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回 東江計劃

“參謀部認爲,建奴對東江軍並沒有足夠的認識,也意識不到東江對遼南的重要性,他們此番在東線動員的目的,就是要震懾或者說驅趕遼南軍向西出擊。【..】”

參謀部的判斷,是基於建奴對復遼軍的認識不足,在第一、第二次金州之戰,以及復州之戰中,復遼軍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參謀部打算再給建奴一次教訓。

建奴的意圖很明顯,甚至可以算作是陽謀,在東線佯動,當然總兵力也達到三十個牛錄近一萬人,使得復遼軍不敢在東線妄動。

除此以外,建奴也相信一旦遼西危機,明廷一定會下令遼南軍出擊牽制,顯然向西的效果要比向東來得更加直接。

“參謀部認爲,建奴在西線將集結至少一百五十個牛錄,也就是四到五萬戰兵,如果遼南進行全面動員,加上登萊的配合,復遼軍可以出動三營主力,一萬戰兵,最多再從東線抽調一個營,也就是四個營,一萬四千戰兵。”

“不考慮遼西廣寧軍,我復遼軍將以最多一萬四千戰兵,對建奴四萬五千戰兵,以一對三,且更加接近建奴的內線,參謀推演的結果顯示,我軍失敗的可能性很大,”茅元儀指着地圖侃侃而談,每一位參加議事的高級官員與將領手上,都有一份參謀部對戰情與幾種作戰方案的詳盡分析。

“西線作戰,對我復遼軍相當不利!”茅元儀作出總結。

劉文炳嘿嘿笑道:“參謀部就不考慮十二萬廣寧軍了?”

茅元儀微微一笑,知道劉文炳說的是反話,不過他還是解釋道:“遼南與廣寧相隔數百里,只能呼應牽制,很難協同作戰,何況。建奴與廣寧軍都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

茅元儀話裡的意思,大家都是明白,建奴掌握着機動優勢,他們當然不會給復遼軍與廣寧軍聚攏的機會,一旦復遼軍離開金州、復州的高大城牆,建奴一定會聚攏大軍,在途中截擊,到時候廣寧軍能不能救援。或者有沒有這個能力救援,都是很大的問題。

至於廣寧軍,參謀部認爲他們能堅持地時間很短,或許當復遼軍還沒到蓋州的時候,廣寧軍已經潰敗了。

倒不是參謀部過份低估廣寧軍地實力。正如遼瀋之戰中。川浙聯軍救援瀋陽。沒想到瀋陽轉日就被佔領。結果自己卻被圍困在渾河。

如今地形勢也和那個時候差不多。復遼軍要是傻乎乎向西出擊。去增援廣寧。很可能重蹈渾河之戰地覆轍。畢竟。金州與廣寧之間地距離。要比遼陽與瀋陽之間。遠上許多。

“如果我們不出擊。建奴一定會攻破廣寧防線。然後再掉頭南下。全力攻掠遼南。”復州營守備營官郭振明皺着眉頭說道。

茅元儀點了點頭:“除非王化貞能夠改變策略。據城死守。不然廣寧防線地結局只會有一個。”

“參謀部地應戰方略。就是他打他地。我打我地。既然救不了遼西。那就在東線進行一次大地行動。”茅元儀在鎮江堡、義州附近劃了一個大圈。

“建奴在東線。總計不過二十到三十牛錄。就算最終動員。也最多有四十個牛錄。而且還不都是披甲兵;而東江軍已有三個營。兵力上並不居於劣勢。即便是鎮江營剛剛組建。總體戰力也在伯仲之間。”茅元儀指着地圖。詳細比較了東線雙方地兵力對比。

“參謀部擬訂的計劃,就是不管西線,從遼南抽調兩到三個營,與東江的三個營協同作戰,在東線展開一次總兵力達到數萬的大型會戰。”

茅元儀簡單道出東線作戰方案的要點:“東線會戰,我遼南、東江動用六營主力,包括最爲精銳地滅虜、破虜、選鋒三營,由於近海與江面封凍,水營難以揮作用,但與建奴三十到四十牛錄的總兵力相比,還是佔有一定優勢。”

“東線作戰,可以依靠朝鮮及安、介基地的供給,在後勤補給方面,與建奴相比,並無明顯劣勢,加上建奴此戰的重心始終在遼西,參謀部推演的結果顯示,我軍可以在東線,儘可能殺傷建奴的這三十牛錄,力爭重現二次金州之戰的勝果,”茅元儀大聲說道。

衆官員與將領聞言都是精神一振,第二次金州之戰,復遼軍取得斬三千多、俘虜三千多的大勝,要是這次能取得同樣地戰績,特別還是在野戰中取得,其意義將要比金州之戰還要重大。

不過考慮到建奴都是騎兵,而且熟悉地形,用步兵與之對抗,不容易打出殲滅戰,要獲得這樣的戰果,倒也並不容易,這就需要針對性地作戰計劃。

“此次作戰,還有第二個目的,就是在東線建立鎮江堡、義州防線,從對遼陽、建州的威脅來說,東江也要比遼南更直接,衙署今後的計劃,也是穩固金復根據地,在遼南展生產,軍事重心適當東移,此次東江作戰,將成爲這一戰略改變的開始,”李彥看了看大家,說出這次作戰更爲深遠的目標。

金州半島深入大海,與遼陽相距千里,這也是建奴在金、復連遭挫敗,也沒有急於動大軍南下的原因之一,復遼軍屯兵遼南,有利於防守的同時,也不利於出擊牽制,對建奴的核心地區難以形成直接地威脅。

