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 換 田

徐光啓見李彥敝帚自珍,不由露出失望神色,想了想又道:“徐某鑽研農事十數年,對各種農作物的培植,譬如南稻北種也有些心得,三娃若是有興趣,咱們不妨交流一下。”

“徐大人真是博學多才,”陳義山一旁讚道,又對李彥使了個眼色:“三娃,徐大人學富五車,你能得一兩句指點,今生都受益無窮,還不快快謝過?”

陳義山心中頗爲李彥着急,徐光啓翰林出身,如今已是正四品少詹事,河南道御史,雖然品級不高,卻位居中樞,能得他的親睞,對於今後仕途發展,絕對大大有利,這才急於出言暗示。

徐光啓看了看李彥,也愛惜這個人才,心想他若是求教,自己也可指點於他,重修德行,並繼承自己的農學。

李彥卻笑了笑:“大人說的這些,學生倒是都知道一點,南稻北種,確是良方,奈何家中僅有幾分薄地,無法用來耕種罷了。”

“徐大人若是對韭黃的種植技術感興趣,學生願意告知,就換幾畝田地如何?”

陳義山當即石化,深恨這學生不知進退,幾畝田地和仕途前程哪裡能比?想要替他說合,那邊徐光啓已經冷淡開口了。

“你要地?便給你十畝又何妨?”徐光啓先是一喜,聽說李彥要拿韭黃的技術換地,不由覺得這個少年鑽進錢眼裡面去了,怫然不悅。

徐光啓此刻對李彥的觀感再度降低,剛纔還虛言大義,如今卻斤斤計較,爲蠅頭小利而置個人前程於不顧,目光短淺至斯,實在是朽木不可雕也。

李彥卻是想着家中無田,有好東西也沒法形成規模,雖然看出徐光啓和陳義山都很不高興,但俗話說得好,貧窮使人醜陋,他現在都窮得吃爛菜葉了,哪裡能去裝什麼崇高?

再說一項獨一無二的技術,就算是換二十畝地,李彥都覺得虧大發了。

徐光啓話音剛落,李彥便追着問道:“大人此話當真?這二十畝地可是良田?”

二十畝地還不放在徐光啓眼中,只是被李彥打蛇隨棍上的無賴作風給氣壞了,冷哼一聲:“放心,便是直沽旁那片上等水田與你二十畝,收穫的稻穀也歸你。”

“水田?”李彥挑了挑眉毛。

“不錯,都是水田,畝產稻米一石五,遠遠超過旱地,”饒是徐光啓天性淳厚,也被李彥弄得有些火大,他很想追問李彥一句,這下你總滿意了吧?

沒想到李彥那邊已經開始搖頭:“呵呵,若是可以,學生倒是想將這水田換作旱地。”

他要田地種菜而不是種稻,水稻收穫再多,價值也有限,種菜就不一樣了。

徐光啓差點將鬍子揪下來,水田不僅產量高,稻米也更值錢,何況天津衛的旱地不經過河水浸泡,土壤中富含鹽漬,很難長出莊稼。

這個李三娃,不僅貪婪,還是個蠢材,徐光啓無比失望:“老夫也不佔你便宜,你若是想要用水田換旱地,便是水田旁進行輪作的旱地,三畝折算一畝,不過只有二十畝;剩下四畝水田,你若還要旱地,只有經初步改良的鹽地,便五畝折算水田一畝,也給你二十畝,隨便你選。”

三畝換一畝?李彥沒想到水田換旱地還有這個好處,不由問道:“一畝可換五畝啊,那些初步改良的鹽地能種菜不?”

徐光啓皺了皺眉頭,以爲李彥只想着換更多的地,連鹽地的收成都不知道,真是既貪婪、又無知:“可以,不過產量較低,要想提高產量,須得進行改良。”

李彥想了想,田地改良的方法他也知道一些,所謂鹽地應該就是鹽鹼地,後世大規模的墾荒改良都曾提到過,無非就是那幾種辦法。

“好,那我就要鹽地了,五十畝是吧?”李彥笑着說道,有了田,他就能種更多的菜,賺很多的銀子。

徐光啓最看不得李彥這副貪婪模樣,不過還是提醒道:“老夫說了,田中未收的莊稼也與你,水田中有稻子,鹽地中只有番薯與包穀。”

