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

駱養性本來只想將李選侍嚇跑,打算一邊請旨,一邊在乾清宮外大張旗鼓,李彥卻鐵了心要拿人,兩人一商量,便決定那邊請旨,這邊爲了防止賊人逃脫,立即闖宮拿人。

李選侍對駱養性與李彥的大膽舉動很是吃驚,連聲呵斥,李彥早讓幾個家丁堵住門口,反正內宮再肆無忌憚,也不能進去搜人,堵住不讓李選侍出來就是。

李彥現在只能祈禱李進忠沒有藏到李選侍身邊去,挨着房間一間一間查過去,到了東邊的一處小院,一個三十多歲的太監從裡面走出來,正是魏朝,他笑呵呵地對駱養性道:“駱大人,什麼事情鬧得亂哄哄的?”

“老魏啊,有幾個太監偷盜乾清宮的寶物,其中一個逃了進來,就是那個李進忠,你看到他沒?”駱養性大咧咧地笑了笑:“知道你跟他關係好,不過要是看到了,就把他交給駱某,看在你老魏的面子上,駱某不與他爲難就是。”

魏朝湊近了駱養性,手上將一塊玉佩塞了過去,壓低聲音道:“都說駱大人講義氣,區區幾個蟊賊,算得了什麼?還望駱大人看在魏某薄面上,饒過他們纔是。”

李彥在旁邊皺了皺眉頭,這個魏朝居然看不出他們此行的目的,還想替那些太監說情,殊不知他早已成爲李彥的目標之一。

“魏朝魏公公?”看到駱養性將玉佩推了回去。爲了不讓他爲難,李彥走了過去:“茲事體大,魏公公地房間也要搜上一搜。”

李彥把手一揮,身後的家丁立刻推門而入,魏朝似乎沒想到這邊剛剛穩住了駱養性,還會有人不給他面子,臉色頓時變的煞白:“你、你大膽……”

不等他飆,屋裡就傳出動靜,家丁們突然破門而入,立刻就現躲在門後面偷聽外面動靜的李進忠。他們大概誰都沒想到會有人膽敢闖入乾清宮,又會毫不客氣地搜查魏朝的房間。

即便李選侍賴在乾清宮,與羣臣鬧了好幾天,也沒見有什麼實質性的動作。基本就是一方賴着不走,一方奏疏滿天。或者是在外面疾言厲色,不會有其他的舉動。

“老魏啊,對不住了,”駱養性苦笑了笑,心想自己這個結拜兄弟。似乎對朱由校身邊的太監品性很重視,半點沙子都不容得。也就顧不上得罪魏朝了。

魏朝的臉色無比難看,他是東宮舊人,朱常洛成爲皇帝以後,他的地位也隨之上升,他與李選侍身邊地小太監不同,沒想到李彥竟然如此不給面子。

魏朝陰陰地看了李彥一眼:“李大人好手段,要不要將咱家一起帶走?”

“魏公公窩藏竊賊,且試圖幫其脫罪,說不得也要走上一趟,”李彥微微一笑。便讓人將魏朝一起抓了起來。

“你、你竟然真敢抓我?”魏朝瞪大了眼睛。尖聲叫道。

“帶走,”李彥把手一揮。讓家丁將人帶了下去,他要抓的就是這兩個人。

駱養性也感到很意外,不過他知道李彥不是容易衝動的人,也就沒有說什麼,正好這時候去請旨的人回來,帶來了朱由校地旨意:着即刻捉拿竊賊,下錦衣獄,着司禮監查清後回報。

最後這句話讓李彥有些爲難,他本來想要獨斷專行,藉此機會搞掉魏朝和李進忠,讓這兩個人沒有繼續接近朱由校的機會,哪怕是遠遠流放出去也好。

現在由司禮監接手,臨時掌管司禮監地正是王安,這是個老好人,結果就不好說了。

不過旨意已下,他也不好說什麼,先將人押回鎮撫司大牢,然後趕回慈慶宮,想和王安溝通一下,沒想到王安並不在朱由校身邊,原來李選侍那邊被嚇了以後,真的開始移宮了。

畢竟一下子抓了九個太監,連同前番的兩個太監,一個宮女,總共抓了十一個人,由不得李選侍不擔心,說到底,她也就是身邊那幾個太監、宮女可以依靠,無權無勢,甚至無依無靠。