鎮江堡、義州面對地鳳凰城、寬甸一帶,雖然也不是建奴的核心地區,不過距離遼陽、寬甸地距離卻要近很多,若是佔領了鳳凰城,等於是遼瀋的門戶大開,越過寬甸,則能夠進入建奴地老巢建州,直接威脅要大得多。

何況東江可以利用朝鮮進行內線補給,也同樣便利。

建奴一旦在西線開戰,便伺機執行東線作戰的方案,在此之前已經由參謀部多次討論完善,在得知建奴進行動員以後,參謀部根據最新的情報,對已有方案進行了修訂與推演,並很快拿出了新的方案。參謀部將這份新的作戰計劃命名爲“東江計劃”。

雖然執行東江計劃,就不能與建奴主力展開決戰,不過復遼軍的將領都知道審時度勢,在復遼軍這個體系中,也不會有爲了功名而投機的存在空間,全都表示支持“東江計劃”。

“東江計劃”將在東線投入六個營戰兵,以及相應的輔兵,戰役規模空前。

爲了支撐這次作戰,遼南與東江都開始進行動員,生產與貿易都開始向戰事傾斜,地方衛所開始徵召守備軍,工匠營、工役營也開始抽調組織,準備爲軍隊服務。

與遼南一海之隔的天津、登萊,也接到朝廷旨意,全力應對建奴的這次軍事行動。

朝廷也果然下令遼南、登萊軍伺機進擊三岔河、蓋州,遼南衙署一面疏請廣寧固守,保證會出兵牽制,一面做好了東江計劃的戰爭準備。

天啓二年正月二十日,建奴兵分三路,從黃泥窪、柳河渡,以及三岔河渡過遼河,遼東巡撫王化貞部署的防河兵聞風而潰,沒有起到任何阻攔作用。

當建奴大軍在牛莊、海州一帶集結的時候,王化貞卻認爲建奴不敢渡河,他甚至打算令部將羅萬言以哨卒過河誘敵前來,然後以精銳騎兵襲擊,給以“大創”,當建奴大軍渡河時,他所依賴的精銳騎兵卻跑得最快,他的這些佈置也就成了笑話。

遼瀋之戰以後,廣寧前線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駐蹕廣寧的遼東巡撫王化貞手中,王化貞似乎打心眼裡輕視建奴,他沒有按照熊廷弼的方略,集中兵力固守廣寧,並以鎮武、閭陽等大城護衛犄角,深壘高柵以待建奴,而是沿河佈防,這道防線,在建奴渡河時即失去作用。

王化貞又分兵戍守廣寧以東,三岔河以西的西平、鎮武、西興、西寧、平洋諸堡,各置數千兵不等。

處處設防,兵分力弱,等若不設防,反而處處受制,努爾哈赤揮兵急進,西寧諸堡皆是一鼓而下,直到距離廣寧已經不遠的西平堡,才遇上一次堅決的抵抗。

明副總兵羅一貫領兵三千,駐防西平堡,又收攏周圍的屯兵和前面潰下來的兵丁,擁兵近萬,在參將黑雲鶴出城作戰不利以後,憑城堅守,直至火藥、矢石用盡,被建奴破城而入,又展開巷戰,血戰終日,終於全軍覆沒。

西平堡一戰,黑雲鶴陣前戰死,羅一貫戰敗自殺,後者依城作戰,給了建奴較大的殺傷,終於還是不能阻擋建奴的步伐。

建奴自二十日渡河,當天即向前推進二十里,初戰之後,即圍住西平堡,於二十一日起攻擊,戰鬥至中午,城上彈藥告罄,建奴很快破城而入。

此時,熊廷弼已進駐廣寧右屯,聞訊後傳令王化貞兵救援西平,並問他:“你平日說的大話哪裡去了?”

實際上,不用熊廷弼相激,似乎從來沒有將建奴放在眼裡的王化貞也早就決定主動出擊,對於王化貞來說,建奴來得正是時候。

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59回 班底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回 種菜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8回 絕境第8回 黃 韭第254回 糧荒第212回 相迎第90章 報紙發行第45回 負天下人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3回 番薯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4回 輿論第217回 攔街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9回 施恩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29回 放權第253回 變局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16回 後路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44回 水利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5回 家僕第16回 才子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8回 兵鋒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57回 舉子第8回 黃 韭第23回 尾行第53回 鎮撫要人序章選擇第227回 身死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2回 風雪夜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2回 小 弟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30回 內閣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31回 立憲第53回 鎮撫要人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24回 安排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1回 皇孫來訪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5回 言論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8回 黃 韭第221回 表決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47回 對手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5回 家僕第94章 華容道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29回 放權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401回 內監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30回 農事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75回 雙城戰記
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59回 班底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回 種菜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8回 絕境第8回 黃 韭第254回 糧荒第212回 相迎第90章 報紙發行第45回 負天下人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3回 番薯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4回 輿論第217回 攔街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9回 施恩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29回 放權第253回 變局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16回 後路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44回 水利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5回 家僕第16回 才子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8回 兵鋒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57回 舉子第8回 黃 韭第23回 尾行第53回 鎮撫要人序章選擇第227回 身死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2回 風雪夜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2回 小 弟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30回 內閣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31回 立憲第53回 鎮撫要人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24回 安排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1回 皇孫來訪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35回 言論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8回 黃 韭第221回 表決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47回 對手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5回 家僕第94章 華容道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29回 放權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401回 內監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30回 農事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75回 雙城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