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回 再論遼東

天廚在彥熙樓旁邊盤下一處店面,專門經營天廚系列小吃,開始主要向那些在彥熙樓下棋玩兵戰的人推銷。

原本彥熙樓銷售的糕點就很受歡迎,香脆的薯片、薯條還有爆米花,與口味截然不同,與糕點,甚至是炸酥、糖果相比,炸薯和爆米花更適合作爲零食,很快得到一些人的青睞和喜歡,除了堂吃,漸漸有人也要買些帶回去。

天廚在現炸的同時,也試着做一些適合外帶的,最簡單的是用油紙包裹,讓顧客回去後儘早食用。

還有一種用油紙包裹以後,再用木盒盛放好,裡面覆滿棉花,不容易透氣,可以保存十天左右,還是香脆依舊。

爆米花也一樣提供這兩種不同的包裝,不過包裝要大上很多,木盒包裝的薯片價格要高出許多,雖然這種薄板的加工可以用木工車牀,但無論物料還是所需的人工,這樣的木盒成本還是不菲。

“木盒的花費,甚至並不比裡面薯片少多少,”李睿開始負責天廚,他向李彥提議:“是不是可以考慮回收?自從《華夏商報》發了廣告,薯片與爆米花賣得越來越好,雖然多數是買簡單包裝的,可也有些周圍府縣的,來去不方便,木盒包裝也賣了不少,再這樣下去,買的人越來越少,木作坊做木盒也是來不及。”

李彥點了點頭,他也不想將大量的人力浪費在製造木盒這種小玩意上面:“這個辦法好,你拿個具體的操作方案,我看看,如果可以就開始操辦。”

“我在想,是不是將薯片和爆米花的技術公開出去,”李彥看了看李睿:“你覺得如何?”

“這怎麼行?”李睿急得站了起來,臉色漲得通紅,盯着李彥急聲說道:“少爺,我知道您不在乎賺多少錢。一心想着將番薯、玉米推廣,可是若真的公開這些,那些原來購買薯片、爆米花的,便多會在自己家裡做了。”

“別急,我這不是正和你商量?”李彥連忙擺手示意李睿做下來:“總還是有人買的吧,你看街頭的糕餅點也有一些。”

“那些糕餅店一天能做多少?天廚又能做多少?”李睿紅着臉。有些賭氣地坐回到椅子上:“反正,您這麼做,是要毀了天廚。”

“這樣啊!”李彥不禁猶豫起來。他之所以想要公開方法。就是要推動番薯、玉米地消費。不過李睿說得也對。方法一旦公開。天廚便會大受影響。剛剛起了個頭地食品加工業也會夭折。

“我也不同意將方法公開。”作爲天廚地另外一個股東。夏熙在李彥徵求他地意見時。也表示了反對。

“當然。這個方法是你發明地。最終還是你說了算。”夏熙看着李彥。誠懇地說道:“但是。我覺得你這樣做並非最佳地選擇。”

“你所擔心地。無非是番薯和玉米價格地過度下跌。會影響明年地種植和推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與去年相比。即便是你能穩住現在地價格。也是回落了七八成。根本於事無補。”夏熙說着喝了一口茶。緩了緩氣。

李彥點了點頭:“一開始將價格炒得很高。現在掉得厲害。當初根本就沒想後果。我就擔心這樣會傷害到以後地推廣。”

“是。所以你想讓大家知道。番薯和玉米還是有用地。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誰在種植番薯?”