“哦,番薯、包穀乃老夫引種之番邦作物,我大明所見極少,雖可烹製食用,滋味卻爲人不喜;雖可救荒,卻不宜多食,平常只是用來作飼料,煮熟後飼餵豬羊。”

徐光啓在松江、天津都曾引種番薯、玉米這兩種可在貧瘠地方生長,耐旱耐荒,產量也高的作物,但想要推廣卻很不順利。

尋常人對這種沒有見過的作物無法接受,徐家也算大戶,飲食也較講究,自然不會吃這種粗糧。

李彥不清楚包穀是啥玩意,卻知道番薯就是山芋、地瓜,後世很常見:“大人是說,大明尚無人食用番薯?”

“不錯,”徐光啓點頭說道:“據聞福建、廣東一帶有少量種植,只在荒年用作糧食。”

天助我也,李彥心中暗呼一聲,忍不住笑了起來:“好,我那十畝水田,全都換作鹽地,一畝折算五畝,總共是五十畝,你給我五十畝鹽地好了。”

“你可想好了?那可是鹽地!”徐光啓好意提醒道。

哀莫大於心死,一旁的陳義山早就轉過臉去,瞧也不瞧李彥,好像是要告訴徐光啓,他不認識這個人,更不會有這樣的學生。

李彥笑了笑:“想好了,就要五十畝鹽地。”

“鹽地種着的番薯、包穀,也只能用來餵豬啊!”徐光啓又特意強調了一次。

“學生自有用處,”李彥寫意地抓起筷子,夾了塊韭黃放進口中慢慢咀嚼起來。

“悉聽尊便,”徐光啓冷冷地應了一聲,他也只能提醒到這個程度,至於這貪婪而又無知的少年將來是否後悔,他也顧不得了,最多到時再給他換成水田好了。

“咱們是不是先立個合同,就請陳夫子爲公證,如何?”李彥放下筷子,微笑說道。

徐光啓和陳義山愣了愣,然後才意識到李彥說的合同就是字據,心中那個氣啊,差點就拂袖而去。

“好,”徐光啓沉着臉道,心想我堂堂少詹事、監察御史,至於空口白話,虛言欺詐?

李彥卻不管其它,等到合同收進袖中,纔對二位幾乎氣暈過去的老先生拱了拱手:“至於地契、田土,暫且先不看了,學生相信兩位的人品。”

徐光啓和陳義山都不去理他,沉着臉不說話,這話既然說出來,擺明還是不信任啊!

到得這個時候,兩人都已經麻木了,徐光啓也是不再正眼看向李彥:“說吧,這韭黃是如何用韭菜培植出來的?”

李彥想着有了五十畝地,自己便有了立身的本錢,便笑着給徐光啓講解:“其實很簡單,遮去陽光,讓韭菜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便行。”

“光合作用?”徐光啓皺起眉頭,有些疑惑。

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53回 變局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54回 糧荒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30回 農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18回 機器藍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9回 施恩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3回 大官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8回 論兵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20回 激盪第23回 尾行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13回 交鋒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46回 盟友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26回 匕現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249回 私宴第96回 招商大會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49回 私宴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57回 舉子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81回 酒樓開張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26回 匕現第260回 新內閣第49集 針鋒相對第71回 皇孫來訪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12回 相迎第99回 京城發展第212回 相迎第93回 天津東林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50章 政黨第55回 鎖匠徒刑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9回 海外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1回 紅顏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56回 節後第222回 民主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回 種菜第6回 後 臺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5回 食品問題
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53回 變局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254回 糧荒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30回 農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18回 機器藍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9回 施恩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3回 大官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8回 論兵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20回 激盪第23回 尾行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213回 交鋒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46回 盟友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26回 匕現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249回 私宴第96回 招商大會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49回 私宴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57回 舉子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81回 酒樓開張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26回 匕現第260回 新內閣第49集 針鋒相對第71回 皇孫來訪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12回 相迎第99回 京城發展第212回 相迎第93回 天津東林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50章 政黨第55回 鎖匠徒刑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9回 海外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1回 紅顏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56回 節後第222回 民主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回 種菜第6回 後 臺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5回 食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