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回 大興土木

“俊傑,你這是擡舉我,哈哈,”汪文言笑了笑:“不過你放心,汪某別的本事沒有,也就擅長這些小道,諸位大人不願做的事情,便由我們來做,也不怕那些鬼蜮伎倆。”

李彥點了點頭,他同樣不擅長搞這些鬼蜮伎倆,也只有相信汪文言,但願他的佈局能夠揮作用。

對於眼下大明的困局,李彥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工部都水司的經歷讓他知道,有些事情並不是說說便能做好的,沒有強烈的推行,再好的想法也是白搭。

他現在只想將幾個廠辦起來,有了朝廷的旨意,就可以抽調各地的工匠,徵用役工,清理土地,開始辦廠的準備工作。

原來擔心李彥搞搜刮的商人,在冷眼旁觀一段時間以後,現沒有什麼動靜,反而是又弄出了煤廠、鐵廠。

和車船廠不同,煤鐵的利益大家都能看到,只是因爲技術性太強,真正搞的人也不多,京城這邊主要有些山西的商人,對此比較清楚。

他們也知道朝廷這次辦廠,是沒有準備拿銀子,要從民間募集資本,不過看李彥的動作,似乎並不準備來找他們,那他的銀子從哪裡來?

很快有人打聽到消息,招商還是要的,但並沒有公開進行罷了,京城很有影響的華夏機器廠,天津夏氏的大生紡織廠,還有其他一些商人,已經認購了股份,所以車船廠、煤鐵廠根本不需要大張旗鼓地進行招商。

恰好《華夏商報》開始刊登一系列的專題信息,將兵部、工部製造車船的花費和數量等情況列了出來,精明些的商人只要稍微計算一下,便知道這個花費中的水份,還有這麼大的數量所意味着的收益規模。

大家這才現,造船造車其實很有賺頭,也就不奇怪李彥爲何只在邸報上登了個招商啓事,便再無動作。這樣的賺錢好事,當然不愁沒人肯投資。

當然,大家對與朝廷一起合作,還是有些疑慮的,但真正成功的商人,沒有不和官府做生意地。權衡利弊以後,還是決定找李彥探探口風。

最先找上李彥地。還是在大生紡織廠一事中有過接觸地蘇鬆會館地徽州、洞庭商人。李彥便半推半就地扔出一份車船廠、煤鐵廠地管理細則。這是仔細考慮。小心平衡以後。好不容易纔弄出來地。

這份細則先保障了大家地出資安全。每個年度都有一次撤資地機會。每年也都能進行分紅。有字據爲憑證。

普通地商人不敢和官府做生意。真正地大商人卻不會擔心這些。按照李彥地說法。一切都有字據。這讓他們都放下了懸着

而在車船廠、煤鐵廠地內部管理中。一切都按照華夏機器廠地制度來。李彥還以厭惡地口氣。表示會拒絕其他官吏把手伸進他地廠子。

這和他對朝廷所說地不同。卻讓商人們大爲興奮。他們也知道若是由那些官吏來做廠子。這廠子想要賺錢也很危險。不過李彥就不同了。機器廠、紡織廠、華夏社、天廚館等等。每一樣都做得風生水起。都是與旁人不同地路數。便是他們這些久歷商海地也不得不佩服。

“只要是李大人掌舵。咱們都是放心得很”王嘉鵬與衆人一起舉杯。向李彥敬酒。都水司主事。正六品地官員會與他們一起飲酒談生意。也確實少見。

李彥飲了酒,微微笑道:“當今皇上正值沖齡。朝中諸位大臣勵精圖治,本官的願望便是這些廠子,諸位倒是說說,本官能不能做好呢?”

“那是肯定沒有問題”翁啓愚大聲說道,誰都能聽出李彥這句話的意思,無非是告訴大家,他在皇上面前的榮寵,以及與朝中大臣的關係,不是這樣也坐不上都水司主事。既然是這樣。他們也就不用擔心李彥做不好這幾個廠。

蘇鬆會館的布商、絲商差不多是大明最有實力的商人羣體之一,雖然他們還是會對與官府合辦工廠這樣的方式。以及工廠這種生產形式有所疑慮,而只是衝着對李彥的信任,已經從中分一杯羹地想法,投了一些錢,但也是筆不小的數字了。

陸續有福建的商人、浙江的商人、山西等地的商人來找李彥,有些消息通過前面接觸的人,慢慢擴散開,更多的人知道李彥的計劃。

隨着蘇鬆會館的商人第一個入股,想要入股地商人也越來越多,等到正月底,籌備工作進行得差不多的時候,所需要的資金也基本到位了。

這些錢,全部加起來有上百萬兩,也不可能一下子投入,這樣大的一筆銀子,不管是存放還是管理,都是個問題。

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專門經營銀錢存取、匯兌和放貸的錢莊票號,只有一些商人和典當行,會接受銀錢的存放,並從事一些借貸經營,真正有規模、專業化的錢莊尚未出現。

“咱們辦個錢莊,”李彥想來想去,覺得這一百多萬兩的銀子終究很麻煩,也不能白白放着,不如藉此搞一個錢莊。

“錢莊?”鄭對錢莊並不陌生,只是覺得李彥的思路有些跳躍:“這些錢,不是要用來辦廠麼?”

