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回 問罪

文言前後兩次入獄,魏忠賢本欲以“移宮案”罪汪坐楊漣等人,後來大理寺丞徐大化向魏忠賢獻策,認爲若論移宮案,則無贓可及,不如說汪文言等人接納楊鎬、熊廷弼的賄賂,欲爲之脫罪,魏忠賢採納了這個計策,閹黨之一的錦衣衛北鎮撫司使許顯純誘供不成,這才殺了汪文言,僞造了供詞,然後抓了已經貶官的楊漣等人。

田爾耕出宮以後,立刻去了北鎮撫司,叫來本鎮撫司使許顯純,詢問楊漣等人的情況。

楊漣等人拒不招供,許顯純是酷吏,但是他的嚴刑逼供在汪文言,以及現在的楊漣等人的身上,全然沒有作用。

“督公對這件事很重視,你抓緊點!”田爾耕意味深長地看了許顯純一眼:“你應該有辦法的。”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抓緊辦好這件事,讓督公滿意,”許顯純陰惻惻地笑道。

送走田爾耕,許顯純立刻提審楊漣等人,要他們招供納賄一事,楊漣等人知道這是閹黨栽贓陷害,自然拒不承認。

“汪文言已然招供,各位就不用強撐着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皇上也已經知道了,你們就別再抱着什麼幻想了!”許顯純陰森森地笑道。

“許顯純,你這是栽贓陷害,若是汪文言所說,可敢讓我們當面對質?”楊漣厲聲喝道。

許顯純獰笑着說道:“汪文言已認罪處死,等到了地下再一起對質吧。”

楊漣等人這才知道汪文言已死。一個個睚眥欲裂。死死瞪着許顯純。都知道這是錦衣衛栽贓地法子。索性不再言語。

“哈哈哈。不說話了?那就是承認納賄地罪行了?”許顯純從懷裡掏出一疊紙。遞給旁邊書寫地官吏。紙上早就寫了楊漣等人地罪狀。當然都是許顯純捏造地。

許顯純嗓子裡出一陣怪笑:“經查。楊漣等人收納楊鎬、熊廷弼等人地賄賂。意圖給兩人脫罪證據確鑿。楊漣納賄……兩萬兩、左光斗兩萬兩、周朝瑞一萬兩、袁化中六千兩、顧大章四萬兩、魏大中三千兩……”

“各位。本官說得沒有錯吧?”許顯純陰森森地笑道。

“許顯純。你這是血口噴人!”楊漣等人都扭過去臉去。不再看許顯純那張可憎地面孔。魏大中冷冷地看了許顯純一眼。淡淡說道。

“呵呵。本官這可不是血口噴人。這是汪文言招供了地。你們不也都承認了嗎?哈哈哈……”許顯純出一陣怪笑。

“來人,給我將楊漣等人各打四十棍、拶手一百下、夾槓五十,桀桀桀……”

兵部大堂,李彥拜見了現任兵部尚書趙彥,作爲遼東巡撫,李彥掛着都察院的職銜,但此次他是回京報捷,按照程序,自然是應該經過兵部的。

李彥見到趙彥的時候,這位名義上的大明軍事統帥形容頗爲憔悴,而一同接見他的,還有新任遼東經略、同樣掛尚書銜的高第,以及中間闖進來的兵部侍郎崔呈秀。

兵部作爲六部之一,實職只有一個尚書、兩個侍郎,不過,爲了統兵地方便,一方主將通常也會在兵部掛銜,遼東經略之前都掛侍郎銜,隨着遼東戰事越來越緊迫,到熊廷弼二次擔任遼東經略,以及孫承宗都是掛兵部尚書銜。

而遼東巡撫一般就掛都察院副都御史銜、兵部侍郎銜,所以論到品級的話,李彥要比趙彥、高第低一點,而合崔呈秀相當。

至於在座這三位兵部主官的政治立場,李彥也是清楚的,高第就不用說了,能夠被選作代替孫承宗的人選,可見魏閹對於此人寄予地厚望,不過孫承宗剛剛被剝奪了經略一職,高第倒是還沒能馬上赴任。

高第進士出身,沒帶過兵打過仗,讓他去遼東,雖然心氣挺高,表現出來的能力就一般了,若是李彥的話,恐怕在決定向孫承宗動手地時候,高第就應該帶着聖旨上路了,到時候京裡京外一齊動手,才能免了兵變的可能,沒想到高第這時候還呆在京城,或許是還有別的什麼事情。

想到這裡,李彥就看了一眼上的正牌兵部尚書趙彥,趙彥此人,應該是傾向於東林那一派地,雖然關係並不密切,但是在此前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的時候,趙彥也曾經上疏,可見他和閹黨的關係並不融洽,能夠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或許是魏忠賢還沒來得及對他動手。

再看看高第、崔呈秀一左一右,也能知道閹黨的意圖了,怕是這就要動手了,高第沒有立刻就走,或許是閹黨認爲孫承宗既然老實了,遼東那邊急着去,掌握兵部纔是最重要。剛剛調任兵部侍郎的崔呈秀

歷不足,或許是想讓高第掌握一下兵部,保着崔呈

至於崔呈秀,已經成了魏忠賢的養子,那是鐵桿地閹黨。

此人李彥也早有耳聞,早年任御史,巡按淮揚,因爲貪污,讓都御使高攀龍給革職查辦,從此懷恨在心,後來就投了魏忠賢,如今高攀龍已經給整得辭官回家去了,閹黨還是不肯罷休,試圖藉着熊廷弼的封疆案,將東林黨一打盡。

崔呈秀是聽到李彥出現在兵部地消息,中途趕回來的,雖然有高第在,但是高第和魏忠賢地關係,畢竟比不上崔呈秀這個假子,而且趙彥纔是兵部正牌尚書,高第一個人,未必壓得住趙彥和李彥,崔呈秀一來,相當於雙方都是一個尚書一個侍郎的局面。

在崔呈秀看來,凡是和魏忠賢不對付地,那就都是東林黨,屬於要清理的對象,趙彥是,李彥也是。

崔呈秀一進來,就陰陽怪氣地責問李彥:“李大人,遼東戰事緊急,你不得聖旨,如何能夠擅離職守,誤了前方戰事,你可承擔得起?”

