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回 屯墾

光鬥曾經在京畿屯田,李彥與他在此事上曾經有合作如今對閹黨的清算已經進行過一段時間,罪大惡極的閹黨領,已經給嚴審、嚴判,以楊漣、左光斗爲的都察院,又開始向縱深挖掘,試圖將閹黨一打盡。

事實上,都察院在審案中的權力比之從前有很大的增加,他們可以直接提審嫌犯,蒐集證據,然後訴至大理寺。

不過御史們對於職權的變化還是有些不太習慣,雖然這邊的權力增加,但是別的權力減少,讓有些人對李彥的所作所爲並不滿意。

隨着閹黨清算的重頭戲落下大幕,有的御史就開始彈劾李彥,李彥就此向孫承宗提出:若是本官有問題,可以讓都察院來查、來審,但是上疏彈劾、風聞言事這種,無助於事情的解決,也不符合規定,希望都察院按照律法辦事,作爲司法機構,不能自己都不懂法律。

內閣先因爲這件事生激烈的爭吵,很多內閣成員都認爲都察院御史風聞言事,此乃千古成法,李彥不能背棄祖宗做法,剝奪御史的這個權力。

李彥就拿出前定的一些律條,一條一條翻給他們看:“御史官員要做什麼,朝廷官員應該怎麼做事,之前已經定下基本規則,這一條明確說了,一定要按照規則辦事,那麼御史就不能違反規則,我們內閣也不能違反規則。”

“至於祖宗成法,那也很簡,此一時彼一時,世易時移,以前的辦法現在用了未必就能有同樣的效果,具體到御史這個問題是按照老辦法來做事,既然無法約束魏忠賢,又能起到什麼作用?而在採用新辦法以後,御史們審查起訴閹黨份子,使其得到法律的制裁道不是說辦法的優越之處嗎?”

雙方各執一,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只能各自退讓一步暫且保持現狀,駁回都察院的做法,而在下次百官朝議之時,對此進行辯論、表決。

都察院事件表明保守勢力已經始逐漸出現在李彥的對立面種理念上的分歧,也很難進行彌合,而保守勢力在朝中的勢力極爲強大,在朝議之時,恐怕也難有勝算。

李彥只能通過華夏社,寫了一個系列的策論述法制的重要性,《華夏時報》甚至開了一個專題連續刊載歷史上的篡權、專權之禍,並認爲唯有律法、準則是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唯一辦法。

而由宋鍾國準備一些文章。並不簡單地講述律法是將律法和儒學結合起來。宋鍾國認爲。所謂律法。並非源於先秦地法家。法家重刑。而儒家地律法重“行”。也就是對行爲地規範。

宋鍾國引用反對派地話說。正是因總有很多人不遵守儒學地規範。才使得現實中總有很多問題。如果人人都按照儒家提倡地道德準則去做事。當然會是天下大同地美好局面。然而事實上這樣做地人並不多。律法就是將這些規範提煉、具體化。然後讓人們來遵行。而不是口頭仁義道德。暗裡男盜女娼。

保守派當然也會做出反擊。這場突如其來地論辯。變得越來越激烈。

輿論戰有宋鍾國坐鎮。李彥只自顧自地撰寫自己地系列文章。並且推進各項工作地開展。並不想因此而耽誤工作。

爲了分化保守派地勢力。給他們找點事情做。而不是整天在那裡吵來吵去。李彥就拜訪了左光斗。邀請他出任工部右侍郎。主管屯田事務。

左光斗曾經做過屯田。他對李彥地一些離經叛道做法雖然有所不滿。但是對李彥花大力氣興修水利。又準備屯墾荒地地做法。倒是非常讚賞。現在李彥邀請他來做這件事。左光斗自然沒有拒絕地理由。何況這本來也是他極爲想做地一件事。

左光斗道:“要讓本官做這件事,錢、物、人,都要給配備充足,本官可不願意只是做做樣子。”

李彥啞然失笑,也不作出保證,就請左光斗先去拜訪一下他未來的上司,工部尚書徐光啓,瞭解一下京畿水利工程的進展情況,最後意味深長地說道:“本官做事,最重實效,只要有利於大明,有利於百姓的事情,便會不遺餘力地推進,哪怕傾家蕩產,哪怕萬夫所指。”

李彥離開以後,一向性情暴烈的左光斗坐着想了一會兒,他有些迷惘,東林的官員對李彥一直都有些成見,因爲他的許多做法都是標新立異,與傳統不合。仔細想來,李彥以兵變一步跨入中樞,其時未嘗沒有專權的機

選擇了內閣執政,並且將輔的位置給了孫承宗,宗的資歷和威望,也確實更爲合適,但起碼錶明,李彥懂得進退。

而細觀李彥所作所爲,所做的幾件大事,並沒有爲自己過份攬權,除了將內庫納入節慎庫以外,而內庫的銀子,若是都花在治水、屯田方面,顯然要比從前更爲合理。

左光斗的這些想法,在他拜訪過徐光啓,並實地察看過京畿治水工地之後,變得更加清晰:不管李彥這個人到底如何,也不管政治理念上有什麼不同,至少治水和屯田這兩件事,確實功在千秋,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李彥分管工部,具有尚書、侍郎的提名權,他提名申湛然由右侍郎晉升左侍郎,左光斗遷調右侍郎。內閣對左光斗的遷調沒有意見,畢竟左光斗的資歷和聲望都已經足夠。但是對申湛然的任命就有些不同看法,主要是申湛然晉升的度太快,從東江道一躍而爲右侍郎,幾個月一過,又成了左侍郎。