夏熙看了一眼旁邊的李睿,後者神情有些興奮:“是佃農,種植土地的大部分是佃農,種植番薯和玉米的也是。”

李睿似乎看到說服李彥的希望,連忙道:“雖然去年由於種子的價格、種植技術等原因,多是一些地主出面購買種植,學習種植技術。但他們還是要通過組織佃農種植。”

“雖然說番薯和玉米地價格曾經很高。可佃農對此依然充滿疑慮,畢竟是他們不熟悉的東西。所以爲了種植番薯和玉米,很多地主都是下了大力氣,他們不遺餘力地告訴佃戶番薯和玉米的好處,並協商用番薯和玉米交納地租,甚至下調了地租地比例,普遍降到了一半左右。”

“可是這樣依舊不行,”李睿臉上浮起了笑容:“因爲佃農不僅要交租,還要交稅,即便他們可以不問產量,只用將田裡的收穫拿出一半作爲地租就行,可官府的稅不行,那是要繳納糧食,或者計糧徵銀的,所以這些地主又保證,可以用糧食或銀子換番薯,那個時候他們也願意這麼做,不少都簽訂了交換的字據,比價大概是一比一。”

“當然,也有一些地主會迫使佃農種植,但那比較困難,也不多。”

李彥想了想:“這樣一來,豈不是說很多佃農都發了?”

“那倒也沒有,”李睿搖了搖頭,繼續給說起他知道的情況:“很多地主現在都不太願意用糧食來交換番薯和玉米,因爲價格掉得厲害,現在換很不划算,佃農自然不甘,可他們能怎麼辦?”

“何況對他們來說,田地的高產,地租的下調,都讓他們手頭擁有了更多的番薯和玉米,他們往年種田,也就是交租、交稅,剩下一點留給自己吃,市場價格地變化,與他們的關係並不大。”

李彥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的,這就好像房價下跌,也有很多人會罵街,因爲這些人都是炒房的,真正住房子的可能會感到失落,但因爲是自己住的,價格的跌還是漲,與他們來說關係都不大。

現在佃農交了租和稅,擁有比往年更多的糧食,他們當然不會吃薯片和爆米花,而是做窩窩頭、地瓜粥,作主食吃。

他們吃着這些,知道番薯和玉米的產量,來年肯定也願意繼續種植。

李彥點了點頭,知道李睿說地是實情,那麼佃農會因爲種植番薯和玉米吃飽肚子,總歸是好事一件。

“但若是這樣說來。到了明春,佃農是會願意種植番薯和玉米,但那些地主可就不願意了,那佃農還能種植麼?”李彥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若是那些地主們吃了大虧,也容易產生麻煩。

李睿輕輕搖了搖頭:“少爺。其實地主的損失並不大,雖然說今春種子的價格不低,大概是現在價格的十倍左右,可番薯和玉米的產量也高,一斤種子能長出幾十上百斤,說到底還是賺的。”

“現在番薯和玉米的價格比稻米略低,比麥子貴一點,產量卻至少是一般麥田地五六倍以上,都算起來。他們比往年還要賺得更多。”

“還真是這麼回事,”李彥也笑了起來,本來嘛。番薯和玉米的價格就應該比稻麥低上一些纔對,如今既然價格差不多,那總是應該賺地。

“但這裡還有個預期,”李彥放鬆地說道,只要還是賺地,那事情便好辦:“如果大家都覺得番薯價格還會下降的話,明年情況還是會很不樂觀。”

“那也是沒辦法地事情,”夏熙說話道:“記得俊傑你也說過,利用人們自發地力量總要比強迫大家去做容易很多。番薯和玉米到了今日的程度,即便有所反覆,終究會推廣開來的。”

李彥點了點頭:“自發的力量雖然重要,如果引導得力的話,卻可以事半功倍。”

李彥微微嘆了口氣,朝廷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少,不過距離明年春耕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可以想辦法試一試。

李彥最終還是放棄公開薯片和爆米花的製作方法,這也給李睿和夏熙吃了定心丸。他們計劃多開幾家分店。

彥熙樓在天津、北京之外,還在通州、靜海等地開設了分店,天廚擴張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在有彥熙樓的地方,都要開設分店。

看到李彥最終支持了自己地想法,李睿幹活的積極性變得很高,很快拿出木盒回收的方案,顧客只要拿着木盒過來,就可以抵扣一定地價錢。這種做法實際上降低了薯片和爆米花的售價。