李彥微微一笑:“本官只是巡撫遼東,既然孫大人可以離開,本官爲何不能離開?”

“孫大人是得了聖旨,你這是擅離職守……”崔呈秀抓住李彥的語病,就要趁勝追擊。

李彥擺了擺手:“崔大人,本官只是告訴你,遼東戰事好得很,本官不就是報捷來了?我東江軍在湯站堡,擊潰奴酋十萬大軍,殲敵數萬,老奴猖狂而逃,遼東戰局豁然一變,本官以爲,從此以後,我遼東復遼軍已經可以轉守爲攻,在必要的時候與建奴進行戰略決戰……”

“李大人,即便你打了勝仗,沒有聖旨,你也是不能離開遼東的……”崔呈秀打斷李彥,對於他說的神秘擊潰十萬,殲敵數萬,也根本不信。

李彥微微一笑,譏諷說道:“哈哈,崔大人果然對這個不感興趣,相比高大人也是一樣吧?其實也難怪,你們都沒上過戰場,哪裡知道怎麼打仗,哪裡知道什麼戰略決戰,又哪裡知道十餘萬大軍對壘的時候是什麼模樣?崔大人、高大人,你們可能想象,十餘萬人站在你們面前,會是什麼樣子?”

李彥語氣淡淡的,彷佛談笑風生一般,言辭卻毫不客氣地將崔呈秀和高第都給諷刺了,諷刺他們根本就不懂得軍事。

趙彥倒是多次巡邊出征,一生戎馬,這段日子,東林失勢,趙彥也給投靠閹黨的官員不斷彈劾,要不是李彥突然出現,今天他就準備上疏辭官了。聽了李彥這一通話,不由感到一陣爽快。

崔呈秀臉色鐵青,大聲喝道:“李三娃,你擅離職守,你有罪。”

趙彥不禁擔憂地看了李彥一眼,對於這個和自己同名,戰功赫赫而又年輕得過分的遼東巡撫,趙彥是從心底佩服的,因爲李彥的戰績,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他不僅在戰場上獲勝,而且民生也搞得很好,幾乎不要朝廷一分銀子,相比之前總是獅子大開口,幾乎要了大明大部分田賦的熊廷弼、王化貞等人,自然是高明得不可以道里計。

趙彥是打過仗,在邊疆做過官的,所以他更明白其中的難處。

然而,李彥突然出現在京裡,擅自離開邊疆種地,確實是大罪。趙彥因爲自己的兒子穿了一件錦衣,就給閹黨抓住猛烈彈劾,如今李彥落下這等把柄,恐怕前途莫測。

趙彥身在京城,經歷了最近的這些事情,自然知道崔呈秀所代表的閹黨一系,如今是多麼的囂張,權勢熏天。

趙彥暗暗着急,一時之間卻又沒什麼辦法。

“崔大人,話可不能亂說,”李彥淡淡地瞥了崔呈秀一眼:“本官此次進京,實乃皇上親口相邀,不知道這樣可不可以?還是說,得崔大人允了,本官才能回京?”

“當然是皇上說了才行!”崔呈秀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現在宮內一切文書的進出,都掌握在魏公公手上,李彥遠在遼東,哪裡可能得到皇上的旨意,這肯定又是胡編亂造的了。

想到這裡,崔呈秀不禁微微笑了起來:“李大人,既然如此,不知道本官能不能看看皇上的旨意?”

“這個嘛……”李彥猶豫了一下。

崔呈秀不讓李彥推託,連忙道:“李大人,遼東事大,本官不能不慎重,再說大人你突然出現在京城,已經惹起種種非議,若是有皇上的聖旨,那就請出來,也好證明大人的清白,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李大人,你說呢?”

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45回 屯墾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8回 論兵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45回 屯墾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15回 職守第28回 絕境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26回 匕現第256回 節後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55回 屠刀第225回 圖窮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29回 放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3回 大官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61回 女設計師第38回 驚天發現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5回 言論第4回 尋仇第237回 建設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9回 炒 蛋第225回 圖窮第8回 黃 韭第14回 去青樓第239回 辯論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53回 變局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06回 計議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7回 水車用途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35回 言論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35回 言論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6回 才子第254回 糧荒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402回 格物院第29回 施恩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46回 盟友第3回 大官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84回 發行紙鈔序章選擇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260回 新內閣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回 銀錢
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45回 屯墾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8回 論兵第97回 進軍京城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45回 屯墾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15回 職守第28回 絕境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226回 匕現第256回 節後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55回 屠刀第225回 圖窮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29回 放權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3回 大官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61回 女設計師第38回 驚天發現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5回 言論第4回 尋仇第237回 建設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9回 炒 蛋第225回 圖窮第8回 黃 韭第14回 去青樓第239回 辯論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53回 變局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06回 計議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7回 水車用途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33回 天價番薯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35回 言論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35回 言論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6回 才子第254回 糧荒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71回 皇孫來訪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402回 格物院第29回 施恩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46回 盟友第3回 大官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84回 發行紙鈔序章選擇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260回 新內閣第37回 力量對比第22回 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