏忠賢陰陰笑道:“等那李三娃被免了巡撫一職,這三千兵就不歸他管了,對了,那領兵地武將是誰?我看可以賞他一個指揮使,桀桀!”

崔呈秀爲難地說道:“具體是誰,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李三娃既然心懷叵測,又帶這支兵過來,想來統兵的武將,應該是他的親信。”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我倒不信那統兵地會是他李三娃兒子,就算真是他兒子,也有大義滅親的是不?”魏忠賢不以爲然地說道:“指揮使不行,那就左都督,給他封侯,忠義能值多大的官?哈哈哈!”

崔呈秀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公公說得是。”

“只不過,萬一那個將領腦袋不開竅,我們也需要做好兩手準備,是不是讓京營做好準備,另外就是想辦法將這支軍隊調開,不能調開的話,就下令他們駐在通州,不能再前進了,”崔呈秀說道,心中對魏忠賢的樂觀並不以爲然,如果李彥帶地人那麼容易就被收買,那他也太蠢了,還不值得他們如此謹慎。

魏忠賢掌權以後,不但在大內舉行內操

一支太監大軍出來,而且恢復了太監監軍制度,京師統領也由太監擔任,譬如駱思恭雖然總錦衣衛給調到了神機營,實際上並不能掌握實權,但是能不能掌握軍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魏忠賢笑着點了點頭:“不過是三千人馬,不足爲患,咱家讓京營配合你,牢牢地看着他們,不要有什麼幻想,李三娃他要是識趣,就給咱家乖乖回他地遼南,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他要是腦袋讓驢給踢了,也就別怪咱家不留情面了。”

能夠拿下天啓皇帝的老師,遼東經略孫承宗,魏忠賢對於手上地權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之前,魏忠賢遲遲不敢對東林動手,也因爲孫承宗掌握着兵權,天啓四年的時候,孫承宗巡視薊鎮、昌平一帶防線,與京師近在咫尺,曾經請求覲見,魏忠賢深感恐懼,因爲孫承宗和其他地東林黨不同,他是帶兵的,名義上他統領着薊遼兩鎮地全部軍事力量,距離京城很近,隨時都可能帶兵進京“清君側”。魏忠賢在天啓面前哭訴,終於是下旨讓孫承宗返回駐地,不得進京。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魏忠賢一直處心積慮要拿掉孫承宗,有孫承宗坐鎮薊遼,就好像頭頂上懸掛了一把利劍,隨時都可能落下來。

拿掉孫承宗以後,魏忠賢一直懸着的心終於能夠落下來,也對自己地權勢更有信心,更加爲所欲爲。

至於李彥,雖然同樣是遼鎮的封疆,但是魏忠賢卻並不擔心。

一則遼東巡撫上面還有遼東經略、薊遼總督,而且從以往來看,遼東巡撫的職權給大大削弱了,殊不知李彥和當初的王化貞一樣,屬於強勢巡撫,雖然他由遼南巡撫加遼東巡撫一職,其實還只是管着遼南、東江,但是他對於軍隊的影響力,卻要比王化貞強出更多。

其次,遼東巡撫雖然也是封疆,最多也只是山海關之外的,山海關距離京師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中間還有個薊鎮,不像孫承宗的防區包括了薊鎮,有了薊鎮作爲緩衝,李彥即便是想領軍進京,也沒有那麼容易。

至於李彥帶來的三千兵,只要不讓他們進城,在魏忠賢看來,就不會構成什麼威脅,京師三大營,二十四京衛,加上他的內操軍,一二十萬大軍雲集,自然不會擔心這數千兵馬。

雖說如此,李彥的到來還是讓魏忠賢和閹黨比較緊張,這畢竟是一位掌握着軍權的封疆,而且來意不善,同當今聖上有舊,誰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魏忠賢也打定主意,不管李彥是不是進京,都要千方百計阻撓李彥見到朱由校,並且在朱由校面前,不斷詆譭李彥擁兵自重、跋扈地方、剋扣軍餉、斂財自肥、強搶民女等等一切能夠想到的罪行。

雖然,他知道朱由校很反感這些,也不願意相信,但是隻要他,還有身邊的人不停說、不斷說,焉知朱由校心中不會產生懷?