李彥想到在乾清宮看到的那個臉色憔悴,三十多歲的婦人,看上去就是一個弱女子,不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李選侍之前對待朱由校母子便是因,用佛家地話來說,這是作孽。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事到臨頭,李選侍又抱着出個人能力的想法,垂死掙扎,所作所爲又簡單粗暴,缺乏必要地政治智慧,其下場早已註定。

王安親自前往乾清宮安排移宮事宜,加上駱養性的配合,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李彥本想趕過去,卻被朱由校給拉着,這位十五歲的少年,明日便將正式登基,成爲大明王朝的皇帝。

“三娃,你可是幫吾出了一口惡氣,”朱由校蒼白的小臉上露出連日來罕見的笑容,興奮地握住小拳頭。

“當日母親在時,便常遭選侍欺凌侮辱,吾只能在一旁看着,”朱由校眼中流下淚水,語帶哽咽。

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初爲選侍,生子後被封爲才人,地位在東宮其她嬪妃之上,只不過李選侍更加得寵,將其視爲最大威脅,百般凌辱。

“她對吾也都是疾言厲色,兇得很,”朱由校抹了一把眼淚,慼慼說道。

“還有那個李進忠,他本是母親身邊的典膳太監,也常弄些好吃的給吾,”朱由校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可這回他卻與選侍一道欺負吾…朱由校說着說着。又流起眼淚:“他將吾叫到內室,與選侍逼迫吾,向父皇提出封她爲後。”

“又與選侍攔着吾,不讓吾出去見羣臣……”

“美髯公護着吾出外,又是這個李進忠拉吾地衣服,想要攔着……”

李彥身在內宮,也知道這個李進忠在李選侍身邊似乎很活躍,可也沒想到朱由校對他地怨念這麼大,不由懷疑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好人”,這個李進忠與魏忠賢並沒有什麼關係。那個同朱由校更親近地魏朝纔是罪魁禍。

看到明天就要成爲皇帝的朱由校在自己面前失態地談起往日地痛史,李彥心下萬分同情,他要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未必會有這等遭遇。反而可以自由自在的成長,甚至成爲一位很有成就的木匠。

偏偏生在帝王之家。萬事不由身,被趕鴨子一般弄上皇帝的寶座,又幹不來那份差事,反而讓魏忠賢得了機會,讓本已日暮西山的大明變得更加糟糕。

“阿……校……”李彥猶豫了一下。緩緩開口道:“三娃我幼時家中貧苦,家父母常常告誡我一句話。人,一定得靠自己。”

“就好像鳥兒長大了,一定要展開翅膀,到天空自由飛翔,阿校你也長大了,明日便要成爲大明之主,很多事情便要靠自己了……”

李彥看到朱由校擦了擦眼睛,目光還是有些迷惑,不由微微嘆了口氣,從身上取出已經完成得差不多地國戰棋。擺到他的面前。

“要不。我們先玩一把國戰棋”李彥低聲說道,對國戰棋能起到的作用。也有些懷疑起來。

“做好了嗎?”朱由校眼睛一亮,臉色也似乎好看了很多。

“快給我說說怎麼玩”朱由校破涕爲笑,略顯興奮地叫道。

李彥暗暗搖頭,將李實叫了進來,然後對他們說起國戰棋的規則:“其實很簡單,開始各給你們一塊領地,一些錢,你們可以用這些錢招募人手,在領地上種田、挖礦、開店,最終地目的是要組建軍隊,滅掉對方。”

“你們可以做地事情,都在這張紙上面,這是標準的內容,如果你們想要做的事出這裡的設定,也可以告訴裁判,包括標準操作,由裁判來計算你們每個操作的成績,”李彥仔細解釋國戰棋地操作規則,按照他的說法,現在這個規則還很粗陋,包括具體地計算規則尚不一定科學,只是試玩版。