隨着《華夏商報》的廣告。以及彥熙樓食客、玩客們的宣傳,兩種零食的銷售量增長迅速。

李彥將精作坊的“精作管理”也延伸到天廚。將廚房變成了製造車間,薯片主要是通過熱油油炸,但使用的漏勺等都是特別定製。

爆米花起初用的是李彥見過很多次的那種街頭轉爐,後來考慮到製作效率,經過研究改進,改作了更大地高壓鍋爐。

憑藉先進的理念和設備,天廚的薯片和爆米花,要比街頭那些仿製品更受歡迎。

天廚實現作坊式生產的還包括紅薯粉粉條,因爲與傳統的粉條製作並無太多區別,李彥僱請了手藝高超的師傅,做出來的的粉條口感筋道、滑溜爽口,也賣得很好。

受到包裝、存儲以及運輸等方面的限制,這個時代地食品加工還都是作坊式的,天廚的出現算是打開了一道縫隙,但要繼續發展,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

天廚的薯片和爆米花利潤空間還算可以,粉條差不多能維持保本,但能夠走量,依着這些產品的支持,天廚一直在緩慢儲存一些番薯和玉米,而市場的價格也逐步穩定在小麥價格的水準上。

雖然不公開薯片和爆米花的做法,但李彥依然想辦法要讓番薯、爆米花具有更多的用途,在懷柔地廠區,主食已經改作番薯粥和窩窩頭。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地秋天,大明各地的收成還算不錯,但在最緊要之地地遼東,還是發生了旱情,此外在淮北,也有饑荒。

李彥在《華夏商報》上鼓吹北方番薯和玉米的豐收,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地方會種植,又在通州設粥棚,用番薯粥救濟饑民。

去年還是酒樓中價格高昂的“黃金菜”,如今卻成了給饑民充飢的救荒食物,番薯和玉米的遭遇可謂古今罕見。

不過饑荒也確實爲新式作物的推廣提供了機會,李彥尋思着通過朝廷,用番薯和玉米作爲這兩個地方的賑災選擇,並且在明年推廣種植,相信這些災民在吃過番薯和玉米以後。應該更容易接受。

朱由校正式登記以後,孫承宗以詹事府洗馬升任左庶子,充當日講官,他的講課方式很受朱由校的喜歡,朱由校也經常問一些奇怪地問題,而他提出的這些問題。還有自己的想法,與孫承宗的思路很貼近,他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些問題都和國戰棋有關。

孫承宗也發現朱由校關於政務的興趣多半來自國戰棋,最後也同意了李彥的想法,將完善後地國戰棋提供給朱由校。

完善後的國戰棋已經不是簡單的種田和開木匠鋪就能夠完成的,它具有龐大的國家系統的設置,如果選擇國戰模式,其操作和計算會非常的複雜。

不過在李彥和孫承宗的刻意引導之下。朱由校對國戰棋的興趣相當熱烈,經常要召李彥陪他玩棋。

李彥對國戰棋地瞭解,其他人難以相比。而他對經營性策略遊戲的熟悉,也不是孫承宗他們能理解的。

李彥玩國戰棋地策略和別人也不同,他會有很多細緻、新奇的玩法,所以朱由校也最喜歡和他玩。

孫承宗作爲裁判,經常會設計一些現實的問題,讓朱由校來解決,在這個方面,人工的國戰棋卻要比僵化的電腦遊戲來的靈活。

“孫先生,朕要守着遼東這些田。似乎還要調集更多軍隊,看上去不太划算啊!”朱由校在遼東經常被李彥的遊騎劫掠,守也守不住,便猶豫起來。

孫承宗凝眉看着地圖,滿臉愁雲,地圖上的形勢,已不僅僅是棋盤,與遼東有異曲同工之妙。

“皇上聖明,若只是這樣守下去的話。確實得不嘗試,”孫承宗小心翼翼地說道,畢竟這很可能牽涉到遼東地政策,孫承宗如今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那我進攻,可是這點兵力似乎也不夠,”朱由校託着下巴,猶豫着說道:“三娃的騎兵跑得太快了,朕的步兵追不上,他的老巢也太遠了些。”

