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才子

李彥不動聲色,推開鏤花的木門,卻見不大的閣樓中,只有兩張圓桌,已經都坐了,還剩極少幾個空位。

“咦!”正對着門,一個身穿儒衫,頭上戴着纓子帽的年輕書生,捏着手中的摺扇遙指李彥,露出錯愕的神色:“我認識你!”

包有才眼前一黑,完了完了,居然還碰上熟人,這下肯定要被揭穿。

李彥略一沉吟,確定殘存的記憶裡並沒有這個人,於是故作從容地拱手微笑:“在下姓徐,這位公子不會認錯人吧?”

老鴇聽書生說不知道黃金菜,便對李彥等人有了懷疑,因爲這個書生姓茅名元儀,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他的家姬楊宛曾是秦淮名妓,要是真有黃金菜,不會不知道。

這時見包有才的臉色都有些不對,又一直是李彥這個下人在說話,更覺得有問題,遂熱情地和茅元儀招呼道:“茅公子當真認識他們?”

“啊!認識,當然認識,徐公子嘛!哈哈!”茅元儀微一錯愕,旋即笑了起來,起身向李彥拱了拱手,熱情地邀他坐到自己桌上。

看到茅元儀稱呼書僮爲徐公子,又是如此表現,老鴇也愣了愣。

包有才和鄭書都覺得很迷惑,這書生居然稱李彥爲徐公子,難道真是認錯人了?

李彥無奈地回頭說道:“行了,扮個替身都做不好,聞香樓既然沒有黃金菜,你們就回去拿材料,咱自個將黃金菜整出來,請茅兄好好品嚐品嚐。”

包有才偷偷抹了把汗,暗自慶幸過了一關,聞言卻又微微發愣,他聽懂了李彥的意思,卻不知道黃金菜和那豬都不吃的番薯有何關係。

見兩人還在發愣,李彥把眼一瞪:“還不快去?”

茅元儀這才聽出事情的原委,不由爽朗地大笑:“徐公子,你還真是……哈哈!”

“遊戲而已,徐公子請!”李彥微微笑道,看着鄭書和包有才下了樓。

老鴇見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原來茅元儀確實認識徐公子,而這能說會道的書僮纔是正主,當下不敢怠慢,連忙嬌笑道:“哎吆,徐公子您有興致,咱們聞香樓定是全力配合,也見識見識這天下無雙的黃金菜。”

老鴇嘴上這麼說着,心裡卻將茅元儀狠狠鄙視了一番,連黃金菜都不知道,還自命風liu,說什麼秦淮名樓都去過,怕也是名不副實,是被樓裡姑娘包養的小白臉。

李彥在姓茅的公子身旁坐下,這才發現桌上還有兩位年輕公子,每人身旁又各坐着一位女子。

茅公子左邊的女子姿容秀麗,身穿繡着牡丹的綢子小襖,身段窈窕,膚色白得出奇,細長的丹鳳眼顧盼間嫵媚橫生,水意盈盈地看着李彥,勾人魂魄。

這女子給人的感覺就是媚,渾身上下無一不散發出誘惑的嫵媚氣息,讓人慾一親芳澤,要說她是狐仙,倒會有很多人相信。

她身旁那位女子穿着鵝黃色碎花被子,露出一段雪白纖長的美頸,眉眼如畫,溫柔恬靜,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見李彥看過去,微微頷首致意。

相比之下,黃衣服的女子就顯得典雅素淨,好似曉風明月,宛如花中仙子,讓人見之忘俗,李彥也點頭回禮,心生好感。

至於第三位女子,不禁大爲失色,濃妝豔抹,也只有庸脂俗粉可以形容。

李彥剛剛坐下,庸脂俗粉身旁那位年輕的公子便輕蔑地哼了一聲:“止生,這位打扮跟農夫一樣的誰啊?”