國戰棋的計算量很大,與電腦遊戲相比,效率會差很多,唯一的好處便是靈活性也好得多,譬如除了標準操作,也可以自由想出一些新的點子,由裁判來判斷這種辦法行不行,會有怎樣的效果,玩法可以很開放。

聽到李彥說得很有意思,朱由校未必聽得很明白,已經急着操作起來。

兩人採用最簡單的玩法,在一無所有的地圖上,選擇兩個地點,每人各獲得一百兩銀子,開始展。

因爲只有李彥一個裁判,便沒有可能將雙方的信息分開,反正只是玩玩,也不講究那麼多。

李實一開始很老實地選擇招募流民,開墾荒地,按照李彥的說法,一百零銀子可以招募二十個流民,開墾兩百畝田地。

朱由校則馬上建了個木匠鋪子,他要伐木做傢俱:“吾可以做農具,賣給小實子。”

李彥判定他可以招募五個木匠,其他的錢要用來購買糧食,並添置木匠工具。

第一回合地週期被定爲一年,李實獲得了豐收,收穫三百石地糧食,價值三百兩銀子,朱由校的木匠鋪子也不錯,賺了五百兩。

“嘻嘻,還是做木匠賺錢啊”朱由校笑道。

接下去,李實繼續擴大耕地地面積,招募更多的流民,朱由校則樂呵呵地招募了十個木匠,並且搞了一個船廠。

讓李彥哭笑不得的是李實與朱由校兩個人,一個拼命種地,一個拼命造作坊,朱由校甚至叫着要開趣玩館,兩人都不展軍隊,相互之間還要進行糧食和工具的交易。

不過這樣一來。兩人地展都相當快,李彥時不時搞點天災**壓制一下,也禁不住兩人悶頭展,最後就派出強盜來打劫,提醒兩人展軍隊。

雖然體系與數據都不夠完善,但這種玩法倒讓朱由校與李實很投入,看着地圖上用鉛筆繪製的斜紋,或者是代表作坊的圖標越來越多,都顯得很興奮。

直到王安回宮,與他同來的還有一位三十歲左右。體態豐腴,姿容妖嬈的婦人,朱由校看到此人,連棋也不顧。便歡呼一聲,撲了上去。

“阿校啊。快讓阿母看看,可要當皇上的人,還這麼孩子氣,”婦人嬌聲笑道,流波的目光有意無意地勾了李彥一眼。

不用多想。能夠與朱由校這樣說話的,也只有朱由校的乳母。客氏。

李彥看了眼簾低垂,默然不語的王安一眼,心知不妙,王安不僅是個老好人,還與這些內監朝夕相處,怕是要回護。

“看看,臉上都沾了墨水,身邊也沒個懂事地照顧,”客氏掏出手絹,親暱地給朱由校擦了擦小臉。

“阿母。阿校在玩國戰棋呢。這是三娃做出來的,可好玩了。”朱由校揚起小臉,似乎很享受客氏的愛撫。

“三娃?”客氏轉頭看了李彥一眼,臉色就沉了下去:“你就是那個大鬧乾清宮,將大小魏都抓了去的錦衣衛百戶?可真是威風呢,連宮裡地人也敢抓?”

“本官奉旨守護宮禁,抓拿竊賊,乃職責所在,”李彥冷冷地看着客氏,不卑不亢地應道。

客氏身爲朱由校的乳母,往日地境況也不是很多,尚不曾掌握如何作威作福,被李彥這麼一頂,身子縮了縮,未敢言語。^^^^書^^發^^

“阿母,三娃抓得好呢,特別是那個李進忠,可壞了”朱由校笑着搖了搖客氏的手臂,說起李進忠之前對他如何如何,還敢偷盜宮裡的寶物,定要嚴懲纔是。

“哦……啊……”客氏這才搖頭,連忙道:“阿校……殿下啊,這個李進忠是個大壞蛋,可、可李大人抓去的那個李進忠,不是這個李進忠,這個李進忠,他不是李進忠……他、他是魏進忠……”