“皇上聖明!”孫承宗在旁邊道了一聲。若平時與朱由校說這些。他肯定不會明白,不過此時看着棋盤。在棋局中,朱由校卻不用人說,就一口道出了其中的幾個關鍵。

“朕的家中似乎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算了,我撤吧,外面這塊地方,朕不要了!”朱由校擡起手,呵呵笑道。

“萬萬不可!”孫承宗一緊張,突然就跪了下去。

“咦,孫先生你這是做什麼,趕快平身,”朱由校說着,便要伸手扶起孫承宗。

孫承宗吁了口氣,知道自己是緊張過頭了,他起身指着地圖,對朱由校道:“皇上請看,關外的土地丟不得。”

“若丟關外,便會失去蒙古和朝鮮,一旦建奴擁有了這兩個地方,那大明就危險了。”

“那倒也是!”朱由校看着地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才搖頭道:“那朕該如何做?”

孫承宗看了李彥一眼,李彥這才笑了笑道:“皇上,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地,現在建奴就是個光着腳丫子,而我大明則穿着鞋子。”

“鞋子是一種保護,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但也是一種束縛,隨時得擔心鞋子給弄髒了,這時候不如將鞋子給扔掉,大家都光着腳丫子拼好了,”李彥知道朱由校不喜歡長篇大論,特意用了一個比喻。

“咱大明和建奴相比,大明的百姓會種地,建奴人卻不會,種地是咱們的優勢,但在遼東,因爲常常被建奴騷擾,這優勢反而就成了劣勢。”

“那咱們就在遠離建奴的地方種地,但是將軍隊派到他家門口,或者打到他家裡去,毀壞它的田地、牧場,殺掉他的人口……”李彥再度闡述其殺傷策的內容。

“三娃的辦法好,憑什麼就只能建奴來攻,咱們也可以打過去嘛!”朱由校展顏笑道,就連李彥也沒有他這樣地自信,敢說殺傷策一定能夠成功。

“那麼,熊廷弼地辦法便不能用了。朕便許了他的請辭,”朱由校突然說道。

“不可!”不等孫承宗說話,李彥以及急得叫了出來。

“咦,這卻是爲何?”朱由校不解地望着李彥:“熊廷弼地辦法就是守土卻又不能守住,他地辦法不如你的有效,又總是稱病請辭。朕便許了他,三娃你去給朕打建奴,好不好?”

李彥無由感到一陣眩暈,遼東經略,那可是掛兵部侍郎銜,甚至兵部尚書銜,輪誰也輪不到他。

“皇上,”李彥連忙理了一下思路,認真地道:“臣尚無資格參與軍國大事。不過近日閱讀邸報,誠如楊漣楊大人所說,熊廷弼守遼東。非議者不能掩其功,功在受得遼東一歲平安,未曾喪地失城,若換一經略,未必能夠做到。”可被打成了烏龜,這也是功勞麼,”朱由校伸手捅了捅地圖,噘着嘴說道。

李彥和孫承宗對視一眼,苦笑搖頭。國戰棋確實讓朱由校主動思考很多事情,但現實要比棋盤複雜得多,終不能用棋盤來思考。

“所以,楊大人也說了,熊經略守遼東,雖有守土之功,卻也有積弱難振,未有萬全之策的缺憾,”李彥連忙說道。

孫承宗也道:“然則朝臣雖多有非經略者。卻也同樣不能提出萬全之策。”

“三娃的辦法就很好啊!”朱由校擡頭看着孫承宗,疑惑地說道。

“皇上,臣的辦法也非萬全,而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互損招數,竊以爲也需逐步調整,不必急在一時,”李彥解釋道。

孫承宗也道:“在定策之前,尚不宜輕率地撤換遼東經略。臨陣換將。則全盤皆動,萬一爲建奴找到機會。以致爲其利用,發動攻擊地話,則遼瀋危矣!”