這樣的晉升度,相對來說未必稱得上很快,但是考慮到申湛然並非進士出身,而只是一個監生,就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同。

左右侍郎的高之分並沒有那麼明顯,李彥並沒有想要力爭,最終的結果還是左光斗直接遷調左侍郎,申湛然依舊是右侍郎。

雖然如此,卻不妨礙李彥工部的佈局,因爲夏熙掌握節慎庫,只要捏緊錢袋子,其他的事情都好辦。

左光斗的專素養可能並不如徐光啓來得純熟,不過他強在做事的能力,之前屯田的效果並不理想,那是因爲他沒有獲得朝廷的支持,不管是人、物、錢全都無法到位,自然做不成事情。

而李彥在這方面可謂全力配合,畿駐軍和衛所本來就很多,特別是這些衛所兵,戰鬥力幾乎爲零,全都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就地整編爲工程兵或屯田兵。

這些衛所的兵之前也田兵,技術上沒有問題。不過之前的做法,都是自己種了地,給朝廷收走一部分,再給軍頭拿走一部分,產量本來就好,所剩下來的就更少了。

京畿一帶的情況,實比之從前都有不少的好轉,原因是馬鈴薯等乾旱作物的推廣,那兩年農民的日子好過一點,隨後這兩年,因爲馬鈴薯等的價格下降,農民又變得入不敷出。

衛所種田兵的情況同農民都差不,轉成屯田兵以後,只是讓種地變得名正言順,並且不用再給軍頭交糧,所能剩下來的糧食也更多。

人人心中一杆秤、一筆賬,自然知道哪種方式對自己來說更合算,衛所兵對於成爲屯田兵、工程兵也沒有什麼怨言,至少生計上似乎更好安排,更有保障,至於那些軍官,都給抽調到京師講武學堂聽課,他們手上的精銳家丁,也給直接抽調,就近補充進復遼軍。

在政變成功以後,山海關的馬世龍就領着五個營全都開進京畿,有了這支強軍在,整編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

李彥主導的屯田計劃,先就從天津開始,這裡的衛所兵比較多,田地也多荒蕪,名義上又都是衛所的田地,雖然如今很多已經成爲地方富戶或權貴的田地。

李彥並不打算清算這些田地的來源,他提出的要求是不能有荒地,凡是有荒地的,除了特別申請並經過允許,不然就必須墾荒,地主自己不進行的,土地充公,由衛所組織屯墾。

想要屯田,先就要進行土地的清查,以左光斗的鐵面,自然是最佳人選,另外兵部和天津衛也給予全力支持,這是左光斗上一次屯田之時,從來沒有過的良好環境。

過去很多地主都會採取隱瞞不報等方法,到了後來,就造成納稅的田地越來越少。

而這一次,無主的田地都將成爲屯田的目標,並且這次無人認領,就將當做事實上的無主荒地處理,這些地主權貴總不能置之不理,不得不出頭認領那些平常看上去沒有主人的荒地。

雖然土地的清查纔是剛剛開始,左光斗就給這些結果給震驚了,那些看上去的荒地,很多都是地主權貴的土地,他們卻任由土地荒蕪着。而天津衛所剩下來的土地,多數是些貧瘠的旮旯。

如此一來,幾年前遇到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那就是可屯的荒地,並不如想象中的充足,總不能還要花錢購地。

第51回 當堂論辯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8回 見駕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8回 論兵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32回 司法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回 騙子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19回 弄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08回 兵鋒第117回 殺傷策第26回 買人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53回 變局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1回 換 田第255回 屠刀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90章 報紙發行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222回 民主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50章 政黨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47回 對手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17回 攔街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4回 尋仇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28回 見駕第244回 水利第2402回 格物院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7回 寡 婦第25回 家僕第208回 兵鋒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6回 才子第70回 展銷大會第63回 天啓來信第118回 機器藍第252回 風雪夜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24回 安排第259回 班底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25回 家僕第259回 班底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49集 針鋒相對第63回 天啓來信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20回 激盪第227回 身死第27回 退縮第9回 炒 蛋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6回 才子第18回 論兵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40回 商稅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45回 屯墾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7回 對手
第51回 當堂論辯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8回 見駕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8回 論兵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32回 司法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回 騙子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19回 弄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08回 兵鋒第117回 殺傷策第26回 買人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53回 變局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1回 換 田第255回 屠刀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90章 報紙發行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222回 民主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50章 政黨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47回 對手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17回 攔街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4回 尋仇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28回 見駕第244回 水利第2402回 格物院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7回 寡 婦第25回 家僕第208回 兵鋒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6回 才子第70回 展銷大會第63回 天啓來信第118回 機器藍第252回 風雪夜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24回 安排第259回 班底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25回 家僕第259回 班底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49集 針鋒相對第63回 天啓來信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20回 激盪第227回 身死第27回 退縮第9回 炒 蛋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6回 才子第18回 論兵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40回 商稅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45回 屯墾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7回 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