李彥微微一笑,看着茅元儀道:“在下和茅公子素昧平生,也奇怪得很。”

李彥確實不記得這個人,對方又替自己遮掩,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懶得虛與委蛇,直接開口問道。

另兩位公子都是微微皺了皺眉頭,茅元儀哈哈一笑,對李彥道:“你不認識我,我卻認識你,友夏、仲敬,這就是我跟你們說過的,練兵使徐大人的高足李三娃。”

茅元儀指着桌上另外兩人說道:“這兩位就是竟陵譚元春字友夏、鍾軒字仲敬。”

又給李彥介紹他和譚元春身邊的女子,卻都是秦淮名妓,嫵媚似妖的楊宛楊宛如,淡雅如蘭的王微王修微。

而另外一張桌上的幾位年輕書生,都是天津衛或周圍府縣聞名而來,欣賞楊、王二女才藝的風liu才子。

李彥微笑着和衆人打過招呼,玩味地欣賞衆人的做派,才子才女到了現代已經是貶義詞,也只有這時候才能看到他們意氣風發的樣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才子才女就好像後世的娛樂明星,是坊間談論的焦點,有了他們在場,黃金菜計劃就有了更大的成功可能。

“哦,你就是那個跟着徐光啓種地的衛學學生,聽說以前還做過喇唬?”鍾軒摟着身旁的庸脂俗粉,略顯輕蔑地說道。

李彥意外地看了看茅元儀,不僅誤認他是徐光啓的學生,還查過他的底細,不知道有什麼目的。

茅元儀不悅地瞪了鍾軒一眼,拱手向李彥告罪:“李兄,在下也是功名心切,盼着能在徐大人手下效力,這纔打聽了一些你的情況,還請恕罪,若能代爲引薦,元儀感激不盡。”

李彥點了點頭,這個理由說得過去,心中對茅元儀的爽朗性格也很有好感,不過向徐光啓引薦,卻不能答應,因爲他與徐光啓根本不熟,甚至很不待見。便搖頭微笑:“呵呵,鍾公子說得不錯,李某不過是一種田的,實在幫不上什麼忙。”

鍾軒不屑地哼了一聲,端起酒杯繼續與身旁那位庸脂俗粉打情罵俏。

茅元儀爽朗地笑道:“英雄何必問出身,三娃你跟着徐大人,還怕今後沒有爲國效力,出人頭地的機會?”

“茅某所求也不多,只要李兄將元儀的一些書稿交給徐大人就行,”茅元儀看了看身旁巧笑盈盈的楊宛:“只要李兄幫忙,元儀願將宛如送與李兄。”

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20回 激盪第213回 交鋒第31回 訓練家丁第36回 風雨欲來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9回 海外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91回 名動天下第6回 後 臺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46回 盟友第229回 放權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58回 國士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59回 寶鎖問世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16回 後路第27回 退縮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403回 新城第117回 殺傷策第7回 寡 婦第82回 誰更霸道第219回 弄權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98回 單車少年第228回 見駕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2回 銀錢第233回 憲政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51回 風起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59回 班底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84回 風力水車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51回 當堂論辯第88回 水田灌溉第97回 進軍京城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23回 皇權第215回 職守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18回 前夜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22回 民主第257回 舉子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25回 圖窮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58回 國士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57回 舉子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39回 辯論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22回 民主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56回 節後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34回 輿論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3回 番薯第234回 輿論第225回 圖窮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02回 代言人第193回 秋季攻勢
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20回 激盪第213回 交鋒第31回 訓練家丁第36回 風雨欲來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9回 海外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91回 名動天下第6回 後 臺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46回 盟友第229回 放權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58回 國士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59回 寶鎖問世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16回 後路第27回 退縮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403回 新城第117回 殺傷策第7回 寡 婦第82回 誰更霸道第219回 弄權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98回 單車少年第228回 見駕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2回 銀錢第233回 憲政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51回 風起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59回 班底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84回 風力水車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51回 當堂論辯第88回 水田灌溉第97回 進軍京城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223回 皇權第215回 職守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18回 前夜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22回 民主第257回 舉子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25回 圖窮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58回 國士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57回 舉子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39回 辯論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22回 民主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56回 節後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34回 輿論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3回 番薯第234回 輿論第225回 圖窮第91回 名動天下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02回 代言人第193回 秋季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