李彥點了點頭:“臣記得楊大人還曾說過:寧議而後用,無用之而後議,寧儲人而待用,無停用而尋人,若朝廷有合適的人選、合適的方略,自然可以更換經略,若無,還應讓熊經略固守遼瀋,以防不測。”

“這樣啊,那倒也是,”朱由校見李彥和孫承宗都反對他馬上撤換熊廷弼,便改變主意,點頭說道。

“那麼待朕明日與內閣商議,早定方略,早平遼東,”朱由校拍了拍地圖:“這些建奴真是太討厭了。”

李彥離開的時候,正好看到魏進忠進來,請示朱由校用膳,讓他驚訝的是朱由校對魏進忠居然笑臉相迎,他不是很討厭“李進忠”的麼?難道說這個魏進忠真的不是李進忠,還是說客氏的人品強大到如斯的程度,能夠讓朱由校放棄往日地恩怨?

李彥與孫承宗一起走出宮門,孫承宗對李彥道:“孫某思之良久,也道殺傷策看似簡單,其實複雜,未必能被羣臣認可。”

“怕是絕對不會被認可,”李彥笑了笑,知道孫承宗之所以一直沒爲這件事爭取,便因爲知道此事很難被接受。

“你知道便好,可除此之外,孫某也是想不到萬全的辦法,唯有以熊廷弼之策,更練強兵,伺機而進罷了。”孫承宗搖頭說道。

李彥心中突地一下:“孫大人也以爲,熊廷弼做得不好?”

孫承宗點了點頭:“是的,至少不能御下,以致攻訐太多,經略而不能指揮兵將,爲之奈何?”

李彥默然片刻,才道:“下官意思,還是要慎重,即便熊廷弼不得不罷,新地經略也當慎重,正如楊大人所言,寧議而後用,無用之而後議,寧儲人而待用,無停用而尋人。”

“楊大人乃謀國之士,此言甚是緊要,”孫承宗微微嘆了口氣:“若是可以,孫某倒想自請外放遼東。”

“若是可以……”李彥笑了笑:“孫大人記得一定叫上下官,只是幾萬遊牧民族的騎兵而已,還真不信滅不了他們。”

“俊傑你倒是有信心,”孫承宗無奈地搖頭,和李彥拱手作別,轉身上了馬車。

看着孫承宗的馬車離開,李彥也搖了搖頭:“或許,也該去遼東去看看了!”

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13回 交鋒第256回 節後第6回 後 臺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3回 尾行第228回 見駕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54回 三日製鎖第39章 滿城風雨第95回 廣而告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2回 小 弟第114回 移宮爭執序章選擇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05回 回京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61回 女設計師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04回 欲練兵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47回 對手第66回 效率第一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18回 機器藍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31回 訓練家丁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402回 格物院第218回 前夜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63回 天啓來信第5回 單挑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60回 分工合作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50章 政黨第208回 兵鋒第84回 風力水車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6回 計議第6回 後 臺第102回 代言人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04回 欲練兵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36回 整編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10回 針對第118回 機器藍第2403回 新城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35回 言論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06回 計議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9回 炒 蛋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208回 兵鋒第245回 屯墾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33回 憲政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403回 新城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244回 水利第222回 民主第5回 單挑第210回 針對
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13回 交鋒第256回 節後第6回 後 臺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3回 尾行第228回 見駕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54回 三日製鎖第39章 滿城風雨第95回 廣而告之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2回 小 弟第114回 移宮爭執序章選擇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05回 回京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61回 女設計師第55回 鎖匠徒刑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04回 欲練兵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47回 對手第66回 效率第一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18回 機器藍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31回 訓練家丁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402回 格物院第218回 前夜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63回 天啓來信第5回 單挑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60回 分工合作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50章 政黨第208回 兵鋒第84回 風力水車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6回 計議第6回 後 臺第102回 代言人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04回 欲練兵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36回 整編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10回 針對第118回 機器藍第2403回 新城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35回 言論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06回 計議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9回 炒 蛋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208回 兵鋒第245回 屯墾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33回 憲政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403回 新城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244回 水利第222回 民主第5回 單挑第210回 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