“殿下,魏朝你知道?這個李進忠,啊,不,是魏進忠,與魏朝並稱大小魏,他並不是什麼李進忠,正好在乾清宮那邊辦事,卻碰上這位李大人,將這魏進忠當做李進忠給抓起來了……”

客氏說着說着,竟然涕淚交加:“阿校啊,阿母在外公,孤苦伶仃,也就虧得大魏時時照拂,你可不能不管他,再說……再說大魏他也沒犯什麼事啊”

客氏飛快地瞥了李彥一眼,又淚眼婆娑地望着朱由校。

“阿母,你不要擔心,”朱由校伸手幫客氏擦了擦眼淚,轉頭對王安道:“這個大魏真的是魏進忠嗎?”

王安微微點頭:“據魏朝所說,正是魏進忠。”

“那就放了,再傳旨緝拿李進忠,”朱由校又轉頭看向李彥:“三娃,你可一定要將那個壞蛋李進忠抓住啊”

“臣……遵旨,”李彥看了王安一眼,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包庇李進忠,若是繼續堅持地話,不但要得罪客魏三人,還要連王安也得罪了,還未必得到朱由校的支持。

王安現在代管司禮監,相當於“內相”,權力極大。

李彥略一沉吟,還是說道:“不過,臣想先問問魏朝等兩位公公,以驗明此魏進忠,確實非彼李進忠。”

“你……你還要查什麼,難道我們會亂說嗎?”客氏漲紅着臉,大聲說道,朱由校地順從無疑給了他膽氣。

“難道王公公的話你也不信?”

“本官並非不信王公公,”李彥看到王安的眉毛挑了挑,連忙說道:“只是,王公公以爲此魏進忠非李進忠者,乃是魏朝指證而已,焉知魏朝不會隱瞞?”

“魏朝應該不會?”朱由校側過臉,眨了眨眼睛:“魏朝平常挺好的,他纔不會與李進忠那個壞人一起。”

“臣只是想確認一下。也好還兩位魏公公清白,”李彥不禁爲朱由校地單純感到頭疼,不等客氏說話,便大聲說道。

“此事因臣而起,臣不能讓兩位魏公公蒙冤,若是真的有錯,臣也好當面認錯,並嚴審其他人等,以將真正的李進忠早日捉拿歸案,請殿下再給臣一次機會。”李彥以退爲進,逼得客氏與王安無話可說。

朱由校馬上點了點頭:“那好啊,你一定要抓到那個李進忠,以泄吾心頭之恨。”

客氏張了張嬌豔的紅脣。又想不出反駁的話,倒是王安咳嗽了一聲。道:“既如此,咱家便與李大人一起去問問,倒要看看這個魏進忠,是否李進忠。”

明朝的太監淨身入宮以後,通常不會使用原來地姓氏名字。而是取一個新地名字。

在皇宮這個特殊的環境中,隨着主子貴人地喜好忌諱不同。太監們隨時可能改名字,有時候某個主子隨便一句話,也可能將太監地名字給改了。

故而,當王安聽到魏朝說東宮有兩個李進忠,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這個李進忠應該叫魏進忠的時候,也相信了。

王安與魏朝交好,他也認得這個“李進忠”,因爲此人平常沒少侍奉他,不久前還送了一株人蔘。

王安覺得。與更加熟悉的魏朝、魏進忠相比。反而是李彥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辦事毛躁地可能性更大。

王安作爲原東宮領太監。在兩次地位冊立中都揮了關鍵作爲,地位尊崇,他沒想到李彥會懷疑他,更看不慣李彥搞出那許多花樣,刻意討好朱由校,這是奸黨纔會有的表現。

“王公公,”李彥與王安去了偏殿,自有人去提來魏朝等人,李彥見王安臉色不豫,斟酌了半天辭句,想要做出解釋,以緩和兩人間地緊張關係。

“殿下衝齡御極,承擔着大明中興的希望,李某謹慎一些,也是擔心歹人矇混過關,日後矇蔽殿下,畢竟,這個李進忠可是一而再,再而三衝撞殿下了。”