到了這個時候,魏忠賢也顧不得忌諱什麼,索性豁出去了。

通州城北軍營,李彥當年曾經隨同徐光啓在這裡練兵,轉眼幾年過去了,李彥已經成爲一方封疆,領軍數萬,在遼東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而此時,李彥大張旗鼓地進入通州,進駐當年練兵的故地,也只有徐光啓一個人前來拜訪他。

李彥當年在京城的時間並不長,結識的官員也不多,隨着汪文言的死去,楊漣、左光斗被關進鎮撫司大獄,李彥發現自己在京城居然找不到可以信賴的盟友。

當然,盟友並不是沒有,多數是華夏社這一系,此時已經特意保持低調,除此以外,就只有徐光啓了。

徐光啓和天津巡撫畢自嚴差不多,在黨爭中都是比較超脫,然而又傾向於東林這一系,他這次來,也只是代表他自己,在這個時候,東林一系並沒有人與李彥聯絡,也可以看出世人雖稱東林黨,東林其實並無黨,這只是一個政治傾向比較接近的一個官僚羣體罷了,他們並沒有統一的綱領,以及有效的組織。

在東林當中,也有分歧,意見從來都不曾統一過。也正因爲如此,他們纔在與閹黨的交鋒中,一敗塗地。

“老夫還記得當年練兵,三娃你提出的種種新穎做法,幾年過去,老夫練兵無成,三娃你卻打造出一支鐵軍,此番又取得如此大勝,實乃可喜可賀!”白髮蒼蒼地徐光啓臉上掛着和煦的笑容,由衷地感慨道。(,)

【……】@!!

()

第3回 大官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83回 新的征程第30回 農事第251回 風起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9回 酒樓遭遇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57回 舉子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8回 絕境第233回 憲政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1回 紅顏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1回 進城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回 去青樓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48回 致命缺陷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52回 風雪夜第45回 負天下人第37回 力量對比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58回 等分制尺第65回 誰人得勝第82回 誰更霸道第60回 分工合作第96回 招商大會第235回 言論第224回 安排第43回 長槍直刺第83回 新的征程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20回 激盪第219回 弄權第227回 身死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18回 前夜第235回 言論第11回 換 田第233回 憲政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47回 對手第2401回 內監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58回 國士第210回 針對第249回 私宴第4回 尋仇第60回 分工合作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4回 尋仇第236回 整編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2回 小 弟第49集 針鋒相對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13回 交鋒第10回 問 罪第237回 建設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28回 見駕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7回 美姬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6回 計議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1回 換 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26回 匕現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30回 內閣第225回 圖窮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52回 風雪夜
第3回 大官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83回 新的征程第30回 農事第251回 風起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9回 酒樓遭遇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57回 舉子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8回 絕境第233回 憲政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1回 紅顏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1回 進城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回 去青樓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48回 致命缺陷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52回 風雪夜第45回 負天下人第37回 力量對比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58回 等分制尺第65回 誰人得勝第82回 誰更霸道第60回 分工合作第96回 招商大會第235回 言論第224回 安排第43回 長槍直刺第83回 新的征程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20回 激盪第219回 弄權第227回 身死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18回 前夜第235回 言論第11回 換 田第233回 憲政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47回 對手第2401回 內監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58回 國士第210回 針對第249回 私宴第4回 尋仇第60回 分工合作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4回 尋仇第236回 整編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2回 小 弟第49集 針鋒相對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13回 交鋒第10回 問 罪第237回 建設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28回 見駕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7回 美姬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6回 計議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1回 換 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26回 匕現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30回 內閣第225回 圖窮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52回 風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