“是用來辦廠,但不是一下子就要花出去地,一百萬兩銀子,怎麼也能用上一年,期間還有銷售地匯款,未來銀錢的流動定然相當之大,”李彥拿着賬本,一邊想着一邊說道,他當初也沒想到能募集這麼多銀子,雖然現在這些銀子到位地還不多,但以這些商人的能量,這些銀子很快便能進來。

“有這些銀子打底,再投入或者募集一些本金,錢莊的架子很快便能搭起來,然後可以對外吸納存銀、放貸、辦理支票,也就是銀票業務,”李彥說的這些金融業務,這個時代倒是都有了,大多是一些商人或者典當行兼營,規模不大,也很不專業。

李彥這麼一說,鄭就明白過來了,有這一百萬兩存銀,打個時間差,甚至不要本金,這個錢莊便能辦起來。

“咱們商量一下,儘快拿個具體的條陳出來,馬上就辦,”李彥目光一凝,越來越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放貸什麼的慢慢來,即便是一時半會賺不到錢,只要能吸納到存銀,也不會虧。”

放貸生息是一種辦法,直接投資實業賺取利潤效果也一樣,以李彥層出不窮的金點子,收益未必會低過高利貸。

李彥現在不缺項目,要不是人手不夠,再多的銀子他也能消耗掉,當然也要穩紮穩打,不能操之過急。

李彥現在手上一共是四個官督商辦的項目,造船廠、車輛廠、煤廠和鐵廠,造船廠和車輛廠選在天津,可以直接從運河取材料,煤廠和鐵廠都在灤州,那裡產煤,附近也有鐵礦,距離天津也很近。

四個廠建成以後,預計工人都會有好幾千,爲了工廠的安全,李彥甚至弄到了一營兵丁。

朝廷的意思,本來是讓天津衛,或者調附近的衛所兵,不過因爲遼東用兵,這些地方也沒有什麼兵,李彥就趁機提出用廠礦的銀子,再練一營新兵。

明朝的慣例是統兵官和平常的帶兵官分開,實行兩套班子,只有京營實現了統一,李彥這個營也依照京營的做法,編制爲營,而不是千戶所。

李彥被任命爲這個京灤廠衛營的統領文官,至於募兵、練兵和籌餉,都自行解決。

因爲有朝廷的旨意,李彥很快圈定了建廠需要的地皮,這個時代的人口密度並不是很大,政府也更加權威,不會出現後世因爲拆遷而弄出大量扯皮的事情。

至於有主的土地,依市價賠償就是,算下來也不會很多。

因爲可以徵調勞役,手上還有募兵的權力,土地的整修也相當之快,四個廠子,李彥最先集中力量在灤州豎起了幾個高爐。

這幾個高爐並不是鍊鐵高爐,而是用來燒石頭的,準確地來說,是高溫焙燒石灰石與黏土,生產出來的就是水泥。

作爲穿越者,李彥當然不會忘記建築的黏合劑水泥,在懷柔鐵廠建成以後,便讓徐洪試着燒製水泥,因爲高爐和鼓風機的改進,高溫焙燒已經不是問題,燒製水泥也比想象中的更加容易。

差不多用八成的石灰石與二成的黏土,研磨後混合放入爐中焙燒,然後在加入石膏混合研磨,最後得到的就是水泥了。

當然,過程看似簡單,但要規模化生產卻不容易,工藝、設備、配方等都要進行反覆的比較和優化,雖然灤州的水泥廠已經豎起高爐,但效率還是讓李彥很不滿意。

水泥廠是李彥自己投資興辦的,倒不是說他想獨自賺錢,而是這種新東西剛剛出來,要拿着去說服官員和商人,會比較麻煩,不如先做起來,等有了效果,恐怕大家就會搶着打聽了。

就好像這次四個廠招商,如果是大張聲勢去招商,說不定那些精明的商人反而存有疑慮,遠不如現在這樣,搞得神秘一些,激他們的興趣,來得效果更好。

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30回 內閣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0回 問 罪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91回 名動天下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18回 前夜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3回 尾行第27回 退縮第2402回 格物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31回 立憲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9回 放權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46回 盟友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54回 糧荒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39回 辯論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序章選擇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21回 表決第19回 海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104回 欲練兵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6回 盟友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5回 裝腔作勢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54回 糧荒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49回 私宴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9回 施恩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7回 攔街第12回 小 弟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42回 聞香教民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9回 施恩序章選擇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66回 木工作坊第69回 路遇老農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46回 盟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1回 表決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31回 訓練家丁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60回 新內閣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45回 負天下人第6回 後 臺第15回 裝腔作勢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206回 計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68回 廣寧潰敗
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30回 內閣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0回 問 罪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91回 名動天下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18回 前夜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23回 尾行第27回 退縮第2402回 格物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31回 立憲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9回 放權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46回 盟友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54回 糧荒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39回 辯論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序章選擇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21回 表決第19回 海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104回 欲練兵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6回 盟友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18回 前夜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5回 裝腔作勢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54回 糧荒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49回 私宴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9回 施恩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17回 攔街第12回 小 弟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42回 聞香教民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9回 施恩序章選擇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66回 木工作坊第69回 路遇老農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46回 盟友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1回 表決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31回 訓練家丁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60回 新內閣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45回 負天下人第6回 後 臺第15回 裝腔作勢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206回 計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68回 廣寧潰敗