王安性情溫厚,擡頭看了李彥一眼,微微吐了口氣:“李大人好意,咱家也明白,要說咱們內監,其實也沒什麼倚靠,就是主子信任罷了,這個李進忠要真衝撞了殿下,那是死有餘辜。”

“可李大人爲啥還抓了魏朝?那是東宮舊人,對先皇、對殿下都是忠心耿耿……咳……”王安似乎有點急,急促地咳嗽了兩聲。

李彥心中苦笑:“李某以爲那李進忠乃歹人,魏公公卻意圖庇護,不得已,才一起拿下了“算了,”王安用手絹擤了擤鼻子,擺手說道:“但願你是好意,不過咱家尚有一事不明,還請李大人賜教。”

“不敢當賜教二字,公公有話但講無妨,”李彥見王安這麼說,知道他對自己有芥蒂,一時半會怕也難消,只好客氣地拱了拱手。

王安轉過頭,渾濁眸中亮起絲絲狠厲:“李大人,你既知道殿下身負大明中興的重任,又何以連番弄出那些奇巧玩意,引殿下沉迷其中,豈不聞玩物喪志矣?”

“公公誤會了,”李彥沒想到王安在這件事上早已對他有意見,只好斟酌辭句解釋道:“當初,殿下好玩,李某遂以玩樂導其學習數、形、物理,拼圖雖是玩具,卻能寓教於樂,此事已有公論,遼東拼圖一出,凡玩者皆知遼東,想欲效力矣。”

“前幾日殿下剛剛接觸政事,未免有些厭倦,李某纔想出這國戰棋來,以棋子來推演國家的展,希望殿下能對政事產生興趣,並有大概的瞭解,”李彥頓了頓,誠懇地說道:“公公若是瞭解李某,便知在下本無心仕途,而立志鑽研技術,譬如彈子鎖、榨油機、紡紗車等等,李某有個願望,但凡人所做之事,皆可用機器代之。”

“你這想法倒特別,”王安被李彥說得笑了起來:“你這話要被楊大人聽到了,怕是會責你好逸惡勞。”

“李某做地粗活,可比楊大人多得多,”李彥知道王安所說的楊大人便是給事中楊漣。

兩人相視一笑,似乎之前地芥蒂煙消雲散,王安笑着搖了搖頭:“楊大人是做大事的,你要真弄出這樣的機器,卻是咱這些粗人享福了。”

“殿下要中興大明,還要公公整頓內廷,攜手外廷,齊心協力,”李彥笑着恭維王安:“至於李某,也就做些小玩意,博大家一笑而已。”

李彥與王安相談甚歡,直到魏朝、李進忠等人被帶了過來。

序章選擇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20回 激盪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9回 炒 蛋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401回 內監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28回 見駕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8回 論兵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52回 風雪夜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04回 欲練兵第246回 盟友第7回 寡 婦第95回 廣而告之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回 換 田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4回 去青樓第3回 大官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13回 交鋒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81回 酒樓開張第88回 水田灌溉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40回 商稅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97回 進軍京城第50回 特務頭子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05回 回京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4回 安排第7回 寡 婦第226回 匕現第207回 對策第207回 對策第37回 力量對比第9回 炒 蛋第220回 激盪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57回 舉子第95回 廣而告之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49回 私宴第249回 私宴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3回 尾行第220回 激盪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117回 殺傷策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238回 工商第232回 司法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18回 前夜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13回 交鋒
序章選擇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20回 激盪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9回 炒 蛋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401回 內監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28回 見駕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8回 論兵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52回 風雪夜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04回 欲練兵第246回 盟友第7回 寡 婦第95回 廣而告之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回 換 田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4回 去青樓第3回 大官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13回 交鋒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81回 酒樓開張第88回 水田灌溉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40回 商稅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97回 進軍京城第50回 特務頭子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05回 回京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4回 安排第7回 寡 婦第226回 匕現第207回 對策第207回 對策第37回 力量對比第9回 炒 蛋第220回 激盪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57回 舉子第95回 廣而告之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49回 私宴第249回 私宴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3回 尾行第220回 激盪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117回 殺傷策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238回 工商第232回 司法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18回 前夜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13回 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